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言星语

小舒言

从上海到新加坡,两座城市,两种节奏。 欢迎来到《舒言星语》——由小舒和ChenChen共同主持的播客栏目,记录我们这两位“在地外人”的生活观察与文化碰撞。从节日民俗到街头风味,从职场体验到心灵思考,我们聊的不只是新加坡,更是生活的多种可能。 如果你也曾漂泊于此,或者对新加坡这座城市充满好奇,希望我们的声音可以成为你的耳边坐标。

  1. 5 GIỜ TRƯỚC

    EP17 乘坐中老铁路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在东南亚的中南半岛北缘,有一条穿山越岭的铁路线。它从中国昆明出发,穿过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钻入长达9.68公里的国境隧道,一出洞口,就抵达老挝的山谷与木屋之间——这就是中老铁路。 它之所以特别,不仅因为这是老挝的第一条高速铁路,更因为它在五年间穿越了75座隧道、167座桥梁,把曾经“山隔万重”的旅程压缩为九小时车程。 对老挝人而言,这是一场现实版的“动车首秀”;对中国人来说,这是“一带一路”最具象的延伸——一条真正让两个国家的日常相连的路。 这一期,我们用昆明到万象的“铁路之旅”的体验,带你沉浸式体验中老铁路:从购票、过关、车厢细节,到窗外掠过的梯田与湄公河支流;也将讲述这条铁路如何带动10万+本地就业、推动双边贸易增长16%,并重新定义“Made in China”的含义。 无论你对东南亚旅行感兴趣,还是想了解中国基建走出去的故事,这一趟融合风景、人文与速度的旅程,都值得你上车听听。 关键词:一带一路|老挝|中老铁路|万象|昆明|动车|西双版纳|老挝旅游|中南半岛|国家基建|Made in China|基建狂魔|泛亚铁路 Timeline|时间轴 02:27 “中老铁路之旅”的起因是回大理参加培训,被小红书推荐的“铁路之旅”旅游贴吸引 03:04 中老铁路是泛亚铁路构想的一部分,北起昆明南至老挝万象。泛亚铁路的终点为新加坡 04:45 行程分为两段:西双版纳→琅勃拉邦→万象 06:32 从中国磨憨站进入隧道,出隧道即达老挝磨丁站,隧道内无信号,感觉到了另外一个世界 07:14 老挝境内的磨丁站、琅勃拉邦站,与中国西双版纳站“复制粘贴”般相似 08:03 磨丁站候车厅内,老挝本地人看到高铁都很兴奋、很雀跃,纷纷拍照 09:00老挝人脸上有“20年前中国经济上行期的盼头与希望” 09:46 列车命名“澜沧号”,源自老挝最早同一时的王国名——“澜沧王国” 10:41 购票指南: 1.跨境段(中国→老挝任意城市):通过12306 APP购买,可提前14天购票 2.老挝境内段(如琅勃拉邦→万荣/万象):通过“LCR Ticket”(Low China Railway Ticket)APP购买,常规可购“当日往后7天”车票 3.特殊情况:如7月23-24日台风致老挝段铁路停运,恢复后购票周期从7天缩短至提前3天,需每日刷新APP关注放票情况。 12:56 检票流程: 1.跨境段:需凭护照到窗口取票,刷护照检票,磨憨、磨丁站需“二次检票”(过两国海关),区别于国内刷身份证/二维码的便捷模式 2.老挝境内段:直接在LCR APP打开二维码扫码检票,无需取票 14:39 海关流程与建议: 1.中国段(磨憨站):西双版纳→磨憨约1小时,下车后先过行李安检,中国海关核查电子签,询问“目的地、行程、同行情况”,工作人员会贴心提醒“单人出行注意安全” 2.老挝段(磨丁站):过友谊隧道后抵磨丁站,下车重复海关流程,提前办电子签者仅需提交路径卡、电子签、护照;落地签旺季需排队40-50分钟,而火车停留仅40-50分钟,建议提前办电子签(西双版纳、昆明大使馆可当日出签) 16:49 列车设备与服务: 1.设备:与中国动车一致,含充电口、小桌板;标识为中、英、老三语,报站也为多语 2.服务:有类似国内的“小推车”(售水、零食、盒饭),还有黄色包装冰淇淋;乘务员着深蓝与天蓝之间的西装制服,女生配带老挝民族刺绣花纹的裙子、头戴鸡蛋花,男生裤脚有刺绣,妆容很精致 20:59在西双版纳→琅勃拉邦这一段,隧道较多,有比较特别的喀斯特地貌 21:25 琅勃拉邦→万象的这一段,风景特别美丽,车窗如“画框”,像是穿梭在宫崎骏的漫画里 22:38关于中老铁路的一些基础信息:全长422公里,含75座隧道、167座桥梁,耗时5年,才完成建设 24:14 中老铁路是老挝三代领导人传承推进 26:36 造铁路的钱从哪里来? 30:52 一条如此基建高难度的的铁路,建造的方案是怎么样选择的呢? 33:07 修建施工的难度与挑战:受地形、气候影响,又在修建期间遇上了疫情,最难的是要进行排雷工作 38:35 中老铁路在建设期间招聘7000多名老挝本地工人,带动超10万本地就业 40:10 铁路的建成给当地人的生活带来了许多变化,比如说:物流效率、旅游、就业等 44:29 “Made in China”形象转变:如今“Made in China”已然成为“安全、科技、力量、信任”的象征 主播:小舒&ChenChen

    48 phút
  2. 24 THG 9

    EP16 槟城:一座被历史与烟火气点亮的南洋城市

    槟城,这座被称为“槟榔屿”的热带小岛,既有烟火气的市井生活,也有多元文化交织的独特底色。 本期节目,我们带你从美食到历史,从庆典到社区,走进一座南洋小城的丰富层次。 福建面、炒粿条、粿条汤、白咖喱面与豆蔻水,每一道都是舌尖的坐标;榴莲则更是“树上熟”的愉悦体验。 除了味觉,槟城的节奏同样值得铭记。每年 7 月 7 日,全城庆祝入遗日:多民族同庆的表演、2000多人一起的Citywalk、古迹开放与沉浸剧场“先贤来时路”,让人真切感受到“共享历史”的魅力。 我们也走进城市的肌理:从“打枪铺”组屋的迁徙与记忆,到《城视报》与岛读书店的文化坚守,再到侨生博物馆里活化的娘惹传统。 旧与新、东方与西方、庙宇与咖啡馆,都在这座岛上自然共存。 这一趟声音之旅,既是美食与历史的交织,也是城市与人文的共鸣。让我们一起走进槟城,感受它的热情与丰饶。 关键词:槟城|马来西亚|马来西亚槟城|槟榔屿|土生华人|世界文化遗产|槟城入遗日|下南洋|庙宇|马来西亚美食|历史遗产|槟城炒粿条|豆蔻水|榴莲|粿条汤| 时间轴: 02:14 槟城:英文名Penang、马来语“Pulau”为岛屿,“Pinang”为槟榔,故称槟榔屿 03:48 槟城建筑与文化特色:拥有融合东西方风格的店屋、教堂、庙宇等;华人、马来人、印度人等族群共构多元社会,代表景点包括蓝屋、康华利斯堡(英国殖民堡垒)、圣乔治教堂(东南亚最古老英国圣公会教堂)、观音亭等。 05:09 小舒对槟城初印象:亲切,福建华人多、生活便利、节奏闲适 06:35 槟城是一座有旧有新的城市 07:24 chenchen对槟城的初印象:“热带大理”,适合数字游民,槟城的多民族融合具烟火气与热情 09:39 槟城旅游性价比:住宿便宜,适合学生党与预算有限想要出国玩的人群 10:58 槟城美食分享: 福建面:槟城为虾面,吉隆坡为黑酱油炒面,均含黄面,源自福建先人,可搭配槟城白咖啡 炒果条:槟城版本无浓黑酱油,用酱清,炭火现炒有锅气,夜晚火星子视觉效果佳 果条汤:分清汤与柠檬味(柠檬味更清爽解腻),推荐大表哥995推荐摊位 其他特色:大山角芋头饭(需前往威省)、白咖喱面(槟城独有)、Lok Lok(自助式串烧火锅,槟城下午茶)、四果汤(Temple street为佳)、豆蔻水(槟城特产,分红色红豆蔻水“入门级”与白色白豆蔻水,可参观豆蔻工厂)、榴莲(榴莲季可上山吃庄园榴莲、开甘榜盲盒或城市自助) 23:23 乔治城入遗庆典体验(7月5日-7日,7月7日为槟城法定假日) 27:36 第一天在谢公祠大草坪举办,马来、印度泰卢固族、锡克族等民族在华人庙宇前共庆跳舞,有种天下大同的美好感 29:22 第二天City Walk:7点开始,2000多人穿粉色T恤走过4.5公里古城区路线 31:13 citywalk有槟州Chief Minister同行,和民众唠家常、热情合影 35:10 第三天是古迹开放日,比较罕见地免费开放了7处古建筑 37:53 “先贤来时路”沉浸式剧场,还原妈姐、福建苦力下南洋场景,还融入了许多马来、印度元素 40:51 槟城小众文化探索: 打枪铺(Rifle Range):槟城最早一批组屋之一,承载着上世纪60年代后城市迁移与安居政策的记忆,以前是英国人的射击场,经历过一段黑暗岁月,接着被改造成组屋 43:00 城市报与岛读书店:季度免费杂志记录老手艺人与老社区,可免费取阅或联系寄送,贩售新马港台书籍,涵盖饮食文化、历史研究、小说散文。 44:19侨生博物馆:展示娘惹文化,有非常精美的琉璃制品、还提供娘惹服拍照与文化演出 槟城的傍晚: 槟城炒粿条 995大表哥推荐的粿条汤 槟城的白咖啡配福建面(就是虾面) 乔治城入遗日第一天的民族舞蹈——马来皇家舞蹈 印度裔泰卢固族舞蹈 印度裔锡克族(就是他们唱了播客里的神曲😁) 入遗日第二天City Walk——转头发现Chief Minister就走在我身边😊 入遗日第三天——“先贤来时路”背着的下南洋小包袱 岛读书店 免费的《城视报》 主播:小舒&ChenChen

    49 phút
  3. 10 THG 9

    EP15 有趣的语言——马来西亚掺掺文化

    马来西亚作为一个多语言、多元文化的国家,其语言文化展现出极高的独特性和复杂性,特别是在马来西亚华人社群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许多华人家庭内部依旧保留“方言—华语—英语”多重切换的语言生态。 所以,这也形成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语言文化现象。 这一期,我们一起专门来聊聊有趣的语言—掺掺文化! 在马来西亚,华人几乎人均 “语言小能手”,出门能说马来语砍价,跟朋友用福建话唠嗑,上班切换英语汇报,回家还能跟爸妈用粤语吐槽;槟城人讲福建话、吉隆坡人说粤语、新山人聊潮州话。 不过更有意思的是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独特的 “Rojak Language”,比如一句 “Eh bro, later want to go yumcha at mamak? Come lah!”,就混合了英语、粤语、马来语三种语言,和一种语法风格,展示了Rojak Language一种“混乱中的和谐”。 同时还有小舒的语言小剧场以及掺掺语言教学~ 那让我们进入Rojak,掺掺文化的世界,感受下多元文化下语言的魅力吧~ 关键词: 掺掺文化、马来西亚、新加坡、方言文化、粤语、普通话、闽南语、英语、淡米尔语、大马华人、印度、妈妈档、Rojak语言、语音语调、华文学校、语气助词、语言现象、文化交流、语言传承与推广 Timeline|时间轴 01:17 马来语、粤语、福建话混合,非马来西亚人根本看不懂的“掺掺语言” 02:46马来西亚语言基础:以马来语(国语)、英语、华语(含普通话 + 方言)、淡米尔语(印度族群语言)为核心,华人社群尤其擅长多语言切换,人均 “语言小能手” 03:32 新加坡的语言基础和马来西亚很相似,新加坡国会议员选举的群众大会,每个参选议员人均两种语言。 04:46 华人方言的多样性与地域关联:闽南语、粤语、客家话、潮州话等,不同方言群体有其聚居的地区,方言成了社区身份和宗族联系的象征。 06:52 槟城 “先贤来时路” 沉浸式戏剧体验:福建人和广东人吵架,互相听不懂对方讲话 07:57 20世纪中后期华文教育兴起,普通话逐渐成为华人通用语,现在不少华人青年以普通话为第一母语,方言日常使用减少。 09:22  林连玉被尊为 “华人族魂”,曾坚决反对英国人借华文学校教室推行英文教学;还牵头修改华文教材 12:41  “Rojak Language”:像 “啰惹” 一样混搭的语言魔法。“Rojak” 本是马来西亚街头小吃,用来形容语言,就是华语里融入闽南语、粤语、马来语、英语的表达 14:08 chenchen在新加坡 Maxwell 与印尼女孩的相遇:两人用英文聊中国明星,环境嘈杂却交流融洽,恰如 “Rojak” 的 “混乱中的和谐” 17:10 华人社区“语言—文化—空间”一体化特色的体现,槟城、怡保、新山等的公共标识、商铺招牌、寺庙学校,常是双语或多语 19:55 日常生活的掺掺语言举例 23:53 “学马来语是为了生活下去、学华文跟方言都是为了文化的传承” 24:08马来西亚华人常用方言 / 特色词举例 32:40妈妈档 “生存话术”:在马来西亚吃饭的语言小技巧 36:00 马来西亚人除了mix马来语和华语,有时候也会mix日语 37:44 新加坡 vs 马来西亚:相似却不同的 “混合语特色” 51:30 掺掺文化表现出一种独特的生命力 51:59 中国崛起后,就业市场更看重华语能力,不少马来裔、印裔送孩子读华文学校,形成了独有的“非华族华语群体”现象 52:35 尽管方言仍是部分中老年人代际交流、社群活动的重要纽带,但整体来看,客家话、福建话、广东话等传统方言已逐步式微,出现了“语言转移” 53:36 姜子浩用粤语脱口秀推广粤语,Norah、门腔等演员用沪语讲脱口秀,让方言魅力被更多人看见! 56:40 新马 “掺掺语言” 的借词自由,咖啡(coffee), 沙发(sofa), 巧克力(chocolate),很多词已不知出处,却充满活力~ 主播:小舒&ChenChen

    59 phút
  4. 27 THG 8

    EP14 槟城有一张关于榴梿的捕梦网

    如果说城市也会做梦,那槟城的梦,就藏在山里的果园、树上的榴梿和那一张张接果的“网”里。 这一期,我们一起来聊聊马来西亚的榴梿。 槟城的榴梿之旅从 Balik Pulau 浮罗山背开始,我们会聊聊山上的榴梿庄园,红虾榴莲的橘红色果肉有多creamy,也会聊聊山上的甘榜(乡村)水果摊上开甘榜榴莲开盲盒有多刺激 我们也会聊聊马来西亚榴梿名字的由来,以及如何挑选好吃又合适自己的榴梿。 不管你是爱吃榴梿却分不清品种或者该怎么去挑榴梿?还是想知道槟城榴梿季该怎么玩,当地人怎么吃榴梿?这一期都能给你答案~ 关键词: 榴莲 | 马来西亚旅游|槟城|榴梿|榴莲|榴莲历史|浮罗山背|红虾|LCY|树上熟|松鼠王|甘榜榴莲|猫山王|金枕|槟城榴莲|马来西亚猫山王|泰国金枕榴莲|榴莲糯米饭| 本期时间轴: 02:19 榴梿这名字是从马来语“Durian” 译过来的,“Duri” 就是 “刺” 的意思 03:28 榴梿是一种很有反差感的一种水果和植物:620 年前郑和下西洋,随他一起来的马欢在《瀛涯胜览》中写榴梿:“若烂牛肉之臭…甚甜美可食” 04:45 “榴莲” vs “榴梿”:写法里的文化差异 06:08 Balik Pulau的榴梿之旅,只有满山的榴梿树和风声,“像槟城藏起来的后花园”。 07:32 一对美籍+马来华人夫妇花500 万美元打造了一座榴梿庄园 08:53看见“捕梦网”:挂在榴梿树下的网兜,风一吹,成熟榴梿“咚”一声坠入 09:28 槟城还有一张无形的网:果农、运输者、摊贩、挑选者、讲解员与食客组成的味觉共同体,维系着一城风味的流通 10:43 红虾(D13):果肉带点橘红色,质地很醇厚、口味很丰富! 11:18 LCY:跟红虾完全不一样,果香味会比较浓郁,不腻,适合不爱太浓味道的人 12:21 一个挑榴梿小窍门,如果喜欢风味很丰富的榴梿,选择靠近尾部的部分 14:06 相比于泰国的金枕榴梿,马来西亚的榴梿是树上熟,自然掉下来,口味会更丰富 16:39 马来西亚吃榴梿的花样多多:有榴梿自助,交了钱限时随便吃;咖啡馆里有榴梿冰淇淋、榴梿煎蕊; 19:56 松鼠王:售价很高,因为老树很稀缺 21:15甘榜榴莲就是“开盲盒”,每房味道都不一样 21:50 Sakura 榴梿:粉刺外壳,爱心形状,RM20的惊喜 25:01 马来西亚华人小时候的榴莲记忆:20 多年前家里一买就是一箩筐,铺报纸在地上直接开,吃不完就冻成榴莲冰棒 28:53 挑榴莲的秘诀: 1、先看刺,要青绿色、间距宽的,别选又细又密的; 2、再看果柄,要硬的,抠掉外皮里面得是青的(高山榴莲壳灰但里面新鲜也能要); 3、摇一摇,得晃得动但空间小,红虾别多摇,会出水影响口感; 4、千万别买开口的,除非刚掉下来; 5、最好跟摊主说你爱吃甜还是苦,他们推荐的最靠谱。 33:04 松鼠王:“我觉得就感觉有酒香在舌尖逗留,你就会觉得好像跟一个老朋友酣畅淋漓地聊了一场都不愿结束的那种” 38:03 “热的糯米饭配榴梿,很多风味在舌尖上跳舞,跳 tango 那种,大家共同协作” 40:05 除了槟城,吉隆坡附近的劳勿、文东也超有名,开车 1 小时就到,也是猫山王、D24 的产地, 42:44 高山榴梿好吃的原因:优越的自然环境 44:42 常见的马来榴梿品种: 猫山王(D197)甜中带苦,核小肉厚,入门首选; 苏丹王(D24)先苦后甜,奶油味浓; 黑刺(D200)前甜后苦,层次多; 红虾(D13)咸甜口,很 creamy;金凤果肉淡,甜苦适中,核小; 松鼠王稀缺,带酒香; 47:23 榴梿品种是怎么样被命名的? 51:21 这不是一场榴梿之旅,而是一场感官与土地的深层对话 注:如播客中所言,本期的“榴梿”写法用的都是新加坡、马来西亚两地的写法,并不是错别字哦~ 榴梿庄园 榴梿的捕梦网 甘榜榴梿Sakura 松树王 主播:小舒&ChenChen

    53 phút
  5. 20 THG 8

    EP13 我在新加坡遇见了“杀猪盘”🤯

    这一期的故事有点特别,说起来又好气又离谱,甚至带点“惊险”和“刺激”。 这次,想和大家分享最近亲身经历一个故事:小舒在新加坡遇到了杀猪盘! 只是在小红书上评论了一句,竟然被“杀猪盘” 盯上了? 接下来我们想一起来复盘一下整件事情的过程、结果… 一位自称 “IT 精英”是如何发起这场骗局,又如何漏洞百出被识破! 这一期,我们会把“骗局拆穿”的全过程全部展示:杀猪盘的套路有多深?哪些细节是他们藏不住的破绽?网络交友,又该怎么避开这些“甜蜜的陷阱”? 一起提高警惕,防止诈骗~ 关键词: 杀猪盘|新加坡|网络交友|工作|情绪价值|新加坡杀猪盘|精英人设|防骗指南 01:07 在小红书评论了一句,就被杀猪盘“精准定位”了 02:25 杀猪盘step1:转移聊天平台:R 先生索要WhatsApp 02:41杀猪盘真的很会套近乎! 04:12老派的打招呼方式 “中午好,吃过午餐了吗” 04:46 主动发照片、聊天、问候…都是杀猪盘的常见套路 06:40 疑点初现:R 先生发天桥照片,小舒后发现破绽 07:45 杀猪盘step2:立一个精英人设 24:20 R先生推荐“黄金储蓄,稳定收益”,称 “股票基金是骗局”,开始暴露骗钱意图。 28:49 关键实锤:小舒查 R 先生说的网球场,发现 7 月 1 日已停业,而他称“上周去打球”,彻底露馅。 31:00“年薪 45 万新币的职场人怎会没有 LinkedIn?” 33:00 约见面,但是对方仍推脱。 39:00 防骗经验总结: 1.拒绝用微信?警惕! 2.职场人无 LinkedIn 或不懂其功能?可疑! 3.回避见面 / 视频?大概率是骗子! 4.人设矛盾?如“高薪精英却羡慕中介”“职场人说中文日程”; 5.快速提供情绪价值?土味情话、共情经历,实则铺垫信任 7.聊投资 / 副业?小心! 42:06 新加坡虽然低犯罪率但不代表无诈骗,交友一定要警惕!! 评论区可以分享你的防骗经历~下期再见! 主播:小舒&chenchen

    43 phút
  6. EP12 越南的虾让人“上瘾”?马来西亚的猫叫“Gucci”而狗叫“安静”?

    13 THG 8

    EP12 越南的虾让人“上瘾”?马来西亚的猫叫“Gucci”而狗叫“安静”?

    大家有没有试过和好朋友“分开旅行”之后再一起分享各自看见的世界? 前段时间我们就试了试,于是有了这一期我们觉得还挺有趣的节目。 一边是马来西亚的多元与热闹,从吉隆坡到怡保,再一路抵达太平,一边是越南胡志明市,闪耀着明媚的阳光;一边是白咖啡的醇香与雨树的影子,一边是虾饼炸裂的香气和街头的浓缩人生。 在这里你会听到:疯狂的越南摩的;吉隆坡的伊斯兰美术馆藏着怎样的建筑惊喜;为什么说米其林在马来西亚美食面前“不好使”;还有越南鸡蛋咖啡的历史,马来西亚白咖啡的 “温柔反击”… 我们走在不同的街巷,却都撞见了东南亚的多元与鲜活—— 信仰在建筑里藏着巧思,美食里裹着生活智慧,连叫猫的方式都带着本地幽默… 这一期,我们一起来聊聊:当两个人从不同的方向旅行归来,会不会把这片东南亚的风景,拼出不一样的形状。 关键词: 分开旅行|马来西亚|越南|咖啡|建筑|美食|朋友|信仰|吉隆坡|怡保|太平|胡志明|东南亚旅行|东南亚文化|流俗地 01:30 黄立行和刘若英的《分开旅行》,“明明声音不搭却莫名合拍” 04:28 越南人很爱干净,人民很质朴 06:44机场地勤居然忘扫登机牌,东南亚航空都很chill! 08:30 越南海关排队竟然也可以买“VIP 快通” 11:23 越南米粉绝了!可汤可拌,配着青柠、鱼露和蔬菜,真的很好吃~ 12:46糗事发生:吃完米粉发现没换越南盾,只好把朋友“押” 在店里 14:16越南鸡蛋咖啡:喝着会有一点点腥味,但是味道很特别 15:43 很有意义的伴手礼推荐:腰果、巧克力、手工缝纫… 18:33 越南美食推荐:红薯炸虾、春卷拼盘 21:07   “baby pumpkin” 以为是贝贝南瓜,结果是上菜上的是拇指头大小的南瓜宝宝 22:19 越南和马来西亚相似的地方:街头也有土地公神坛,店里还卖“福禄寿” 杯子 23:55 在越南需要有勇气穿过马路,越南摩的超疯狂 26:39 在越南最推荐大家去按摩,最不推荐大家去商场买衣服 28:56 在吉隆坡,大家一定要去“伊斯兰美术馆”;圆顶和雕花超精致,里面还有各国清真寺模型,最惊喜的是西安清真寺居然是中式四合院样式。 33:04 双子塔隐藏观景位:Traders Hotel 的 32 层 Skybar,拍照很好看~ 36:47 别迷信米其林!本地人的推荐才靠谱。 37:47 在吉隆坡,打卡林俊杰同款咖啡馆 40:10 去巡礼《流俗地》,为什么马来西亚的猫叫“Gucci”而狗叫“安静” 44:27 白咖啡:华人社区对殖民饮食文化的一次“温柔反击” 49:07 远方信仰的力量,眼前的历史遗迹,头顶上方的自然回音、鸟跟晚霞,这一刻太美妙了 50:29 太平的虎咬狮:入口特别醇厚,浓郁香甜中带着微苦,层次丰富又不混乱 52:46第一次听说“大选购”?其实就是马来西亚的电子钱包Touch 'n Go。 55:10 见证了一次马来西亚传统的婚礼 58:28 “大胆点!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 59:13 “换一个环境换一种不同的心情,不管遇到什么,都是新的体验” 胡志明的红薯虾饼: 吉隆坡双子塔隐秘打卡位: 吉隆坡伊斯兰艺术馆的天花板: 怡保的晚霞: 主播:小舒&Chenchen

    1 giờ 1 phút
  7. 7 THG 8

    EP11 李光耀的12件小事:从地图上的“小红点”到“亚洲奇迹”(下)

    李光耀的领导不仅体现在个人情感和治国理念上,还展现在新加坡的经济转型与外交战略中。 在新加坡建国60周年之际,本期下篇将继续为您揭示李光耀如何通过12件小事,引领新加坡走向辉煌。 本期将探讨李光耀如何通过身体力行推行全民健身运动,也将讲述李光耀如何成功地引导新加坡通过裕廊工业园区,抓住西方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推动国家的产业升级。 在外交方面,李光耀与中国的深厚关系将成为重点,我们将讲述李光耀如何推动苏州工业园区的建立,并通过与邓小平的对话,分享他对中西文化的理解与合作智慧。这不仅是李光耀与中国关系的深刻写照,更是他为新加坡打开国际合作之门的智慧结晶。 每一次微小脉动,都在校准一座城市和一个国家的命运齿轮。 关键词:全民健康运动|李光耀跑步|李光耀33次访华|裕廊工业园区|EDB 一站式招商|新加坡资本转型|新加坡AI 转型|HDB|新加坡组屋 |李光耀环游中国|苏州工业园区|中新合作 第二部分(下):李光耀的教育理念与治理哲学 01:12 1980年,李光耀在中国的火车月台慢跑,是最早的在中国跑步的外国名人 02:27 1992年启动全民健身运动,健康的国民是国家强大的基石 03:55 新加坡的游泳池、网球课等在ActiveSG 都很便宜! 05:01 新加坡才独立时,英军撤离,GDP 空出 20%,他夜夜无眠,靠打高尔夫治愈失眠 第三部分:新加坡的经济转型与外交战略 07:15 裕廊工业园区的建立:成功的承接了当时西方的产业转移 08:31 李光耀:“如果把利润看作肮脏的字眼,新加坡就会灭亡” 10:28 1961 年,EDB 成立——一站式招商,把跨国公司与 200 万新加坡人放在同一张牌桌上:用廉价、秩序、低税率,换取产业升级的先发位置 12:46 与惠普的故事:惠普老板来访,电梯罢工,EDB 工作人员从隔壁楼拉来电线,让电梯“复活” 14:39新加坡转型完成,国家强制涨薪,人民是国家的股东,而不是剥削对象 15:52从甘榜到HDB——李光耀与新加坡“居者有其屋”政策 17:48“只有我的房子、我自己的利益在这里,我才会关心这片土地的发展” 18:30 空中花园补贴 50%政策:开发商若在空中留绿,政府报销一半造价 第四部分:李光耀与中国——独特的历史联结 20:29 李光耀是毛泽东生前最后接见的两位外国领导人之一,深刻影响了中新两国的关系。 21:26 访华33次,是访华最多的外国领导人之一 22:03 李光耀环游中国:爬长城、未被开发的兵马俑、坐轿登黄山、去曲阜拜孔林孔府、鸣沙山骑骆驼… 27:36 从新加坡河畔到苏州工业园区:李光耀推动建立苏州工业园区,为中国的经济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29:42 1978年,李光耀、邓小平对谈:“凡是我们新加坡能做到的,你们也一定能做到” 31:38 苏州金鸡湖工业园的建立:从竹辉饭店到苏州火车站 20 分钟车程,苏州市长章新胜抓住了这次建立工业园的机会 34:06 苏州园区的成功不仅促进了中新两国经济的共同发展,也为新加坡提供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36:43新加坡,60 岁生日快乐🎉🎉🎉 以下为节目中提到过的一些李光耀的照片: 李光耀在中国月台跑步 李光耀夫妇爬长城 李光耀参观还在挖掘的兵马俑: 李光耀夫妇在鸣沙山骑骆驼 李光耀在黄山坐轿子 李光耀与毛主席的会见: 本期参考资料: 《从第三世界到第一世界,华人效果的崛起之路,新加坡与李光耀(上)(中)(下)》(Bilibili,2024) 《迟到的东南亚》(查雯,2022) 《李光耀回忆录1965-2000》(联合早报出版,2000) 《李光耀:图片人生》(2013) 《Lee Kuan Yew, A Pictorial Biography》(1994) 本期特别鸣谢:B站UP主——历史调研室 主播:小舒&ChenChen

    37 phút
  8. 6 THG 8

    EP11 李光耀的12件小事:从地图上的“小红点”到“亚洲奇迹”(上)

    8月9日,新加坡将迎来60周年生日🎉🎉🎉 作为新加坡的开国元首,李光耀的领导成就使新加坡从地图上的“小红点”蜕变为今天的“亚洲奇迹”。 本期节目,我们抛开宏大叙事视角,想通过“12件小事”来讲述李光耀与新加坡的故事。 从他的两次落泪,到他通过一棵树、一座城市的规划,打造新加坡的“花园城市”理念,每一段经历都不仅塑造了一个国家,也深刻影响了每一位新加坡人的生活。 我们还将带您走进李光耀一元硬币背后的风水故事,讲述他如何通过细微之处展现新加坡的文化包容。 此外,李光耀与柯玉芝的“智性恋”也将为您揭开一段不为人知的爱情故事,他们的跨文化外交“Cosplay”,更是李光耀多元文化理念的真实写照。 透过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窥见一个国家的崛起背后,是如何由深沉的情感、细致的智慧与战略眼光所推动。 关键词:李光耀|李光耀落泪|花园城市|新加坡风水|新加坡硬币|Cosplay外交|空调治国|精细化管理|新加坡60周年|新加坡国庆 第一部分:李光耀的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的交织 02:14李光耀的两次落泪:母亲去世与新马分家 04:05“他们没有把哭当成一件很羞耻的事情,把它正常化,当作历史一部分发生过的事情” 04:38 从一棵树到一座城市——李光耀如何打造花园城市 06:05 花园城市不是天赋,新加坡的“绿色”是规划和建设努力出来的 07:41滨海湾花园改造后的汇报工作以推翻重修为结果,代表着一种极致的“实用主义” 10:40八角形硬币与破鱼腹:新加坡一元硬币的风水故事 14:56 Cosplay 外交:从锡克头巾到印尼Batik,李光耀夫妇用服饰诠释“多元里的同一”。 17:49“真正的共融不是强行的统一,而是在各自文化相互尊重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第二部分:李光耀的教育理念与治理哲学 19:26 李光耀在新加坡念书的时候,唯一考不过的人最后成了他的妻子 20:41 柯玉芝与李光耀的爱情哲学 22:04精英治国政策:笃信优良基因在国家建设中的重要性 23:48 语言小能手的背后——日据时期凭借日语能力逃过屠杀列车 25:48 李光耀为统一语言,用福建话告诉福建人,“你们不要再说福建话了” 30:23空调治国:全东南亚第一座装冷气的“麦当劳”(McDonald's)大厦,空调可以让人思考 33:46 精细化管理的极致:含糖饮料必须标注a、b、c、d等级 本上期节目就先聊到这里,下期继续~ 以下为节目中提到过的一些李光耀的照片: 电视直播时候落泪的李光耀,该片子至今仍在新加坡国家博物馆循环播放 李光耀每一年种一棵树: 新加坡的一元硬币,仔细看内里是个八边形: 李光耀夫妇在剑桥: “Cosplay夫妇” 穿西部牛仔装的李光耀: 穿锡克教传统服饰的李光耀 本期参考文献: 《迟到的东南亚》(查雯,2022) 《李光耀回忆录1965-2000》(联合早报出版,2000) 《李光耀:图片人生》(2013) 《Lee Kuan Yew, A Pictorial Biography》(1994) 主播:小舒&ChenChen

    36 phút

Giới Thiệu

从上海到新加坡,两座城市,两种节奏。 欢迎来到《舒言星语》——由小舒和ChenChen共同主持的播客栏目,记录我们这两位“在地外人”的生活观察与文化碰撞。从节日民俗到街头风味,从职场体验到心灵思考,我们聊的不只是新加坡,更是生活的多种可能。 如果你也曾漂泊于此,或者对新加坡这座城市充满好奇,希望我们的声音可以成为你的耳边坐标。

Có Thể Bạn Cũng Thí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