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俞闹钟(俞敏洪)

老俞闹钟(俞敏洪)

《老俞闹钟》每天叫醒你的不是闹钟也不是梦想,是俞敏洪!

  1. Q93. 【上车】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应该怎么选择自己的合伙人?

    13/02/2018

    Q93. 【上车】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应该怎么选择自己的合伙人?

    两类不同的创业形式  一般来说,创业具有两种类型: 1. 一种是一个人主张,一个人发展,一个人成就; 2. 另一种是一帮人主张,一帮人发展,一帮人成就。 在现在这个全民创业的时代,单打独斗到底是否依然可行?我认为并不能完全排除单打独斗成功的可能性。 这些情况可以单打独斗:  1. 不需要合伙人 第一种情况,你做的这件事情其实不需要合伙。如果你是以个人IP为主的创业,只要尽量发挥个人IP就可以达到比较好的状态。如果你是作家、写手或主持人,围绕这个优势来创业,我认为以单打独斗为主是可行的。 2. 创业想法初级 第二种情况,你的创业想法和内容还处于极为初始状态。在这种条件不成熟的阶段,会很难找到合伙人。这时,要尽量一个人深思熟虑,先自己单打独斗创造出某种模式模型,或者至少先理出清晰的头绪来。比如,我最初做新东方时,整整前两年都是单打独斗。尽管下面也有老师、员工,但很难称作合伙人。直到两年后,我把徐小平、王强他们找回来,才算是有了合伙人。 整体来说,分工合作已经是这个时代的大趋势,并且先有分工才有合作。分工合作就需要每人的才能不一样。在一个创业项目上去分工,需要明确知道要什么样的人,要有几个合伙人才能把这件事情做完。随后,一种合力就会在分工基础上形成,形成一种合作趋势,也就是团队。中国有句古话叫“一个好汉三个帮”,其内在的含义就是要想把一件事做好,需要与人合作。 举一个大家熟知的例子——刘邦和项羽的故事。项羽是个英雄,但不是一个领袖,因为他一个人单打独斗争取天下;而刘邦却是一个好汉,还不止三个人帮他,所以最后取得天下。这是合伙才能取得成功的最大印证。 如何选择合伙人?  我们想要做大事业要有合伙人。这就涉及到了,我们需要找什么样的合伙人,应该注意对方的哪些特质,以避免一些不足。在此之前,我们要先弄清楚自己的特质。到底自己是领导型的特质,还是追随型的特质,这件事情特别重要。 如果你是一个追随型的人,在创业中把自己变成一个领导者,但你又没有领导能力和优势,这样的创业就会很危险。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人会发现你其实不具备领导他们的能力,就有可能造成离心离德,或者公司被他们翻盘,这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你本人如果是追随型特质,那么你最好一开始就不要去主导创业,而是追随某一个你认可的人进行创业。就像当初萧何追随刘邦一样,尽管刘邦是个亭长(相当于现在的乡长),而当时萧何已经相当于现在的县委副书记这个级别了,他却倒过来追随刘邦,因为他认为刘邦身上有领袖气质。萧何把自己看得非常清楚,他配合刘邦把事情做得很好,而不是刘邦来配合他。如果你发现自己是个像刘邦一样具有领导特质的人,那么你主导创业让大家来追随你,就会比较正确。 所以,对自己的特质进行界定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我发现大量的创业者其实是追随型的人物,但却主导了创业,结果干了半年、一年后发现主导不了局面。而又有些人是领导型特质,但由于实际问题追寻一些人创业,结果追随了一两年以后就很容易让公司翻盘,或者不能忍受别人对他的管理而愤然离开。所以,在我们找合伙人前,最重要的是先确定自己的特质是什么。 如果我们将来要找合伙人,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1. 志趣相投 第一,价值观和情趣要尽可能相同。所谓的价值观和情趣相同,就是我们对事业未来看法。例如,这件事情应该做成什么样子?为什么样的人服务?为这些人服务背后的情怀是什么?最终目的是什么?人与人之间相处,对于重要事情的看法是什么?什么叫正确地做事情?这种大方向的看法必须要尽可能一致,心意相通这件事情非常重要。 情趣相同不是指男女之间关系的情趣,而是指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情趣。比如,你们都很喜欢大自然,都很喜欢坐下来喝杯茶聊聊天,都很喜欢读书。大家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可以有共同的话题、共同的趣味或者共同的度假方式,这样才能拥有更好的关系。所以,找合伙人需要达到两个方面,一是价值观的相同,一是情趣相同。这样的合伙人能够坚持得久一点。比如我和王强、徐小平在这两个方面就比较相似,最后才能够在一起合作十几年。 2. 能力互补 第二,合伙人需要拥有不同的能力。能力相同的人在一起会形成能力拥挤现象,能干的事情抢着去干,不能干的事情没人干了。所以,在寻找合伙人中的另一重要事情是寻找能力互补的人。在新东方,我跟王强、徐小平在合伙期间,比较主要的矛盾集中在我们三个人能干的事情都是一样的,比如都喜欢演讲,都喜欢上课,都喜欢人前表演,也都还算有PR(公共关系的简称)能力。 但是,背后的专业性、系统性的工作,比如信息系统建设、市场营销搭建、课程体系设计等方面,我们三个人都不算擅长。所以到后面这些东西就没人做了,到今天还留下了新东方的遗憾,尽管已经有专业人士替补上来,这些系统在新东方力量依然不那么强大。这个例子表明,找合伙人的时候,能力不同而互补的人非常重要。现在我组建新东方的团队,就特别注意新东方的核心人物在能力上的互补,甚至在思维角度上的互补。 如何合作才能长久?  如果想要合作长久,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要素,就是利益分配机制和能力贡献测评模型。随着创业时间过了一两年,大家会发现各自的能力贡献不一样,最后股权结构和利益分配僵化,可能会导致有实力的人拿的股权少,没有能力的人拿的股权变多,到最后就会出现散伙结果。 另一重要要素是领导人的替换,当我们发现最初引导创业的人原来是个追随者特质,而且在团队中出现了有领导型特质的人时,一定要交换岗位,尽管这个会有一定的难度。请记住,让最合适的人呆在最合适的岗位上,并且保持一种能上能下、互相配合的心态,才能真正把创业做成功。

    11 phút
  2. Q92. 【鸡血】那年的老俞,面对巨大的压力是如何坚持的?

    13/02/2018

    Q92. 【鸡血】那年的老俞,面对巨大的压力是如何坚持的?

    导言:  这位高三同学好!面对高考,都会有巨大压力:有自加的压力,有外界来的压力。 自加压力通常是自己对自己要求太高,比如说定了非常高的大学目标,如北大、清华、武大等。但是,突然发现离高考越近,那些目标差距好像越大,内心会产生很多焦虑、不安和痛苦。 外界来的压力,比如说父母有意无意跟你说能不能考一个更好的大学,或者老师在班里对学习成绩进行排名,让你感觉到自己不排到班里或年级前几名就好丢面子。 既然高考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压力,如何减轻压力,就变成了一个关键问题。 如何减轻压力?  1. 调整预期 你全力以赴备考,没有浪费时间,每天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努力学好每一门课,成绩是一个自然的结果,并不会因为你设定一个更高的目标成绩就会变得更好。减压的好办法,我建议你记住曾国藩的一句话:“莫问收获,但问耕耘”,不要让过高的目标给你带来太大的压力和痛苦。 另外,即使考不上最好的大学也无所谓,因为人生不是一所好大学决定的。马云只考了杭州师范学院,现在做了那么大的阿里巴巴。我是北大毕业的,最后也就做了一个小小的新东方。人生一辈子,大学4年只是个开端,你比别人跑得快了一点,还是落后了一点,跟你一辈子的运程、运气没有必然联系。 2. 培养承受能力和抗打击能力 人生总会面对各种外来压力,并不是在高考时有,进了大学依然会有。有学习成绩上的压力,有找朋友的压力,有男女交往的压力,还有社会地位不等的压力。你这一辈子,可能都会面对压力,既然外部压力不可少,那么我们就要尽可能远离。 比如说,如果父母老是跟你说,你要考更好的大学,你就跟父母说,以后这样的话你们不要说,我已经全力以赴,至于考上什么样的大学,那是努力的自然结果。你要学会跟父母对话、谈判。对老师或同学带来的压力你要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放松心情,做好自己的事情。 学习动力不足的两大原因  1. 从未思考过自己的前途 你不知道上大学是为了什么,上大学的时候应该干什么,上了大学会不会更加幸福、快乐,人生更加光明,反而感觉到的都是压力。其实,人生一定要有一个辉煌的梦想,有一个你感兴趣的点来引导你往前走。我当初之所以有学习动力,就是因为我知道,我必须离开农村,我必须进城,我必须成为大学生,我不想一辈子当农民,这个动力就已经足够大了。 2. 来自你遇到的困难 比如说你觉得数学很难,觉得自己没有希望学好它了,这种比较消极的气馁感觉,会让你动力不足,甚至会让你放弃当下努力的事情。 面对像数学学得困难这样的情况怎么办?数学对于现在的高考来说是一个不可回避的学科,你可以把难题集中起来,请老师或同学给你讲解讲透,每道题做它个10到20遍,直到最后把难题变成你最容易的题目。数学就是这样的,你只要把难题弄懂了解决了,进步就会比较快,数学成绩就会有所提高。你要学会克服困难,冲破阻力,激活动力。 不管你高考之后考上什么大学,那都是你生命的新起点。今后在任何一个生命的起点上,你都可以再次扬帆起航,走向光辉灿烂的未来。

    6 phút
  3. Q91. 【脾气】成绩好的人为成绩差的人打工,读书到底有多大用?

    13/02/2018

    Q91. 【脾气】成绩好的人为成绩差的人打工,读书到底有多大用?

    成功的因素多种多样  人的一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变故,这是特别正常的事情。例如,有人从小学直到高中成绩一直都特别优秀,还考上了名牌大学,但是大学毕业后却只获得了一份普通的工作,而且发挥得也不是特别出色。这种情况会让人很郁闷,并且会让人迷茫。再比如一些同学成绩一直一般,但是大学毕业后却由于各种各样的机缘,成为了很出色的企业家、政治家等。 这些事例体现了一个原理——一个人的成功,并不仅仅来自于学习成绩,而是由多种因素组成的。其中,个性特征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成绩差要如何逆袭?  为什么成绩差的人有时会比成绩好的人更加成功?其实,成功人士中成绩好的人占比相对来说会更大一些。因为成绩好的同学通常都会上更好的大学,而好大学的平均薪酬要比一般大学高很多。所以,这个问题其实应该是“为什么有些成绩差的人会突然变得很成功?”我认为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1. 不爱学习爱生活 第一,有些成绩差的人并不是因为笨,而是花在学习上的时间比较少。他们通常在学习过程中,被其他事物吸引而分散了在学习方面的注意力。例如,谈恋爱,玩各种各样的课外游戏,参加同学之间的活动,或者是体育、文艺类活动。这样的人,通常是会比较自信地度过学校生活的。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成绩上不去,并不是因为笨,也不会因此而感到自卑。 2. 个性积极又豪爽 虽然有些人确实不太喜欢学习,但是他们的个性非常外向和积极,喜欢同社会上的各种人士打交道。他们会在社会中不断地接触各种人士,有的人甚至高中还没毕业就变成了社会小混混中的人物。这样的人,因为他们常常是天不怕地不怕,个性豪放又大方,在中国过去几十年中,这种人往往会在社会上比较吃得开。吃得开,就会同更多人交往,遇到机会的可能性也就越多。只要能够抓住其中的两三个机会,就能够取得成功。 3. 家庭背景不一样 这些成绩不好的人往往是富家子弟,或者是政府子弟。尽管他们的成绩不好,但是他们毕业后调动资源的能力比普通老百姓要强很多。我们可能会看到有些富人会说拿几个亿给自己的孩子去锻炼,让他成长起来。 而对于穷人来说,给孩子几千块钱去锻炼都是不可能的。这是任何一个社会都会出现的现象,不管是美国、英国,还是中国。毫无疑问这些富家子弟和政府子弟有能力调动更多资源做成更大的事情。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分析,我们会发现成绩不好的人有时是会比成绩好的人取得更多的成功。当成绩不好的人取得了成功,比如说他们有了自己的公司、自己的事业,那么他们自然就需要有人帮助。而他们往往想起来的第一种人就是同学中成绩最好的人,因为他们知道成绩最好的人脑子聪明、知识丰富,往往能干实事,还比较听话。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成绩不太好的人取得成功之后,如果需要合作者甚至合伙人,往往会先考虑成绩好的同学。 因此,成绩好的人给成绩差的人打工,其实是一个比较正常的事情。例如我自己,我的成绩不算是特别好的人。当我创建新东方取得成功后,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要跟我们班成绩比较好的人一起把新东方做大。比如王强、包凡一等同学,他们都是成绩非常好的人。 为同学打工,心态如何调整?  接下来我们需要讨论的是,如果成绩好的人碰上了这样的情况,为原来成绩差的人去打工,应该持有怎样的心态?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接受的心态 第一,我们要以接受的心态,甚至欢喜的心态来做这件事情。原因非常简单,这个社会本身是千变万化的,人也是千变万化的。所谓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就是这样的概念。 不论成绩好坏,当你的同学成功了并且愿意邀请你和他一起做事,不论是做得力干将,还是合伙人,甚至是普通员工,我认为这都是一个机会的互融,也是一个才能的互补。这个时候如果再去计较他当初成绩不如我,觉得现在给他打工是一种耻辱,我认为这暴露了你的书呆子气,和不懂得社会变化和人情变化的一面。 2. 积极发挥长处 第二,如果你为成绩差的同学打工,那你应该发挥长处,共同去做出更好的事业。你原来的成绩比他好,这其中最大的可能性是你智商比他高,当然情商不一定。既然智商比他高,那么你就能接受更多的知识,更多的创新。因此,这也就意味着你能为这个事业做出一份自己的贡献。例如,张良比刘邦聪明很多、智慧很多,但是张良并不会想着自己要去当刘邦。他认为自己作为刘邦的参谋即可,类似诸葛亮作为刘备的智多星一样。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认为有成绩、有知识、有学识、有智慧的同学,应该去帮助那些有豪气、有资源、有机会的同学。这样两个人联合起来,能够把事业做得更大更好。当然,前提条件是成绩差的同学也有这样的胸怀,愿意同你合作。 3. 成绩好也要能力强 第三,从长远来说,未来一定是成绩好的人和能力好的人混为一体的世界。也就是说,成绩好和能力好是存在于同一个人身上。在过去的40年间,中国很多没有知识的、没有上过大学的人取得成功。这只是因为过去40年,中国自身的大学教育不够发达。 但是,随着十几年前中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化,未来没有知识的人想要取得成功,难度会是比较大的。但是,这个依然不排除在大学时候成绩一般的同学会比成绩好的同学成功。因为就像我刚才说的一样,每个人所能调动的资源和能力是不一样的。 有的人是能聚集资源的人,有的人是贡献资源的人,有的人是能把知识揉在一起的人,有的人是专门把知识做到最顶级境界的人。所以,我认为未来的中国社会是一个合作共赢的社会,而不是讲究身份、地位,更不应讲究过去谁成绩好,谁成绩差。 结语:  如果成绩好的人,还拘泥于因为自己成绩好,不屑于为成绩差的人打工;或者是成绩差的人,因为觉得对方成绩好,现在要把他弄到公司来是为了侮辱他,这些都是非常过时的、腐烂的落后思想。所以,希望同学们不管成绩好还是成绩差,都能够根据自己不同的能力组合起来,变成一个强大的团队,为中国未来的创新和发展做贡献。

    9 phút
  4. Q90. 【前进】恐婚的年轻人们,是担心成家立业后就只能为家庭而活了吗?

    13/02/2018

    Q90. 【前进】恐婚的年轻人们,是担心成家立业后就只能为家庭而活了吗?

    “成家”和“立业”是一回事吗?  成家和立业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成家了,不一定就立业了。成家,从字面上理解是成立一个家庭。假如你本来是单身,后来结了婚,组成了一个独立家庭,随后有了孩子,这样的家庭就算是成家了。 但很多人在结婚和生孩子后却没有立业,因为他们并没有自己真正想去追逐的事业和目标。生活上随波逐流,事业上也没有明确的打算,一生浑浑噩噩,一无所成的人,其实不在少数。 还有一些人立了业,却没有成家,也就是大家口所说的“钻石王老五”。现在很多人选择不成家,主要是因为害怕家庭给他们带来太多的负担,限制他们的自由。很多女生现在也选择不成家,总希望要嫁就嫁一个一步到位的男人,结果拖到三四十岁还没有结婚。 所以,成家和立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把它们放在一起,有时只是为了寄托美好的期望。我们盼望在成家的同时,也可以拥有自己的事业,相辅相成形成幸福圆满的生活。那么,成家以后,究竟要为自己活着,还是为家庭活着? 为什么而生活?  首先,我主张“要为自己而活着”。一个人如果不为自己而活,就算你为家庭而活,为家庭成员而活,但如果你没有经济基础和社会地位,那么这种“活着”,再怎么努力也是非常辛苦的。所以,我认为人们首先要为自己而活。 “为自己而活”需要考虑这些: 1. 自己是否在进步。 2. 自己社会地位是否在逐渐提高。 3. 自己的薪酬是否在不断增长。 4. 是否有了立身之本。  “为自己而活”实际上是成家的一个根本。如果“嫁给你的女人”或者“娶了你的男人”看不到未来的希望,那么你为谁而活都是没有希望的。 “为自己而活”,其实就是在为别人而活。在成就自己的同时,成就家庭、成就事业、为社会作出贡献,最后达到圆满的美好。所以,我主张先为自己而活,让自己活明白,同时为家庭和社会作出贡献,通过自我成就来成就他人。 其次,为家庭而活也很重要。当你看到自己喜欢的人在受苦,看到自己的孩子出生后衣食没有保证,居住的地方也不安全,社会地位不高,这些因素会激发出你自我奋斗和自我推动的精神。 抱怨、痛苦、悲哀等,面对现实都是没用的。你需要奋发而起,为家庭担起应负的责任。为你最爱的人和孩子努力发展,将是一个无比巨大的动力。这个动力的背后,是更多的努力,是不折不挠的对幸福生活的追求。所以,为家庭而活,尤其为自己的亲人而活是非常幸福的事情。 “人”要为自己做主  在一个人成家后,没有对家庭未来提出设想,没有对事业提出期许,而是被社会的经济动向、社会动向、政治动向牵着鼻子走,随波逐流,是最麻烦的事情。我觉得人最重要的就是要为自己做出主张。也许我们一辈子有很多不能做主的事情,但至少一部分的生活是可以自己做主的。 不论在社会动荡中,还是在社会安定中,我们都应该确定自己奋斗的目标,开辟自己的一片天地。不论在和平年代,还是在乱世,都能为自己谋取一席生存之地,并为自己和家庭带来一个可发展的稳定生活。 在古代的战争中,凡是有手艺的、达到工匠水平的人都不会被杀掉。因为他们有一技之长,对统治者有用。掌握一技之长,为社会做出贡献,不管处于什么时代,都会有用武之地,可以施展才华,这一点至关重要。 人的一辈子是不断平衡和再次分配的过程。所谓平衡,就是在自己的事业和家庭之间保持平衡,在家庭和社会之间保持平衡,在个人努力和为社会贡献之间保持平衡。这样的平衡,可以使一个人既能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又能够活在大千世界中。 每个人也都处在个人资源的分配中,我们要为自己而活,同时也可以为自己的家庭而活。当你有了家庭后,你再也不是一个为自己而活的个体。这样的分配会分散我们的精力,但却不是无效的。在痛苦和快乐中度过自己的生活,达到自己的资源、精力、时间最有效的利用,会使我们人生变得更加精彩。 总之,人生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常常要选择放弃某些东西,也常常选择某些可能带来幸福的东西,在幸福中也要做出某些痛苦的选择。人生不是一句话能够讲完的,也不是几句话就能道破的。不论我们“为自己而活”,还是“为家庭而活”,都是一种崇高的目标。人的最高境界,就是既能够成家也能够立业,并且在成家和立业之后还能够超然物外,享受物质世界和物质世界的双重快乐。

    9 phút
  5. Q89. 【尬聊】怎么识别身边的TA靠不靠谱?

    01/02/2018

    Q89. 【尬聊】怎么识别身边的TA靠不靠谱?

    我们都知道,要找到靠谱的人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首先,我们必须明确靠谱的定义。 什么是靠谱?  1. 价值观层面的靠谱。 如果一个人人品很正,人很善良,做事诚信,同时也比较直率,没有遮遮掩掩的行为。我们就可以说他在人品上基本是靠谱的。 2. 行动层面的靠谱 行动的正确性需要对事情的准确判断。有的人虽然人品靠谱,但是行动上却不一定靠谱,比如行动能力很差或者一做事情就会失误。所以有的人适合当军师,有的人适合当将军,就是因为不同的靠谱层面用不同的人。 3. 语言层面上靠谱 有的人人品和行动力都很好,但是由于自身的某种个性特征,很容易在语言上失真。有人说话会因为自傲而过分夸张事实,也会有人因为过分自卑导致无法准确表达自我,这些都会影响你对这个人的判断。 因此,我们要判断一个人是否靠谱,需要从不同层面进行考量。在我们去寻找靠谱的人之前,我们首先要来分析一下我们自己是否是个靠谱的人。我常常发现有些人经常指责别人不靠谱,但其实他们本身反而是最不靠谱的人。 一个不靠谱的人很容易就认为每个人都是不靠谱的,即便他遇见一个十全十美的人,他也会把十全十美当作是一种不靠谱。所以,我们首先要日三省吾身,让自己不断靠谱起来。 分辨靠谱与不靠谱:  1. 要对身边每一个人都怀有好意和一颗谦虚的心 我们在与身边人相处的时候,要去充分挖掘每一个人身上的优点,同时也要充分理解他们身上可能存在的缺点。比如我们要跟一个人做朋友或者要成为合作伙伴的时候,一定要努力寻找他的优点,并且找到方法去防范他的缺点。因为在用一个人的时候,不制止他的缺点可能会带来灾难性后果,但是发挥他的优点就很有可能带来非常好的结果。 举个简单例子,韩信和刘邦对话的时候,刘邦问韩信“你能带多少兵?”韩信就说:“多多益善。”刘邦就很不开心。韩信马上就说:“你善带将,我善带兵,我带兵多多益善。”刘邦听了就非常高兴。事实上,刘邦确实是一个善于带将的人,他带出了很多有名的将领,而韩信也确实是一个带兵多多益善的人。所以,每个人的特点不一样,一个优秀的管理者要发掘并使用下属最靠谱、最正面的能力和优点。 2. 要明确自己的靠谱要体现在什么地方 能否将不同的人进行有机的组合?比如你把两个性格脾气暴躁的人放在同一个部门,最后他们可能会互相打架,两个人都显得很不靠谱;如果你把两个慢性子的人放在同一个部门,那么这两个人做事情就会互相推辞,办事效率变得非常低,也一样不靠谱。所以,如果你是一个靠谱的管理者,那么你就要考虑如何把人组合得更加靠谱,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才能,使大家的行为可以互补。 3. 准确的个人判断力和决断力 如果你想做一个靠谱的人,准确的个人判断力和决断力是非常必要的。所谓的判断力是指判断一件事情是否能做、一个人能否交往的能力。而决断力是指能够通过自己的方法去实施和推动一件事的能力。如果大家执行的时候能理解你的意思,并且能按照你的意思去推动执行,各司其职,大家就都会显得更加靠谱。领导要靠谱,团队成员才能靠谱。 4. 自己先做靠谱的人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有能力去分辨出,谁是靠谱的人,谁是不靠谱的人。一个人靠谱与否有的时候是能看出来的,通过简单的交往判断出来这个人是否跟你契合,是否靠谱,这件事情其实是一个大学问,是一个需要经过和无数人交往后才能拥有的技能。 所以,如果你要判断一个人的靠谱性,你需要先作为一个靠谱的人和人多交往,渐渐地,你就会发现人的内心世界、行为习惯以及价值体系。久而久之,你就会拥有对人的判断能力。 婚姻和事业,都要找靠谱的  其实男女关系也一样,据说在婚姻关系中有一半的男人在跟女方结婚后,发现女方是自己不喜欢的不靠谱的女人,但是婚已经结了,孩子也已经生了。这种情况什么原因导致的?这源于男人在结婚前对于女人外表的痴迷和占有欲,这种欲望导致男人盲目跟自己可能并不了解和钟情的女性结婚。 反过来,男方较好的物质条件、较高的社会地位等外部条件也经常蒙蔽女人的双眼,很多女人结婚以后才发现,尽管男方有地位,有钱,但却完全不是自己想要的男人。所以,在寻找靠谱伴侣这件事情上,最重要的是要先屏蔽自己的欲望,当你屏蔽另一半的外貌、物质、社会地位等外部条件后再认真审视这个人,你就会明白你面对的这个人是否靠谱,跟你是否能够真正走到一起。 在生意场上,组建团队也可以用这种方法。当两个人因为某种利益组合在一起,你往往会发现两人都是不靠谱的,但如果两个人是因为某种事业心、性格脾气相投而合作时,两人合作愉快的可能性就会更加大一些。 总而言之,不论是婚姻还是事业,能够找到靠谱的人跟自己一起前行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但是这样的幸运,往往需要我们付出巨大的努力,并且经历复杂的人生。

    9 phút
  6. Q88. 【前进】年轻人想获得成功,除了毅力,还需要什么?

    01/02/2018

    Q88. 【前进】年轻人想获得成功,除了毅力,还需要什么?

    导论:  一个人的成长过程,毅力和决心是非常重要的。否则,我们的梦想、目标就不容易实现。遇到困难和障碍就会退缩,就永远不可能突破自己的局限,取得重大进步。 但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 在培养毅力和坚持前,还有什么更重要?  1. 培养思考力 即不人云亦云、盲目听信于人,而是着重于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我说的这种独立思考能力不是说处处与人作对来表示自己的观点不一样,也不是故意特立独行来标榜自己另类,而是真正面对广阔的思想世界,拥有一种有深度和广度的思考能力。 它是你在吸纳了各种智慧和阅读,并对其中的观点进行比较和消化后,得出正确结论和愿意坚持的态度,并且不断使自己的三观不断完善的过程。人坚持的任何一种态度都应该是经过反复论证、不断学习的。 此外,独立思考并不意味着我们偏执坚持同一种观点不变,而是通过不断学习、进步,多角度看待问题,让自己变得越来越有智慧、完善和丰满,也越来越能够根据自己的思考,做出相对来说比较正确,并且对个人和社会有长远好处的决定。 2. 培养判断力和决断力 判断力是面对一件事情判断如何做、怎么做,或者说是否应该做的能力。决断力是决定什么时候做,是马上做,还是未来做,应该放弃什么和坚持什么的一种能力。 判断力有两个核心词,一个是正确,另一个是远见。所谓正确,就是你的判断必须根据事情的前因后果、上下关系、社会资源、国际形势等来做。我们都知道,在一个错误的道路上越坚持,离你的初衷就会越远,越容易陷入错误泥潭。我们在判断一件事情的时候,首先要确保自己是正确的。 判断要有远见,不能鼠目寸光,不能被眼前的利益迷住双眼,不能基于利益得失,斤斤计较来做判断。任何短视的判断,从长远角度看都会对自身产生重大伤害,对社会也不会带来任何好处。一个正确的、有远见的判断是考虑到多种因素及长远发展的一种判断。有了这样的判断,我们后面谈到的毅力和坚持才有意义。 决断力则是指在你下了判断后,是否能下决心去做的能力。它主要由两个要素构成,一是取舍能力,二是果断能力。比如说,你谈恋爱的时候选择了一个人作为你的男朋友,那么就要放弃其他人,如果太过犹豫,在两人中徘徊,可能就会一无所得。 还要学会取舍,做到坚定不移,舍弃就变得极其重要。这和个人性格相关,有的人性格天生比较软弱,有的人则天生比较刚强;有的人比较多愁善感,过分关注感情;有的人比较理智,显示冷静果断的一面。总而言之,人生就是学会取舍,学会放弃一些东西,坚持一些东西。 当断不断,反受其害。我们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你已经有了选择,有了取舍后,要果断地决定到底应该做什么,尽可能减少后遗症,这就是决断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3. 学会充分懂得、理解自己 孔子云:”吾日三省吾身。”每天反思自己,检点自己的行为。苏格拉底说过“认识你自己”,人最大的麻烦就是对世界看得很清楚,但对自己看得很糊涂。 如何看清自己?  1. 个性的优缺点。 我们大多数人不太愿意承认自己个性中的缺点,比如一个人很少会承认自己斤斤计较、脾气暴躁,或者即使意识到自己有缺点,但很少努力去改正。这种人把自己变成个性的俘虏,很难主掌自己的生命状态。 2. 对于性格的了解 个性和性格不太一样,个性主要是指一个人综合综合状态,个人能力的构成。性格主要是指一个人的脾气,遇到事情的天然反应。对于性格要进行分析,例如性格脾气比较暴躁的人,很难去完成会计这种需要静心思考的工作。一个性格非常随和、温和的人,也很难去做类似战争指挥这种雷厉风行的工作。所以,我们常说性格和个性加起来就是命运,性格也是命运的一个组成的部分。 寻找自己未来的职业与自己的性格是有密切关系的。当然性格应当是可以修炼的,比如说脾气急躁的人经常打禅可能就会有所改善;脾气温和的人经常做一些需要快速决断的锻炼,也许就可以让性格的温和冲淡一点。 3. 寻找自己内心真正的爱好 你喜欢学习的专业、业余活动,甚至包括你的性取向,只有你自己知道。在无伤别人和社会的前提下,遵循自己内心的喜好来寻找自己未来人生的发展方向,算是理解和懂得自己的一个重要标志。我们很多人实际上屈从于社会的压力、别人的眼光,还有父母的期待,结果在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 4. 人生目标和人生梦想的设定 根据前面的三个条件来设定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为之去努力奋斗,再加上你的判断力、决策力和思考能力,这个目标和梦想方向的设定,通常来说就不会有太多的错误。 做到上述条件后,我们才能讲毅力和坚持。当你已经有了自己的目标和梦想,并且在思考和判断比较成熟的前提下,你想要去做的事情确实就要坚持,努力把它做完做好。这种坚持和毅力,一方面是通过时间的长度能够逐步证明自己的能力所在。 另一方面,你不断坚持就意味着专注能力很强,这样的人通常都能把一件事情做到相对极致境界。 如果我们有毅力去坚持一件事情,通常能够取得比较大的成果。即使在过程中会受到各种挫折,会灰心丧气,但只要坚持下去,成果就会显示出来。 坚持之前,先思考选择  在坚持和毅力之前,努力去思考这件事情是否能做,判断这件事情究竟该怎么做,决断何时来做。配以充分的理解,懂得自己的优势和长处。最后,再加上毅力和坚持,那么这件事情就变成了一个可期待取得成就的事情。 现在的年轻人,尽管有很多选择,但更重要的是一旦选择以后坚持做下去,用自己的毅力,把事情做成,这是一个人一生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成就的基础。但是,并不是你配以坚持和毅力就能取得成功的。有时我们认为一件事情百分之百正确,也努力去做了,但坚持到最后却发现走不通。此时,我们还要有迅速调整方向、改变自己,重新设定目标、重头开始进行努力的能力。 比如,当初我自己经过反复思考,认为到美国去读书是一个正确的方向。经过三年的努力,美国人不给我任何奖学金,我自己也没有钱,如果再坚持下去就变成死路一条。所以,我迅速调整方向,决定在国内先开补习班挣钱,这算是对自己原来认为正确,但因现实改变的事情的纠正。 开补习班后,其实我曾经想把新东方关掉,但后来我意识到继续做新东方这件事情,能够比出国读书更加有意思,也能做得更大,就一直坚持到今天,现实也可以证明我的选择是正确的。 人生就是在一个不停调整过程中前行的。船在航行,前面出现礁石,你不可能对着礁石横冲直撞,是要改变一点点方向的。但总体来说,人生是一个不断拔高、沿着正确的方向往前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不断用我们的思考力、独立判断能力和决断力,再配以毅力和坚持,就能让我们的人生变得更加精彩。

    12 phút
  7. Q87. 【鸡血】内心强大的人有什么秘诀?为什么有的人百折不挠、有的人一蹶不振?

    01/02/2018

    Q87. 【鸡血】内心强大的人有什么秘诀?为什么有的人百折不挠、有的人一蹶不振?

    每个人都希望一生能够做出伟大的,让自己骄傲,有成就感的事情。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胸怀梦想,但却经不起现实的考验和折腾,最后被击溃、一撅不振。我们都希望自己能够变成百折不挠、屡败屡战,勇敢走向理想和目标的英雄。 这种人物是如何练成的呢?我认为在他们身上主要有五个比较共同的特征——坚定的信念、强大的意志力、良好的人生态度、宽广的胸怀、充分的自信。 五大共同特征让你百折不挠  1. 坚定的信念 信念就是从内心对于一件事业坚定不移认可的状态。当你心中拥有信念后,你就能够坚定不移相信你必须去实现它,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会发现,有宗教信仰的人心灵平静,态度坚定,会比一般人更加不怕失败。原因非常简单,他们相信他们的神给每一个人某种力量,并且这个力量告诉和引导他应该做什么事情,他也就更加容易处于坚定不移的状态。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共产党员都相信通过他们的努力,可以推翻旧社会,解放全中国,甚至解放全世界,让每一个人都过上幸福生活。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创造一个平等的民主社会就成了共产党员坚定的信念。 国共内战时期,牺牲了很多人,小说《红岩》中不怕死的江姐形象,就是忠于信念的典型代表;南非的曼德拉,坚定不移相信自己能够推翻南非种族隔离政策,入狱27年此心不改,这也是信念。 2. 强大的意志力 意志力是一个人战胜艰难困苦的精神力量。众所周知,一个意志力强大的人通常不轻易害怕失败。战场上,意志力特别强大的战士一般都会变成战斗英雄,因为他能够忍受战争的残酷和困苦,能在最艰苦的时候支撑起自己;运动员的意志也比较强大,因为他们从小训练,都是为了让体能和耐力达到极致状态。 在某种意义上,在农村生活的人会比在城市生活的人意志力更强大,因为他们从小到大生活相对来说比较艰苦,这种环境有利于意志的磨炼。意志力在某种意义上是能够锻炼出来的。比如现在很多EMBA、MBA的课程常常要求学生到戈壁去做挑战项目,比如徒步一百公里。对于来自城市,平时不怎么走路的人来说,突然走一百公里,确实很考验意志力。在过程中很多人走了不到20公里脚上就充满血泡,但是因为离目标还很远,所以不得不继续前进。 这样一来,他们不得不靠意志力支撑。未来再遇到艰难困苦,就会想起当初自己脚上充满血泡还坚持完成目标的场景。坚持下去的耐力和坚定不移的决心就会更加强大。所以提升自己的意志力,也是让自己变得强大的一个重要方法。 3. 乐观的人生态度 一种乐观的人生态度就是把生命中遇到的任何挫折和失败都看作是对自己的考验。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面对生命中的困顿,我们用一种乐观态度来对待,这样一来一切就会更容易忍受。因为你期待,虽然成功现在还没有显现,但如果坚持下去就会获得成功。 另外一种乐观的人生态度就是不要太在乎别人的眼光和评价。实际上,我们常常活在别人的眼光中,在意别人的态度。比如别人是否看得起我们、对我们做的事情是否有意见、做的事情是否丢脸或者没有尊严等等。 如果你总是想得太多,以至于别人对你说任何一句话都会被你误解,进而内心产生自卑,这对于你人生发展是有很大负面影响的。大家都知道有一种牙膏叫做脱敏牙膏。以前我们刷牙的时候遇到冷水、热水,牙齿都会疼,但使用脱敏牙膏后,你对冷热就不会过于敏感,对于别人的看法适当脱敏,也是我们人生中的一种态度。 不要过于在意别人的想法和感受,要想办法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当然前提条件是你不能去伤害和得罪别人。不论面对困难还是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上要潇洒一点。 4. 宽广的胸怀 如果能够做到前面三点,那么我们的胸怀就已经很广阔了。但是真正的胸怀是胸怀大志,心向远方,因此对于眼前的得失完全不会太在意。宽广的胸怀还意味着你能够包容别人对你的欺骗、不满、伤害,并且还能够与各种不同才能的人共同合作。不容人者也必然容不下天下。 容天下,就意味着你还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天下更好,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苏东坡被贬以后写下的“大江东去,浪淘尽”这都是一种胸怀的表现。宽广的胸怀意味着能够原谅世界上一切伤害你的人和事,专注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努力前行。 5. 充分的自信 我认为自信是经过历练的一种人生真实态度。当我们已经充分意识到了自己的短板,也能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强项。当我们不断努力前行、知道自己未来必然取得某种成就,我们内心就有了一种自信。 就像毛泽东所写的“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我们不一定能活200年,但是一定要相信通过努力和专注,我们能够做出让自己和家人骄傲、让社会骄傲,甚至是局部意义上让世界变得更好的事情。有了这样的自信以后,我们在努力前行时,遇到任何的艰难困苦,都会认为这只是临时现象,因此会用更加强大的精神力量去积极面对。 所以,当一个人拥有了坚定的信念、强大的意志力、良好的人生态度、宽广的胸怀、充分的自信后,我们通过持续不断的上进和努力,一定能让自己的生命有不一样的光彩。

    9 phút

Xếp Hạng & Nhận Xét

5
/5
2 Xếp hạng

Giới Thiệu

《老俞闹钟》每天叫醒你的不是闹钟也不是梦想,是俞敏洪!

Nội Dung Khác Của 喜马拉雅

Bạn cần đăng nhập để nghe các tập có chứa nội dung thô tục.

Luôn cập nhật thông tin về chương trình này

Đăng nhập hoặc đăng ký để theo dõi các chương trình, lưu các tập và nhận những thông tin cập nhật mới nhất.

Chọn quốc gia hoặc vùng

Châu Phi, Trung Đông và Ấn Độ

Châu Á Thái Bình Dương

Châu Âu

Châu Mỹ Latinh và Caribê

Hoa Kỳ và Cana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