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是個想讀美術的高雄孩子,
卻在家庭期望下踏上了心理學與神經科學的學術道路。
從台大心理系的文化衝擊,到美國柏克萊深入研究視覺與聽覺,
他始終沒忘記自己對藝術的初衷。
本集中,我們從他的姓氏故事談起,
走過他逃學、修課、轉系之間的迷惘與突破,
聊到他如何用生理心理學的視角重新審視藝術與感官經驗,
並思考「為什麼我們覺得某些東西好看?」
也別錯過他在蘭嶼勵德班服役的戲劇性人生段落,
以及對林布蘭、巴哈與貝多芬的深刻詮釋。
他相信「這個世界上沒有壞人」,也相信人生有其隨機與寬容之處。
🧠 想了解藝術與科學如何交織?
🌌 對生命哲學、感官經驗與美的本質感興趣?
本集一次聽懂陳老師的橫跨心理、藝術、宗教與人生的獨特視角。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Information
- Show
- FrequencyUpdated Weekly
- PublishedOctober 1, 2025 at 11:00 AM UTC
- Length1h 7m
- RatingCle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