清華科管領航員

國立清華大學科技管理學院

清華大學科技管理學院推出全新PODCAST,我們努力的目標是促進創新與交流。 這個節目將結合校內師生校友與業界專家資源,藉由訪談各界知名人士來展示研究成果、分享學術心得、及連結校友情誼,並提供學生發揮創意的基地。 科管院yt頻道:https://www.youtube.com/@nthu_ctm 科管院fb:https://www.facebook.com/nthuctm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 7月30日

    【EP18】《科技創新三十年:洪世章教授談策略實踐與清華科管院的黃金時代》

    歡迎收聽「清華科管領航員」! 本集節目由清華大學洪嘉駿教授主持,我們很榮幸邀訪清華大學講座教授洪世章,為聽眾分享一場時間跨越30多年的科技創新智慧對話。 洪世章教授身為台灣科技管理領域的權威學者,曾任科管院副院長、科管所所長,他見證了台灣科技業從PC時代到AI浪潮的完整演進。在訪談中,洪教授以生動的案例剖析科技與社會的互動關係,他舉例,從當年愛迪生刻意調暗電燈泡,到Zoom在台灣遇到的使用者不便,在在顯示,技術本身的優劣勢如何,往往不會決定一項科技產品或服務的最終命運,反而是社會整體的脈絡、限制,令一項技術逐漸成為用戶的選擇。 最近10年來,台積電與NVIDIA在半導體浪潮中逐漸崛起,也為清華科管院帶來一段黃金歲月。洪教授就特別分享,他眼中本院的驚人轉變:他提到,10年前,院內曾有呼聲,認為學院名稱應該考慮「去科技化」,也就是拿掉「科技」這兩個字,主張研究和教學應更加全面;到如今,清華科管院的畢業生,起薪超越台大,成為全台最高。他深刻分析了這場「徹底翻轉」背後的時代意義,洪教授也樂觀預期,清華科管院正迎來「黃金十年」。 面對AI時代,洪教授強調科技管理人才應具備三大核心能力:扎實的技術知識基礎、優秀的社交互動技巧,以及深度的抽象思考能力。他提醒年輕學子,真正的創新不僅來自技術突破,更需要理解「科技發展離不開人文與社會」的深層智慧。 這場融合學術洞見與實務經驗的精彩對談,必將為關心科技創新與教育發展的聽眾,提供珍貴的思考啟發。想知道更多科技與人文的跨界對話嗎,請趕快點擊本集收聽!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41 分钟
  2. 7月16日

    【EP17】《AI時代的創業者如何突圍、勝出?群聯潘健成妙喻說分明》

    歡迎收聽「清華科管領航員」! AI是當前各行各業熱衷投入的創新領域,本集節目特別邀請群聯電子創辦人兼執行長潘健成,深入解析他如何帶領群聯從儲存領域跨足AI,推動「平民化AI」的革新歷程。 潘執行長受訪時笑稱,2023年時,同事向他爭取AI設備預算時,因為支出估計高達200萬美元,他一開始直接回應:「門都沒有!」;同事並不因此放棄,反而積極找出低成本的替代方案,想不到推出之後,也讓內部意識到突破性創新的機會。 潘健成解釋,群聯團隊後來發現一種新架構,只要用一張GPU卡,配合特殊規格的固態硬碟(SSD),也能順利運作大模型的解決方案。經過一段時間推廣,如今這個「Adaptive Plus」專案已在超過200個不同類型場域試驗,群聯也順勢推出要價僅10至12萬新台幣的「AI Training PC」,讓學校花費有限成本,就能讓學生在校輕鬆操作AI。 訪談中,潘執行長以「新竹到高雄」的生動比喻,向聽眾詮釋何謂「AI民主化」概念:「如果只有坐飛機這條路,那只有1%的人到得了高雄;走路雖然慢,但走兩天也會到」。潘健成預期,因為雲端AI建置成本實在太高,且有資安疑慮,邊緣運算AI(Edge AI)將成必然趨勢。 潘執行長最後鼓勵聽眾時指出,AI時代的創業者唯有把握邊緣運算帶來的機會,善用其低成本利基,才能從中找出市場缺口。他同時強調:「技術是玩出來的」,若教育現場能夠培養實戰AI人才,台灣科技產業與AI接軌,將奠定更深厚的根基。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9 分钟
  3. 7月2日

    【EP16】《千勝總教練的領導哲學:洪一中談自律、判斷與棒球人生》

    歡迎收聽「清華科管領航員」 本集節目很榮幸邀請到中華職棒歷史上首位達到一千勝的洪一中總教練,為聽眾分享他獨特的領導智慧與人生哲學。洪總教練生涯已經奪下七座總冠軍,目前是台鋼雄鷹棒球隊總教練。最初,洪總教練以「勉強自己」的自我要求精神為開場白,他向同學強調,領導者必須以身作則,才能一點一滴建立球員對教練團的信任。洪總教練直言,他不會將個人標準強加於球員身上,而是持續從各個面向觀察,目的是找出天生具備領導特質的球員,培養他們逐漸成為球隊核心,凝聚士氣。 在AI科技時代,運動科學發展成為顯學,洪總教練對此也有精闢見解。他認為:「運動科學只是讓你事半功倍,不要走冤枉路」,他強調,肌肉記憶與反覆練習,仍是職業運動根本,投入過多力氣在數據分析與研究,是無法取代球員的努力與經驗累積。 洪總教練也和聽眾大方分享總教練職位的真實心聲。他幽默地說:「總教練不辛苦,總教練很痛苦」,因為每場比賽一開打,總教練都要俯瞰全局,因應現況做無數決策,「換對了好入睡,換錯了睡不著」。洪總教練認為,能長久擔任這個職位,關鍵不只是勝場數多寡,更重要的是自律與以身作則,贏得管理層的長期信任。 對於台灣棒球未來,洪總教練樂觀看待球迷的情緒波動,認為這正是棒球運動蓬勃發展的象徵。這場結合領導管理與洪總教練個人豐富比賽經驗的精彩對談,肯定能為領導藝術的聽眾帶來珍貴啟發。歡迎點擊收聽!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6 分钟
  4. 6月18日

    【EP15】《從診間幽默到全島一肝:許金川醫師談肝病防治與醫者仁心》

    歡迎收聽「清華科管領航員」 肝病本來是台灣人的「國病」,經過政府及醫界長年推廣、呼籲,終於有所成果。本集節目很榮幸邀請到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創辦人許金川醫師,為聽眾分享他衛教理念與肝病防治使命。 許醫師一開始,即以「因為臉長得不好看,沒有親和力」的自嘲開場,道出他用幽默態度拉近醫病距離的初心。許金川醫師也提到,他在聯合報專欄中,多次融入台語與生活化語言,讓原本生硬的衛生教育題材,也能變得親民有趣,成功打破傳播醫學知識的傳統框架。 許醫師一生為台灣肝病醫療與早期防治奉獻心力,他提到,盡管肝病發生率有所下降,但現實是台灣每年仍有萬餘人因肝病往生,許醫師因此推動「全島一肝」計畫,呼籲40歲以上民眾定期進行腹部超音波檢查。他特別提醒,新竹科學園區的朋友們,工作壓力、應酬飲酒與外食習慣較油膩,都是造成脂肪肝、甚至間接引發肝病的高危險因子,他強調「超音波診斷就像心臟聽診一樣重要」,千萬不可忽略。 許醫師也坦承自己的「三高」經驗,以「幾十歲吃幾顆藥」的幽默比喻,提醒民眾正視慢性病管理。他強調,醫師走出診間、運用社會愛心力量進行預防工作,才能真正降低國病威脅。 這場對談融合醫學專業與人文關懷,關心健康的聽眾,相信能獲取許多珍貴的保肝智慧。歡迎點擊收聽!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6 分钟
  5. 6月4日

    【EP14】《守護民主自由的一代人:游錫堃談台灣民主化血淚史與年輕世代使命》

    歡迎收聽「清華科管領航員」 本集節目特別邀請到台灣民主化歷程的重要推手—游錫堃前立法院長,以親身經歷揭示台灣民主道路上的艱辛與挑戰,為新世代帶來深刻省思。 游院長在對談中回顧了台灣從解除黨禁、報禁到實現民主選舉的歲月轉折,38年又56天的戒嚴時期,如何造就了14萬到20萬的政治受難者;從美麗島事件到林宅血案,每一段歷史都承載著爭取自由的沉重代價。對2000年政黨輪替後出生的年輕世代來說,這些歷史或許已經遠離,它們仍然是理解今日民主價值、奠定對話基礎的重要基石。 民主得來不易,游院長也在訪談中,提出了他看待當代大學生應有的兩大責任:深化與鞏固民主自由,以及確實扮演國家主人角色。執行投票權僅是責任的開始,關心國家事務、監督政治人物,才是完整實踐民主社會公民一分子的展現。 游院長更以美國總統傑佛遜的名言提醒我們:「自由之樹必須經常用暴君與愛國者的鮮血澆灌」。民主不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而是需要每一代人共同捍衛的珍貴財產。 如果你關心、思考台灣新世代的公民責任,這一集絕對不容錯過!立即收聽,了解當代民主自由的深刻意義。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6 分钟
  6. 5月21日

    【EP13】《退休不是終點!黃朝熙教授揭秘:央行理事如何掌舵台灣經濟命脈》

    歡迎收聽「清華科管領航員」! 本集節目特別邀請到榮退的清華大學經濟系教授、前央行理事黃朝熙教授,分享他36年學術生涯的珍貴經驗與心得。 從學術研究到央行決策核心,黃教授是見證台灣高等教育與金融政策的一分子。作為央行理事,他在節目中談到全球反全球化浪潮下台灣經濟所面臨的挑戰。此外,從各國貿易戰到產業鏈重組,黃教授也提供了獨到的專業見解。 不只談專業,黃教授也分享了他的生活哲學—從50歲才開始的網球愛好,到終身學習的重要性。黃教授鼓勵聽眾,面對AI時代的急速變化,尤其是年輕世代,更必須保持學習能力,才能在不斷變化的職場中立於不敗之地。「以前人學到一門技術,就可以靠這個技術過一輩子,現在不可能了」,黃教授的提醒,格外讓人深思。 退休對黃教授而言並非終點,而是人生的另一個港口。他計劃繼續教授貨幣銀行學、指導學生論文,同時投入更多時間到閱讀、運動和音樂欣賞中,展現了知識分子典雅充實的退休生活藍圖。 如果你關心台灣經濟脈動、期待了解如何規劃充實的人生,或想知道一位經濟學者如何看待快速變化的世界,請千萬不要錯過這一集!立即收聽!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9 分钟
  7. 5月7日

    【EP12】《科管教育革命!林哲群院長暢談AI時代下,校園空間和教學如何創新》

    早安!歡迎收聽「清華科管領航員」! 本集節目邀請到清華大學科管學院的舵手:林哲群院長,深入探討科管教育如何透過空間改造與教學革新,為數位時代的人才培育開創新局。 林院長在節目中分享推出Podcast計畫的初衷:就是順應傳播趨勢,將管理學院的知識無遠弗屆地傳播給更廣泛的用戶。透過這種「無邊界教室」,師生的研究與思想能夠走出校園,為更多人廣泛應用。 林院長主導的科管院空間改造計畫,同樣讓師生受益良多。從明光廊道到聰淑空間、聰景書苑,再到玉山廳,這些溫暖而現代的空間不僅讓科管院更加國際化,更成功地「留住」了學生。這些空間成為跨文化交流的平台,讓本地生與國際生在課後依然能夠留在科管院學習、交流,創造出意想不到的師生互動與知識火花。 在人工智慧蓬勃發展的時代,林院長也分享了如何將AI融入教學的願景,包括發展封閉式AI系統作為「私人教學」平台,以及將計算方法更深入地融入管理學研究。 作為台灣最早投入MOOCs(大型開放式線上課程)的教授之一,林院長的財務管理課程吸引了十餘萬人學習,展現了知識分享的無私精神與影響力。 如果你關心高等教育的未來發展、科技與管理的交融,或是空間設計對學習體驗的影響,這一集絕對不容錯過!立即收聽,探索科管教育的創新之路。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2 分钟
  8. 4月23日

    【EP11】《從微笑曲線到王道思維:施振榮談創新、永續與台灣科技未來》

    早安!歡迎收聽「清華科管領航員」! 本集節目很榮幸邀請到被譽為「台灣PC教父」的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先生,為聽眾分享他的經營哲學,與對台灣科技產業的深刻洞見。 施振榮以獨特的內部創業模式,成功打造了宏碁集團,他將「分散式管理」理念融入企業DNA,從而孕育數十家上市櫃公司。施振榮先生在訪談中,詳細介紹「分散式管理」如何讓員工產生更高的切身感,願意參與企業事務,以及在危機來臨時,應該如何以人性化方式進行企業再造。 面對AI時代,施振榮展望AIPC的發展,在節目中提出宏大的願景:他認為,台灣應努力成為第三世界國家的科技服務平台,在國際上發揮更大的價值。施振榮先生也分享了退休後投入的兩大創業計畫:「零碳排未來船」與「科文双融」,致力於將台灣打造成「創新矽島」,以及「東方矽文明的發祥地」。 施振榮先生一生對台灣科技事業貢獻卓著,他受訪時的意見,最令人深思的是施振榮對「王道」思維的闡述:「霸道可以贏得一時,王道能爭千秋」。他指出,企業永續經營的關鍵在於平衡各方利益,而非美國「贏者通吃」的模式。 無論您是企業經營者、科技從業人員,還是對台灣科技產業發展有興趣的聽眾,這場對談充滿智慧精華,相信將為您揭示一位傳奇創業家對未來的獨到見解!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32 分钟

关于

清華大學科技管理學院推出全新PODCAST,我們努力的目標是促進創新與交流。 這個節目將結合校內師生校友與業界專家資源,藉由訪談各界知名人士來展示研究成果、分享學術心得、及連結校友情誼,並提供學生發揮創意的基地。 科管院yt頻道:https://www.youtube.com/@nthu_ctm 科管院fb:https://www.facebook.com/nthuctm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你可能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