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生气,我只是觉得你根本不爱我。” 你是不是也说过这样的话?其实你不是生气,而是有点失望,有点孤单,或者只是想被好好听见。但很多时候,这些感受,我们都不太知道该怎么表达。
本期节目,我们想聊聊一种听起来温柔、但其实特别有力量的沟通方式:非暴力沟通。
我们从自己的真实经历出发,聊了聊:
为什么我们常常“想好好说”,却不小心吵起来了
为什么表达感受这么难,为什么说出口的总是“你不尊重我”,而不是“我其实有点难过”
如何用更温和但更清晰的方式,让别人听懂你,也让你自己不再压抑。
这期节目我们不讲理论,也不是来教你“说话技巧”的。我们一起拆解了非暴力沟通的四个核心步骤(观察、感受、需要、请求),也聊了聊情绪管理、表达障碍,甚至中文语境下我们说“感受”时面临的独特挑战。
语言不是武器,它是连接。愿我们都能慢慢练习,在关系里,变得更靠近,也更安心。
时间轴:
00:02 “你是不是一点儿都不在乎我?” “你能不能不要总胡思乱想?” —— 一个再熟悉不过的对话模式。
02:02 什么是非暴力沟通?它不仅适合恋人、同事、朋友之间的对话,更是一种温柔而坚定的“表达练习”。
02:47 “观察”是什么?“你总是迟到” 不叫观察,“你今天迟到了15分钟” 才是。
05:39 “感受”为什么最难?“你不尊重我”其实不是感受,而是一个判断。
7:07 为什么东亚文化的表达更难“讲感受”?因为我们的语言习惯,更擅长描述行为、判断,而不是情绪。
8:27 情绪管理:表达感受前,先找到自己的情绪。“情绪词轮”其实是个超实用工具。
10:33“需求”背后,是你没说出口的渴望:“我希望你认真地陪我吃完这顿饭”。
13:09 “请求”不是命令,而是一种真诚邀约:“你愿意把手机先放下,吃完饭再看吗?”
15:40 非暴力沟通不只是“好好说话”,它是一种结构性的对话方式,也是一种自我练习。
20:09 为什么“讲道理”讲不通?因为你大脑已经被情绪劫持了
25:45 先开口的人,并不是在道歉,而是在表达在乎。
这一期我们没有吵架,但聊得挺深 ❤️。非暴力沟通听起来像心理学理论,实践起来其实也就是——“看清楚、讲明白、说出来、请一请”。
如果你也有一些表达上的困难,或者你在某段关系里总觉得“没法好好说话”,欢迎留言告诉我们你最共鸣的那一刻。
信息
- 节目
- 频率一周一更
- 发布时间2025年9月9日 UTC 19:00
- 长度28 分钟
- 分级儿童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