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安,2025
「無菸的勇氣:董氏基金會林清麗主任對抗菸霧的長征」
在臺北東區的一條靜巷裡,董氏基金會辦公室的牆上,有著一句歷久彌新的標語:
「健康從拒絕第一口開始。」
四十年來,這個民間團體用行動寫下臺灣公共衛生史上最艱難卻最堅定的一章。從街頭倡議到國會遊說,從電視公益廣告到校園講座,他們在一場場看不見敵人的戰爭裡,與時間、與菸商、與人性的誘惑對抗。而帶領這場長征的人,是董氏基金會主任 一 林清麗。
從罵聲開始的使命
「我剛進基金會的第一個月,就被罵成共產黨。」
林清麗笑著回憶那一天。
那是1980年代,臺灣還沒有人在街上談「戒菸」。她打電話給一家媒體想登廣告,對方立刻怒斥:「你們這些人干涉個人自由!」電話掛斷的那一刻,她才明白改變文化,比改變法律更難。
但她沒有退縮,她讀完一本書《煙幕》,書裡揭露菸草公司如何操控市場、隱瞞健康風險。那天,她在筆記上寫下:「這是我一生的戰場。」
幾十年後,她的父親在60歲那年戒菸成功,活到97歲。她說:「那是我這輩子最驕傲的公益成果。」
孫越叔叔的接力:從銀幕到公益現場
「老莫的第二個春天」上映那年,孫越叔叔決定戒菸。那個決定,不只是為了健康,更是為了影響更多人。從此他與嚴道博士、董氏基金會攜手,展開長達三十年的「拒菸運動」。
從早期的「我不抽菸,因為我愛你」到蔡依林的「不抽我驕傲」,公益影片不只是宣傳,更是文化的鏡子。
林清麗回憶:「這麼多年來,所有藝人都無酬出演,沒有人遲到,沒有人說不。」
那是跨世代的接力,從孫越、陳淑麗、周杰倫,到蔡依林,他們用自己的聲音,守住了下一代的呼吸。
電子菸的陰影:新戰場、舊手段
在臺灣吸菸率逐年下降的今天,新的戰爭卻正在展開。
「電子菸不是科技產品,它是包裝成潮流的陷阱。」
林清麗打開電腦,顯示出青少年使用電子菸的數據圖,18歲以下的使用率三年暴增五倍。
「這些菸,味道像水果、包裝像玩具、行銷像時尚,但裡面全是尼古丁。」
她形容這場對抗像是「煙霧中的暗戰」。
菸商換了包裝,改了名字,卻沒改掉本質。更糟的是,有些孩子甚至不知道自己吸的是菸。
在立法院外,她帶著團隊與媽媽盟、醫師公會、護理師公會站在烈日下高喊:「守住電子菸禁令!」
有人冷嘲:「妳們這些人太天真。」
她淡淡回應:「如果我們不天真,下一代就沒乾淨的空氣可吸。」
健康是行動,不是口號
在她的故事裡,戒菸從不是「說服」,而是陪伴。
她見過戒菸半年後懷孕成功的媽媽,也見過老菸槍重拾運動與生活的笑容。
「戒菸不只是停止一個習慣,而是重新掌握自己的人生。」
如今,基金會結合ESG理念,推動「無菸企業」政策。
「企業的永續,不只是碳排,更包括健康。」
有公司規定每天只允許兩個時段吸菸,員工的吸菸量因此大幅下降。
「你看,制度可以改變人,行動會改變文化。」
讓世界聽見乾淨的呼吸
四十年,一個非營利組織如何撼動文化?
答案藏在林清麗主任那句最常說的話裡:
「今天不嫌早,戒菸永遠都不嫌早。」
在每一次講座、每一場街頭活動、每一支公益短片裡,她的聲音都是那樣堅定。
那是一種無聲的勇氣,
不為掌聲,只為讓下一代能在清新的空氣裡,安心呼吸。
✏️戒菸專線:0800-636363
✏️全台2700個戒菸門診(健保卡即可使用)
→ 節目完整訪談請收聽 Podcast
《故事 .com》《轉角幸福科技島》
→歡迎訂閱我們的YouTube頻道
《轉角幸福科技島》
#林清麗 主任
#董氏基金會
#Mindy
#勞工健康服務護理師
#侯信恩 Simon
#主持人
#楊心怡
#製作人
#文章撰寫
#轉角遇見你
#幸福小書籤
#不只是科技
#轉角幸福科技島
#故事康
#無菸臺灣
#孫越叔叔
#公益行動
#電子菸危機
#不抽我驕傲
#健康行動
#ESG生活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Thông Tin
- Chương trình
- Tần suấtHằng ngày
- Đã xuất bảnlúc 23:00 UTC 22 tháng 10, 2025
- Thời lượng40 phút
- Mùa13
- Tập910
- Xếp hạngSạc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