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戰略風雲錄

EP199 美「中」關係新動向、東北亞情勢新變數


主講人:曾復生博士
第一單元|國際兩岸大事紀
1、總統賴清德表示,目前政府積極推動「AI新十大建設」,發展機器人等關鍵技術,協助產業導入AI應用,讓台灣邁向全面智慧化時代。
2、國防部長顧立雄指出,國軍無人載具發展,以「科技取代人力、火力取代兵力」為原則,朝量大、價廉、可消耗、即偵即攻等方向規劃,依作戰任務劃分「聯戰、戰術及戰鬥」等層級。兵、火力運用朝「新訓練、新思維、新裝備、新科技」建軍整備發展。
3、美國空軍全球打擊司令部11月5日,試射一枚無武裝的「義勇兵三型」洲際彈導飛彈,驗證戰略核嚇阻戰力的安全性與可靠性。近期美國總統川普決定重啟核武器測試,俄羅斯總統普丁則在國安會議上強調,將重啟核試作為對等回應。
4、美日澳菲四國防長11月1日,在馬來西亞舉行的「東協防長擴大會議」場邊,舉行四方會談宣示,將持續深化海空防衛演訓與安全合作,加強應對區域潛在威脅,堅定維護區域局勢穩定。
5、美國戰爭部長赫格塞斯11月2日訪問越南,推動美國與越南深化軍事合作,包括向越南海岸防衛隊交付三艘巡邏艦,提供教練機等,並討論援助越南軍用運輸機、直升機等美製軍事裝備。
6、南韓總統李在明11月2日在首爾,會晤新加坡總理黃循財,宣布兩國建立戰略夥伴關係,將攜手應對各式安全與經貿挑戰,同時深化人工智慧等先進技術合作,共同維護區域與全球穩定。
7、俄國軍方自10月下旬起,數度出動軍機往返敘利亞,重啟俄國在敘利亞的空軍基地。這是繼今年初敘利亞政權輪替後,俄國軍機再度現蹤敘利亞,將牽動中東區域情勢發展。
8、巴基斯坦向中共採購8艘「麒麟級」柴電動力潛艦,首艘潛艦預計明年服役,將使中共擴大在印度洋的區域影響力,甚至進一步向中東擴張勢力範圍。
9、美國總統川普11月6日在白宮,與中亞五國領袖舉行峰會,討論深化關鍵礦物領域合作事宜,降低美國對中共稀土礦產依賴程度,增加美國對抗強中共「稀土武器化」能量。
10、中共海關總署11月7日公佈數據,中國大陸10月出口意外縮減1.1%,低於原先預期的增長3%,其中對美出口年跌25%,是連續七個月兩位數下滑。顯示,大陸經濟復甦仍面臨國際壓力。
第二單元|洞見戰略風雲
一、美「中」軍事關係新動向
重點提示:美國與中共防長10月31日宣布,重啟兩國「軍事熱線」,加強溝通機制,以防誤解誤判引發印太地區衝突。美「中」軍事熱線是兩國關係晴雨表,2022年8月美國會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中共方面強烈反應,曾經片面切斷與美國的「軍事熱線」。當前,美「中」戰略競爭已經結構化與長期化,雙方競爭大於合作態勢很難改變。同時,美「中」在軍事上仍互視為「假想敵」,雖然雙方恢復溝通機制,但軍事關係的戰略競爭格局,還是會持續。
二、東北亞安全情勢新變數
重點提示:美國總統川普訪問日、韓,鞏固軍事同盟關係,同時在「川李會」同意提供核燃料,協助南韓打造核動力潛艦,讓朝鮮半島無核化政策出現變化。此前,川普總統間接承認北韓是擁有核武的國家,讓金正恩願意與美國進行對話。南韓國情院評估認為,明年3月「川金會」落實機會升高,南韓、日本、中共、俄羅斯等國,將面臨東北亞安全情勢重大變數新挑戰。
【本節目每週一18:20-19:00在 漢聲廣播電臺 廣播頻道首播,19:00在Podcast更新集數】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