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是近代中国绕不过去的一页。在那十年,每个普通人都是时代的牺牲品。冯骥才在《100个人的十年》中说,说自己不想收集各种苦难的奇观,只想寻求受难者心灵的真实。揭开文革的伤疤,不是揭丑,不会影响人民对现实的信心,相反,只有讳言不吉,才能清醒地面对过去、面对未来。
培育文革的土壤是什么?如果说是缺乏法制意识、人治、封建、蔑视文化、平均主义、极左,那么,我们今天的社会又何49年前有多大的区别呢?
提到的书影音等:
- 冯骥才散文《珍珠鸟》
- 摩罗《中国人,你如何逃得过文革这一页》
- Netflix 纪录片《暴君养成指南》 (How to Become a Tyrant)
- 电影《饥饿游戏》 (The Hunger Games)
- 《Stronger》Song by Kelly Clarkson
- 梁文道播客《八分半》
你会听到:
- 本书最吸引我的三点:真实,普通人视角,附录里的访谈
- 为什么说个人崇拜是危险的
- 一对夫妻的三千六百天,这十年毁灭不了的都能永恒
- 一个老红卫兵的自白,为了革命不后悔
- 央视主持人阿丘事件,就算是无心之失,难道不该道歉吗
- 文革出现的原因和社会土壤
- 各种极端思潮涌来,普通人能做些什么
IG: 【邊走邊讀】
欢迎留言: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32a6wdp01je01un4ljx68u7/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信息
- 节目
- 频率两周一更
-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3日 UTC 15:02
- 长度34 分钟
- 季1
- 单集26
- 分级儿童适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