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東商銀《爸媽不是ATM 建立孩子正確的金錢觀》親子理財直播講座
邀請薩提爾溝通引導講師李崇義和遠銀個金事業群副總經理張小倩教你如何和孩子「談錢說愛」
♥️ 8/23 14:00 YouTube《小遠贏了》開播
♥️ 參加直播抽老爺酒店住宿券
♥️️ 活動報名:https://sofm.pse.is/825e8m
----以上為 SoundOn 動態廣告----
1. 美國模式:道德標本的商業化
- 概念: 發展出「道德標本製作」的商業模式,利用路殺等意外死亡的動物製作毛皮服飾(如「和平毛皮」品牌)或標本,強調「不為商品而殺生」的道德理念 。
- 挑戰:
- 技術門檻高: 創業者需快速判斷屍體狀況,避免因腐敗導致皮毛脫落(行話稱「滑毛」)而失去商業價值 。
- 法規複雜: 需應對聯邦與各州不同的法律,例如某些州需要專業執照,而聯邦的《候鳥保護條約法》嚴格限制撿拾與利用多數鳥類屍體 。
- 文化脈絡: 源於深厚的狩獵傳統,法律側重於「管理」而非「全面禁止」野生動物資源的利用 。
2. 台灣模式:公民科學的非營利路線
- 途徑: 台灣未走向商業化,而是催生出國際知名的公民科學計畫—「台灣動物路死觀察網」(路殺社) 。
- 使命與成就:
- 以改善道路設計、環境教育、珍愛生命及全民科學參與為願景,而非營利 。
- 透過公民上傳的數據,成功標示出石虎等動物的路殺熱點,促使政府增設生態廊道 。
- 最關鍵的貢獻是在2013年,利用庫存的鼬獾屍體檢驗出台灣特有的狂犬病病毒株,為國家防疫提供了關鍵資訊 。
- 法律限制: 《野生動物保育法》第16條明確規範,保育類動物及其產製品(含屍體)不得買賣或持有,其所有權屬於國家,民眾發現後有通報義務 。
3. 核心差異
- 在美國,路殺動物屍體可被視為具「商業價值」的商品 。
- 在台灣,則被視為具「科學與資訊價值」的公共財 。
第二部分:入侵種經濟學 — 與其奮戰,不如變現
1. 策略一:吃掉牠們!
- 日月潭魚虎: 將威脅本土魚種的頂級掠食者「魚虎」,開發成從生魚片到三杯料理的「魚虎全餐」,成為地方特色美食 。
- 金門藍孔雀: 為解決孔雀偷吃農作物問題,政府以每隻600元收購,催生了法式孔雀料理等商機,但也引發野生動物食安的疑慮 。
2. 策略二:廢物變黃金(循環經濟)
- 銀合歡: 將有「綠色癌症」之稱的入侵樹種,燒製成高品質的「銀炭」,開發成除濕包、手工皂等文創商品,或作為高檔家具的材料 。
- 小花蔓澤蘭: 將生長快速的藤蔓,透過蒸餾提煉出「醋液」,其成分被證實是有效的天然防蚊液,並已成功商品化 。
3. 商業化的困境:綠鬣蜥
- 問題: 綠鬣蜥因棄養而在台灣中南部大量繁殖,不僅破壞農業,更因其挖洞習性可能掏空堤防,威脅公共安全 。
- 瓶頸: 因其身上帶有寄生蟲與沙門氏菌,專家不建議食用,阻斷了最大宗的商業化途徑 。
- 小眾市場: 目前有工藝師利用其皮革,開發鑰匙圈、吊飾等利基型文創商品 。
第三部分與結論:道德消費與生態創業的未來
- 全球性的道德消費趨勢: 從美國的「和平毛皮」,到印度的「和平絲綢」(不殺害蠶蛹取絲)與「道德牛皮」(使用自然死亡的牛皮),全球都在尋求更友善的消費選擇 。
- 政府與民間的夥伴關係: 政府的角色可從「執行者」轉變為「孵化器」,為民間的解決方案創造有利環境,如銀合歡與小花蔓澤蘭的案例,公私協力模式展現了強大潛力 。
- 待解的倫理問題: 商業化過程中,需確保動物福利,並避免為領取獎金而私下繁殖入侵種的道德風險 。
- 消費者的力量: 民眾每一次購買由入侵種製成或強調道德來源的商品,都是在為這種永續經濟模式投票 。
生態創業,道德消費,公民科學,循環經濟,路殺社,台灣動物路死觀察網,道德標本,和平毛皮,野生動物保育法第16條,綠鬣蜥,魚虎,魚虎料理,銀合歡,銀炭,小花蔓澤蘭,小花蔓澤蘭防蚊液,金門孔雀,孔雀料理,把池塘的水全部抽光大作戰,和平絲綢,Ahimsa Silk,道德牛皮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資訊
- 節目
- 頻率每週更新
- 發佈時間2025年8月16日 上午3:41 [UTC]
- 長度31 分鐘
- 季數1
- 集數93
- 年齡分級兒少適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