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tureCast/未来播报

atelierqin

洞悉明日科技趋势,把握实时投资机遇。 Unlock tomorrow's tech trends and capture today's investment opportunities.

  1. -2 Ч

    EP50 腾讯:3Q25前瞻,游戏霸榜、AI赋能,花旗重申“买入”看高735港元

    🔥【核心数据】 目标价:花旗研究维持对腾讯控股“买入”评级,目标价735港元。 业绩展望:预计3Q25总收入同比增长13.5%至1897亿元人民币,非GAAP净利润同比增长11%至664亿元人民币。 增长双引擎:在线游戏与在线广告成为核心驱动力,预计增速分别为17%和19.8%。 AI全面渗透:内部超40%新代码由AI生成,To-C产品元宝APP DAU跻身行业前三,To-B产品腾讯会议AI功能用户同比增150%。🔍【章节索引】 一、业绩引擎:游戏与广告为何能持续超预期? 游戏护城河加深: 霸榜统治力:2025年9月,腾讯游戏占据中国iOS畅销榜前十中的八席,《王者荣耀》、《和平精英》地位稳固。 新爆款诞生:《三角洲行动》DAU突破3000万,用户使用时长已超越王牌产品,展现出强大的用户粘性与收入潜力。 未来弹药库:拥有96款移动游戏储备,其中56款已获版号,《王者荣耀·世界》、《怪物猎人:旅人》等大作备受期待。 广告增长动能强劲: 技术驱动:AI赋能广告投放效率提升,直接拉动收入。 生态繁荣:视频号、微信搜索、小商店等场景持续贡献增量流量与变现机会。二、未来基石:AI与云业务如何构筑第二曲线? AI技术内生外化:混元大模型持续迭代,3D建模精度大幅提升;AI已在代码生成、内容审核等内部环节规模化应用,提升运营效率。腾讯云推出全面的AI Agent框架,从基础设施、开发平台到应用生态,全力押注企业级AI市场。 云业务全球扩张:计划投资1.5亿美元在沙特建设中东首座数据中心,并扩建日本大阪节点,标志着腾讯云国际化战略进入加速期。三、生态进化:微信的“超级应用”货币化之路 创作者经济爆发:视频号变现创作者数量同比增长209%,过去一年帮助近800万开发者和创作者增收。 内容赛道狂奔:小说小程序广告变现规模一年增长12倍,短剧赛道开发者数量半年激增超40%。 支付与线下活力:黄金周期间,微信支付在新兴城市增长显著,国际游客访问小程序日均超60%,显示其生态的跨境吸引力与线下渗透力。四、估值锚点:为何现在仍是“买入”时机? 信心回购:自2Q25业绩后至10月中旬,腾讯累计回购金额达203亿港元,大规模回购彰显管理层对当前价值的认可与信心。 估值支撑:花旗采用分类加总估值法,目标价735港元对应2025/2026年非GAAP市盈率分别为24.7倍和21.8倍。估值得到游戏基本盘的稳健增长、AI带来的效率提升与收入增量、以及微信生态强大货币化潜力的多重支撑。

    11 мин.
  2. -1 ДН.

    EP49 北方稀土:稀土战略地位升级,花旗“买入”评级,目标价72元

    🔥 【核心数据】⚡️ 目标价:花旗给予北方稀土“买入”评级,目标价72元;中国稀土“中性”评级,目标价61.6元。🚀 周期定位:全球稀土行业处于“早期至中期上升周期”,供需格局持续改善。💸 需求引擎:新能源汽车、风电、机器人驱动需求,预计2027年全球钕铁硼磁材需求达185,562吨,其中新能源汽车需求95,655吨。🌐 供给主导:中国控制全球85%-90% 的稀土冶炼分离产能,稀土永磁材料产量占全球约90%。 🔍 章节索引一、行业周期:为什么稀土处于“黄金上升期”?→ 供给刚性:- 中国稀土开采实施配额制,2025年总量控制指标为27万吨,重稀土配额已连续6年维持在2万吨。- 行业整合形成 “南北双寡头”格局,北方稀土与中国稀土集团合计控制全国98% 的开采配额。→ 需求结构性增长:- 新能源汽车:单车钕铁硼用量2-4千克,2025年1-5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增超40%。- 人形机器人:单台机器人需2-4千克高性能钕铁硼,预计2035年贡献1万-2万吨稀土需求增量。- 风电:永磁直驱风机每MW装机消耗700-800千克钕铁硼。 二、投资焦点:北方稀土为何成为首选?→ 资源与配额优势:- 北方稀土拥有全国75.2% 的轻稀土配额(18.87万吨),依托白云鄂博矿形成绝对垄断。- 公司冶炼分离产能20万吨/年,全球规模第一,稀土金属产能4.2万吨/年。→ 全产业链布局:- 覆盖采矿-冶炼-磁材深加工,高端磁材用镨钕合金国内市占率超50%。- 绿色冶炼项目投产后,成本降30%,萃取分离能力提升至10.7万吨/年。→ 盈利弹性:- 2025年H1业绩预增超1800%,机构预测2025-2027年净利润43亿/61亿/72亿元。 三、风险警示:高景气下的隐忧→ 政策依赖:- 稀土配额调整、出口管制变动可能影响利润分配(如2025年重稀土出口管制引发海外价格飙涨44%)。→ 海外替代尝试:- 美国MP Materials、澳大利亚莱纳斯加速扩产,但2025年海外合计产能不足3000吨(仅为中国2%),且依赖中国冶炼设备。→ 估值压力:- 中国稀土(CRE)PB达8.33倍,处于历史98% 分位,估值已偏高。 四、未来趋势:稀土战略价值如何演化?→ 技术壁垒巩固主导地位:- 中国稀土分离技术(如低温浓硫酸焙烧)实现95% 回收率,海外成本10-15美元/公斤(中国仅4-7美元/公斤)。→ 绿色循环加速:- 中国稀土集团废料回收能力达3万吨/年,预计2030年再生稀土供应占比30%。→ 地缘博弈升级:- 出口管制扩大至“技术封锁” 与 “长臂管辖” ,强化全球定价权(海外氧化镝价格较国内溢价3倍)。

    11 мин.
  3. -3 ДН.

    EP48 AI芯片哪家强?开源平台实测:AMD成本省50%,英伟达能效高20%

    🔥 【核心发现】⚡️ 成本革命:AMD MI325X在特定场景下TCO比H200低50%,颠覆性价比认知🚀 能效突破:英伟达GB200 NVL72 能效提升8倍,每兆瓦Token产出领先AMD 20%💸 测试规模:平台每夜在数百颗芯片上运行,覆盖主流推理框架与模型🌐 开源价值:InferenceMAX™完全开源,提供真实世界应用基准 🔍 章节索引一、基准测试革命:为什么需要InferenceMAX™?→ 行业痛点:- LLM推理软件每月迭代,传统基准测试迅速过时- 厂商宣传数据与真实业务场景存在巨大差距→ 平台创新:- 每夜自动测试数百颗GPU,持续追踪SGLang/vLLM/TensorRT-LLM性能- 模拟聊天/推理/摘要等真实负载,1k输入8k输出标准场景→ 测试范围:- 覆盖GB200 NVL72, MI355X等主流GPU,即将扩展Google TPU/AWS Trainium- 支持LLaMA 70B, DeepSeek R1 670B, GPT-OSS 120B等模型 二、四大关键指标:如何科学衡量推理性能?→ 吞吐量vs交互性:- 吞吐量(tok/s/gpu)体现系统总处理能力- 交互性(tok/s/user)决定用户体验,高交互性=更高单Token成本→ TCO核心指标:- 每百万Token总拥有成本=吞吐量+芯片每小时总成本- 综合考虑设备折旧+电力+运维,反映真实经济效益→ 能效新标准:- 每兆瓦Token吞吐量=性能/能耗的综合评估- 直接关系数据中心运营成本和碳足迹 三、性能对决:AMD与英伟达谁更胜一筹?→ AMD优势场景:- MI300X在Llama3 70B FP8推理负载中表现强劲- MI325X在GPT-OSS 120B MX4摘要任务中超越H200- 使用vLLM时TCO效率显著优于同级英伟达产品→ 英伟达护城河:- GB200 NVL72在FP8 DeepSeek 670B高交互场景下- TCO效率领先其他芯片4倍,能效提升8倍- Blackwell架构每兆瓦Token产出比CDNA4高20%→ 选型建议:- 高交互应用优先考虑英伟达GB200系列- 批处理任务可重点评估AMD MI300X/MI325X 四、技术深潜:开发中的挑战与突破→ 生态兼容性:- 英伟达Blackwell NCCL SM100支持缺失- AMD ROCm AITER权限冲突,SGLang镜像问题- Flashinfer文件锁竞争,驱动资源泄露等底层bug→ 优化技术前沿:- 解耦服务:DeepSeek R1支持计算与存储分离- 大尺度专家并行:提升MoE模型推理效率- 多Token预测:显著加速特定工作负载→ CI/CD挑战:- GitHub Actions在大规模作业编排中遇到瓶颈- 工作流可视化超时,artifact下载限制制约扩展

    15 мин.
  4. -5 ДН.

    EP47 AMD拿下OpenAI千亿订单!6GW算力挑战英伟达,目标价直指246美元

    🔥 【核心数据】⚡️ 合作规模:AMD与OpenAI达成6GW AI算力合作,投资规模超1000亿美元🚀 股价目标:摩根士丹利将AMD目标价从168美元大幅上调至246美元💸 股权纽带:AMD向OpenAI发行1.6亿股认股权证,行权条件与股价及部署进度挂钩🌐 部署计划:首次1GW容量部署预计于2026年下半年开始 🔍 章节索引一、合作深度解构:为什么这是"改变游戏规则"的交易?→ 算力规模对标:- OpenAI并行推进AMD 6GW与英伟达10GW算力建设- AMD Instinct MI450 GPU获顶级AI实验室认可,2026年H1量产→ 股权绑定机制:- OpenAI可能获得AMD高达10%股权,形成深度利益绑定- 权证行权与AMD股价达600美元等里程碑挂钩,激励长期合作→ 融资创新模式:- 英伟达对OpenAI的千亿美元投资,部分将用于采购AMD芯片- 形成"英伟达出资-OpenAI采购-AMD供应"资本闭环 二、财务影响:百亿美元营收如何实现?→ 收入预测跳升:- 摩根士丹利将AMD 2027年数据中心GPU收入预期从130亿上调至200亿美元- 2027年总收入预期从442亿上调至512亿美元→ 盈利杠杆效应:- 非GAAP每股收益预期从6.74调升至8.82美元- 目标价基于2027年每股收益30倍PE,与英伟达/博通估值看齐→ 市场反应:- 消息公布后AMD股价盘前暴涨超37%- Jefferies上调评级至"买入",目标价300美元 三、生态破局:OpenAI如何补足AMD短板?→ 软件生态攻坚:- AMD近期收购多家AI软件初创公司,增强ROCm软件套件- OpenAI作为"灯塔客户",助力突破企业"观望"心态→ 服务器生态拓展:- 收购ZT Systems构建完整硬件产品线- 国内胜宏科技(AMD显卡PCB主要供应商)份额达40%→ 光模块配套:- 中际旭创为AMD MI300服务器供应800G光模块- 在微软AMD MI350服务器1.6T光模块订单中份额达45% 四、竞争格局:AMD能否真正挑战英伟达?→ 英伟达反制:- 与英特尔合作开发x86+RTX GPU小芯片SoC- 计划整合进1.5亿台笔记本电脑→ AMD产品路线图:- 2026年推出Medusa Point(Zen 5架构)- 2027年推出Gator Range(Zen 6架构)→ 长期挑战:- 仍需在投资回报率上证明超越英伟达的能力- 6GW部署存在融资与技术验证风险

    9 мин.
  5. -6 ДН.

    EP46 光伏9月价格虚高?多晶硅库存堆积130GW,年底价格恐暴跌20%

    🔥 【核心数据】⚡️ 价格异动:9月多晶硅价涨8%、玻璃涨15%,但均为虚假繁荣🚀 库存危机:产业链库存达130GW,超下半年需求4倍💸 价格预警:多晶硅/玻璃年底前将暴跌20%,盈利持续承压🌐 需求分化:中国安装量同比降55%,出口却增47%至27.5GW 🔍 章节索引一、价格迷局:9月上涨为何只是“回光返照”?→ 补库存驱动假象:- 下游硅片/组件厂商恐慌性备货,非实际需求复苏- 20GW多晶硅/15GW玻璃库存从生产商转移至客户侧→ 反内卷效果有限:- 限价措施仅带来温和改善,无法扭转供给过剩- 上游现金毛利率微升,下游盈利加速恶化→ 供需严重失衡:- 130GW多晶硅库存足以满足下半年30GW需求的4倍- 玻璃出货量10月将环比降20%,价格支撑彻底瓦解 二、全球需求:中国出口强劲背后的隐忧→ 海外补货周期:- 8月组件出口27.5GW(环比+29%,同比+47%)- 受低库存+涨价预期驱动,但持续性存疑→ 国内安装骤降:- 8月新增安装7GW(环比-33%,同比-55%)- 累计安装231GW(同比+65%),但增速明显放缓→ 全球需求疲软:- 8月全球组件需求39GW(同比-4%),年初至今仍增32%- 欧美市场去库存接近尾声,但新增需求乏力 三、盈利困局:价格战何时才是尽头?→ 上下游分化加剧:- 上游多晶硅毛利率短暂回升,下游组件深陷亏损- 企业被迫降价抢单,毛利率跌破盈亏平衡线→ 产能出清缓慢:- 一级厂商拒绝减产,供给过剩持续恶化- 中长期行业盈利能力将保持低位,复苏遥遥无期→ 技术路线博弈:- 颗粒硅成本优势显现,协鑫科技获中性评级- 棒状硅厂商(大全/通威)面临更大压力 四、投资策略:在产能过剩中寻找alpha→ 重点推荐环节:- 薄膜领域:福斯特(买入)- 高效组件:隆基绿能(买入)- 颗粒硅:协鑫科技(中性)→ 谨慎回避环节:- 玻璃:信义光能(卖出)- 棒状硅:大全能源/通威股份(中性/卖出)- 硅片:TCL中环(卖出)- 设备:迈为股份/北方华创(卖出)

    9 мин.
  6. 6 ОКТ.

    EP45 抛弃LLM?!从“知”到“行”,如何让机器人学会“做梦”与“直觉”?

    🔥 【核心突破】⚡️ 学习革命:四足机器人1小时学会站立行走,跌倒后10分钟掌握翻身🚀 效率跃升:生成式模拟器减少90%真实世界试错成本💸 技术拐点:Google Veo 3实现零样本物理推理与工具使用🌐 新定律:"世界经验Scaling Law"开启交互学习智能体万亿赛道 🔍 章节索引一、LLM困局:为什么语言模型永远教不会机器人?→ 根本缺陷:- LLM仅模仿表面,缺乏目标驱动与经验学习能力- 语言与动作天然脱节,"轻轻放置"无法指导具体力学参数→ 延迟致命:- 大模型推理延迟数百毫秒,无法满足动态环境实时需求- 导致规划层与控制层严重割裂,机器人行动笨拙迟缓→ 人类对比:- 人类靠"做"与"直觉"学习(如开车/打球),非依赖推理手册- 通过心理模拟预判结果,形成内部预测模型 二、视觉直觉:视频模型如何重构AI认知?→ 学习机制革命:- 通过预测像素序列直接学习物理规律与因果关系- 如同LLM预测文本,但维度从语言升级到物理世界→ 能力实证:- Google Veo 3零样本完成分割/物理推理/工具使用- 展现类似人类的"视觉直觉",无需大量标注数据→ 本质定位:- 生成式模拟器能预测动作导致的画面变化- 赋予机器预见能力,实现直觉决策 三、世界模拟:Scaling Law如何扩展到经验领域?→ Daydreamer突破:- Pieter Abbeel让机器人在潜在空间自主规划- 通过"想象"生成经验,端侧强化学习持续优化→ 效率跃迁:- 传统方法需数月真实训练,现压缩至小时级- 试错成本降90%+,安全性大幅提升→ 新定律诞生:- "世界经验Scaling Law":数据量×交互复杂度=智能水平- 机器人成为自身模拟器,开启自我进化通道 四、应用前景:万亿美元交互智能市场如何布局?→ 工业机器人:- 复杂装配任务学习时间从6个月→1周- 适应非结构化环境,故障率降70%→ 家庭服务:- 看护机器人通过观察学习个性化照护- 餐饮机器人掌握"手感"精准控制力度→ 自动驾驶:- 生成极端场景模拟,训练成本降80%- 预见潜在事故,决策速度提升5倍

    13 мин.
  7. 4 ОКТ.

    EP44 电力危机逼近,数据中心争夺战改写全球格局

    🔥 【核心洞察】⚡️ 资本黑洞:单个250MW数据中心成本120亿美元,全球AI投资将达1万亿美元🚀 电力危机:2030年数据中心耗电激增160%,老旧电网成最大瓶颈💸 融资革命:证券化融资释放25%现金流,主权基金入场布局🌐 地缘博弈:数据中心成新时代"大使馆",中东/拉美成兵家必争之地 🔍 章节索引一、范式革命:为什么AI需要重塑世界基础设施?→ 历史性拐点:- 继铁路/互联网后第三大技术革命,催生新产业与商业模式- 超大规模运营商(Amazon/Google/Meta/Microsoft)2027年前投入1万亿美元→ 实体基础缺失:- AI不仅需要代码与模型,更需要混凝土/钢铁/硅实体支撑- 典型250MW数据中心上线成本120亿美元,超多数国家年度基建预算→ 融资模式创新:- 高盛资本解决方案团队整合公私资本,设计综合融资方案- Equinix与新加坡主权基金150亿美元合资项目成行业标杆 二、电力困局:160%需求增长如何破局?→ 需求爆炸现实:- 全球数据中心耗电2030年增160%,AI工作负载是传统5-8倍- 美国电网平均年龄40年,扩容速度跟不上需求增长→ 多元能源解决方案:- 核能复兴: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s)提供稳定基载电力- 可再生能源+储能:太阳能/风能配先进电池技术实现" Meter后"自供电- 地理套利:Stargate项目选址德州阿比林,利用能源丰富+人口稀少优势 三、地缘政治:数据中心如何成为新时代"大使馆"?→ 战略价值重估:- 数据中心承载数据主权,成为地缘影响力新工具- 各国通过AI基建投资强化联盟、提升经济竞争力→ 全球布局加速:- 超大规模运营商重点布局中东(能源丰富)和拉美(巴西增长潜力)- 芯片出口管制、数字政策、数据隐私法规成供应链风险变量→ 中国角色缺席:- 西方巨头主导全球扩张,中国受技术限制难以同等参与- 东南亚成为中美技术竞争缓冲地带 四、资本革命:万亿美元从哪里来?→ 传统融资瓶颈:- 银行短期建设贷款成本高,占用大量现金资源- 项目风险评级制约融资规模→ 证券化创新:- 将稳定运营数据中心打包成SASB CMBS/ABS或私募债券- 替换短期贷款,降低利息支出,释放25%现金再投资→ 玩家多元化:- 主权财富基金(如新加坡GIC、中东PIF)成为重要资本来源- 基础设施基金、保险资金加大配置比例

    14 мин.
  8. 3 ОКТ.

    EP43 阿里巴巴2:阿里云收入Q2暴增26%!摩根大通目标价看高240港元

    🔥 【核心数据】⚡️ 目标价跳涨:摩根大通将目标价从170美元→245美元(+44%),港股240港元🚀 云业务爆发:阿里云Q2收入同比增26%,连续8个季度加速增长💸 AI巨额投入:未来三年投资3800亿元(约530亿美元)于AI/云基础设施🌐 生态规模:魔搭平台已构建超80万个AI智能体,成国内最大模型社区之一 🔍 章节索引一、估值重构:为什么阿里从"弃子"变"核心资产"?→ 市场表现碾压:- 估值倍数从周期股转向成长股,对应15-20倍市盈率→ 叙事根本转变:- 从"电商份额流失方"变为"中国互联网一线资产"- 基于15倍2028财年预期市盈率,目标价245美元→ 风险提示:- 本地生活面临腾讯/百度竞争,数字内容投资压力持续- 移动业务变现进度可能不及预期 二、云业务引擎:生成式AI如何引爆新增长?→ 三大驱动力:- 互联网:大模型训练与推理需求井喷- 自动驾驶:感知决策系统算力需求激增- 具身智能: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快速崛起→ 中国市场特性:- 生成式AI扩散速度超越SaaS,部署摩擦更小- 效率提升范围更广,从营销到供应链全覆盖→ 应用时间表:- 12-36个月内从工具测试转向智能体自动化- 营销、服务、编码、财务部门率先规模化应用 三、电商协同:AI如何重塑万亿GMV生态?→ 商家效率革命:- "造点"图像/视频生成工具节省30%内容制作成本- 通义千问3图像编辑模型缩短商品上架周期50%+→ 消费者体验升级:- AI推送精准度提升,转化率提高15-20%- 价格优化与内容个性化创造增量消费者剩余→ 阿里变现空间:- 通过提高广告ROI和智能体工作流订阅实现重新定价- 羚羊AgentOne平台提供营销、分析、客服、运营全栈解决方案 四、全栈战略:3800亿投资构筑多深护城河?→ 基础设施层:- 超大规模云和数据库(IaaS/PaaS)日均处理PB级数据- 自研推理芯片含光800能效比提升40%→ 模型能力层:- 通义千问系列快速迭代,Qwen2.5在50+评测领先- 提供多种规模开源模型,适配不同场景需求→ 开发生态层:- 魔搭/百炼成中国最大模型社区,开发者超百万- 淘宝/天猫AI工具覆盖80%头部商家,日调用超亿次

    11 мин.

Об этом подкасте

洞悉明日科技趋势,把握实时投资机遇。 Unlock tomorrow's tech trends and capture today's investment opportunities.

Вам может также понравитьс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