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数据】
⚡️ 目标价跳涨:高盛将目标价上调13%至87港元,基于2028年51.5倍市盈率
🚀 技术升级:积极迈向40nm/28nm先进制程,2027年切入28纳米节点
💸 产能扩张:12英寸新厂产能爬坡超50%,并购华力微打开新空间
🌐 政策红利:大基金三期规模470亿美元,全面扶持产业链
🔍 章节索引
一、高盛看多逻辑:为什么此时强力推荐华虹?
→ 技术迁移加速:
- 从55/65nm向40nm/28nm制程推进,28nm工艺预计2027年量产
- AI服务器与边缘计算催熟成熟制程需求,华虹成国内关键供应商
→ 产能释放明确:
- 华虹九厂(Fab9)设计产能每月8.3万片,当前产能利用率超100%
- 拟收购华力微五厂(Fab5),新增每月3.8万片12英寸产能
→ 政策强力支持:
- 国家大基金三期规模470亿美元(二期仅290亿),覆盖全产业链
- 基金已投资拓荆科技子公司,强化沉积、键合、检测设备环节
二、财务预测:盈利拐点何时到来?
→ 盈利预测上调:
- 高盛将2028-2029年净利润分别上调0.2%和0.6%
- 预测2025-2029年纯利:0.82亿→2.67亿→3.56亿→4.80亿→6.11亿元
→ 毛利率改善:
- 2029年毛利率预测上调0.1个百分点,产能利用率前景乐观
- 预计毛利率从2024年9.2%升至2025年末12.0%,2028年接近20%
→ 营收增长路径:
- 2026-2028年营收年复合增长率18-20%,2028年达45.8亿美元
三、需求引擎:哪些领域驱动华虹增长?
→ AI相关需求:
- AI服务器功率管理IC与功率半导体主要采用成熟制程
- GPU热设计功耗从700W→1400W→2000W,功率芯片需求激增
→ 传统领域复苏:
- 模拟与电源管理产品Q2营收1.6亿美元(同比+59%)
- 功率器件营收1.7亿美元(同比+9.4%),汽车电子需求稳健
→ 国产替代加速:
- 国内无晶圆厂客户需求增长,本土设备公司产品线更齐备
- 华虹推进"China for China"战略,获意法半导体、英飞凌等国际客户
四、风险提示:投资华虹需关注哪些变量?
→ 短期盈利压力: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71.95%,受新厂折旧与研发投入影响
- 华虹制造项目年折旧1.7-1.8亿美元,持续挤压毛利率
→ 技术追赶挑战:
- 行业向28nm及以下先进制程迁移,华虹面临技术代际差距风险
- 中芯国际已实现14nm FinFET量产,华虹先进制程布局相对滞后
→ 市场波动风险:
- 计算类业务收入Q2同比下降21.5%,MCU需求疲软
- 中美贸易不确定性可能影响设备获取与国际客户合作
Informations
- Émission
- Publiée2 octobre 2025 à 00:52 UTC
- Durée11 min
- ClassificationTous publ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