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七七的愿望书

💕Slogan:在体验中成长,做自己的大树 ⭐充满生命力的趣味闲谈,记录寻找真我的成长之路。 💖主播:荷兰认知神经科学博士在读,Stu Rep。INFJ + 🦁女孩的升级打怪之旅。 ✌不定期更新的鹿七七始终相信走着走着花就开了。希望我们一起赏花。“鹿七七的愿望书”小红书、微博等多平台同名。播客在小宇宙、苹果播客、喜马拉雅、蜻蜓FM 、荔枝FM、Spotify 、Podtail,rephonic,Castbox,Overcast,YouTube music,QQ音乐和网易云音乐等多平台同步。 📌欢迎大家订阅栏目和同名小红书、微信公众号。更新顺序:公众号➡️小宇宙➡️小红书。公众号文章尽量保持多更啦,有很多鹿七七关于生活的多维感受分享和阅读观影感悟。 ✨串台可小宇宙或小红书私信,期待与大家交流

  1. 1 NGÀY TRƯỚC

    EP60.“你已经很幸福了”:一种被低估的情绪伤害

    “真正的共情,不是重新定义对方的处境,而是允许他拥有自己的感受。” 嗨,大家。这是一期凌晨更新。果然人在做喜欢的事的时候是不嫌累的。这几天看了《是女儿是妈妈2 》的前几期,想就着观感聊聊原生家庭中的母女关系。前段时间去旅行也和搭子们聊过相似话题,得到“你已经很幸福了”的回应感觉空落落的。今天顿悟当时的别扭在哪,为什么不太喜欢这样的“安慰”,甚至觉得这种表达是种二次情绪伤害。而我们常常忽略这点。结合这些话题,我录了这期播客。 01:58 母女关系是种很复杂的亲密关系 《是女儿是妈妈2 》共情观后感和四对儿母女关系介绍 13:40 关于原生家庭的问题,我们好像很难被安慰和安慰别人 21:25“你已经比大多数人幸福多了/你已经很幸福了”是种情绪剥削和否定 错位的同理心,逃避情绪;模糊的幸福标准;心理上的二次伤害,和被迫情绪自我审查;人的苦不是比较出来的…… 28:15 为什么我们喜欢说这句话? 集体主义教育;情绪压抑习惯;代际创伤传递;幸福焦虑;情绪表达的语言系统贫乏…… 30:23 如何在面对这类表达时不迷失自己? 分清两种评价:你“过得好” vs 你“感受好”;不试图争辩,但保留自己情绪的合法、合理性;我的感受,不需要通过‘比较’来证明;建立自己的情绪词典和叙述方式;找到“共情盟友”…… 37:33 你怎么看同龄人间的这种表达? 方式笨拙的安慰;自我比较产生的防御;比较幸福…… 🚩 和“你已经很幸福了”相似的表达还有:比较型否定(如至少你……;知足吧……;你比……都……)情绪稀释型(如别想那么多;想开点;没什么大不了的),立场转移型(如她们也不容易;你得站在他们的角度想问题);自我经验压制型(如我比你可惨多了;我没觉得你多难啊;我那时候……都挺过来了),还有“你就是玻璃心”“你太小题大做了”等等。 ♥ 不是批判这些表达,而是希望大家听到潜台词是“你的感受不是那么重要 / 没有表达的必要”时,不要迷失。情绪存在即合理,不需要向别人证明。守护好自己情绪之后,事情能解决也要解决哟。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什么样的共情表达是有效和好接受的。

    44 phút
  2. 6 NGÀY TRƯỚC

    EP59. 极限的30岁前一周 | 关于大海、流星与大冒险

    一场关于成长、逃离与自我探索的旅行。“在尚未准备好时出发,却也一路收获风景。” 嗨,大家。欢迎回到鹿七七的愿望书。大家最近过得好吗?希望还不错。这是一期关于30岁前一周的回顾,夹杂着彷徨、不安与释然。 01:57 开篇 关于 30 岁前的最后一次逃离。 第一阶段是手机戒断。没有手机的一整个周末,我充实又高效地过完了完全属于自己的时光。没有工作、把全部时间投入喜欢的休闲上。 周一拿到手机很快做了第二次逃离,说走就走的旅行,40 分钟了解情况决定,40 分钟收拾行李,人踏上旅程的时候虽然脑袋空空,但精神富足。走过大雨,登上轮渡,在夕阳把天边染成橙色和绯色时到达Texel。 随后的旅行伴随着源源不断的意外之喜。走到的地方会立刻阴转晴,极限追车也都赶上了。一切都是那么恰如其分得好。 🐏羊羊也为我着迷吧 ♥ 行程 📍7.19-20 me-time ➡️ 7.21-23 Texel, 🎂birthday 1 🚢捕虾船,🦭海豹,沙滩冥想,🐑🐂🐔农场,灯塔,最好吃的“荷兰菜” ➡️ 7.23-24 Schiermonnikoog  🎼岛上音乐会,🍺室内野餐➕ Texel啤酒,🌃星空,🌠流星,灯塔,骑行 👆未调色的原图直出,右面那是银河哇 ➡️ 7.24 Groningen 中餐 + 奶茶 ➡️ 7.24-25 Bremen  🍊橙子房果汁,⛪️教堂登顶,乐队排练,川菜➡️ 7.25-26 Münster, 🎂birthday 2 市中心漫游,教堂,蛋糕下午茶,啤酒广场,植物园 👉一直在路上,很好 🚩 与朋友的重逢、与新生孩童的相遇,展开了 “30岁前一周” 的温柔告别。不管 10 年前和 20 年前我怀着怎样的对 30 岁的憧憬,都无比满意现在的样子。自洽和自我接纳是我一直在进修的事。这个年纪和我自己都无比好。 ❀ 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像是场关于自洽、亲密关系、自我节奏和未来理想的对话,回应了对 “30岁” 的焦虑与迷惘,更为自我探索打开了新的大门。我始终相信,会越来越好的。走着走着花会开的。

    31 phút
  3. 9 THG 5

    EP57. ”高敏感人格“是正当化自己不行动的借口吗?

    嗨,大家,欢迎回到鹿七七的愿望书。今天一起谈谈 高敏感型人格 的感受和成长点吧。 01:28 近况和话题引出 为了“按时毕业”拼了 别人帮我做被试各种,我却不愿意会帮? 我是开始变自私了还是有些心理课题待解决? 我是真的不太喜欢被麻烦,还是对 “回报契约”的抗拒?// 16:27 高敏感型人格(Highly Sensitive Person, HSP)——大脑处理信息的方式不同 D.O.E.S 四特征 | D: 深度加工、O: 容易过度刺激、E: 情绪反应强烈、S: 感知细腻 想太多、容易自责(D) 社交一两个小时就筋疲力尽(O) 别人一个细微情绪就察觉到并开始内耗(E + S) 主动和被动的人谁更有掌控权?HSP的核心机制:信息处理深入 + 情绪接收丰富 + 刺激耐受低。 // 24:34 内耗爆点——我不是不上心,只是太怕消耗 为什么我总是懒得主动联系 为什么我行动上显得冷漠但内心其实纠结 为什么以前的伤害让我不敢付出太多 为啥对朋友不公平但自己又控制不住// 25:26 怎么调和:HSP式低耗能关系维护指南 不用违背天性和本心也能稳住关系? “先把界限讲清楚”是一种善意 “预设期望”代替被动应对 保留“低剂量互动”的通道 当你没能帮上别人,试着“补一份情感回应” 勇敢接受“节奏不同的人会离开”,这不是你的错// 32:23 高敏感人格会不会成为一种正当化自己不行动的借口呢? 能量门槛太高(典型HSP现象) 高敏感 ≠ 不负责任 “懒”背后可能是更深层的恐惧 承认特质,但也要看自己有没有停留在“自我保护”模式里 如何在保持自我节奏的同时表达在乎?// 总结 高敏感不是借口,但它确实带来了“行动成本”。 如果我们一再用这个成本来拒绝行动,那的确容易被误解为不上心。 真正的关键是:你有没有用适合你的方式,把“在意”表达出来。 如果没有,那就该反思:你在保护的是自己,还是其实在回避责任?// 🎧 期待你的声音 你也有类似的困扰吗? 你有没有朋友是这种高敏感、社交很累的人?你们怎么相处的? 你有给高敏感的人的小建议吗? 欢迎分享你的小故事/内耗/治愈瞬间。

    39 phút
  4. 15 THG 4

    EP55. 关于期待:期待30岁,期待毕业

    嗨,大家,最近过得好么?希望还挺好的。 没更新的鹿七七去日本开了个会,文章被拒稿,开始打算毕业和考虑未来发展方向。在压力下,生活琐事总能提供治愈力。一直在给自己补充能量的路上。 最近喜欢上写【同名公众号】。想看看鹿七七近况的大家可以关注公众号呀。 近期内容更新顺序是:公众号➡️小红书➡️播客。后期可能有调整,咱们不立Flag。 什么时候毕业、毕业了做什么、去哪生活等等都充满不确定性。但可以确定的是,我要3⃣️0⃣️啦。很期待来着。欢迎大家期待我的“30大寿”现场哈哈哈。 00:31 近期更新 02:04 注意力提升的秘诀:摘掉降噪耳机 07:37 在做的事:更新公众号 09:18 社交在精不在多 10:56 读博的压力与彷徨 13:14 本年度最确定的事:我要 30 了 15:45 二月日本开会 + 日本初印象 17:53 三改文章被拒18:54 心态和生性达观是财富22:15 推荐播客:岩中花述(鲁豫与女性嘉宾对谈),一寸(蒋方舟)我不需要被赞美,我喜欢被低估,但我更需要“被看到”23:05 闲谈:拖延、放空、快速进入工作状态、表演性哭泣、孤独、自律、实习生、自我奖励系统、有序、未来规划……推荐阅读 | 公众号“鹿七七的愿望书”参加学术会议的 takeaway 是什么?科研受挫,恢复能量的秘诀是宇宙奖励系统 | 吐槽真的能带来好运吗?关于孤独和归属感致信息过载但不愿放空的我们允许当所有人都哭的时候,有的人不哭关于周末的 top 1 建议:设置 “悦己日”如何过上充满智慧的生活推荐阅读 | 公众号 “PhD buddy 读博搭子” 两招告别科研拖延自律是个伪命题吗?如何避免在"高效神话"中迷失拥抱“春天式的未完成”,去观察去吸能读博,写本人生修炼手册最有成就感的 routine:一天只做一件事科研倦怠和虚无感科研和生活的正反馈:从心理能量高低看个人需求有序 —— 让自己更好的必经之路博士论文,真该从第一年就开始写像写长篇小说一样写博士大论文

    37 phút
  5. 13 THG 2

    EP54. 回避型依恋:再见了!我的鸵鸟恋人

    大家好,这里是 鹿七七的愿望书 & 自成音浪 串台。本期出场的有:为爱仗剑走天涯的照妖镜、天涯何处无芳草的皮司令和再次登录自成音浪的鹿七七。咱们继续上期的故事会,听听皮司令和鹿七七的 回避型 恋爱史吧。 👇 00:33 皮司令:回避者的自救之路 01:29 1. 回避的不自知与对焦虑的不理解 对创伤经历的不自知与对对方伤痛的不理解 神经机制——压抑者/镇定者自我情绪调节的成功策略18:14 2. 安全的合理敞开与平等沟通成了鞋子里硌脚的石头 对健康的冲突解决方式不适应:平等互动的压力、过度自我监控、信任建立的困难、情感表达的障碍: 源自自深层创伤的共振:不配得感的觉醒 & 真实自我暴露恐惧32:51 3. 两个回避的相遇,演化出菜鸡互啄的大戏 「双回避陷阱」的四大困境:情感需求的黑洞效应、冲突处理的镜面反射、亲密节律的错频共振、未来承诺的量子叠加态 案例分享:与回避型crush持续拉扯一年半53:27 deepseek给皮司令的恋爱史总结:自我觉察是里程碑的进化 0——0———0———0————0——————0 👇 57:52 鹿七七:双回避的你追我逃 前任K:回避——安全——焦虑——回避——回避 鹿七七:回避——安全——回避——焦虑——回避 互补型契合到冷战大爆发,我们在各个维度都有时差 典型的“回避-焦虑共舞”模式:七七希望K回应,K选择沉默,焦虑上升七七越有情绪,K越退缩,最终导致冷战或爆发反之亦然 焦虑的时候总想抓住点什么,而回避型不信任承诺 事出有因:鹿七七的回避之家,一家三口皆回避⭐ 1:15:28 回避型不要靠搞定,成长才是正道 1.  认知升级 2. 人教人教不会,事儿教人,一教就会 “不图”:一种被误解的“好品质” 忽视关系的本质 违背人性的困境 建立健康关系的重要性♥ 1:24:53 结语: 决定关系走向的不是单纯的依恋类型,而是如何维持关系的动态平衡相辅相成的行为与认知调节 与其在自我建造的孤岛上当国王,不如冒着受伤的风险泅渡到真实的人间 🚩希望咱们回避本回们先和自己和解实现自我成长,而不是先苛责自己和强行改变。遇到回避也别怕,这儿不是有现成的案例和相处之道嘛。不知道回避怎么想的,听听皮司令和鹿七七的心路历程会有启发,遇到回避型参考照妖镜的应对之道。我们终将会找到那个人,照进灵魂的回避型契合者以及成为升级版回避或安全型。那,祝大家情人节快乐。

    1 giờ 26 phút
  6. 13 THG 2

    EP54. 回避型依恋:披着“独立”外衣的情感恐惧症

    大家好,这里是 鹿七七的愿望书 & 自成音浪 串台。本期出场的有:为爱仗剑走天涯的照妖镜、天涯何处无芳草的皮司令、再次登录自成音浪的鹿七七、DeepSeek 和 ChatGPT。 参考上期自成音浪对回避型依恋的探讨:E031.回避型依恋(上)|BANI时代,带壳的洋葱怎么剥? 回避型依恋不是勋章而是桎梏,它用虚假的安全感豢养着内心的荒芜。 成年人的必修课是认清:真正的强大不是不需要任何人,而是敢于暴露软肋后依然相信自己值得被爱。 与其在自我建造的孤岛上当国王,不如冒着受伤的风险泅渡到真实的人间。02:07 DeepSeek & ChatGPT 锐评回避型依恋 DeepSeek:回避型依恋的本质,是披着“独立”外衣的情感恐惧症。 ChatGPT:亲密关系中的“高冷艺术家”,但可能是孤独的艺术家 综上,回避型依恋的特征是:🎭 亲密关系中的“独行侠”🛡 假性独立:擅长包装自己的“无需求感”🎭 情感PUA,用冷漠操控关系:“我就是这样,你能接受就接受,不能接受就算了。”🔄 关系中的“自我实现预言”:你看, 果然如此🍬 现代社会的“毒糖果”16:34 回避型依恋的挽尊:我们也是有很多优势的 擅长自我调节 独立且理性 不容易被情绪绑架 很快找到生态位和适应动态变化的环境 边界感强 深情和专一 稳定靠谱 神秘感--致命吸引力26:09 当不同类型遇到回避 焦虑会疯:照妖镜 & 皮司令 安全会焦虑:皮司令 回避会焦虑或者更回避:鹿七七 & 皮司令26:59 当焦虑遇上回避 引子:从回避的角度来说分析绝代双骄中的燕南天的行为模式 照妖镜:纵有为爱仗剑走天涯的胆量,也打不下回避的江湖体验1:与回避的巅峰体验和高开低走体验2:他不自我表达,也禁止伴侣自我表达:暴怒、不耐烦、莫名其妙发脾气背后很复杂体验3:他明明想要爱,却总是胆小,最后选择了无爱一身轻体验4:回避的尽头是性缩力—前期的巅峰体验都是他理想化的自己体验5:害怕受伤的回避,选择先伤害别人48:22 焦虑和回避是相互吸引的圣体么? 焦虑与回避的典型代表:《欲望都市》中的Carrie(凯莉)和 Big(约翰) 1. 行为模式的互补性:触发情感循环 2. 心理需求的投射:熟悉的痛苦感 3. 短期吸引 vs. 长期消耗 4. 突破可能:从“本能吸引”到“意识成长 总结:吸引力背后的真相 51:41 遇见回避型表层是”渡劫“,实际是自我成长/一起成长的绝佳机会

    55 phút

Giới Thiệu

💕Slogan:在体验中成长,做自己的大树 ⭐充满生命力的趣味闲谈,记录寻找真我的成长之路。 💖主播:荷兰认知神经科学博士在读,Stu Rep。INFJ + 🦁女孩的升级打怪之旅。 ✌不定期更新的鹿七七始终相信走着走着花就开了。希望我们一起赏花。“鹿七七的愿望书”小红书、微博等多平台同名。播客在小宇宙、苹果播客、喜马拉雅、蜻蜓FM 、荔枝FM、Spotify 、Podtail,rephonic,Castbox,Overcast,YouTube music,QQ音乐和网易云音乐等多平台同步。 📌欢迎大家订阅栏目和同名小红书、微信公众号。更新顺序:公众号➡️小宇宙➡️小红书。公众号文章尽量保持多更啦,有很多鹿七七关于生活的多维感受分享和阅读观影感悟。 ✨串台可小宇宙或小红书私信,期待与大家交流

Nội Dung Khác Của 鹿七七的播客集

Có Thể Bạn Cũng Thí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