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角幸福科技島

楊心怡、侯信恩(Simon)

在生命的十字路口,拐個彎,在轉角——你將遇見誰? 這裡是「轉角幸福科技島」,一座用聲音築起的島嶼,漂浮在科技、人文與生活之間。 我們邀請每一位旅人——無論是科技創新者、社區實踐者、書寫溫度的創作者,或是在日常中悄悄發光的你我——一起登島分享。 在這裡,專訪與主題交織,不只談未來,也聊幸福;不只談知識,也聽見故事。 歡迎登上「轉角幸福科技島」, 在每一段聲音航行中, 遇見那些驚鴻一瞥,卻在心中留下長長餘溫的他們。 漢聲廣播電台-經典回放區#轉角遇見你 https://audio.voh.com.tw/TW/Playback/ugC_Playback.aspx?PID=162 漢聲廣播電台-經典回放區#幸福小書籤 https://audio.voh.com.tw/TW/Playback/ugC_Playback.aspx?PID=288 漢聲廣播電台-經典回放區#幸福小書籤 https://audio.voh.com.tw/TW/Playback/ugC_Playback.aspx?PID=323 Youtube平台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轉角幸福科技島 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voh.corner 2025年節目鋼琴配樂:#林頌堯、#李昌勳、#朱禹豪 節目企劃:#楊心怡 合作邀約:en0816@gmail.com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 EP848 -  轉角遇見你 - 台灣風土味22: Leona 王琪從世界葡萄酒看臺灣-下 ft.王琪

    8月31日

    EP848 - 轉角遇見你 - 台灣風土味22: Leona 王琪從世界葡萄酒看臺灣-下 ft.王琪

    日安,2025 「 Leona 王琪從世界葡萄酒看臺灣」 在倫敦的國際葡萄酒教育殿堂裡,有一位來自臺灣的身影,正在以獨特的方式,為世界說一個來自東方的故事。 她是 王琪(Leona)——Camellia & Vine 負責人、WSET 總校唯一的臺灣女性講師,也是國際酒評賽常見的評審。從譯介重量級葡萄酒書籍,到開設「臺灣葡萄酒大師講堂」,再到把葡萄酒的品評方法移植到臺灣茶,她既是專業的實踐,也是文化的跨界。 從翻譯到講師:走向世界的臺灣女性 Leona 的專業之路始於 2006 年,翻譯《美國葡萄酒全書》《世界葡萄酒地圖》《自然酒》等多部專書,並將 WSET L1–3 教材完整譯成中文。這些工作奠定了她與世界葡萄酒社群的緊密連結。 如今,她是 WSET 總校授課講師,並多次受邀擔任 Decanter、IWSC、Mundus Vini 等國際賽事評審。2025 年 6 月,她更在倫敦總校開設「臺灣葡萄酒大師講堂」,讓臺灣酒第一次正式站上全球教育舞台。 風味背後的風土 「風味,就是風土。」 Leona 最常強調的一句話,背後蘊含著專業哲學。她提醒學生,評酒的關鍵不是香氣名詞的堆疊,而是 結構(Structure):酸度、單寧/澀感、酒體主體與尾韻。這一套 WSET 的 SAT(Systematic Approach to Tasting)方法,也能無縫轉譯到茶。 在倫敦的課堂上,她用酒的語言來說茶,讓外國人理解「山頭氣」「尾韻」「茶湯主體」;同時,也讓臺灣人意識到,葡萄酒並非高不可攀,它可以像日常喝茶一樣,透過經驗與比較來建立感官座標。 臺灣葡萄酒的挑戰與潛力 2002 年 WTO 開放之後,臺灣才重新允許民間釀酒。至今全臺釀酒葡萄園不足 100 公頃,與法國波爾多的 12 萬公頃相比僅是零頭。然而,在這片土地上,仍有許多酒農默默堅持: 天候挑戰:颱風與豪雨往往迫使農民提早採收,甜度不足;冬果品質佳,但產量更少、鳥害嚴重。 種植方式:臺灣多採「棚架式」以遮雨與利排水;少數直立式因氣候不合,還需額外設施保護。 病害風險:多雨氣候帶來白粉病等黴菌挑戰。 觀光潛力:彰化二林酒莊密集,腳踏車即可串遊,被稱作「臺灣的波爾多」。 Leona 認為,臺灣酒莊若只專注在地市場,將難以永續。「你做的不是一代人的事,而是要讓第二代、第三代都能走下去。」 自然酒與透明思維 在英國的自然酒展上,Leona 第一次體會到「震撼」。自然酒主張少添加、少干預,品質有高有低,甚至有人喝不慣。但它提醒了她:葡萄酒標籤的資訊過於簡略,往往未揭露添加物與工序。 她相信,透明化與誠實溝通,才是下一代酒類教育與市場的趨勢。 茶 × 酒的雙向橋接 Leona 不只教酒,也教茶。 她把葡萄酒的專業方法帶進茶課程,讓英國學生以酒的邏輯理解茶;也把茶的沖泡技巧(溫度、時間、茶量)反饋回酒的教育,幫助學生體會結構變化。這樣的跨界,讓臺灣茶與臺灣酒都更容易走向國際。 國際舞台上的建議 身為國際評審,Leona 給臺灣產業幾個建議: 1. 勇敢參賽:多把酒送進國際競賽,不僅是得獎,而是累積評審語言與專業回饋。 2. 建立制度:參考歐洲 PDO、AOP、IGT 等清晰分級與標示,幫助消費端認知產區與品質。 3. 品種策略:面對氣候變遷,應研究耐病 PIWI 品種,減少農藥依賴。 4. 故事+品質:殖民史、原住民米酒、茶文化都是強大的故事資產,但唯有品質穩定,才能讓故事站得住腳。 「臺灣的故事性很強,」Leona 說,「我們有殖民歷史、原住民文化、茶與酒的交錯……這些都是國際市場喜歡聽的。但如果品質不好,再多故事也沒用。」 她在倫敦課堂上端出臺灣茶,也在國際評審桌前為臺灣酒發聲。從翻譯到教學、從茶到酒,她走的每一步,都在讓世界看見:臺灣的風土,值得被理解,也值得被喝見。 王琪 Leona 倫敦葡萄酒與茶教育Camellia and Vine負責人、WSET四級、WSET總校講師、目前英國唯一來自台灣的女性葡萄酒講師與葡萄酒記者、Decanter, IWSC, Mundus Vini評審 2006年開始,翻譯了數本重量級的葡萄酒跟咖啡書籍,像是《美國葡萄酒全書》、《自然酒》、《世界咖啡地圖》、《世界葡萄酒地圖第七版》與《橘酒時代》等書,同時也是WSETL 1-3 中文教材譯者。 專長: 葡萄酒品評與教學,2024年開始進修葡萄酒釀造與種植碩士 2025. 06. 18 在WSET 倫敦總校葡萄酒大師講堂介紹台灣葡萄酒 2025年4月 波爾多教育獎 → 節目完整訪談請收聽 Podcast 《台灣風土味》《轉角幸福科技島》 #影片收看 (第一則留言) →歡迎訂閱我們的YouTube頻道 《轉角幸福科技島》 #王琪 #倫敦葡萄酒與茶教育Camellia and Vine 負責人 #何鈺櫻 教授 #綠食宣言 #侯信恩 Simon #主持人 #楊心怡 #製作人 #文章撰寫 #轉角遇見你 #幸福小書籤 #不只是科技 #台灣風土味 #臺灣風土味#Leona王琪#WSET#臺灣葡萄酒#自然酒#二林酒莊#茶酒文化#永續釀造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35 分钟
  2. EP847 - 轉角遇見你 - 台灣風土味21: Leona 王琪從世界葡萄酒看臺灣-上 ft.王琪

    8月30日

    EP847 - 轉角遇見你 - 台灣風土味21: Leona 王琪從世界葡萄酒看臺灣-上 ft.王琪

    日安,2025 「 Leona 王琪從世界葡萄酒看臺灣」 在倫敦的國際葡萄酒教育殿堂裡,有一位來自臺灣的身影,正在以獨特的方式,為世界說一個來自東方的故事。 她是 王琪(Leona)——Camellia & Vine 負責人、WSET 總校唯一的臺灣女性講師,也是國際酒評賽常見的評審。從譯介重量級葡萄酒書籍,到開設「臺灣葡萄酒大師講堂」,再到把葡萄酒的品評方法移植到臺灣茶,她既是專業的實踐,也是文化的跨界。 從翻譯到講師:走向世界的臺灣女性 Leona 的專業之路始於 2006 年,翻譯《美國葡萄酒全書》《世界葡萄酒地圖》《自然酒》等多部專書,並將 WSET L1–3 教材完整譯成中文。這些工作奠定了她與世界葡萄酒社群的緊密連結。 如今,她是 WSET 總校授課講師,並多次受邀擔任 Decanter、IWSC、Mundus Vini 等國際賽事評審。2025 年 6 月,她更在倫敦總校開設「臺灣葡萄酒大師講堂」,讓臺灣酒第一次正式站上全球教育舞台。 風味背後的風土 「風味,就是風土。」 Leona 最常強調的一句話,背後蘊含著專業哲學。她提醒學生,評酒的關鍵不是香氣名詞的堆疊,而是 結構(Structure):酸度、單寧/澀感、酒體主體與尾韻。這一套 WSET 的 SAT(Systematic Approach to Tasting)方法,也能無縫轉譯到茶。 在倫敦的課堂上,她用酒的語言來說茶,讓外國人理解「山頭氣」「尾韻」「茶湯主體」;同時,也讓臺灣人意識到,葡萄酒並非高不可攀,它可以像日常喝茶一樣,透過經驗與比較來建立感官座標。 臺灣葡萄酒的挑戰與潛力 2002 年 WTO 開放之後,臺灣才重新允許民間釀酒。至今全臺釀酒葡萄園不足 100 公頃,與法國波爾多的 12 萬公頃相比僅是零頭。然而,在這片土地上,仍有許多酒農默默堅持: 天候挑戰:颱風與豪雨往往迫使農民提早採收,甜度不足;冬果品質佳,但產量更少、鳥害嚴重。 種植方式:臺灣多採「棚架式」以遮雨與利排水;少數直立式因氣候不合,還需額外設施保護。 病害風險:多雨氣候帶來白粉病等黴菌挑戰。 觀光潛力:彰化二林酒莊密集,腳踏車即可串遊,被稱作「臺灣的波爾多」。 Leona 認為,臺灣酒莊若只專注在地市場,將難以永續。「你做的不是一代人的事,而是要讓第二代、第三代都能走下去。」 自然酒與透明思維 在英國的自然酒展上,Leona 第一次體會到「震撼」。自然酒主張少添加、少干預,品質有高有低,甚至有人喝不慣。但它提醒了她:葡萄酒標籤的資訊過於簡略,往往未揭露添加物與工序。 她相信,透明化與誠實溝通,才是下一代酒類教育與市場的趨勢。 茶 × 酒的雙向橋接 Leona 不只教酒,也教茶。 她把葡萄酒的專業方法帶進茶課程,讓英國學生以酒的邏輯理解茶;也把茶的沖泡技巧(溫度、時間、茶量)反饋回酒的教育,幫助學生體會結構變化。這樣的跨界,讓臺灣茶與臺灣酒都更容易走向國際。 國際舞台上的建議 身為國際評審,Leona 給臺灣產業幾個建議: 1. 勇敢參賽:多把酒送進國際競賽,不僅是得獎,而是累積評審語言與專業回饋。 2. 建立制度:參考歐洲 PDO、AOP、IGT 等清晰分級與標示,幫助消費端認知產區與品質。 3. 品種策略:面對氣候變遷,應研究耐病 PIWI 品種,減少農藥依賴。 4. 故事+品質:殖民史、原住民米酒、茶文化都是強大的故事資產,但唯有品質穩定,才能讓故事站得住腳。 「臺灣的故事性很強,」Leona 說,「我們有殖民歷史、原住民文化、茶與酒的交錯……這些都是國際市場喜歡聽的。但如果品質不好,再多故事也沒用。」 她在倫敦課堂上端出臺灣茶,也在國際評審桌前為臺灣酒發聲。從翻譯到教學、從茶到酒,她走的每一步,都在讓世界看見:臺灣的風土,值得被理解,也值得被喝見。 王琪 Leona 倫敦葡萄酒與茶教育Camellia and Vine負責人、WSET四級、WSET總校講師、目前英國唯一來自台灣的女性葡萄酒講師與葡萄酒記者、Decanter, IWSC, Mundus Vini評審 2006年開始,翻譯了數本重量級的葡萄酒跟咖啡書籍,像是《美國葡萄酒全書》、《自然酒》、《世界咖啡地圖》、《世界葡萄酒地圖第七版》與《橘酒時代》等書,同時也是WSETL 1-3 中文教材譯者。 專長: 葡萄酒品評與教學,2024年開始進修葡萄酒釀造與種植碩士 2025. 06. 18 在WSET 倫敦總校葡萄酒大師講堂介紹台灣葡萄酒 2025年4月 波爾多教育獎 → 節目完整訪談請收聽 Podcast 《台灣風土味》《轉角幸福科技島》 #影片收看 (第一則留言) →歡迎訂閱我們的YouTube頻道 《轉角幸福科技島》 #王琪 #倫敦葡萄酒與茶教育Camellia and Vine 負責人 #何鈺櫻 教授 #綠食宣言 #侯信恩 Simon #主持人 #楊心怡 #製作人 #文章撰寫 #轉角遇見你 #幸福小書籤 #不只是科技 #台灣風土味 #臺灣風土味#Leona王琪#WSET#臺灣葡萄酒#自然酒#二林酒莊#茶酒文化#永續釀造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36 分钟

评分及评论

5
共 5 分
2 个评分

关于

在生命的十字路口,拐個彎,在轉角——你將遇見誰? 這裡是「轉角幸福科技島」,一座用聲音築起的島嶼,漂浮在科技、人文與生活之間。 我們邀請每一位旅人——無論是科技創新者、社區實踐者、書寫溫度的創作者,或是在日常中悄悄發光的你我——一起登島分享。 在這裡,專訪與主題交織,不只談未來,也聊幸福;不只談知識,也聽見故事。 歡迎登上「轉角幸福科技島」, 在每一段聲音航行中, 遇見那些驚鴻一瞥,卻在心中留下長長餘溫的他們。 漢聲廣播電台-經典回放區#轉角遇見你 https://audio.voh.com.tw/TW/Playback/ugC_Playback.aspx?PID=162 漢聲廣播電台-經典回放區#幸福小書籤 https://audio.voh.com.tw/TW/Playback/ugC_Playback.aspx?PID=288 漢聲廣播電台-經典回放區#幸福小書籤 https://audio.voh.com.tw/TW/Playback/ugC_Playback.aspx?PID=323 Youtube平台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轉角幸福科技島 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voh.corner 2025年節目鋼琴配樂:#林頌堯、#李昌勳、#朱禹豪 節目企劃:#楊心怡 合作邀約:en0816@gmail.com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