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大的花費,反而是力行節儉不可或缺的部分」。–埃德蒙·伯克(Edmund Burke)《致貴族信函》。 
翻修廚房,Takara standard和Cleanup一套看下來直接破百萬,足元抽、下拉式瀝水籃、油壓升降架、轉角小怪獸,防濺靜音水槽、廚下型瞬熱出水加BOSCH洗碗機沸石8。突然發現《濃情巧克力》或《芭比的盛宴》都是不可能的任務,廚藝再好,海龜湯、德米多夫比利尼餅佐魚子醬和鵪鶉松露鵝肝絕不是一個爐子可以煮出來的(起碼三口灶加爐連烤)。 
《芭比的盛宴》(Babette's Feast)是部1987年帶有宗教禁慾意涵的丹麥電影,作者就是寫《遠離非洲》的凱倫‧布里森(Karen Blixen)。1914至1931年在英屬東非經營咖啡農場,離婚後回到丹麥,以筆名狄妮森(Isak Dinesen)用英文寫作,其中一篇就是「芭比的盛宴」。故事發生在十九世紀丹麥日德蘭半島的窮漁村,老教士是馬丁路德教派,此派反對羅馬天主教會的腐敗與奢豪飲食,信徒日日吃麵包糊和水煮魚乾。一對如花似玉的女兒拒絕了軍官勞倫斯與歌唱家阿奇的追求,苦守寒窯到老,無意間收留避難的芭比竟是巴黎女主廚,一日芭比用彩券獎金一萬法郎辦了一場豪奢宴會,把一群村民眼睛都吃直了。 
美食是結合口腹和精神的享受,窮有窮的吃法,一頓盛宴之後如何再吃回麵包糊和水煮魚乾?我寧可欣賞二次大戰期間窮中談吃的美國瑪麗.法蘭西絲.甘迺迪.費雪(Mary Frances Kennedy Fisher)1942年的《如何煮狼》(How to Cook a Wolf),以及《即刻上菜》、《牡蠣之書》、《我的飲食歲月》、《美食家的人生字典》。 
所謂煮「狼」,指的是饑餓困頓,引自莎翁的「食欲是一匹無所不在的狼」。是食譜,也是苦中作樂的哲學,包括「如何煮水」、「如何餓中作樂」、「如何讓鴿子吶喊」、「如何成為智者卻不被毒死」、「如何不當蚯蚓」、「如何引誘狼」、「如何像出爐的麵包一樣東山再起」、「如何與狼乾杯」等。我印象最深的是炒蛋或舒芙蕾時加麵包屑可充量,供四人吃,前提是你要非常討厭其他三個人,並且永遠不要再見到他們才行。 
難忘的還有《牡蠣之書》(Consider the Oyster, 1941),烤蝸牛要先倒掛玻璃箱一週等他們餓死掉下來,肉拉出來再放進刷淨的殼中,加大蒜香芹奶油醬汁烤到金黃焦脆。牡蠣濃湯是奶油溶化後加入牡蠣肉和汁,一分鐘後倒入一品脫牛奶煮到近沸騰,加鹽和胡椒,吃時滴幾滴雪醴酒。炸蚵仔麵包是將牡蠣裹上蛋液麵包粉炸至金黃,夾入長條剖開烤熱的麵包,澆上融化的奶油。韃靼牛肉是生牛肉或馬肉切碎拌入洋蔥、酸黃瓜、橄欖油,在頂部放上生蛋黃,完全是茹毛飲血。小牛腦、牛肉腰子派和燜野兔直接放棄,鮮奶油炒蛋倒可一試。八個蛋打入未熱的煎鍋,倒入1/2品脫鮮奶油小火攪拌半小時,加點香芹、起司或雞肝,快凝固時加現磨胡椒與鹽,倒在烤好的土司上食用。不可能難吃,就是會喇到手痠,總之法式料理=奶油、奶油、奶油。人生或許困頓,但「菜餚的香味,會教那野獸懷抱著某種超乎感覺與道德的羞愧,哀泣而去」,因為「吃是一門藝術,重要性和人類選擇逃避現實的其他方式不相上下」。 
「頭腦和心靈並用才能活下去」,這我很同意。廚具20萬整頓基礎設施就好,那已經夠我享受生活兼逃避現實了。秋光曬在窗台,烤布里歐烤得香味四溢,令我想起Bee Gees三兄弟1979假音與合音的絕佳代表作《Too much heaven》(極致的幸福):「 Nobody gets too much heaven no more沒有人可以擁有極致的幸福/It's much harder to come by那得來不易'm waiting in line我還在等待Nobody gets too much love anymore沒有人可以得到太多的愛It's as high as a mountain那就像山一樣高/And harder to climb難以攀登」。 
歡迎關注我的節目,在Apple podcast、Spotify、Sound On和YT都可收聽喔!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Information
- Show
 - FrequencyUpdated Semiweekly
 - PublishedOctober 29, 2025 at 9:00 AM UTC
 - Length1h 13m
 - Season1
 - Episode208
 - RatingCle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