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半球唠嗑局

EP33. 在裁员潮里,为什么有的商业分析师更抢手?

项目延期、预算超支、会议扯皮……很多时候,问题不是没人干活,而是没人能把问题问清楚。

这就是商业分析师(BA)的价值所在:不是写代码,不是拍板,而是在混乱里找到秩序,在繁杂信息中寻找规律,用分析结果辅助商业决策,协调各方意见促成一致。

在这一期里,我们对话 Westpac 高级商业分析师 Sophie。她从半导体销售到维大商分硕士,再到入行做到高级商业分析师,在新西兰职场一步步把各种软技能修炼成了不可替代的竞争力。为什么在裁员潮里,她反而成了“被抢”的人才?

时间轴

  • 1:01 嘉宾自我介绍:从半导体销售到维大商分硕士,再入行做商业分析师
  • 2:10 真实项目拆解:发现问题 → 访谈搜集 → 结构化呈现 → 推动决策 → 落地追踪
  • 18:07 软技能深挖:倾听、表达、提问、主持工作坊、冲突协调
  • 24:15 新人踩坑与自救:听不懂、问不出?先补行业与系统的“语境”
  • 27:24 T 型人才成长:横向底层能力 × 纵向行业深耕;警惕“分析瘫痪”
  • 31:13 简历与面试策略:关键词、相关性、让简历有活人感
  • 35:02 华人商业分析师的能见度:向上沟通、阶段汇报、可复制的分享会
  • 39:17 远程在皇后镇:生活方式 vs 职业发展取舍
  • 43:04 行业现状:新人难进?为何资深跨域商业分析师仍然稀缺
  • 51:34 给学生与转行者:课外 > 分数;人脉 > 闭门苦学;先做出“可展示的样本”

金句

  • “定位问题,就是成功的一半。”
  • “提问像黑暗里的手电筒——你指到哪,对方就看到哪。”

感谢 Sophie 的分享,如果你对商业分析师这个职业感兴趣,或者正在准备转型,别错过本期节目。也请关注 Sophie的小红书’曦爷的肆意人生’和她创办的BA Career Meetup

❤️ 喜欢这期的话,欢迎点赞、转发,或者在评论区聊聊:你最想锻炼的 BA 技能是哪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