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隆講堂

洪建全基金會

1995年成立的敏隆講堂,積極探索學習的各種可能與想像,以人文藝術啟發我們的未來。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 25 THG 9

    EP243 閒話戰後台灣建築│第1講│王增榮 主講

    [ 第1講 ] 轉換 日期:2016.1.5 主要講述戰後台灣重建初期建築發展的狀況。 此時期,台灣有三個力量促成一個發展的雛形:日據時期養成的本地建築人員、隨國民政府移入台灣的外省建築人員,以及美援基金的審計人員。策略上,把台灣推向現代主義,美援是絕對重要的角色;設計上,則是由二者,以其受到之新古典主義教育為基礎建構之現代建築的想像,所成就之獨特的台灣現代式建築。 本講內容將簡要闡明上述關係與變化的轉折,時間範圍由戰後至 1970 年代。 敏隆講堂YouTube頻道,線上收看 ➠ 閒話戰後台灣建築 第1講 ---------- 閒話戰後台灣建築 建築,自從不知何時成為人類生活的必須之後,就隨著人類生活的演化與分化,由物質層面的構築技術開始,逐漸發展為與人類更多層面的想像與期望,從安全性、居住性、階級性、地域性、傳統性、時代性,以及個人獨特性等各種精神的、抽象的內涵。因此,建築早已經不再只是建造的技術,而是人類觀念層面的展現,所以,建築本身就許多隱喻的宿體,甚至技術本身也可以被理解為隱喻,比如柱樑式結構,它既是一門技術也是反傳統的態度。 本次課程主要是想分享個人對建築諸多意義或觀念的思考,透過一些關鍵詞,揭示建築在表層的機能性、物質形式、感官性之外,可能蘊藏的觀念與若有所指,嘗試深化對建築的理解與欣賞。 王增榮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曾任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建築系專任講師及《台灣建築》月刊總編輯。 現為比格達原創有限公司負責人、策展人。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3 giờ 14 phút
  2. 28 THG 7

    EP300 南方朔談小說│第8講│南方朔 主講

    [ 第8講 ] 世界文學裡的華人外文文學:戴思杰《巴爾札克與小裁縫》(皇冠版) 日期:2004.07.30 小說並不「小」。傑出的小說其實很「大」。 小說是一種說故事的事業。它在讓人分享故事裡的悲歡離合情節時:也改變著人本身。傑出的小說,可以幫助人們離開狹隘的生活經驗,讓視野與胸襟變寬。小說是船,帶著人走得更遠。 小說的起源是講故事。 而後隨著時代與人的變化,而有了不同的故事類型,以及講故事的不同方法。因此,小說可以有許多不同的分類方式,只是很難有任何一種讓大家都滿意。 這個單元,以「小說史」為設定的概念。 主要是講小說的過去和未來。每次以一本重要但又不太難,而且卷帙也不太大的作品為代表。由於只有八個單元,自難全面。但仍希望有由小見大的效果。(南方朔) 南方朔 主講 本名王杏慶,台灣大學森林學系碩士。作家、詩人、評論家及新聞工作者,為《新新聞》週刊共同創辦人。創作大量文學評論和政論,透過驚人的知識吸收及自我養成,為台灣重要的「民間學者」。 知往鑑來的閱讀大師,為書籍所寫的導論和評論已超過百篇。總是能看到許多人看不到的東西,為我們辨識諸多混淆不清的觀念,釐析歷史的脈絡,開拓思考的可能,被稱為「幫台灣人讀書」。 南方朔談小說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 giờ 46 phút
  3. 28 THG 7

    EP299 南方朔談小說│第7講│南方朔 主講

    [ 第7講 ] 網路小說---未來可能性的發端:蔡智恆《檞寄生》(城邦版) 日期:2004.07.23 小說並不「小」。傑出的小說其實很「大」。 小說是一種說故事的事業。它在讓人分享故事裡的悲歡離合情節時:也改變著人本身。傑出的小說,可以幫助人們離開狹隘的生活經驗,讓視野與胸襟變寬。小說是船,帶著人走得更遠。 小說的起源是講故事。 而後隨著時代與人的變化,而有了不同的故事類型,以及講故事的不同方法。因此,小說可以有許多不同的分類方式,只是很難有任何一種讓大家都滿意。 這個單元,以「小說史」為設定的概念。 主要是講小說的過去和未來。每次以一本重要但又不太難,而且卷帙也不太大的作品為代表。由於只有八個單元,自難全面。但仍希望有由小見大的效果。(南方朔) 南方朔 主講 本名王杏慶,台灣大學森林學系碩士。作家、詩人、評論家及新聞工作者,為《新新聞》週刊共同創辦人。創作大量文學評論和政論,透過驚人的知識吸收及自我養成,為台灣重要的「民間學者」。 知往鑑來的閱讀大師,為書籍所寫的導論和評論已超過百篇。總是能看到許多人看不到的東西,為我們辨識諸多混淆不清的觀念,釐析歷史的脈絡,開拓思考的可能,被稱為「幫台灣人讀書」。 南方朔談小說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 giờ 39 phút
  4. 27 THG 7

    EP298 南方朔談小說│第6講│南方朔 主講

    [ 第6講 ] 女性、後殖民:摩里遜《寵兒》(商務版) 日期:2004.07.16 小說並不「小」。傑出的小說其實很「大」。 小說是一種說故事的事業。它在讓人分享故事裡的悲歡離合情節時:也改變著人本身。傑出的小說,可以幫助人們離開狹隘的生活經驗,讓視野與胸襟變寬。小說是船,帶著人走得更遠。 小說的起源是講故事。 而後隨著時代與人的變化,而有了不同的故事類型,以及講故事的不同方法。因此,小說可以有許多不同的分類方式,只是很難有任何一種讓大家都滿意。 這個單元,以「小說史」為設定的概念。 主要是講小說的過去和未來。每次以一本重要但又不太難,而且卷帙也不太大的作品為代表。由於只有八個單元,自難全面。但仍希望有由小見大的效果。(南方朔) 南方朔 主講 本名王杏慶,台灣大學森林學系碩士。作家、詩人、評論家及新聞工作者,為《新新聞》週刊共同創辦人。創作大量文學評論和政論,透過驚人的知識吸收及自我養成,為台灣重要的「民間學者」。 知往鑑來的閱讀大師,為書籍所寫的導論和評論已超過百篇。總是能看到許多人看不到的東西,為我們辨識諸多混淆不清的觀念,釐析歷史的脈絡,開拓思考的可能,被稱為「幫台灣人讀書」。 南方朔談小說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 giờ 44 phút
  5. 27 THG 7

    EP297 南方朔談小說│第5講│南方朔 主講

    [ 第5講 ] 羅曼史的經典:勃朗特《咆哮山莊》(志文版) 日期:2004.07.09 小說並不「小」。傑出的小說其實很「大」。 小說是一種說故事的事業。它在讓人分享故事裡的悲歡離合情節時:也改變著人本身。傑出的小說,可以幫助人們離開狹隘的生活經驗,讓視野與胸襟變寬。小說是船,帶著人走得更遠。 小說的起源是講故事。 而後隨著時代與人的變化,而有了不同的故事類型,以及講故事的不同方法。因此,小說可以有許多不同的分類方式,只是很難有任何一種讓大家都滿意。 這個單元,以「小說史」為設定的概念。 主要是講小說的過去和未來。每次以一本重要但又不太難,而且卷帙也不太大的作品為代表。由於只有八個單元,自難全面。但仍希望有由小見大的效果。(南方朔) 南方朔 主講 本名王杏慶,台灣大學森林學系碩士。作家、詩人、評論家及新聞工作者,為《新新聞》週刊共同創辦人。創作大量文學評論和政論,透過驚人的知識吸收及自我養成,為台灣重要的「民間學者」。 知往鑑來的閱讀大師,為書籍所寫的導論和評論已超過百篇。總是能看到許多人看不到的東西,為我們辨識諸多混淆不清的觀念,釐析歷史的脈絡,開拓思考的可能,被稱為「幫台灣人讀書」。 [南方朔談小說](https://hongfoundation.org.tw/forum/135">南方朔談小說]()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 giờ 27 phút
  6. 27 THG 7

    EP296 南方朔談小說│第4講│南方朔 主講

    [ 第4講 ] 人道寫實的高峰:雨果《悲慘世界》(各版本皆可) 日期:2004.07.02 小說並不「小」。傑出的小說其實很「大」。 小說是一種說故事的事業。它在讓人分享故事裡的悲歡離合情節時:也改變著人本身。傑出的小說,可以幫助人們離開狹隘的生活經驗,讓視野與胸襟變寬。小說是船,帶著人走得更遠。 小說的起源是講故事。 而後隨著時代與人的變化,而有了不同的故事類型,以及講故事的不同方法。因此,小說可以有許多不同的分類方式,只是很難有任何一種讓大家都滿意。 這個單元,以「小說史」為設定的概念。 主要是講小說的過去和未來。每次以一本重要但又不太難,而且卷帙也不太大的作品為代表。由於只有八個單元,自難全面。但仍希望有由小見大的效果。(南方朔) 南方朔 主講 本名王杏慶,台灣大學森林學系碩士。作家、詩人、評論家及新聞工作者,為《新新聞》週刊共同創辦人。創作大量文學評論和政論,透過驚人的知識吸收及自我養成,為台灣重要的「民間學者」。 知往鑑來的閱讀大師,為書籍所寫的導論和評論已超過百篇。總是能看到許多人看不到的東西,為我們辨識諸多混淆不清的觀念,釐析歷史的脈絡,開拓思考的可能,被稱為「幫台灣人讀書」。 南方朔談小說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 giờ 37 phút
  7. 26 THG 7

    EP295 南方朔談小說│第3講│南方朔 主講

    [ 第3講 ] 文明、成長、旅程:班揚《天路歷程》(各版本皆可) 日期:2004.06.25 小說並不「小」。傑出的小說其實很「大」。 小說是一種說故事的事業。它在讓人分享故事裡的悲歡離合情節時:也改變著人本身。傑出的小說,可以幫助人們離開狹隘的生活經驗,讓視野與胸襟變寬。小說是船,帶著人走得更遠。 小說的起源是講故事。 而後隨著時代與人的變化,而有了不同的故事類型,以及講故事的不同方法。因此,小說可以有許多不同的分類方式,只是很難有任何一種讓大家都滿意。 這個單元,以「小說史」為設定的概念。 主要是講小說的過去和未來。每次以一本重要但又不太難,而且卷帙也不太大的作品為代表。由於只有八個單元,自難全面。但仍希望有由小見大的效果。(南方朔) 南方朔 主講 本名王杏慶,台灣大學森林學系碩士。作家、詩人、評論家及新聞工作者,為《新新聞》週刊共同創辦人。創作大量文學評論和政論,透過驚人的知識吸收及自我養成,為台灣重要的「民間學者」。 知往鑑來的閱讀大師,為書籍所寫的導論和評論已超過百篇。總是能看到許多人看不到的東西,為我們辨識諸多混淆不清的觀念,釐析歷史的脈絡,開拓思考的可能,被稱為「幫台灣人讀書」。 南方朔談小說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 giờ 1 phút

Xếp Hạng & Nhận Xét

5
/5
2 Xếp hạng

Giới Thiệu

1995年成立的敏隆講堂,積極探索學習的各種可能與想像,以人文藝術啟發我們的未來。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Có Thể Bạn Cũng Thí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