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一公开演讲就紧张得心跳加速的经历?你有没有过大考之前紧张的彻夜失眠的情况?或者你有没有过“难道真的是我心理素质太差吗”的疑问?本期节目就来解答你的这些问题。我们会从神经科学和心理学角度分析造成紧张反应的大脑机制,并探讨完美主义和不配得感对紧张情绪的影响。节目最后还会提供长期训练方法和即时应对技巧,帮助大家提升抗压能力和演讲表现。宝子们,一起来看看吧~
1、紧张反应的生理机制
- 紧张时杏仁核活跃,抑制前额叶皮层,导致记忆提取和逻辑思考能力下降。
- 战斗逃跑冻结反应是进化遗留的生存本能,但在现代场景中可能带来困扰。
2、加剧紧张的心理因素
- 完美主义和冒名顶替综合征会加剧杏仁核的敏感度,导致更容易紧张。
3、长期训练方法
- 认知重构:改变对紧张的看法,将紧张视为身体在帮助自己。
- 系统脱敏法:通过阶梯式练习逐步适应压力场景。
- 正念冥想:提升工作记忆容量和抗干扰能力。
4、应急小技巧
- 战术呼吸法:通过四秒节奏的呼吸降低心率,冷静杏仁核。
- 扩展性姿势:通过打开身体的姿势降低压力荷尔蒙。
- 认知调节:提前制定应对计划,转移焦点到事情本身。
- 54321接地法:通过感官体验将注意力拉回当下。
5、常见场景应用
- 汇报忘词时,可以通过关键词提纲法和喝水等动作争取时间。
- 面对尖锐提问时,使用重复加肯定加缓冲的结构来冷静应对。
6、心理素质的提升
- 心理素质像肌肉一样可以通过练习提升,真正的心理素质是能够带着紧张做事。
資訊
- 節目
- 發佈時間2025年9月25日 下午12:22 [UTC]
- 長度18 分鐘
- 年齡分級兒少適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