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票EX-LIBRIS

P30.《见树又见林》:做一颗“固执的盎司”,有权决定天平的方向

本书作为一部清晰易读的社会学入门科普,最大的亮点就是阐明了人与社会互相形塑的关系。我们日常生活就像冰山在水面之上的部分,形塑我们自身的想法与行为的“系统”或“背景”则隐匿在水面之下。我们与社会的关系又像一张巨大的网,我们是组成网络的一个节点,看似动弹不得、无可奈何,最终无可避免地陷入政治性抑郁,但社会学思维告诉我们,不要忽略每个人身上不大不小的主体性,虽然无法一夜之间产生颠覆性的效果,却足够对形塑我们的系统产生改变。父权制和资本主义背景并非不可撼动的天道,它们狡黠地提供“最小阻力路径”,好像一切本该如此,诱导我们继续加固这样的系统,但我们需要意识到,每个人都有拒绝这些微小路径的能力和自由,这或许就是社会意义上“自由意志”的体现。

时间轴:

00:31 艾伦·约翰逊其人

04:20 何为“实践派社会学”?

06:30 个人主义视角是一把双刃剑

12:18 “严肃文学”往往可以揭露结构性困境

14:30 人和社会交互的具体方式

18:35 最小阻力路径

21:56 “政治性抑郁”或类似的无力感从何而来?

23:54 用最小阻力路径解释社会问题:选举、贫困和性别

本期图书:《见树又见林》

🇺🇸艾伦·约翰逊/左安浦(译)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明室Lucida

2024

附:前言中的一首小诗

《固执的盎司》

博纳罗·W·奥福斯特里特

你说我的微小努力

毫无是处;它们永远不会

真正影响天平的摆动。

正义自有尺度。

但我从未有此奢望。

我不过有着不容辩驳的偏执,

始终相信我有权决定天平的哪边

应该承受我那固执的盎司。

📢本节目已开通豆瓣页面,欢迎标记、订阅

🎤也欢迎在网易云、苹果播客、bilibili、Substack订阅本频道(节目内容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