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濤浪花、川流形體,白色貨櫃如水如波,蕩漾於台灣第一大港高雄港邊。
身為高雄重要的文化節慶,自2001年起舉辦至今的高雄國際貨櫃藝術節,以「貨櫃」鮮明的意象及概念承載這座城市的文明發展,帶領大港出航。隨著時空環境的變遷,每屆貨櫃藝術節不斷地重新思考貨櫃對於這座城市文化的意義,以及身為一個藝術展演平台的可能性。
本屆2023高雄國際貨櫃藝術節以「海口味」為想像,將大港鮮明的意象和貨櫃、港、城、海洋重新連結,創造一個訴說著海港語言的藝術節慶;並在這個概念下,以「引水入港」、「向海而歌」、「五米停留」及「鮮『未』!」等4個港口意象,化為創作的子題,詮釋海港的風貌。
回到最為熟悉的港口,各式貨櫃乘載著藝術家最獨特的創意,形塑出高雄的大港城市美學。現在就透過2023高雄國際貨櫃藝術節共同策展人陳柏年的專訪,看老牌的城市型藝術節慶,如何連結過去的海口、現在的港區與未來的高雄,讓三者重新交織、對話。
💗 不可錯過精彩內容 💗
- (02:43) 貨櫃藝術節是城市藝文的平台,也是與市民溝通表達當代議題的平台
- (07:08) 貨櫃藝術節將高雄舊有形象,以藝術的語言轉化,產生新的連結
- (09:55) 以貨櫃作為命題,給予了藝術家創作上的依據,但不會是限制
- (14:21) 在發想本屆策展主題時,剛好聽到了拍謝少年的專輯《海口味》……
- (16:10) 海口味從感官出發,又可用不同的層面詮釋,就如同海洋的包容性
- (19:10) 「引水入港」、「向海而歌」、「五米停留」及「鮮『未』!」等4個子題介紹
- (23:52) 本屆邀請六組藝術家/團隊,發揮創意,利用貨櫃詮釋海港的風貌
- (33:30) 藝術是極有創造性的技巧,貨櫃藝術節可以持續拓展媒材、策展主題的可能
- (35:43) 身為市民,可以在自己居住的環境遇見藝術,是非常好的事
- (38:24) 城市型藝術節慶要讓人好親近,也歡迎你以輕鬆的方式來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