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聽眾朋友,如果你問外國朋友,來到台灣最想參觀的地方是什麼?
很多人會毫不猶豫地回答:故宮博物院。
不論是歐洲的藝術愛好者、美國的大學教授,還是日本的文化旅行團,
故宮在他們心中,就像是「中華文明的寶盒」。
那裡有世界上最細膩的玉雕《翠玉白菜》,有如夢似幻的汝窯青瓷,有比蒙娜麗莎還神秘的《清明上河圖》。
甚至在中國大陸,許多觀光客也會特地飛來台北,只為一睹這些「穿越千年的珍寶」,因為他們知道,這裡保存的,不只是藝術,更是五千年文明的靈魂。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些國寶能安靜地躺在玻璃櫃裡,其實是一段幾乎不可能的奇蹟。
它們曾經流亡、漂泊,經歷過戰火、風雪與死亡。每一件文物,幾乎都是從戰爭的火焰中撿回來的生命。
今天,就讓我帶你回到那段驚心動魄的歷史,講述故宮國寶如何在戰火中逃亡、在動亂中倖存。這是一場沒有刀槍,卻同樣血與火的戰爭。
在這場冒險裡,有人付出一生的心血,有人為此永遠留在了旅途中。
他們不是軍人,卻肩負起保衛國家靈魂的使命。
人物介紹:
一、馬衡:1933年7月,代理故宮博物院院長。1934年4月,任故宮博物院院長。在日本侵華]時,故宮文
物告急而急需南遷,馬衡時任古物館副館長
二、易培基:1925年10月10日,中華民國國立故宮博物院在北京紫禁城成立,當時易培基是清室善後委員
會首席委員。1928年6月18日,中華民國南京國民政府任命易培基為「接收北平故宮博物院
委員」,派其去接收國立故宮博物院,然而易培基生病,在6月21日電請馬衡等五人代辦接
收。
章節大綱:
一、第一章:命運的轉折(九一八事變後,東北淪陷。北平人心惶惶)
二、第二章:第二章:風雨中前行(欲將古物運往南京)
三、第三章:新的抉擇(欲將國寶運往大後方)
四、第四章:新的漂泊(驚險萬里路——文物的八年逃亡)
五、第五章:歸返與命運的分岔(台北與北京故宮的分岔點)
六、第六章:當代回望
本篇封面取自維基百科。
本集書籍:祝勇著 國寶 人民文學出版社
FB和IG粉專:搜尋「歷史就在你身邊」
音樂來源:愛給網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Information
- Show
- FrequencyUpdated Daily
- PublishedOctober 19, 2025 at 6:08 AM UTC
- Length33 min
- RatingCle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