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遇見小王子

阿光 (游湧志)

是寶島聯播網的一個廣播節目。 因為主持這個節目, 金鐘獎在他人生的某個片刻,走入他的生活之中。 節目裡的所有內容,就是阿光正在經歷的生命故事。 有身心靈的整合視角,對時事的感想,還有原汁原味專屬他的生活賞析。 沒有時間限制,隨時在空中打開神聖空間,用心馴養彼此。 一期一會 陪伴您一起走人生道路。 阿光只有 一個臉書 : https://reurl.cc/Mjbz23(Bobby yu) 兩隻老貓 三個不可 : https://reurl.cc/rvQY0y(印加薩滿) https://reurl.cc/2jDQaX(朝聖之路) https://reurl.cc/WNkOzx《河流》療癒誌18期 相關合作 : travelwithlittleprince@gmail.com 關於他這個人... 年輕修習電機、服裝設計、食品營養、社會學、最終畢業於宗教學系;探尋過臼井靈氣、靈性彩油、家族排列……此時此刻臣服於印加薩滿的追尋。 遍訪這星球上的許多宗教聖地,足跡包括埃及、日本、印度、不丹、台灣、斯里蘭卡、法國、西班牙、德國、荷蘭、中國、祕魯、玻利維亞、泰國、美國……等地。 他真實敞開自身,想要看看生命可以多豐盛。經驗過高中教職、國會助理、NPO執行長、民政局長。中年後跨界主持廣播、寫作與演講,帶領《創造之地》工作坊,明白「聖顯」之道。 人生下半場,正在為離開這個星球做準備,餘生只想保守好自己的心,期盼在生活裡與人的每一次互動,相遇的每一件事、都要在其中經驗到愛。 當然,如果這個星球不好玩了,也想隨時自駕離去。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 EP269今夜,遇見小王子:切除能量索,讓愛回到自由!

    -3 J

    EP269今夜,遇見小王子:切除能量索,讓愛回到自由!

    你是否在過往的人生裡,曾經有沒有一段關係,你曾經陪伴對方多年,但後來越來越覺得不對勁,你會感覺到內耗,也很累?這個時候,是應該停下腳步,感受一下身上是不是有一些不屬於自己的能量,我們,是不是已經背了太多,不屬於自己的東西了? 「今天我想與聽眾朋友分享,一個我近期的看見,一個發生在我生活週遭著真實的故事,我之所以說是故事,那是因為在我看清楚之後,他就會成為故事。我有一個多年好友,,從小因為健康的限制,他從出生注定比別人生活更艱難。我們的文化,如果家中的孩子在出生時就帶有健康上的問題,家人、由其是作為父母的往往會充滿愧疚感——『是不是因為我,孩子才會這樣?是不是我在照顧上有不週全的地方?是不是我照顧的不夠好?』 所以,這個人從小就帶著一種『我需要被照顧,我需要特別的愛』的能量。 你可能會想到,精神運動性發作。 這些疾病都有一個共同點:它們突然發作,打亂生活,讓人覺得自己不如人。可是,換一個角度來看,這些病症,其實也是靈魂的禮物。因為當一個人被迫和『不完美』的身體共處時,他也在學習一件事:如何在不確定中找到力量。」 「在我的生命裡,我陪伴過這樣的一個人。 十六年,從他還困在限制裡,到後來能走到舞台,甚至帶領更多人旅行、探索。 這是一段深刻的同行,但我必須很誠實地告訴你們——這樣的關係,也讓我第一次在心裡問自己: 『我是不是該放手了?』因為愛,常常會讓我們忘記:有些功課,真的不是我們能替對方完成的。」 靈魂合約 「我常常在想,為什麼有些關係特別讓人覺得既親近又沉重?後來我在占星裡面找到一個答案,叫做——靈魂合約。靈魂合約的意思是,當我們來到這一生之前,其實早就和某些人約好,要一起上場演某些戲。有些人注定要成為你的老師,有些人注定要成為你的孩子,甚至有些人,注定要來教你怎麼放手。所以,很多時候,你以為你在愛一個人,但其實你是在演出靈魂早就寫好的劇本。」「舉個例子。 我陪伴的那個朋友,他的生命裡,父親的角色非常重要。 小時候,每一次疾病發作後醒來,他睜開眼睛的第一句話,就是:『爸爸咧?』 哪怕媽媽就在身邊,他還是要先找爸爸。 對他來說,父親是安全感,是錨點。可是後來,他的父親離世了。那個巨大的缺口,就變成了靈魂最深的傷口。 而我,在他的生命裡,無形中走進了這個補位的角色。我成了他潛意識裡的『父親替代』。這一點,在一開始我並沒有意識到。我只是覺得,我在陪伴一個學生、一個夥伴。 但慢慢地,我發現,我的責任感越來越重,我開始背起一些原本不該是我背的東西。」   「聽眾朋友,或許你在自己的關係裡,也有這樣的經驗。 也許你在婚姻裡,總是要當那個『照顧者』,即便你也很想被照顧。 也許你在職場裡,總是要當『老大哥、大姐姐』,因為別人覺得你穩重,但你的心裡,其實也有想哭的小孩。 也許你和伴侶的關係裡,演的根本不是愛人,而是『父母與孩子』。 這些都是靈魂合約。 我們在不知不覺之間,補上了某個空缺,演出了某個角色。 而這個角色,往往讓我們覺得——愛,變得好沉重。」 「但是,靈魂合約不是錯。 它存在,是為了帶我們走一段必須經歷的旅程。 就像我陪伴那位朋友十六年,如果沒有這份合約,他可能無法走到今天的自由;而我,也不會學會什麼叫做『真正的放手』。 所以,如果你現在在某段關係裡,覺得愛得很累,很痛,請你先不要急著否定。 因為很可能,這就是靈魂和你早就安排好的劇本,只是現在,到了某個章節,要結束了。 你要做的,不是怪對方,也不是怪自己,而是去問——『這份合約,是不是該到尾聲了?』」 告別、放下、送出愛 「我想要跟大家聊一個,我在帶領人過程裡很深的觀察。 有些人,在關係裡會特別讓你覺得難熬: 他們明明很愛你,可是一旦情緒起來,他們會六親不認,甚至把最親近的人推開。 很多人聽到這裡,可能已經點頭了(笑)。 那麼,占星學裡怎麼解釋這個現象呢? 答案往往藏在——月亮。 🌙 月亮代表什麼? 它代表我們最底層的情感安全感。 太陽是『我要成為誰』,月亮則是『我怎麼被安撫』。 所以當一個人的月亮能量很強烈,尤其落在第一宮(自我)時,他們會有一種傾向:我的情緒 = 我的自我。 這意味著,當他情緒爆炸時,他自己都分不清『這只是情緒』還是『這就是我』。 於是,他的防衛就會很激烈。 他不是故意的,但你會覺得,他怎麼忽然變了一個人。 舉個例子:如果一個人的月亮落在射手座的一宮,那會怎樣? 射手座是自由的,是要活在真理裡的星座。 月亮在這裡,會讓一個人非常真誠、直接,但同時也意味著——他們一旦覺得自己不被理解,或自由被限制,就會立刻反擊,用情緒把對方推開。 所以你會看到這樣的人:平常熱情、樂觀,情緒來時卻六親不認。 不是因為他不愛,而是因為他在潛意識裡把情緒誤認成了自我。」 「這裡,我想引用莊子的一個比喻,叫做——空船理論。 莊子說:如果一艘空船在河上漂來撞到你,你不會生氣; 可是如果船裡有人,你就會怒火中燒。 道理是什麼呢? 我們常常把『他人的行為』看作『針對我』,所以痛苦。 可事實上,那艘船可能就是『空的』——只是被風浪推動,根本不是衝著你來的。 其實,當一個人情緒爆炸時,他就像那艘空船。 他不是故意要傷你,而是他自己被不安和習性推著走。 如果你把它當作『有人要撞我』,你一定會受傷。 但如果你能看見:那其實只是一艘空船,那你就不必被拖下水。」 「各位聽眾,這就是占星和莊子在不同文化下的相遇: ·  占星提醒我們,月亮落點揭示了我們情緒的模式。 ·   莊子提醒我們,看清楚『那只是空船』,不要誤認為對方的情緒是針對你。 當你能這樣看待自己,你會發現,你可以誠實表達情緒,而不必傷害最親近的人。 當你能這樣看待別人,你會知道,他爆炸的那一刻,不是要否定你,而是他還在學習怎麼和自己的情緒相處。」 「所以,如果你正在一段關係裡,因為對方的情緒覺得很痛苦,請記得: 他不是不愛你,他只是還沒分清楚,情緒和自我是兩回事。 而當我們能看見這一點,愛就會變得更寬廣。」 「各位聽眾,如果你身邊有這樣的人,或者你自己就是這樣的人,請先不要自責。 因為這不是缺陷,而是一種靈魂安排的學習。 靈魂要你學會分清楚:情緒只是情緒,它不是我的全部。 當你能這樣看待自己,你就會發現,你可以誠實地表達情緒,而不必用它來傷害最親近的人。 當你能這樣看待對方,你就會知道,他爆炸的那一刻,不是要否定你,而是他還在學習怎麼和自己的情緒相處。」 「這就是占星的美。 它讓我們知道,每一顆行星的位置,都在提醒我們一件事。 月亮在第一宮的人,提醒我們——愛他們,就要懂得他們有時候真的會情緒先行。 而月亮落在不同星座的人,也提醒我們:我們的安全感,來自什麼? ·  月亮金牛:需要穩定和實際的支持。 ·  月亮巨蟹:需要被看見、被情感照顧。 ·  月亮射手:需要自由和空間。 沒有對錯,這只是靈魂寫在藍圖裡的功課。」 「所以,如果你正在一段關係裡,因為對方的情緒覺得很痛苦,請記得:他不是不愛你,他只是還分不清楚,情緒和自我是兩回事。 而當我們能這樣看待的時候,愛就會變得更寬廣。」 心理學家Harriet Lerner說過一句話,我很喜歡:「健康的關係,不是沒有依賴,而是依賴中仍能保有自我。」 我以前以為,陪伴就是替對方撐住整個世界。 後來我才發現,真正的愛,是知道什麼時候應該退後,讓對方撐起他自己的人生。 所以今天,我要把這個「補位者」的角色,交還給他。 我不是放棄他,我也不是不愛他。 我只是終於明白——愛,不是控制,也不是依附。 愛,是給彼此自由的能力。 你知道嗎?很多人在面對「分離」這件事時,會覺得那是結束,是失去。 但其實,分離是讓愛進化的開始。 放手,不是背叛;放手,是信任。 是一種靜靜的祝福,是在心裡輕聲說: 「我相信你可以,我也相信,我終於可以不再替你活。」 這是我的祝福,也是我們的釋放。 🌟 儀式引導 「請你找一個安靜的地方,閉上眼睛。 慢慢地深呼吸,吸氣,吐氣。 再一次,吸氣,吐氣。 現在,想起一個人。 這個人,你對他又愛又累。 你知道你曾經深深連結,但你也知道,有些重量不是你的。 看見你和他之間,有一條能量索,連接在胸口,或是腹部。 那是一條既熟悉又沉重的繩索。 你心裡對他說: 『謝謝你陪我走過一段路,但現在,我

    36 min
  2. EP268今夜,遇見小王子:七月,聽阿光說『詭』故事(二)

    22 SEPT.

    EP268今夜,遇見小王子:七月,聽阿光說『詭』故事(二)

    照顧人生無法預期何時來!🎧聽創作者阿松學長說:「一踏入長照後,才發現「根本沒那麼簡單」👉 https://fstry.pse.is/86l2kf 「先來一杯 我們再聊」節目聆聽照顧者、陪你預備長照未來!點擊連結,讓我們有機會不在照顧困境掙扎👉 —— 以上為 Firstory Podcast 廣告 —— 敲碗鬼故事 學生時代,我不喜歡看鬼片:當時的鬼片,一出場我就笑場,我就會被我同學罵… 後來,大概是貞子系列,那時候吧,我完全不看鬼片,因為後來的鬼片根本就是恐怖片,都是透過懸疑音效,忽然之間的驚嚇畫面,那我會讓我驚嚇被身體記憶起來,然後,真的遇到的時候,就連結到恐怖片的身體記憶與經驗,然後我會感到害怕,甚至大叫逃跑,跑了一陣子後,我會覺得好笑,因為我又不怕鬼,可是我的身體記住那驚嚇的感受,然後自己做出反應…所以我是一點都不給頭腦與身體機會,只要是恐怖片或鬼片,我一率不看。   不過,現在又到了一年一度阿光說鬼故事:每年農曆七月,我會破例說說鬼故事,為大家準備原汁原味真實的詭異的故事,我們說過台灣的鬼故事金魅、與魔神仔、也說過悲傷的斯里蘭卡、日本新淺間公園的五重塔。(簡述故事:NO19、EP213)   今天要跟大家講的是:西班牙奶奶與星星鎮的神父。 在過往節目中,死亡咖啡館那一集,我們討論為何鬼都是女鬼,主要是家中未出嫁的女性,無法入祀祖先牌位可能成為鬼魂。傳統父權社會中「男有分,女有歸」的性別規範,女性的身分與地位依附於婚姻關係,未婚早逝的女性無法被納入家族祭祀,被視為「無歸」孤魂。透過冥婚儀式使其能有夫家歸屬,成為受供奉的祖先。這其實也是台灣民間帶著愛自救,以冥婚的方式讓男人乖乖就範?「撿紅包」!!   我們來看看歷史上的資料:《聊齋誌異》裡有491個故事,男性的妖怪故事只佔了40篇,約10.5%。其他都是女性。而且綜觀女鬼的故事鋪排,多圍繞她的身世、死亡經歷與冤屈。而女鬼的特性多設定成 情緒化、被害、柔弱, 這完全反映社會性別角色的期望。而住在鬼故事裡的男人們」,通常呈現什麼樣貌呢?   在這樣故事裡,無非是以負心漢、富家子弟或書生(的刻板印象):他們渴望女人、金錢、權力或愛情,而女鬼在滿足這些慾望的同時,最終報復、毀滅了男性,當然也有讓女鬼有從復仇者轉變為拯救的角色,像是《聊齋志異》中,大家耳熟能詳的倩女幽魂「聶小倩」,最為經典。失落書生的背景,女鬼的誘惑與利用:聶小倩是被姥姥操控的女鬼,她的任務是引誘路過的男人,而寧采臣的善良單純、手無縛雞之力脆弱的人,反而贏得了她的同情與幫助,最終名落孫山的書生,最終不僅獲得了愛情,也重新獲得了生活的希望。   大家有發現嗎?男性的角色設定多與男性成功定義相關。   西班牙奶奶 有一次帶團呢?在庫斯科,特別選了西班牙百年莊園,房間裡有一各肖像。仔細描述那畫像,以及轉身遇見那個奶奶,換房間。隔天前往天空之鏡。 三天後回到這個飯店。再一次是那個房間,硬擠出樓上隔壁房間,門一打開,門縫看到…揮手。跑到一樓大廳、眼睛模糊、追到公園,追到武器廣場,最終在花圃脫下鞋,進入到內在地景,結束後換房,一進門遇見拉非爾。 大天使拉斐爾(Archangel Raphael)是專門主保旅遊的人。他在基督教傳統中被視為療癒與指引天使,特別負責保護旅行者、確保旅途安全,並協助解決途中遇到的健康或意外問題。這源自於《聖經·多比傳》(Book of Tobit),其中拉斐爾化身為一位旅伴,引導年輕人托比亞斯安全完成旅程,並療癒了他的父親托比特的失明。祈禱「拉斐爾,請保護我的旅途」就能連結祂的能量,記得保持開放的心態接收指引! 無論哪一個文化哪一個國家,都有鬼故事流傳,是否有想過,為何人類不分種族國家都會有鬼的概念,鬼故事流傳是否有些社會意義?實際上人類學、宗教學、心理學與社會學、神經科學、哲學甚至文學等多個學科,都曾對「鬼的概念」與「鬼故事的社會功能」進行過深入研究。 鬼的概念起源:其實要從人們意識到靈魂開始,而各民族發展靈魂概念,原因在於人類共同面對死亡、做夢、瀕死等經驗。普遍來說各民族,其實都將靈魂看作生命存在不可或缺的元素,而有關鬼呢?則多指死後未能安息的靈魂形式,我想這是所有人類的最大共識與經驗。 只是不同民族有不同解釋,一般來說像是基督宗教這一種一神信仰的靈魂,多半都把靈魂當作單一個體,而多神信仰的土地,則多半靈魂觀比較最精緻與複雜,像中國到家就有所謂的三魂七魄,而古埃及人認為靈魂由多部分組成,包括 Ka(卡)、Ba(巴)、Akh(阿克) Ka(卡):一個人的生命能量中心,類似脈輪的概念,不具有「意識」或「人格」。 Ba(巴):最接近現代語義下的「靈魂」、「個體意識」。包括一個人的個性、情感、思想 Akh(阿克):當 Ka 和 Ba 成功通過審判後,會轉化成 Akh ,他是一種神聖靈魂狀態,能回到原鄉,通常指的是回到天狼星。這裡指的死後審判,是冥王歐西里斯的審判,其心臟會與象徵真理的瑪特之羽秤重。如果心臟比羽毛重,代表生前罪孽深重,靈魂將被毀滅。而印度吠陀經典如奧義書,更強調靈魂與宇宙的合一,這些靈魂觀都是非二元論。 那這些都是發展出來得不同靈魂觀,那人們是如何意識到靈魂? 對夢境和幻覺的解釋: 人們無法解釋夢境中為何會出現已故親友的身影,或是為何會在有些時候感到有「不尋常」的存在。鬼魂的概念提供了一個簡單的解釋框架,將這些無法解釋的經歷歸因於靈魂的存在。對死亡的恐懼與未知: 死亡是人類最大的恐懼之一。靈魂的概念提供了一種解釋,讓人類得以面對和處理這種恐懼。如果靈魂可以延續,那麼死亡可能不是終結。意識與自我的感知: 人類能感知到自己的意識、思想和情感,這與單純的物質身體活動不同。這種內在的、非物質的自我感知,被許多文化視為獨立於身體之外的「靈魂」。  總體而言,靈魂的概念為人類提供了一個解釋生命和死亡的框架,而鬼的概念則進一步為這個框架增添了道德和社會意義。透過區分這兩者,人們得以處理那些不符合常規死亡模式的經歷,並藉此傳達關於因果報應、社會秩序和歷史創傷等更深層次的文化價值觀。   以上這些解釋,我們可以在問一遍:我們相信這世界上有鬼嗎?如果沒有?那你認為我們有靈魂嗎?因為,這兩個概念是有關連的,無法獨立存在不是嗎?所以沒有一個宗教,其信仰包含了靈魂的概念,卻不相信有鬼魂存在。  這也就是為何鬼故事,之所以能在各個文化中流傳不衰的原因,而且鬼故事是具有重要的社會功能: 道德與社會規範的傳播: 鬼故事經常扮演著道德教育的角色。例如,如果一個人在生前做了壞事,死後會變成惡鬼來懲罰生者,這無形中強化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觀念。透過這些故事,社會得以傳達和鞏固其核心的價值觀與行為準則。處理創傷與悲傷: 在許多文化中,鬼魂的故事是處理集體創傷和個人悲傷的一種方式。例如,與戰爭、災害或意外死亡相關的鬼故事,可以讓社群成員有個共同的語言來討論和面對那些難以言說的悲痛經歷。像威爾康大火的飛船事件。歷史記憶的載體: 鬼故事可以成為歷史事件的非正式記錄。一些傳說中的鬼魂可能與特定的歷史人物或地點相關聯,這些故事在口耳相傳中,幫助人們記住過去的事件和教訓。像白宮林肯的鬼魂。團結社群: 在篝火旁或夜晚的聚會中,甚至與多民族發展出相關儀式,民俗活動。  你們喜歡阿光今天說的,西班牙奶奶與消失的神父,這兩則詭異的故事嗎?你也有親身經歷原汁原味的鬼故事嗎?來信告訴我。 阿光說:「靈魂是人類內在的永恆之光,承載著我們對自我延續的渴望,而鬼魂則是我們集體無意識中,未解的情感與創傷,提醒我們有意識的面對潛意識裡,未完成的故事。」 《今夜 遇見小王子》在寶島聯播網 09/20(六)20:00 寶島新聲 FM98.5 09/21(日)21:00 大千電台 FM99.1 【Podcast】 Apple:https://reurl.cc/1ZVW2D Spotify:https://reurl.cc/anYDn7 《延伸閱讀》  日本五重塔:  https://reurl.cc/x0GK5L 悲傷的斯里蘭卡:https://reurl.cc/q8gq7q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37 min
  3. EP267今夜,遇見小王子:七月吉祥月,聽阿光說『詭』故事(上)

    15 SEPT.

    EP267今夜,遇見小王子:七月吉祥月,聽阿光說『詭』故事(上)

    照顧人生無法預期何時來!🎧聽樂活大叔施昇輝說:「爸爸走時我哭得非常傷心,媽媽走時我真懂什麼叫離苦得樂」👉 https://fstry.pse.is/8684ln 「先來一杯 我們再聊」節目聆聽照顧者、陪你預備長照未來!點擊連結,讓我們有機會不在照顧困境掙扎 —— 以上為 Firstory Podcast 廣告 —— 敲碗鬼故事 學生時代,我不喜歡看鬼片:當時的鬼片,一出場我就笑場,我就會被我同學罵… 後來,大概是貞子系列,那時候吧,我完全不看鬼片,因為後來的鬼片根本就是恐怖片,都是透過懸疑音效,忽然之間的驚嚇畫面,那我會讓我驚嚇被身體記憶起來,然後,真的遇到的時候,就連結到恐怖片的身體記憶與經驗,然後我會感到害怕,甚至大叫逃跑,跑了一陣子後,我會覺得好笑,因為我又不怕鬼,可是我的身體記住那驚嚇的感受,然後自己做出反應…所以我是一點都不給頭腦與身體機會,只要是恐怖片或鬼片,我一率不看。   不過,現在又到了一年一度阿光說鬼故事:每年農曆七月,我會破例說說鬼故事,為大家準備原汁原味真實的詭異的故事,我們說過台灣的鬼故事金魅、與魔神仔、也說過悲傷的斯里蘭卡、日本新淺間公園的五重塔。(簡述故事:NO19、EP213)   今天要跟大家講的是:西班牙奶奶與星星鎮的神父。 在過往節目中,死亡咖啡館那一集,我們討論為何鬼都是女鬼,主要是家中未出嫁的女性,無法入祀祖先牌位可能成為鬼魂。傳統父權社會中「男有分,女有歸」的性別規範,女性的身分與地位依附於婚姻關係,未婚早逝的女性無法被納入家族祭祀,被視為「無歸」孤魂。透過冥婚儀式使其能有夫家歸屬,成為受供奉的祖先。這其實也是台灣民間帶著愛自救,以冥婚的方式讓男人乖乖就範?「撿紅包」!!   我們來看看歷史上的資料:《聊齋誌異》裡有491個故事,男性的妖怪故事只佔了40篇,約10.5%。其他都是女性。而且綜觀女鬼的故事鋪排,多圍繞她的身世、死亡經歷與冤屈。而女鬼的特性多設定成 情緒化、被害、柔弱, 這完全反映社會性別角色的期望。而住在鬼故事裡的男人們」,通常呈現什麼樣貌呢?   在這樣故事裡,無非是以負心漢、富家子弟或書生(的刻板印象):他們渴望女人、金錢、權力或愛情,而女鬼在滿足這些慾望的同時,最終報復、毀滅了男性,當然也有讓女鬼有從復仇者轉變為拯救的角色,像是《聊齋志異》中,大家耳熟能詳的倩女幽魂「聶小倩」,最為經典。失落書生的背景,女鬼的誘惑與利用:聶小倩是被姥姥操控的女鬼,她的任務是引誘路過的男人,而寧采臣的善良單純、手無縛雞之力脆弱的人,反而贏得了她的同情與幫助,最終名落孫山的書生,最終不僅獲得了愛情,也重新獲得了生活的希望。   大家有發現嗎?男性的角色設定多與男性成功定義相關。   西班牙奶奶 有一次帶團呢?在庫斯科,特別選了西班牙百年莊園,房間裡有一各肖像。仔細描述那畫像,以及轉身遇見那個奶奶,換房間。隔天前往天空之鏡。 三天後回到這個飯店。再一次是那個房間,硬擠出樓上隔壁房間,門一打開,門縫看到…揮手。跑到一樓大廳、眼睛模糊、追到公園,追到武器廣場,最終在花圃脫下鞋,進入到內在地景,結束後換房,一進門遇見拉非爾。 大天使拉斐爾(Archangel Raphael)是專門主保旅遊的人。他在基督教傳統中被視為療癒與指引天使,特別負責保護旅行者、確保旅途安全,並協助解決途中遇到的健康或意外問題。這源自於《聖經·多比傳》(Book of Tobit),其中拉斐爾化身為一位旅伴,引導年輕人托比亞斯安全完成旅程,並療癒了他的父親托比特的失明。祈禱「拉斐爾,請保護我的旅途」就能連結祂的能量,記得保持開放的心態接收指引! 無論哪一個文化哪一個國家,都有鬼故事流傳,是否有想過,為何人類不分種族國家都會有鬼的概念,鬼故事流傳是否有些社會意義?實際上人類學、宗教學、心理學與社會學、神經科學、哲學甚至文學等多個學科,都曾對「鬼的概念」與「鬼故事的社會功能」進行過深入研究。 鬼的概念起源:其實要從人們意識到靈魂開始,而各民族發展靈魂概念,原因在於人類共同面對死亡、做夢、瀕死等經驗。普遍來說各民族,其實都將靈魂看作生命存在不可或缺的元素,而有關鬼呢?則多指死後未能安息的靈魂形式,我想這是所有人類的最大共識與經驗。 只是不同民族有不同解釋,一般來說像是基督宗教這一種一神信仰的靈魂,多半都把靈魂當作單一個體,而多神信仰的土地,則多半靈魂觀比較最精緻與複雜,像中國到家就有所謂的三魂七魄,而古埃及人認為靈魂由多部分組成,包括 Ka(卡)、Ba(巴)、Akh(阿克) Ka(卡):一個人的生命能量中心,類似脈輪的概念,不具有「意識」或「人格」。 Ba(巴):最接近現代語義下的「靈魂」、「個體意識」。包括一個人的個性、情感、思想 Akh(阿克):當 Ka 和 Ba 成功通過審判後,會轉化成 Akh ,他是一種神聖靈魂狀態,能回到原鄉,通常指的是回到天狼星。這裡指的死後審判,是冥王歐西里斯的審判,其心臟會與象徵真理的瑪特之羽秤重。如果心臟比羽毛重,代表生前罪孽深重,靈魂將被毀滅。而印度吠陀經典如奧義書,更強調靈魂與宇宙的合一,這些靈魂觀都是非二元論。 那這些都是發展出來得不同靈魂觀,那人們是如何意識到靈魂? 對夢境和幻覺的解釋: 人們無法解釋夢境中為何會出現已故親友的身影,或是為何會在有些時候感到有「不尋常」的存在。鬼魂的概念提供了一個簡單的解釋框架,將這些無法解釋的經歷歸因於靈魂的存在。對死亡的恐懼與未知: 死亡是人類最大的恐懼之一。靈魂的概念提供了一種解釋,讓人類得以面對和處理這種恐懼。如果靈魂可以延續,那麼死亡可能不是終結。意識與自我的感知: 人類能感知到自己的意識、思想和情感,這與單純的物質身體活動不同。這種內在的、非物質的自我感知,被許多文化視為獨立於身體之外的「靈魂」。  總體而言,靈魂的概念為人類提供了一個解釋生命和死亡的框架,而鬼的概念則進一步為這個框架增添了道德和社會意義。透過區分這兩者,人們得以處理那些不符合常規死亡模式的經歷,並藉此傳達關於因果報應、社會秩序和歷史創傷等更深層次的文化價值觀。   以上這些解釋,我們可以在問一遍:我們相信這世界上有鬼嗎?如果沒有?那你認為我們有靈魂嗎?因為,這兩個概念是有關連的,無法獨立存在不是嗎?所以沒有一個宗教,其信仰包含了靈魂的概念,卻不相信有鬼魂存在。  這也就是為何鬼故事,之所以能在各個文化中流傳不衰的原因,而且鬼故事是具有重要的社會功能: 道德與社會規範的傳播: 鬼故事經常扮演著道德教育的角色。例如,如果一個人在生前做了壞事,死後會變成惡鬼來懲罰生者,這無形中強化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觀念。透過這些故事,社會得以傳達和鞏固其核心的價值觀與行為準則。處理創傷與悲傷: 在許多文化中,鬼魂的故事是處理集體創傷和個人悲傷的一種方式。例如,與戰爭、災害或意外死亡相關的鬼故事,可以讓社群成員有個共同的語言來討論和面對那些難以言說的悲痛經歷。像威爾康大火的飛船事件。歷史記憶的載體: 鬼故事可以成為歷史事件的非正式記錄。一些傳說中的鬼魂可能與特定的歷史人物或地點相關聯,這些故事在口耳相傳中,幫助人們記住過去的事件和教訓。像白宮林肯的鬼魂。團結社群: 在篝火旁或夜晚的聚會中,甚至與多民族發展出相關儀式,民俗活動。  你們喜歡阿光今天說的,西班牙奶奶與消失的神父,這兩則詭異的故事嗎?你也有親身經歷原汁原味的鬼故事嗎?來信告訴我。 阿光說:「靈魂是人類內在的永恆之光,承載著我們對自我延續的渴望,而鬼魂則是我們集體無意識中,未解的情感與創傷,提醒我們有意識的面對潛意識裡,未完成的故事。」 《延伸閱讀》  日本五重塔:  https://reurl.cc/x0GK5L 悲傷的斯里蘭卡:https://reurl.cc/q8gq7q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33 min
  4. EP266今夜,遇見小王子:你身邊也有人是陰陽眼?!

    8 SEPT.

    EP266今夜,遇見小王子:你身邊也有人是陰陽眼?!

    照顧人生無法預期何時來!🎧聽藝人愛雅說:「記得,不要把自己困住了!」👉 https://fstry.pse.is/8685tc 「先來一杯 我們再聊」節目聆聽照顧者、陪你預備長照未來!點擊連結,讓我們有機會不在照顧困境掙扎 —— 以上為 Firstory Podcast 廣告 —— 每逢中元,街頭的紙錢煙火,家戶的祭桌香火,提醒著我們「陰陽兩界」的交會。但你是否想過,那些所謂有「陰陽眼」的人,在這樣的月份裡,他們的生活又是什麼模樣?   👀 對一般人來說,看不見的就是不存在。但對陰陽眼者而言,世界從來不是只有一個維度。靈魂的影子、聲音、甚至氣息,可能在日常就陪伴著他們。   有趣的是,我們大多數人都曾聽過這樣的故事:親友、同學、甚至同事,悄悄透露自己「看得見」。這意味著——陰陽眼並不是某種遙不可及的傳說,而是一種隱藏在人群中的普遍存在。只是,他們選擇沉默。   🤔 為什麼?   因為社會替我們下了定義: 「正常」的人,聽到的是20Hz–20kHz之間的聲音; 「正常」的人,看到的是400–700奈米的光; 超出這範圍的感知,就被標記為「幻覺」「異常」「不正常」。   於是,擁有額外感知的人,只能壓抑、否定自己,好讓自己能夠「融入」社會。這就像一台收音機,明明能收到額外頻道,卻被要求只能調在標準頻率。   📻 在台灣,這種「頻率限制」其實並不陌生。 戒嚴時代,只有老三台,人們能聽到的聲音被框限;即便解嚴之後,許多話題依然無法隨意談論。因為那一代人心裡早已養成了一個「小警總」,即使沒有外在的壓制,內心依然會自我審查。更重要的是,這種「小警總」還會被複製、傳承到下一代,甚至在文化裡成為一種潛在的傳統。   同樣地,人類的感官與特異能力,或許也在這樣的社會記憶中,被無形限制住了。當我們害怕表達,害怕展現與眾不同的能力,進化的可能性就被「預先封印」。不是因為能力不存在,而是因為文化本身教會我們——「不要觸碰」。   🌌 那麼,陰陽眼究竟是「病症」還是「禮物」? 或許,答案取決於我們如何定義「正常」。   想像有一天,人類不再以統計學的「平均數」決定誰是正常人,而是允許不同頻道的存在——那麼,陰陽眼不再是孤獨的困擾,而可能是人類感知進化的一扇門。   這個中元,當你看著街頭的供桌、廟埕的普渡,不妨停下來想一想: 我們是否錯過了某個進化的契機? 而你身邊,那些沉默的人,他們或許正悄悄承載著人類下一步的可能。   ——— 📻 本集《今夜,遇見小王子》: 我們將從中元節談起,一路聊到陰陽眼的生活經驗、特異功能的社會標籤,以及人類進化背後那股「文化箝制的力量」。 你,也許會開始懷疑——「正常」這個詞,本身就是最大的幻覺。 《今夜 遇見小王子》在寶島聯播網 09/06(六)20:00 寶島新聲 FM98.5 09/07(日)21:00 大千電台 FM99.1 【Podcast】 Apple:https://reurl.cc/1ZVW2D Spotify:https://reurl.cc/anYDn7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37 min
  5. EP265今夜,遇見小王子:關於《最後一次搬家》~

    1 SEPT.

    EP265今夜,遇見小王子:關於《最後一次搬家》~

    開會卡卡、思緒不清?別再怪自己!其實是身體在抗議。美鳳姐真心推薦的-娘家大紅麴,唯一有3健字號的紅麴品牌,不傷肝腎成分:有助於調節血脂、血糖,還能延緩衰老,顧健康又顧狀態!立即點擊領取優惠👉 https://fstry.pse.is/8467w3 —— 以上為 Firstory Podcast 廣告 —— 農曆鬼門開與中元普渡的社會互助之美 每年的農曆七月,也就是俗稱的「鬼月」,也就是「鬼門開」的日子。這個時間點,許多人可能會覺得,這是一個充滿禁忌與敬畏的月份。但你仔細去想,中元普渡這個習俗背後,其實隱藏著我們華人社會一股非常良善的意義。我們的社會會舉辦盛大的中元普渡,準備豐盛的祭品,焚燒紙錢。普渡的對象,是那些沒有家人祭拜的孤魂野鬼 。我們在路邊擺設香案,是為了讓那些被遺忘的靈魂也能飽餐一頓。這是一種集體的、無私的互助,一個充滿同理心的儀式,提醒我們在人間之外,還有許多需要被照顧、被看見的存在。我們透過普渡,用一種慈悲溫柔的方式,去接住那些沒有歸宿的靈魂。    在台灣,中元普渡的習俗更發展出許多豐富的地方民俗人。像基隆,每年會舉辦盛大的中元祭,施放水燈,相信水燈能為水上的孤魂野鬼照亮回家的路 。水燈飄得越遠,就代表能接引越多的「好兄弟」,也為主普的姓氏陽間帶來更多庇佑 ,2025年由基隆市吳姓宗親會擔任主普。源自清代漳泉械鬥後,地方士紳出面調解,改以字姓輪值主普、普度孤魂,展現悲天憫人、族群融合與慎終追遠的精神。 鷄籠中元祭已登錄為「重要民俗」文化資產,傳承迄今171年。,而在恆春、宜蘭頭城,則有「搶孤」的習俗 。搶孤這個活動最初的由來,其實是為了救濟貧困,將普渡後的祭品分送給貧苦人家 。不管是水燈引路,還是搶孤賑濟,這些儀式背後都是一種悲天憫人的慈悲,確保沒有任何一個靈魂,會被孤單地遺忘。七月,鬼門開,心門也跟著開了 七月,佛教吉祥月,與目犍連救母的故事有密切連結。 目犍連尊者用神通力,見到亡母墮入餓鬼道受苦,嘗試供養飯菜卻在入口時,全都變成火焰無法解除母親挨餓的痛苦,憂心求助佛陀。佛陀慈悲指出,母親的業障深重,非目犍連一人之力可解,必須仰賴十方僧眾的功德力量。佛陀指示他在七月十五日(就是農曆七月的結夏安居圓滿日,稱為僧自恣日)廣設供養,供養佛、法、僧三寶,集合眾僧之德福回向母親,以助她脫離苦海。 目犍連尊者依教奉行,在七月十五日準備百味供品虔誠供僧,母親因此脫離餓鬼道。此舉成為佛教中盂蘭盆節的來源,也使農曆七月成為報恩孝道與吉祥月。七月十五日供養僧眾的法會,不僅象徵佛陀歡喜弟子修行圓滿,也是以功德回向救拔亡者的佛教重要善行。   l  佛教:佛教認為自殺屬於殺生,是不道德的行為。生命並不屬於個人,人的生命是社會眾緣所成就,因此沒有權利毀滅生命。佛陀曾說,自殺無法帶來解脫,反而會帶來更惡劣的業報。 l  基督宗教:傳統基督教強烈反對自殺,自殺被視為違反「不可殺人」的誡命,是自我謀殺,是對上帝主權的冒犯。 l  穆斯林(伊斯蘭教):伊斯蘭教認為生命是上帝所賜予,沒有權利自行結束生命。 l  道教:道教尊重生命價值,強調人應順應自然且反對用人為方式傷害生命。 l  儒家:儒家注重人的社會責任和倫理義務,強調「上天有好生之德」,認為生命是自然與天命的安排。 如果自我了斷生命是殺生是殺人?為何沒有宗教願意接引他們,如果說普渡是一場集體慈悲心的接納與展現,那這個社會對自殺者,為什麼不給他們機會呢?《可可夜總會》電影裡頭說:『真正的死亡是世界上,再沒有一個人記得你。』 這位女士,這一次你做得很好。 我在《曾寶儀的人生藏寶圖》節目中,說了一個孩子思念母親的故事,在過去的九年間,無論是出書,或是主持今夜遇見小王子電台節目,這些人生中的斜槓,其實都跟走朝聖之路一樣,就只是孩子想為媽媽做點事。在這個過程中,無論是書籍銷售情況或者意外的廣播拿到金鐘獎,我也只能像政務官就職一樣,在前一天回老家,對著神主牌位稟告,說說這一些世俗世界認定的成績,揣想著作為一個母親,她應該會開心才是。 再過十天,也就是9/10日,就是這位母親,為自己做出選擇的日子。那天,當我把故事說完之後,這一位女士變得不一樣了。不同以往,她不再是飾演母親的角色,而是擔任主角。真正為世人展現了,她離去前的作品,聽說這一次的行為藝術療癒了不少人,製作單位說EP178跟EP179引起很大的迴響,我真的為她開心。   所以,我請寶儀與製作團隊幫我一個忙,把各平台的留言複製下來,我想要在9月10號的時候唸給她聽。告訴她,好多人因為你的選擇如此清楚,放下了身上的重擔,也與他們自己從新和解了。那麼,這些給你的留言與祝福,都將是你為自己得來的功德,而不是我做了什麼。 七月,普渡提醒我們,人,應該要彼此照顧、彼此惦記。這種互助體系呈現,作為人類的靈性展現。唯獨自我了斷生命的人無路可去,因為這社會願意談談他們的人太少了。但,沒關係,至少,這一次,這位女士,你做得很好。 台灣十大死亡原因的排行榜 這陣子反覆思考著,疑惑的這九年,我是如何一步步,明白一些事,一次次的與生命中不同的人和解,而我認為光靠勇氣是不夠的。昨晚我似乎發現:是我知道如何溫柔地,帶著一段故事繼續走下去。所以,我在想第三本書是不是,應該出版《最後一次搬家》,這本記錄我這九年的故事發展與轉折,而不是原本設定的《政治與靈性》… 前陣子我看到一個數字,根據去年2024年衛福部的統計,將近有五千人自我了斷生命。自殺重新進入台灣前十大死亡排行榜。它代表著,台灣有越來越多人,選擇了登出這個世界。而其中15-44歲的青壯世代,排名第二。 如今,對我來說這些數據背後,還包括無數個來不及說再見的人,以包括無數個被留下來的人。而我看著,去年最少增加加兩萬個自殺者遺族的數字,同樣身為遺族的我,能做什麼呢?」於是,我開始在想,是不是應該先出版《最後一次搬家》,而不是《政治與靈性》? 我知道《最後一次搬家》,不只是我個人的故事,它可以是一本為那些,曾失去至親、仍在傷痛中,還不明白為何發生這一切而寫的書。它比起探討政治領域,那些因為理念、信仰與權力周旋的人,來得更急迫、更貼近那些「此刻」需要被接住的遺族們。 因為,從那一天晚上,我接到爸爸的電話開始,整整九年。這麼長的一段時間,我不敢承認,自己就是自殺者遺族。而現在的我想跟遺族們說:「我知道你痛,我在這裡。」,不要因為怕朋友親戚在背後說:「怎麼會這樣?」,就覺得這一件事情是「不能啟齒的汙點」,我們,我們只是摯愛的那一個人,選擇離開了,我們沒有錯。今年七月在我們的星球普渡,不只是超度靈魂,還要給活著的人,思念、說話的權利。 適合出第三本嗎?自殺遺族故事出版評估 我回想當時在《曾寶儀的人生藏寶圖》說的故事:曾經,那封放進口袋裡的…是秘密、是重量、是一團未解的情緒,更是我獨佔母親最後的私語。當「沈默」成為他的生命基調,而她決定成為「無語」良師,我便默默「無聲」的踏上朝聖之路。這三個人的相遇,都努力的讓畫面變得柔軟。而他們最後完成的,是一步一步的把自己從困住的位置,搬到自己感覺舒適的地方。   那晚,母親的肉體搬走了。百日後,父親搬了家。而這一路搬家的過程中,我窺見了她與他收藏的人生風景。如今台上的三人停止沉默,轉身向生命說「是」,共同見證生命裡,每一刻不負相遇的勇敢。後台那一位怯場的孩子,用曾經猶豫的淚水,為這九年的故事畫下句點。 現在的家很大,大到能放下我們的故事。那些『來不及說再見』的劇情,那些『被留下』的人,終於寫出『好好告別』的故事。 然而,這樣的故事,《最後一次搬家》值得出版嗎? 台灣現有書籍不多:視角以專業心理學、第一人稱遺族情感抒發、團體諮商(實務案例)為主,少有從靈性哲學角度去理解生命。而我走了九年,真正學會的是「尊重靈魂要經歷的事情」,如同這九年最大的行動力來源,就是我在宗教上沒有看到任何正向的討論,而遺族也因為社會污名而選擇沉默,造成被留下來的人,無法公開的思念離去的人。(給我意見,或者有專業的、或在出版界的,給我意見好嗎?) 我知道,有很多家庭像我一樣。去年將近五千人登出這個星球,如果一位離去者,背後留下的是三到五位家人、親人、朋友,那麼,每年就增加有兩萬個以上的遺族,以及兩萬個沉默的故事。我們社會,是否準備好接住遺族們的悲傷

    33 min
  6. EP263今夜,遇見小王子:走進《曾寶儀的人生藏寶圖三》~你就是那源源不絕的…

    25 AOÛT

    EP263今夜,遇見小王子:走進《曾寶儀的人生藏寶圖三》~你就是那源源不絕的…

    聽故事,拿好書!貓頭鷹親子教育協會推出兒童台語故事節目《囡仔囡仔來聽古》,適合幼兒園中大班~小學中低年級孩子收聽,也是很棒的親子共聽選擇。10月底前,到FB粉絲頁分享照片,每集前四位都送橋樑書一本喔! https://fstry.pse.is/862gz6 —— 以上為 Firstory Podcast 廣告 —— 走進《曾寶儀的人生藏寶圖》最後一哩路,要來給他完結了…當作大家都聽過了…在今天的節目,想跟大家聊聊那一天去上寶儀的節目,在第二集的節目尾聲,寶儀握著我的手說了,關於源源不絕的一段話,本來覺得自己好棒,還跟寶儀說:我好棒,我沒有哭。沒想到當寶儀握著我的手,開口第一句話我就不行了~   回想過往有幾個關鍵點,自己其實很努力。去年冬至,在光的回歸的日子,我被我的那位女性朋友撈到後,放下要離開這個星球的念想,為了讓自己要重新爬起來,我開始安排一些活動與行程,畢竟2024一整年,我完全停擺自己手上的工作,只剩下今夜遇見小王子這個節目。於是我報了二月初印加薩滿死亡儀式課程,三月排了前往眾神的國度希臘,去走訪占星學的起源神話,相關的神廟遺址。希望能推出希臘的旅程,帶聽眾朋友一起前往。   EP178用自己的故事,走出一條自己的朝聖之路。 EP179祝福這個生命曾來過,走過壯遊與告別,我看見愛的樣貌。 決定上山! 回想起來,我要特別謝謝我的老師,因為在準備上山去學習死亡儀式課程的前一    天,我竟然害怕的猶豫起來,當時在前一天寫了信給我的薩滿老師:育青老師,我是阿光。關於死亡儀式課程,我不知道,我是否準備好了?還是,時間真的到了,該面對的時候。我只知道越接近上山時間,我的身體與心理擺盪的幅度非常巨大。 上課說要準備亡者的相片,我竟然在群組發問:「上課結束,相片可以拿回來嗎?」當下,我看著自己剛發完的文字,笑了出來。我笑自己,什麼時候才要放人家走?!上課的時間就在眼前,我發現我的狀況,無法自行辨識與決定。   所以,我需要向你揭露一件事:那一個晚上,我開車奔回家中,還有後來你知道的朝聖之路,其實,仍有許多沒來的及寫進書裡的許多事。這些年的許多事,我至今仍然一團困惑。關於離去的,去了哪裡?關於留下來的,又去了哪裡?老師幫幫我,請告訴我,明天是否我該如期上山? 老師回信:有些放在心裡很久的情感,就像ㄧ扇半開的門,得往前走ㄧ步,才會知道那深刻的體會是什麽?就像塔羅牌中的愚者牌,在懸崖邊緣總還有那麽ㄧ步,縱然身旁有象徵理智,不斷吠叫提醒主人危險的小狗,但不做信仰之躍(齊克果説的),就不知最終的啟蒙是甚麼!於是,我上山了。做死亡儀式祝福包時,老師竟然舉例用了我媽媽的名字,當下我被晃動了,我馬上步行往外跑,因為下一堂課就要journey去渡冥河…。我不希望下堂課,鼻涕搞得我無法度和,我不希望我的情緒,會影響等等journey… 死亡儀式祝福包:針對靈魂的離去與轉化,幫助逝者與物質世界做出平和的告別與釋放 專為已逝的親人、寵物或植物而設計的祝福包,協助靈體優雅地離開物質身體。外層多以黑色包紙包裹,內部則包含七種不同色彩的花紙及象徵物,帶有特別的祈禱與奉獻意涵。薩滿借此儀式幫助靈魂斷絕與物質世界的繫絆,並在靈魂離開後的七日徘徊期內提供協助,助其安然轉化。儀式中會將祝福包裹好並透過火祭等方式轉化,其中的沉重能量被象徵性地送回大地,完成能量的釋放與平衡. 薩滿祝福包 Anna cat想請教阿光在廣播中,提到針對親人的薩滿祝福包當作最後告別的畢業儀式是什麼呢? 另外也想詢問老師是否有開薩滿相關的課程? 謝謝您   薩滿祝福包(Despacho)是一種源自南美洲安第斯山區的傳統儀式,是印加薩滿用來與自然及宇宙萬物建立和諧的關係。祝福包是由各種天然材料如鮮花、種子、酒、糖果等構成的能量包裹,帶著祈禱、祝福和感謝,藉此帶來轉化與療癒的力量。   製作祝福包的過程像是編織曼陀羅,使用象徵物代表宇宙不同面向與自然元素,如貝殼代表大海,古柯葉代表神聖力量,糖代表甜美關係,羽毛代表鳥類靈魂,並加入個人的祈禱與願望。完成後會以土、水或火等方式進行轉化儀式,帶來不同的能量作用。   祝福包不僅是許願包,而是承載了對大自然、宇宙萬物的感恩與敬意,修復人與自然、宇宙間的能量失衡,重建和平與和諧。薩滿會通過祝福包儀式淨化自己及環境,並創造療癒與轉化的空間。   祝福包有不同種類,常見的包括: 大地媽媽祝福包:連結大地母親,感受生命力與創造力,表達對大地母親的感謝與愛,請求她的祝福與寬恕。聖山祝福包:與聖山的靈性力量連結,尋求智慧、指引和保護。和諧祝福包:用於調整生活中的關係或人生階段,協助帶來和諧與平衡,如家庭、伴侶關係或自我成長等。總結來說,薩滿祝福包是一種融合感恩、祈禱與自然元素的神聖儀式,幫助個人與自然和宇宙保持平衡與連結,帶來身心靈的和諧與轉化. 淨宅包: 主要用於淨化居住空間,驅除不祥之氣與負能量,為新家注入正能量和平安。通常包含象徵五行的五種穀物(非食用)、艾草、燃香、淨符等材料,這些物品在儀式中用以清掃與淨化屋內外的環境。儀式過程包括大掃除、用燃香薰煙淨化屋內各角落,或用淨化水灑淨,並伴隨唸誦淨宅吉祥話,寓意驅走穢氣、迎來福氣與平安。這樣的淨宅儀式不僅是清潔身體居所,更是對未來生活的祝福與保護總結來說,淨宅包強調空間淨化與保護,為居住者帶來和諧與幸福。 源源不絕的… 在第二集的節目,寶儀握著我的手說了一段話,本來還跟寶儀說:我好棒,我沒有哭。沒想到當寶儀握著我的手,開口第一句話我就不行了~我節錄寶儀當天在節目說的話,唸給聽眾朋友聽,她是這樣對我說的:我其實心裡面只有一句話,就是,孩子,你真的做得非常好。我只有這句話,我沒有別的話了,而這個話不只是你媽媽對你說的這個話,也是大地媽媽對你說的。   而剛剛在一整段的分享裡面,我看到的是一個充滿勇氣的人,就是你知道這個話要說出來其實非常不容易,而我相信有很多人可能也曾經面臨過這方面的疑問。對自己生命的很多叩問不理解。不管是對自己的原生家庭,對於突然而來的剝奪,語來不及說的再見那些遺憾,但他們沒有辦法,像你走了這麼長的一條路,能夠這麼清楚的往裡面看,那裡面到底有什麼。而你在這裡跟不同的人,做了不同的和解,你也跟自己做了和解。那是需要非常非常大的勇氣才能夠完成的事情。而你這個勇氣也透過今天我們兩個坐在這裡講話,我覺得很多人聽到的這一集也都收到了。你的人生是一場非常美好的壯遊,你也是一個非常很勇敢,你唯有走完了這條路,你才會明白那個勇氣在你身上長出來,別人沒有辦法奪走。   所以今天最後的,最後,請讓我握著你的手。我還是要說那句話,真的,孩子,你做得非常好。我很高興在這個時候遇見你,你值得所有的祝福。而接下來,請把這份祝福放在你的心上,不管你是要繼續你的工作,寫書做節目,你都知道這份祝福不會被奪走。而你有源源不絕的,源源不絕的,並不是因為你欠了這個世界。所以你必須要去做那些事,是因為你知道 你就是。你就是那源源不絕的。所以你已經準備好了。然後請你看著我,你不是一個人走這條路,上你不是一個人走。   聽眾朋友,你知道嗎?當寶儀一開口就說:孩子,你真的做得非常好。這是你媽媽對你說的…然後握著我的手繼續說:你知道這份祝福不會被奪走。而你有源源不絕的,源源不絕的…為何我會淚流滿面,我的名字,游湧志,是我母親取的,我曾經因為綽號一直都是游泳褲、游泳衣…我問我母親為何要取這個名字,他告訴我:日子再苦,我只要看到你,我就告訴自己,志氣要像湧泉一樣,源源不絕…   而我不斷重複聽,我覺得寶儀在說源源不絕的那幾句話,聲音聽起來似乎不是寶儀,聽眾朋友可以幫我確認嗎?幫我聽聽看,是不是? 手機真的會偷聽?當天錄完寶儀的節目,手機跳出一首歌,在今天節目的最後,我們會播這一首歌,如果是用播客收聽的朋友,可以自己去找來聽。這首歌的歌名叫做《躲在角落裡的光 》,是由高雄一個叫做田雞意麵創作樂團的歌。 https://reurl.cc/jrm77y 田雞意麵 《躲在角落裡的光》 除了歌名..歌詞…以外,他的MV才真的讓我被撞擊。MV故事是一個辛苦拉拔孩子長大的母親為主角,她是從事殯葬業。 l  第一個畫面:這個母親對這後座的人說:等一下過紅綠燈、過橋、跟著我說記得提 醒媽媽…而坐在後座的那個人是一個男性成年人…. l  第二個畫面:這個母親對這後座的人說:你

    34 min
  7. EP263今夜,遇見小王子:走進《曾寶儀的人生藏寶圖》~搭建一座療癒場

    18 AOÛT

    EP263今夜,遇見小王子:走進《曾寶儀的人生藏寶圖》~搭建一座療癒場

    照顧人生無法預期何時來!🎧聽樂活大叔施昇輝說:「爸爸走時我哭得非常傷心,媽媽走時我真懂什麼叫離苦得樂」👉 https://fstry.pse.is/8684ln 「先來一杯 我們再聊」節目聆聽照顧者、陪你預備長照未來!點擊連結,讓我們有機會不在照顧困境掙扎 —— 以上為 Firstory Podcast 廣告 ——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9sd0bxobyl30873it98dpln/comments 想知道阿光說了什麼故事嗎?那要麻煩聽眾朋友前往《曾寶儀的人生藏寶圖》 EP178用自己的故事,走出一條自己的朝聖之路。 https://reurl.cc/oYVq3Q EP179祝福這個生命曾來過,走過壯遊與告別,我看見愛的樣貌。 https://reurl.cc/ekGZbM 上週的節目,我與大家談到『傳訊』的概念,面對傳訊其背後牽涉到的宇宙觀,還有我們對靈性世界概念上的理解。然而,總的來說我們面對傳訊這件事,該有的基本態度應該是什麼呢?我想應該是對自己的誠實,對生命的臣服。   臣服並不是表面上的意思,臣服不是退讓或低頭,臣服是向出現在生命裡出現的一切,放下那個已經習慣掌控的自我。當我們誠實的面對在我們眼前所發生的,其實就是一次讓新的品質進到我們生命裡,因為我們正在對宇宙的一切說:「我願意走進祂。」,從此我們就算是真正的活在整個生命網絡裡。   當我們站立在在生命網絡中,我們更容易以整體的視角,來看待訊息的到來。我們會明白此時此刻「我正在經歷的,就是我該經歷的。」,我們也會減少使用自己的能量去對抗命運,而是允許並帶著祝福自己,順著流走前往人生一個階段。   而在上週節目呢?,我們聊到九年的朝聖路,聆聽訊息順著流走,一路走進了《曾寶儀的人生藏寶圖》,那麼,曾寶儀那一頭又是如何回應訊息呢?兩邊又是如何串起來? 接收訊息的寶儀 寶儀收到書:一般來說…寶儀說:六月底七月初時,因為節目的拍攝,本來是要前往印度出外景,經過幾次來回,最終去了趟西班牙的聖雅各朝聖之旅。出發前,他在書架上看到阿光的書,一本兩年前的贈書,於是帶著《出走,朝聖的最初》這本書上路。 《出走,朝聖的最初》寶儀說她在飛機上看到淚流滿面,當時她再心裡說:等我回來,得約個訪問聊聊天。在杜拜轉機的時候,她把這本書交給了導演…請他看完後看是否需要改劇本。而寶儀認為一期一會讓他在整個朝聖之路,能夠改變朝聖的心態,不是去完成工作,而是讓每一天與路上的人事物,來豐富他的一天… 就這樣,九年的朝聖之路,走進了《曾寶儀的人生藏寶圖》錄音現場。開錄前一分鐘,我鼓起勇氣的告訴寶儀,其實這一條朝聖之路我走了九年,一直到幾天前我明白一些事之後,才真正地走完屬於我的朝聖之路。然而,我適合在節目中說出來嗎?在這裡,真的要謝謝寶儀的信任,這一份信任不單單是信任我,還包括對生命的信任。我們沒有任何溝通Re稿,直接就開始錄製節目。 「這通告我等了兩年,不久,不算久。反而是宇宙大靈,祂在等我,祂耐心的等我不再說「我沒事」,祂等我好好練習說不出口的故事,才帶我走進《曾寶儀的人生藏寶圖》。我沒有哭,沒有戲劇化的表情。就只是說出整理完的九年故事。想知道阿光說了什麼故事嗎?那要麻煩聽眾朋友搜尋《曾寶儀的人生藏寶圖》 為什麼我希望你們,移駕過去去這個節目,而不是阿光自己說給你聽呢?因為,在我的薩滿學習裡,每當做完一場儀式,那個現場會搭建一個能量場,說出口…(果凍說),而《曾寶儀的人生藏寶圖》製播團隊應該也發現了,他們在現場搭建一座跨越時空的療癒場。而我在寶儀的臉書,看到她寫下這樣一段話:…錄音的當下,我跟同事已經覺得無比強大,送走來賓後,我們面面相覷,不敢相信剛剛發生了什麼事。而節目上線後,看到後台排山倒海的聽眾回饋,這才發現,我們似乎進行了一場法會,如果你有類似的傷痛,來不及說出口的遺憾與再見,在聽完節目後,願你得到釋放,和解,放下。 為何我會說人生藏寶圖,搭建起來的能量場還在?療癒持續進行著,一直還在發生:讓我先唸一封信,你們就會明白。   萬美姐,這條路,我走了九年。 上個禮拜,我去上曾寶儀的節目,第一次把我的故事說出來。而就在剛剛節目上線了,我馬上第一時間轉發給你。我想要跟你說,我其實並沒有忘記,你對我的好。十八年前,我一個人來到台中的時候,你不但把自己房子給我住,而且每逢佳節團圓的日子,只要我隻身留在台中工作,你就一定會邀我去家裡吃飯。然而,對於我們一起工作的尾聲,那一些誤會,還有我的態度與反應。其實,我有我的不容易。   2019那一年,當我出走踏上朝聖之路,就一路去了日本、埃及、不單、印度、斯里蘭卡、直到疫情的爆發,我趕在鎖國前回來台灣,當時團隊裡有一些閑言閑語,我充耳不聞不作反應,沒想到,最後一根羽毛已經長成一隻天鵝,而我仍然持續沈默。但我萬萬沒想到,那些毫無人性的流言蜚語,你竟然也相信了。我壓根沒有想過,也想不透…   我想邀請你,聽完這兩集訪問(答案其實是在第二集,你也可以偷吃步,先聽第二集) 我不想要遺憾,我要感謝,想要謝謝你照顧我。那一年,為什麼離開團隊那麼久,答案都在這一次的訪問裡,而且我能說出來了。   這條路,走了九年,終於搞明白,我就馬上轉貼給你。我相信,你跟我一樣都是射手座。如果是你,也會做相同的決定,對不對?所以,這個留言,是我的惜情,也是我想告訴你,抱歉讓你久等了。   當時,我感覺受傷,一方面是面對我自己的課題,我想弄清楚為什麼我被留下來。而另一方面的受傷,是我有點震驚,竟然是我最敬愛的萬美姐,相信了這樣子的傳言,而我不得不武裝起來。   萬美姐,雖然,我第一時間想跟你分享。但還是來晚了,我相信關於那一些誤會,你一定跟我一樣,也不好受。   我想跟萬美姐說,謝謝你。我是來晚了,但是你等到了。為什麼我會說你等到了呢? 因為,在發生誤會與摩擦之後的日子,每年我生日,你作為長輩都還會傳來祝福的訊息,我沒有回,但我都放心上。祝福萬美姐,健康、順心、最重要的是要快樂。阿光   這就是我說的,朝聖之路終於走到盡頭,而人生藏寶圖索搭建跨越時空的能量場,卻持續的療癒著,那些需要釋放、和解與放下。 聽眾跑出來了。 有時候,在Podcast後台看著那些數據,八十六個國家、兩百多個城市下載收聽。我知道,你們散落在地球的不同角落。在每一個陌生又真實的地名背後,都代表一個人陪伴,一雙耳朵在聆聽,一顆心在感受。 每一集都有為數不少的聽眾朋友在收聽,然而從數據上分析45~59歲佔了六成,或許人生已經到了雲淡風輕的年紀了,收聽的黏著度相對高了許多,但是留言比較少。 我以為,我們這樣空中相遇,會一直保持這樣,靜靜的陪伴彼此。 直到我上了《曾寶儀的人生藏寶圖》節目後,聽眾朋友疼惜阿光,紛紛留言給我鼓勵,意外讓今夜遇見小王子的聽眾浮了出來。   那就像是我去走朝聖之路的心得:我明白不是為了尋找什麼,而是帶著自己的故事上路去碰撞。朝聖路上遇見的人、事、物,都是短暫卻深刻的「一期一會」,而這一次,你們給我的每一則留言,都是一次相視會心。   接下來,我就抽幾則聽眾留言來回覆,這是住在澳洲HUGO ,他留言寫道:   阿光辛苦了,聽你的節目一段時間了,在節目裡的你總是如此溫暖、鼓勵人心。直到聽了寶儀的訪談,才意識到你過去九年承受了這麼多的痛苦與掙扎。謝謝你,明明身負重傷,卻還選擇善待這個世界,繼續陪伴和療癒著他人。   只是想讓你知道,你並不孤單。你光是存在,就已經足夠美好。你真的做得非常好了,真的。 請好好照顧自己,也願你在生命裡總能遇見許多「剛剛好」的溫柔,陪你走過那些幽暗的時刻。祝福你喜樂、平安。   HUGO,我很感動,你幾乎是在節目播出後,沒多久就留言給我。我在你的文字裡,讀到的不只是關心,而是一份深深的理解。—那是一種不需要多解釋,就能被看見的感覺,謝謝你。你說得對,那些責任與傷痛不該自己背在身上,但是這些曾經讓我,成為此時此刻現在的我。 那天,我在《人生藏寶圖》節目,說出關於那一張紙條的故事後,現在的我,正從新學著,如何讓自己的步伐,走得更輕盈一些,也給心裡空出一些空間,讓愛更能流動。 謝謝你的祝福:溫柔,有時只要剛剛好,就足夠照亮一段長路。也祝福HUGO,遠方的朋友,在澳洲的生活平安順心。   Aana cat : 謝謝阿光老師在《曾寶儀的人生藏寶圖》節目中的分享,真得很令人感動~ 父親20年前因病過世,我一直有著被遺棄在這個世界的議題 ,雖然隨著時間流逝,我這幾年已經好很

    37 min
  8. EP262走進《曾寶儀的人生藏寶圖》:傳訊是通靈嗎?

    11 AOÛT

    EP262走進《曾寶儀的人生藏寶圖》:傳訊是通靈嗎?

    開會卡卡、思緒不清?別再怪自己!其實是身體在抗議。美鳳姐真心推薦的-娘家大紅麴,唯一有3健字號的紅麴品牌,不傷肝腎成分:有助於調節血脂、血糖,還能延緩衰老,顧健康又顧狀態!立即點擊領取優惠👉 https://fstry.pse.is/8467w3 —— 以上為 Firstory Podcast 廣告 —— 用自己的故事,走出一條自己的朝聖之路 2019年,離開原本熟悉的生活脈絡,我帶著尚未寫完的故事,沿路放下條條框框的視角,陪自己走一段路。朝聖路上,每一天遇見的人事物,是屬於「一期一會」的相視會心,短暫卻深刻。也因為看見這微小的相逢,我在回到台灣之後,重新看待身邊的人與關係。 只是,我從未想過,無法重來的一期一會,竟然可以用「一輩子」、「一生」為單位,計數我與她之間,漫長的相遇與告別。九年了。其實,那ㄧ年《出走》後,踏上朝聖之路就不曾回家,直到真正學會尊重每一位靈魂的決定;直到走進《曾寶儀的人生藏寶圖》的錄音現場,我終於看到這條路的盡頭。 我想,走完這最後一哩路,口袋裡的那一張字條,也能完成它的任務。節目中,我說了一個搬家的故事,關於靈魂離開肉體之後,父親搬到新家過年,一張紙條意外的開啟一場跨時空旅程。同時,卻也發現十四歲男孩,情緒被掠奪的秘密。而故事裡的人,是否能發現藏在家庭裡的沈默故事?最終,他們會找回出走已久的情緒嗎?超展開的結局,都在《今夜遇見小王子》。 這些年,阿光背著這樣的故事走過那麼多國家,但我這一次帶回的故事—『最後一次搬家』,很特別。也許聽了會哭,也許聽了會沉默很久。也或許,你會在這個故事裡,發現自己口袋裡也有那一張字條。 接收到訊息:Asha與白長老   一條路只要有盡頭,就不算遠。只要,不計入那些心底的彎彎繞繞。 剛剛提到:2019那ㄧ年《出走》後,踏上朝聖之路,這九年我不曾回家。直到上個月七月九日走進《曾寶儀的人生藏寶圖》的錄音現場,我交出了口袋裡的那一張字條。說到這裡,我要特別感謝寶儀。因為,她在人生藏寶圖的聖殿,搭建起一座療癒能量場,讓最後一次搬家這個故事的能量,不是停留在悲傷引動,而是上升到療癒的層次,直到現在我自己都還被療癒著。聽眾朋友,聽到這裡是不是滿頭霧水,沒關係,你們只要理解成,寶儀在人生藏寶圖,這座聖殿辦了一場法會。 那我2019出去一下,走一趟朝聖之路為何會走進這一場法會呢?這事情要從兩年前說起,2023年一月,我在光合基金會辦公室上班….。(聽到訊息:「你會和曾寶儀一起工作,你會去上她的節目。」) 之後,2023年一月的廣播專訪,談Asha新書《當靈魂蛻變時》,我記得是在農曆新年期間播出~高靈談未來ep132~3。當時,Asha突然中止錄音說:「白長老有話要跟你說…你會去上曾寶儀的節目,你會和她一起工作…廣播對你來說,還是在暗地裡工作,你的療癒工作不應該在暗地裡,所以你會走這個錄音室….」我驚呆了,當時錄音間,除了他除了我,其實還有協助錄音的同仁。」 錄完音,我回到基金會辦公室,我又跟我的同仁說:幫我找看看曾寶儀有在哪一個地方做節目,把我的書寄去那個製作單位,我當時在書的封底謝了這樣的字….就把這件事情放下了。 那一刻,我認為我的身體,比我的大腦更早信那句話。 書寄出後,後來的日子裡,基金會的同仁偶爾想到,就會問我曾寶儀有沒有聯絡你?而我記得當時被問煩了,是這樣回答的:當我們接到訊息,就是忠實的像傳令兵一樣不要漏接,並且的把正確的資訊送出去。就像是現在有人丟球過來,你會有什麼反應?閃躲?接球?而我們選擇接球再傳出去,但我們沒有必要為了神諭的準確性擔心,我們沒有要當大師…然而,當時的我,有了白長老的二次確認,我已經明白『信任那些還未發生、旦已經註記在靈魂約定裡的事…。 直到上個月七月七日,《曾寶儀的人生藏寶圖》製作單位傳來訊息,問我:『阿光。不好意思,兩天後會可能來受訪嗎?』,我記得我說的第一句話:「這個通告,我等了兩年。」也同步把這個通告訊息,傳給我的經紀人(被笑,一定是別人退通告,你去墊檔的啦!)(可是,之前有接到訊息…) 當我回覆製作單位,可以前往接受專訪,於是我問:那這一次要訪問的主題是什麼?訪綱麻煩再傳給我,過一陣子傳來訊息:「不好意思沒有反綱,剛剛跟寶儀討論了,這次就來聊天,沒有訪綱!輕鬆的聊天…」(我又被笑了,就跟你說是去墊檔的,一定是臨時被退通告,後天要上節目來不及生訪綱啦…)沒有訪綱?這個訊息讓我想起一件事:一個我掛在心上九年的故事,終於整理完也已經寫完,是不是上面的要我走完,親口說出來,為這醞釀好的意識能量定錨。 當天,去到錄音現場,確認製作單位沒有訪綱…那我要不要把九年的故事提出呢?結果開錄前跑去上廁所,我確認了這訊息。但我們與寶儀寒暄過程,我也都沒有提出,一直到真的要開錄前一分鐘,我終於鼓起勇氣說出口…我真的準備好了嗎? 傳訊的概念 傳訊者是通靈人嗎?傳訊的概念,其背後牽涉到我們的宇宙觀,包括我們對靈性世界概念上的理解?如果沒有對於我們所生存的宇宙有所認識,那麼我們在實踐所謂顯化、秘密、吸引力法則、甚至是創造之地的練習,我們能量定錨在哪裡呢?又要如何進行校準? 如果,我們作為一個身心靈學習者,對「接收訊息」這件事,總是很小心翼翼。懷疑自己、擔心他人怎麼想,開始逃避訊息裡的責任,會發生什麼事呢?如果我們接收到一個訊息,卻不說出口,其實我們也在拒絕自己的某一部分。說出口,是誠實面對自己的一次練習,更是尊重我們內在神性的一次連結。我經常說:傳訊是一面鏡子,我們對訊息的回應,決定我們碰觸到靈性世界,還是碰觸到自己內心的恐懼、懷疑與逃避。 每一次,我們不說出來,就是一次身心分離,因為我們正在向宇宙確認一件事:我還未全然接受自己,我還沒準備好承擔自己的力量。當然,也意味著我們的內心,並不真的相信生命是豐盛的。」 關於傳訊者 親愛的,我們不是要看起來「變得更靈性」,而是不要否認我們的神性。 這個節目鼓勵聽眾朋友:靈性出櫃 合一的第一步:我們不必成為誰的導師,我們只是彼此的信差。 心電感應:傳遞著那些從靈魂深處流來的,無法用邏輯說明,但用心乘載的訊息。 在印加文化和克丘亞語(Quechua)中,Chakaruna(或寫作 Chak'aruna)是一個重要的概念,結合了「chaka」(橋)和「runa」(人)的意思,直譯為「橋之人」或「連結之人」。(這就是傳訊者啊) 宇宙連結的象徵:Chakaruna 的意義 在印加宇宙觀中,Chakaruna 代表人類作為宇宙不同層次(Hanan Pacha 上層世界,Kay Pacha 現世,Ukhu Pacha 下層世界)之間的「橋樑」或「連結者」。人類被視為調和自然、靈性和宇宙秩序的關鍵角色,承擔著維持 pacha(宇宙和諧)的責任。 太陽:因蒂,璀璨父神,你的光芒,編織生命的錦帛,輕覆帕查瑪瑪的沃野,將塵世與星辰柔繫。 這個概念與印加十字(Chakana)相呼應,Chakana 是一個象徵宇宙結構、四方和生命循環的符號,而 Chakaruna 則體現了人類在這一結構中的動態角色,作為天、地、人之間的媒介。 四方:四道交匯,於世界之心相擁,山巒與蒼穹輕吻,河流與滄海相融,們佇立中央,織就光陰之網。   自哈南帕查,兀鷹振翅高翔, 在凱帕查,我們與駱馬漫步, 於烏庫帕查,巨蛇靜守幽冥, 星、心之中,萬物交織成一。   這段詩歌中的「我們佇立中央」呼應了 Chakaruna 作為宇宙中心,調 和四方與天地的角色。  這是我這邊,下週來談談曾寶儀那邊是如何串起來? 金句:「靈性出櫃,不是要成為誰的老師,而是承認自身本然的自性與神性與靈性。」   延伸閱讀: 《靈性訊息與經驗》 (Jennifer Monahan, Medium) ——如何接收與辨識靈性訊息 《The Real Purpose of a Divine Messenger》 ——傳訊者不是預言家,而是承載責任的人 《Spiritual Bypassing》 (John Welwood) ——靈性修行者最常犯的錯:用靈性逃避誠實 《We Are Messenger Beings》 (PMC Journal, 2019) ——人類作為「傳訊存在」的研究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37 min

Notes et avis

5
sur 5
3 notes

À propos

是寶島聯播網的一個廣播節目。 因為主持這個節目, 金鐘獎在他人生的某個片刻,走入他的生活之中。 節目裡的所有內容,就是阿光正在經歷的生命故事。 有身心靈的整合視角,對時事的感想,還有原汁原味專屬他的生活賞析。 沒有時間限制,隨時在空中打開神聖空間,用心馴養彼此。 一期一會 陪伴您一起走人生道路。 阿光只有 一個臉書 : https://reurl.cc/Mjbz23(Bobby yu) 兩隻老貓 三個不可 : https://reurl.cc/rvQY0y(印加薩滿) https://reurl.cc/2jDQaX(朝聖之路) https://reurl.cc/WNkOzx《河流》療癒誌18期 相關合作 : travelwithlittleprince@gmail.com 關於他這個人... 年輕修習電機、服裝設計、食品營養、社會學、最終畢業於宗教學系;探尋過臼井靈氣、靈性彩油、家族排列……此時此刻臣服於印加薩滿的追尋。 遍訪這星球上的許多宗教聖地,足跡包括埃及、日本、印度、不丹、台灣、斯里蘭卡、法國、西班牙、德國、荷蘭、中國、祕魯、玻利維亞、泰國、美國……等地。 他真實敞開自身,想要看看生命可以多豐盛。經驗過高中教職、國會助理、NPO執行長、民政局長。中年後跨界主持廣播、寫作與演講,帶領《創造之地》工作坊,明白「聖顯」之道。 人生下半場,正在為離開這個星球做準備,餘生只想保守好自己的心,期盼在生活裡與人的每一次互動,相遇的每一件事、都要在其中經驗到愛。 當然,如果這個星球不好玩了,也想隨時自駕離去。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Vous aimeriez peut‑être aus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