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ro Lab | 總經實驗室
EP49 | 華爾街即將邁入 AI 時代?高盛 Goldman Sachs 首度部署虛擬工程師!Devin自主式 AI 程式員到底多強?
本集《Macro Lab 總經實驗室》帶你直擊華爾街 AI 前線─高盛(Goldman Sachs)攜手新創 Cognition Labs,推出全球首個自主式軟體工程師 “Devin”,從多步驟開發自動化到未來「混合勞動力」願景,我們用最完整的案例與數據,拆解這場金融業 AI 革命帶來的機會與挑戰!
Chin 帶你拆解三大核心議題:當 AI 不再只是輔助工具,而是真正的「代理人」,金融機構與工程師的角色將如何重塑?
1️⃣ 高盛 × Cognition Labs:Devin 自主式軟體工程師試點 [0:50]
- 部署規模:與高盛現有約 1.2 萬名人類開發者並肩,初期數百個 AI 實例,未來可擴充至數千。
- 核心功能:自動從需求分析、程式撰寫、測試到 CI/CD 部署,全流程多步驟任務自動化;專攻繁瑣、重複的程式碼維護與升級。
- 監督與迭代:人類工程師可隨時介入審查與回饋,確保程式碼品質、安全與合規。
2️⃣ 代理式 AI(Agentic AI)解構 [3:30]
- 定義差異:超越單一步驟的認知助理(Cognitive Assistant),具備「自主規劃任務與行動」的代理人能力。
- 強化學習機制:透過試錯與獎勵迴圈,學習最佳開發策略,類似教小朋友搭積木,逐步提升程式碼品質。
- 優勢場景:適合標準化、勞力密集型工作,如語言升級、重構與自動化測試,釋放人類工程師投入高階架構設計與創新。
3️⃣ 華爾街 AI 採用進程與混合勞動力願景 [17:00]
- 全域趨勢:微軟、Alphabet 表示約 30% 以上程式碼由 AI 生成,Salesforce CEO 稱內部工作量高達 50% 由 AI 承擔。
- 生產力與風險:Devin 預估可提升 3–4 倍開發效率,但也帶來資安、合規與人力結構重整的挑戰。
- Hybrid Workforce:未來 3–5 年銀行業或將調整逾 20 萬職位,從「編碼工蜂」轉型為 AI 提示設計師與監督專家,企業須投入再培訓與倫理合規架構。
🎯 為何一定要聽?
- 前沿洞察:掌握金融業首例自主式 AI 工程師實戰案例,了解 Agentic AI 的核心價值與運作機制。
- 風險解讀:深度剖析生產力倍增背後的資安與合規挑戰,並預測人力結構調整趨勢。
- 實務對策:學會如何為團隊設計監督回饋流程、強化 AI 治理與再培訓策略,做好「人機協作」時代準備。
🔔 立即收聽 → 訂閱 Macro Lab,解鎖更多 科技 × 經濟 × 社會 深度剖析!
👍 按讚+分享,加入 IG @amateur_economists |Medium|每天早晨 10 分鐘,「通勤咖啡」帶你洞悉世界動能。
Macro Lab: Macroeconomics decoded for builders and doers—because the big picture drives better business.
(對本集內容有興趣的聽眾,歡迎閱讀 CNBC、路透社、TechCrunch 等原始報導!)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Information
- Show
- FrequencyUpdated Semiweekly
- PublishedJuly 24, 2025 at 11:00 PM UTC
- Length15 min
- Season1
- Episode49
- RatingCle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