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wei Midnight

EE好饿

「浦尾夜谈|Puwei Midnight」是一档围绕城市夜晚展开的谈话播客 我们邀请朋友,也和自己对话,从一杯咖啡聊到一场电影,从一个生活瞬间聊到一段情绪波动 这里没有固定的角色,只有不赶时间的交流 每一期都是一场深夜的即兴创作,有人分享灵感,有人回望日常,有人只是路过,说了几句真心话 夜里说点具体的,想点不必定义的

에피소드

  1. S02E05 | 应届生视角:成长与迷茫的职场实录(下)

    10월 17일

    S02E05 | 应届生视角:成长与迷茫的职场实录(下)

    Shownotes在进入职场之后,你是否也开始困惑:为什么有些事明明不难,却偏偏让人疲惫?本期节目,我们从“如何和领导、同事相处”出发,聊那些喊不出口却压在心里的职场现实。催促、误解、情绪传递——我们试着还原一个打工人真正的日常,而不是职场书上的理想状态 在节目中,有人讲到领导看不懂流程,却不断打电话确认;有人分享被一天提醒三次材料进度,只能学会“已读但稍后回复”。我们讨论了“留痕”——在会议结束后发送纪要、在微信反问确认、在文件交接时让对方签字。这不是形式主义,而是为了在混乱中保护自己。甚至请同事喝咖啡、送一盒水果,都不是奉承,而是为了让合作变得柔和,让关系留有余地 节目也延伸到了更沉重的话题——出差与报销。有人淡季踩线住高奢酒店,也有人在168元的招待所熬夜赶材料;有人为了赶一场五分钟的会议花2300元辗转绿皮车和网约车,最后还要为打车费苦寻发票。长期驻场、现场租房、自己垫付押金、无法报销的通勤费,让“工作”变成了一场无形的亏损。这些体验不会写进简历,却真实地消耗着每个职场人的耐心与尊严 我们没有给出万能解法,只是把经验摆在桌面:问清规则、保留证据、别急着情绪回应。在制度里保持清醒,在人情里保留温度。无论你是刚入职的新人成长中,还是已经学会沉默的老兵,这期节目都想对你说一句——不是你一个人在和规则拉扯,也不是你一个人在悄悄衡量体面与底线 Highlights00:08:59 | 焦虑型领导的“隐形PUA” 他不是担心工作没做,而是害怕自己失去掌控。你说“明天给”,他还是会中午催、下午催、下班再催,仿佛只要不催就会出事。催促不是提醒,而是一种无声的PUA:把不安甩给你,把责任藏在自己身后。真正让人疲惫的,不是任务本身,而是对方那种时时刻刻“你别让我等”的态度 00:11:30 | 职场沟通的底线:说清Deadline “尽快”是最虚假的承诺。“我尽快给你”和“我明天十二点前给你”是两种职业素养。真正有经验的人,从不说“尽快”,只说“时间节点”。能给出明确时间,是对他人负责;给不出时间,只是在情绪里工作。职场不是拼态度,而是拼确定性。模糊沟通,永远是扯皮的起点 00:14:47 | 面对面和微信,是两种人格 你以为同事冷漠,其实他只是把客气留在了线下。很多冲突并非认知不同,而是文字中缺失了表情。微信里一句“好的”,可能在现实中伴随点头和笑意。人情世故从不发生在输入框里,它发生在递水、等电梯、一起抽根烟的那几分钟。别总在屏幕里揣测人性,抬头看看,人可能没那么冷 00:16:02 | 一杯冰美式,被记住的人性化 领导点奶茶时,会特地说一句:“给他来杯冰美式。”这不是请客,这是记住。职场里,真正让人感动的不是红包也不是升职,而是“我知道你不喝甜”。你未必喜欢他,但你会记得他。管理不是发指令,是让人感觉自己不是可替代的工具。比能力更难得的,是被当作“一个具体的人” 00:17:52 | 水果比奶茶更狠的社交 请奶茶是一时好感,摆水果是长期布局。奶茶请给一两人,水果一摆就是全员,这是一种无声的宣告:我与大家无敌。职场上的人情,不在红包里,在切好的橙子和洗干净的葡萄里。比请客更关键的是“我惦记着你们”。小善意能买来大体面,真正的杀器从不张扬 00:20:57 | 留痕不是防同事,是防锅 线下答应不算数,微信“确认一下”才算约定。不是我不信你,是我不信突发情况和临时变卦。邮件抄送、截图存档、对话留痕,这些不是多此一举,而是打工人最后的保险。如果有一天要battle,你只能拿出记录,而不是回忆。信任可以口头,但责任必须落字 00:23:57 | 大公司争的是资源,不是对错 会议上不是在讨论方案,而是在抢地盘、抢资源。谁在会上敢拍桌子,不一定有理,但一定有资本。有些人吵赢了,项目就排他优先;你讲道理,他们讲势力。职场不是谁懂得多,而是谁背后站的人多。对错可以留在心里,资源必须抢在桌上 00:28:41 | 出差是流放,不是旅行 别人说“你可以去各地玩”,只有你知道醒来第一句是:“我在哪?”对他们是城市,对你是驻点。三个月住一个屋,一年换三座城,说到底,你不是在出差,你在搬命。出差不是行李箱和登机牌,是深夜刷牙时那句:“我到底要待到什么时候?” 00:30:49 | 168元的酒店,是压扁的尊严 “地铁站旁酒店”,结果是穿小巷、过防空洞。房间小到转身要屏息,墙纸翘起像伤口。出差不是风景,是自我价值的压缩。你曾住过五星级,也能住168,但区别在于:这一切不是你选的,而是预算选的。打工人的尊严,永远排在报销标准后面 00:33:24 | 卫生崩溃,是辞职的最后稻草 你以为最难的是工作,其实是一个同住同事把卫生巾扔三天不清。厕所异味、满地长发、没人负责,终于让你明白:不是受不了苦,是受不了无序。很多离职不是因为KPI,是因为一个看不见底的垃圾桶。人可以累,但不能脏到怀疑人生 00:35:33 | 最深的痛:我在为谁付房租? 在福州付房租,在武汉再交一份房租,还要自己垫打车费。公司说“出差有补贴”,最后你发现补贴只够买方便面。那些说“年轻人要吃苦”的人,从不会为你付款。打工人的荒诞在于:你努力维持体面,却发现自己在双城漂泊,连家都不是你的 00:37:52 | 看到“需驻场”,心理当场崩断 招聘写着:长期驻场、随时出差。别人看是岗位要求,你看是精神判决。出过一次差的人,最怕再被困在陌生城市,白天开会,晚上盯天花板。不是不愿意走,是怕回不来。公司留不住人,不是因为钱不够,而是因为人已经学会防逃 00:41:27 | 租电瓶车,是彻底放弃幻想 当你不再打车报销,而是抱起电瓶冲电,你已经放弃与体制讲理。电瓶车不是交通工具,是打工人的独立宣言:我不求人、不报销、不解释。有人说你倔强,其实你只是明白,比钱更重要的是自由,不被一张出租车发票绑架 00:43:31 | 长安荔枝型打工人 绿皮车到南昌,凌晨打车到武汉,只为开会五分钟。会上点头称赞,散会后没人再谈报销。有人在领导口中“值得表扬”,现实中却半年拿不回垫资。你不是差旅人员,你是一颗随叫随到的荔枝,永远新鲜,又永远没人真正品尝 00:45:58 | 最恶心的行为:风险甩给个人 “你要出差可以,但如果路上出事,要写明属个人行为。”这是某些公司的真面目:用温情劝你去,用免责协议撇清关系。他们嘴上说“注意安全”,心里只想“不要担责”。那一刻你明白,职场不是家,公司只是雇主 00:47:28 | 报销是一场魂斗罗 真正的报销流程,不是上传票据,而是连闯五关:领导签字、部门盖章、财务审核、预算核查、额度审批……每一关都有可能让你“游戏结束”。有人说上班辛苦,你笑了。上班不辛苦,报销才辛苦。挣钱靠工作,回血靠运气 00:48:59 | 上班交学费式打工人 三个月项目,贴三千块钱车费。你不是在赚钱,而是在交“企业运营体验费”。有人说“流程麻烦别报了”,你笑着听,却在心里默默算着亏损。这不是吃亏是福,这是赤裸亏损。最可怕的是,你连情绪都不敢报 00:51:14 | 小公司吵完就解决,大公司吵完写周报 在小公司,你可以摔门;在大公司,你只能写会议纪要。在那套流程里,愤怒要居中对齐,委屈要转成被动语态,责任要cc到总监。情绪不能爆,只能备案。能吵架是一种奢侈,大多数时候,你只是文案 00:52:19 | 打工人三大神交部:人事、财务、行政 你以为升职靠领导,其实升职靠“有人事提醒你材料、财务帮你顺报、行政提前帮你排座。”真正的江湖高手,不一定懂业务,但一定懂打招呼。你不能得罪的不是老板,而是帮你打印文件的人 00:54:03 | 不是怕出差,是怕失去坐标 真正可怕的不是离开家,而是不知道何时回家。一天在成都,一周在武汉,一个月在哈尔滨,人变得像行李,目的地随人指定。有人说出差锻炼人,其实出差消耗人。你逐渐不敢 unpack 行李,因为你不知道下一站在哪 Attendees @EE很饿 | 行星防御理事会成员 @韩导 | 在福州的老上海 @破碎王工 | 路边停车法外狂徒Music Ellison - 开心往前飞 (Ellison Mashup)(Mashup) 暴躁的兔子 - 我算哪条鱼(我算哪条鱼) 潮池蓝 - 记住三点半(黎明不要来) 康姆士 COM’Z - 我不希望你孤单的去面对整个喧哗世界(你要如何,我们就如何) 野渡乐队 - 野花(盒子) A 公馆 - 大醉一场(海浪回潮)About us「浦尾夜谈|Puwei Midnight」是一档围绕城市夜晚展开的谈话播客。我们邀请朋友,也和自己对话,从一杯咖啡聊到一场电影,从一个生活瞬间聊到一段情绪波动 这里没有固定的角色,只有不赶时间的交流。每一期都是一场深夜的即兴创作,有人分享灵感,有人回望日常,有人只是路过,说了几句真心话 夜里说点具体的,想点不必定义的

    1시간 6분
  2. S02E04 | 应届生视角:成长与迷茫的职场实录(上)

    10월 10일

    S02E04 | 应届生视角:成长与迷茫的职场实录(上)

    Shownotes初入职场的你,是否也曾在工位前发呆,怀疑过自己到底适不适合这份工作?本期节目里,我们把话题拉回到最真实的职场一线——从毕业第一份工作的忐忑,到成为项目经理后的压力,再到离开体制内、尝试自由职业的转折 三位主播各自讲述了属于他们的“工作记忆”:有人在国企里被闲置半年,拿着三千块工资靠冷板凳熬出机会;有人因领导一句“你沟通最好”,被迫走上项目经理之路;也有人干脆离职,组建起属于自己的“一人公司”。这些故事充满了不确定,却也折射出每个职场人在选择上的挣扎与勇气 我们聊到与客户交锋时的“不卑不亢”,聊到加班电话带来的手机铃声 PTSD,也聊到如何面对“职场就是巨大草台班子”的残酷现实。更难得的是,节目里不止有抱怨与吐槽,还有真切的反思:实习生该不该只打杂?新人如何判断领导是否值得追随?什么才是职场上真正的成长? 在轻松的玩笑中,我们也触碰了严肃的话题:执行力、情商、察言观色、人情世故……这些听起来老生常谈的词,在嘉宾们的故事里被赋予了最具象的场景。正是这些细节,构成了职场的另一面 无论你是刚毕业准备入场的新鲜人,还是已经在办公室里摸爬滚打多年的职场老鸟,这期节目都能让你听到熟悉的影子。或许你会在其中找到共鸣,或许你能获得一些新的启发。戴上耳机,和我们一起聊聊工作的真相,也聊聊如何在不完美的职场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Highlights00:01:28 | 两个月转正:真正的“上岸”还是新一轮焦虑 毕业生入职两个月就迎来转正,看似安稳,实则是职场迷宫的起点。我们聊的不只是转正的喜悦,还有随之而来的不安与困惑 00:02:24 | 一人公司 + AI:自由职业的幻象与现实 有人辞掉 20 年的班,说“AI 让我一个人能干完整个行业”。听上去自由又潇洒,但背后是孤独的自我管理与长期积累 00:04:19 | 项目经理的误解:油水丰厚的包工头? 旅游行业和软件行业的 PM 被同一个词掩盖,但一个是管机票签证,一个是盯成本进度。油水?背锅?差别大得很 00:07:09 | 半年冷板凳:新人最真实的无力感 刚入职国企就被闲置半年,研究课题没人管,工资三四千勉强糊口。那段日子像是在用生命等待机会 00:10:43 | 领导的一句话,改变职业轨迹 原本内向、不善沟通,却因同事拒绝出差,被领导一句“你沟通最好”推上项目经理岗位,从此走上完全不同的路 00:12:24 | 客户爆粗口,我选择硬刚 第一次在客户面前挨骂,EE 直接投诉到客户领导,强调“我代表的是公司形象”。这份“不卑不亢”的刚硬成了他在职场的底线 00:17:38 | 职场就是巨大草台班子 年轻人最容易的内耗就是把领导的话当真。可现实是——领导今天说东,明天就说西,真正成熟是学会“不内耗” 00:19:54 | 从甄嬛传学职场:真有用吗 入职前反复看《甄嬛传》,幻想用宫斗剧积累心眼。但现实告诉你:真正的斗争往往从高层蔓延到基层,比电视剧更乱 00:22:32 | 实习生究竟是杂工,还是被培养的新人 多数公司把实习生当万能打杂,但有人坚持给实习生体验岗位、积累简历。结果领导不满,他仍然坚持:“成长不该只是打杂” 00:24:42 | 手机铃声 PTSD:客户项目的阴影 长期被客户电话支配,半夜被叫醒处理问题。多年后,手机铃声依旧让人心慌,这是职场最残酷的“后遗症” 00:28:49 | 遇见最好的领导:愿意给你露脸 新人最幸运的事,不是有人手把手教,而是有人愿意在更高层面前“捧你上台”。一个亮相的机会,可能比一年打杂更值 00:39:44 | 管理的代价:带人比自己干更累 “我都替他干完了,他还哭。” 这是项目经理的真实困境——带人不是省力,而是不断试错和兜底的修炼 00:46:40 | 80 迈的车,别硬逼到 120 下属的资质不同,管理者要知人善用。会做重复劳动的,就别让他对接客户。管理不是拔高,而是把人放在合适的位置 00:52:13 | 导游师傅的狠话:先做人,再做事 做事有标准答案,但要让所有客户都满意,只有人情世故能解。职场第一课,不是流程,而是做人 00:56:32 | 麻烦别人,关系才会变近 客户的提醒:“不要怕麻烦别人,因为别人也会来麻烦你。” 人情的流动,就是靠彼此的消耗和回应建立起来的 Attendees @EE很饿 | 行星防御理事会成员 @韩导 | 在福州的老上海 @破碎王工 | 路边停车法外狂徒Music Ellison - 开心往前飞 (Ellison Mashup)(Mashup) 暴躁的兔子 - 我算哪条鱼(我算哪条鱼) 潮池蓝 - 记住三点半(黎明不要来) 康姆士 COM’Z - 我不希望你孤单的去面对整个喧哗世界(你要如何,我们就如何) 野渡乐队 - 野花(盒子) A 公馆 - 大醉一场(海浪回潮)About us「浦尾夜谈|Puwei Midnight」是一档围绕城市夜晚展开的谈话播客。我们邀请朋友,也和自己对话,从一杯咖啡聊到一场电影,从一个生活瞬间聊到一段情绪波动 这里没有固定的角色,只有不赶时间的交流。每一期都是一场深夜的即兴创作,有人分享灵感,有人回望日常,有人只是路过,说了几句真心话 夜里说点具体的,想点不必定义的

    1시간 6분
  3. S02E03 | 速溶、星巴克、社区店:谁在定义咖啡?

    10월 3일

    S02E03 | 速溶、星巴克、社区店:谁在定义咖啡?

    Shownotes咖啡,真的是我们每天离不开的能量来源吗?还是它背后承载着更多故事?这一期,我们把话题聚焦在“喝咖啡”这件小事里,试着解构其中的习惯、情绪与时代印记 从学生时代第一次点下星巴克四份浓缩,到后来便利店 11 块两杯的鲜奶拿铁,再到独立小店里安静地坐一下午,几位嘉宾带着自己的经历,拼凑出一部属于咖啡爱好者的成长史。童年偷喝雀巢速溶的荒唐插曲、上岛咖啡里联机打 PSP 的青春记忆、对“瓜瓜乐”香精豆的争议性评价,都在笑声和调侃中重新浮现 节目里,我们不仅聊到“精品咖啡”的感官训练与风味陷阱,也触及了咖啡消费的另一面:从空间消费到朋友圈“情绪价值”,咖啡如何一步步从提神饮品,变成社交符号与生活方式。甚至连罗布斯塔让人整夜失眠的“后劲”,都被当作一种独特体验分享出来 这不是一堂严肃的咖啡知识课,而是一场轻松的对谈:关于口味、关于价格、关于空间与氛围。它可能会让你回忆起自己第一次喝咖啡时的生涩与兴奋,也会让你重新思考,为什么我们愿意为一杯咖啡付出那么多期待 无论你是每天三杯的重度咖啡因爱好者,还是偶尔随手点一杯拿铁的路人,这期节目都能给你带来一点亲切和惊喜。戴上耳机,和我们一起聊聊,你的咖啡故事 Highlights00:01:08 | 无台本的开场:咖啡馆里的即兴实验 这期节目破例没有写台本,三个人坐在咖啡馆里边喝边聊。从“今天都喝了什么”开始,顺着手里的咖啡一路回溯记忆 00:02:10 | 四份浓缩:爆表的咖啡因日常 主持人一天连喝四份浓缩美式,从早上醒来到健身前再到录音时,全靠咖啡因支撑。咖啡在这里既是习惯,也是推动创作的燃料 00:03:28 | 大学初体验:星巴克的心跳惊魂 嘉宾回忆第一次点浓缩,结果从下午三点到晚上十点心跳狂飙不止。那份慌乱和害怕,成了刻骨铭心的开端 00:05:02 | 雀巢速溶的童年闹剧 偷喝奶奶柜子里的雀巢速溶,姐姐失眠闹到全家出动,自己还因此挨了一顿打。童年里的咖啡,不是风味记忆,而是一出家庭小悲剧 00:08:12 | 福州第一家星巴克的高级震撼 三坊七巷里的老宅院子,第一次见到店员彼此用英文交流。那一刻,星巴克不只是饮品,而是“向往西方生活方式”的象征 00:10:55 | 花生酱星冰乐:遗失的白月光 消失已久的限定星冰乐,被称作“意难平的青春味道”。它不仅仅是一杯饮料,更是主持人的味觉记忆 00:12:15 | 星巴克的价格与杯型梗 从 23 元到 32 元,美式的价格逐渐上涨。“大杯是中杯,中杯是小杯”的混乱命名成了笑料,也见证了咖啡文化的本土化历程 00:15:59 | 星巴克=共享办公室 星巴克真正卖的是“空间”——能插电、能久坐。对很多人来说,一杯咖啡的价格买到的是一个安心写作业或工作的角落。 00:18:32 | 7-11 的鲜奶惊喜 便利店买一送一,11 元两杯鲜奶拿铁,甚至可以“寄存”第二杯。相比瑞幸的低价营销,便利店咖啡反而给人更实在的满足感 00:20:23 | 上岛咖啡与 PSP 青春 拖着插线板,点一壶咖啡,和朋友们在上岛咖啡玩《怪物猎人》一整天。咖啡店在这一代人眼里,不只是喝饮品的地方,而是青春的据点 00:21:26 | 武汉的漫咖啡:深夜的救赎 在武汉咖啡店大多早早关门,唯有漫咖啡能营业到深夜。微醺之后来一杯冰美式,成为 EE 独有的城市记忆。 00:24:17 | 独立咖啡店的兴衰循环 春秋季开一批,冬夏又倒一批。福州和上海的独立小店此起彼伏,生意背后的残酷现实,让人感叹咖啡文化的脆弱与活力并存 00:27:03 | 初识精品咖啡:为了安静角落 最初去独立小店并不是为了豆子,而是为了一个能打开电脑的安静空间。直到和店主熟悉,才真正开始理解精品咖啡的意义。 00:29:48 | 风味的陷阱与暗示 风味卡写着水果与坚果,喝不出来却总觉得“好像有”。这是味觉被暗示、被锚定的过程,也是精品咖啡学习者的共同迷惑。 00:32:15 | 瓜瓜乐:爆珠般的咖啡体验 一款带西瓜凉感的增味豆,被戏称为“爆珠咖啡”。有人嫌它是香精豆,有人却觉得夏天来一杯冰美式就是爽 00:34:23 | 日晒、水洗与发酵的口水战 有人说日晒更甜,有人说像酱油;水洗干净清爽,但也少了野性。不同处理法的争论,折射出咖啡文化里对“好”的多重定义 00:37:27 | 摩卡壶与自学的入门路径 因为收到一只摩卡壶,嘉宾不得不开始自己买豆、自己煮,从而走上探索不同产地与风味的旅程 00:42:39 | 罗布斯塔:彻夜失眠的代价 晚上 8 点喝一杯罗布斯塔拿铁,凌晨 5 点还在刷小红书。咖啡因的强烈作用,让人既兴奋又无奈 00:46:54 | 麦当劳的 6 块早餐续命法 每天早晨靠一杯滴滤麦咖啡撑到午饭,午后再来瑞幸,晚上再补便利店一杯。一整天的精神靠咖啡因续命 00:49:19 | 瑰夏:情绪价值与朋友圈炫耀 几千元的瑰夏喝不出区别,但“今天喝了 399 的豆子”的朋友圈,收获的点赞和羡慕,就是最大的附加价值 Attendees @EE很饿 | 行星防御理事会成员 @韩导 | 在福州的老上海 @破碎王工 | 路边停车法外狂徒Music 夏日入侵企画 – 想去海边(想去海边) 丢火车 – 茶底世界(丢火车) 福禄寿 FloruitShow – 我用什么把你留住(我用什么把你留住) 刺猬 – 此生无可恋,唯曲悦丹田(此生无可恋,唯曲悦丹田) 草东没有派对 – 山海(丑奴儿(The Servile)) 脆莓 Brickleberry – 再去海边(镜像) 福禄寿 FloruitShow – 春暖花开去见你(我用什么把你留住) 30年前,50年后 - 精卫(丧失年轻,勿失年华) 暴躁的兔子 – 夏日大冒险(夏日大冒险) 草东没有派对 – 烂泥(丑奴儿(The Servile)) 岛屿心情 – 玩具(纷纭)About us「浦尾夜谈|Puwei Midnight」是一档围绕城市夜晚展开的谈话播客。我们邀请朋友,也和自己对话,从一杯咖啡聊到一场电影,从一个生活瞬间聊到一段情绪波动 这里没有固定的角色,只有不赶时间的交流。每一期都是一场深夜的即兴创作,有人分享灵感,有人回望日常,有人只是路过,说了几句真心话 夜里说点具体的,想点不必定义的

    1시간 9분
  4. S02E02 | 众包骑手生存实录:自由、低薪与暴雨夜爆单

    9월 15일

    S02E02 | 众包骑手生存实录:自由、低薪与暴雨夜爆单

    Shownotes外卖小哥几乎成了城市的一部分。你是否也曾好奇,他们的工作节奏、背后的故事,甚至是这份工作的自由与艰辛?在这期节目里,EE 邀请到两位特别的朋友——“不打工的韩飞”和“破碎王工”,三个人围绕 美团众包的亲身体验 展开了一次生动的对话 从一个突发奇想打开半年没用的众包 APP,到第一单的紧张配送,再到雨夜爆胎的狼狈经历,EE 用自己的真实体验带大家走进“骑手视角”。与此同时,韩飞和王工也不断抛出“消费者”的疑问与观察,让对话在轻松与犀利之间切换 节目不仅仅停留在趣味分享,更深入探讨了 外卖平台的派单逻辑、骑手的安全隐患、拼好饭的争议,以及在算法和平台规则裹挟下,普通人如何找到生存的平衡点。听众会在笑声和共鸣中,看见外卖行业里隐藏的复杂现实 而更特别的是,跑外卖并没有让 EE 只停留在“兼职赚钱”的兴奋感,他反而发现自己开始重新拥抱线下:夜市的杂粮煎饼、街头的酱香饼,和老板的几句闲聊,都比冷冰冰的 APP 更有烟火气 如果你曾在点餐时吐槽“怎么还没送到”,或在街头与骑手擦肩而过,这期节目会让你换个角度重新理解他们的生活 戴上耳机,一起进入骑手的世界,看看外卖平台如何塑造了城市的节奏,也思考我们与外卖之间的真实关系 Highlights00:01:25 | 众包作为观察入口 一个炎热的周末,点开沉睡半年的美团众包 APP,发现周边订单密集,随时可接。原本只是消遣,却成了观察外卖生态的切入口 00:03:24 | 平台分成的隐性成本 不同平台差异明显:美团和饿了么零成本上岗,顺丰却要求购买制服和装备。额外的投入换来更高单价,也塑造了骑手群体的分流 00:05:52 | 标准化的培训逻辑 首次上线需观看半小时的培训课程,涵盖接单、取餐、交付的 SOP,以及交通安全要求。流程高度标准化,展现了平台对效率与合规的双重控制 00:07:05 | 入门体验的紧张细节 第一单来自本地连锁“草本汤”。配送汤品需要格外小心,稍有洒漏就可能遭投诉和扣费,这让“入门体验”充满紧张 00:10:17 | 全程留痕的制度化要求 交付餐品后,骑手需拍摄特写与广角两张照片上传。平台通过“全程留痕”来防范纠纷,也让配送变得更像一次可追溯的任务 00:11:37 | 高效订单的隐性逻辑 同一奶茶店的多份订单常常送往同一小区,三十分钟就能结算十几块。这样的“神单”是骑手群体口耳相传的幸运时刻 00:14:34 | 收益与自由的微妙平衡 首日 6 小时完成 20 多单,收入约一百元。折算时薪接近连锁餐饮打工,但跑单带来的自主感,让这份劳动呈现出另一种吸引力 00:16:19 | 弹性劳动的另一种形态 众包没有固定工时,骑手可随时上线或下线。对部分人而言,这种弹性是规避传统雇佣关系的“体制外工作方式” 00:18:46 | 雨夜背后的风险与收益 雨天订单单价明显上升,骑手群里有人称之为“黄金时段”。EE 却在湿滑路面爆胎,不得不把当晚的收入花在修车上 00:22:39 | 城市交通再塑造 在福州街头,高峰期电动车数量压过汽车,甚至挤满主干道。城市交通因外卖与通勤需求被重新塑形,新的秩序正在生成 00:27:26 | 生存压力下的长工时 有人因生意失败或债务压力,全职投入众包,每天十几个小时奔波。对他们而言,这不是副业,而是维持家庭运转的生存手段 00:29:21 | 算法治理的边界 前摄抓拍、内置导航测速、红灯识别——平台用技术监控来约束骑手。保障安全的同时,进一步压缩了骑手的操作空间 00:34:43 | 线下消费回归趋势 跑单之后,EE 更少点外卖,转而常去夜市和路边摊。面对面的交流与食物的即刻呈现,反而带来了更真实的消费体验 00:41:02 | 拼好饭的社会分层意义 在互联网上被当作调侃的“拼好饭”,在高校和写字楼附近却是常见选择。对月薪四五千的年轻人而言,十几块钱的套餐是日常可负担的饮食 00:44:01 | 预制菜与信息透明度 罗永浩在直播中质疑西贝的“非预制”宣传,引发广泛讨论。预制、半预制与现做的边界模糊,餐饮透明度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00:52:06 | AI 伪装的消费幻象 部分外卖商家使用 AI 生成的门店和餐品照片来吸引下单。真实情况往往是隐藏在地下室的小作坊,互联网光鲜的表象与线下落差显露无遗 Attendees @EE很饿 | 行星防御理事会成员 @韩导 | 在福州的老上海 @破碎王工 | 路边停车法外狂徒Music Taylor Swift - FearlessAbout us「浦尾夜谈|Puwei Midnight」是一档围绕城市夜晚展开的谈话播客。我们邀请朋友,也和自己对话,从一杯咖啡聊到一场电影,从一个生活瞬间聊到一段情绪波动 这里没有固定的角色,只有不赶时间的交流。每一期都是一场深夜的即兴创作,有人分享灵感,有人回望日常,有人只是路过,说了几句真心话 夜里说点具体的,想点不必定义的

    1시간 9분
  5. S02E01 | 从校园到职场:多元视角解读求职之路

    2024. 12. 28.

    S02E01 | 从校园到职场:多元视角解读求职之路

    Shownotes 在从校园迈向职场的这条路上,你是否也感到过迷茫?在第一期节目中,EE 和大饼携手两位特别嘉宾——咖啡馆主理人阿洞与现役女大学生草莓头,展开了一场关于毕业、求职和就业的深度对话 我们从轻松的开场聊到咖啡馆这一独特的录制背景,阿洞讲述了社区咖啡馆背后的经营挑战,为节目注入一抹温馨的生活气息。草莓头带我们走进应届生的世界,分享寝室四人四种不同的求职路径,让听众感受到新一代毕业生面临的多样选择和压力 两位主播和嘉宾们畅谈各自初入职场的迷茫与挑战,从广告行业的现实,到副业探索带来的启发,真实还原了梦想与现实碰撞的那一刻。草莓头分享自己通过二次元绘画开启副业的奇妙经历,而阿洞则带来创业过程中如何平衡热情与压力的深刻洞察 嘉宾们结合自己的经验,为即将走出校园的毕业生送上真诚的建议,从如何理解岗位需求到简历表达的关键点,干货满满 无论你是刚踏上职场的新人,还是在职业中途寻找方向的探索者,这期节目都将为你提供启发与力量。戴上耳机,和我们一起从校园到职场,寻找属于你的答案! 场地支持:OFFTHEMOON 思月咖啡 /(可能是)全福州班味最重的社区咖啡馆 Highlights00:02:06 | 特别鸣谢:思月咖啡,社区温暖的守护者 录制地点选在思月咖啡,嘉宾阿洞讲述社区咖啡馆如何平衡商业与社区服务 00:04:35 | 毕业季焦虑:秋季招聘,未来该往哪走? 从秋季招聘出发,讨论毕业生如何在多变的环境中规划自己的职场之路 00:05:23 | 室友四种方向:应届生的多元选择 草莓头分享寝室四人的求职路径——考研、考公、就业、斜杠副业,多样化的选择展现应届生现状 00:09:23 | 初入职场:从象牙塔到开放世界 主播们回忆刚踏入社会时的迷茫,描绘校园生活与职场现实的落差,分享如何适应全新的生活节奏 00:16:25 | 职场新人最易犯的错误 讨论应届生在面试中最常见的困惑,如何准确理解岗位需求,展示自信和真实能力 00:19:57 | 把优势放大:让简历脱颖而出 草莓头分享如何在面试中用独特视角展现自己的潜力与活力,吸引 HR 关注 00:23:27 | 广告行业的真相:不仅是光鲜亮丽 广告行业的幕后故事,工作强度和复杂的甲方需求如何挑战从业者的热情 00:30:51 | 副业的探索:爱好能成为职业吗 嘉宾和主播深入探讨如何将兴趣爱好与职业结合,以及副业对主业的助力和消耗 00:40:03 | 二次元画师的奇妙之路 草莓头分享自己在大学期间通过二次元绘画副业积累人气和收入的独特经历 00:53:24 | 粉丝的力量:互联网背后的温暖故事 主播们讲述在互联网时代如何通过副业结识朋友、获得支持,以及令人动容的粉丝故事 00:55:15 | 职业自我定位:从“被动”到“主动” 阿洞分享从设计爱好者到专业设计师的成长之路,如何通过展示专长找到副业机会 00:59:03 | 面试趣事:应届生真的“傻”吗 草莓头回忆 HR 提问“应届生是否很傻”的奇葩经历,展现如何用智慧回答棘手问题 01:03:15 | 从热爱到倦怠:咖啡店经营的真实面 嘉宾阿洞分享经营咖啡店的压力与挑战,爱好转职业后如何平衡热情与实际 01:10:20 | 送给毕业生的最后建议 节目尾声,主播们总结经验,为即将毕业的听众送上诚恳的求职与职场建议 Attendees @EE很饿 | 行星防御理事会成员 @爱饼才会赢 | 酒后思想家/马桶上诗人 @DON | 做设计的杂工拖鞋佬 @草莓头 | 草莓蛋糕大胃王比赛第一名Music A1TRIP BEAT - dream pop(迷幻卧室) A1TRIP BEAT - 下午茶(Chill Jazz 放松一点吧) A1TRIP BEAT - 卧室音乐(今天心情不错) A1TRIP BEAT - 太空漫步(来点动静 别睡着了) 潮池蓝 - 蓝色焰火(今夜睡大街)About us 「浦尾夜谈|Puwei Midnight」是一档围绕城市夜晚展开的谈话播客。我们邀请朋友,也和自己对话,从一杯咖啡聊到一场电影,从一个生活瞬间聊到一段情绪波动 这里没有固定的角色,只有不赶时间的交流。每一期都是一场深夜的即兴创作,有人分享灵感,有人回望日常,有人只是路过,说了几句真心话 夜里说点具体的,想点不必定义的

    1시간 15분
  6. 2024. 02. 02.

    S01E04 | 飛黃騰龘:春节特别节目

    Shownotes 在这个温馨的新年时光,我们为大家带来一期别开生面的春节特别节目!加了一个坑位,特别邀请好友串台,讨论春运的喜悦与乌龙、品味年夜饭背后的抓马故事,一同回味儿时拿到压岁钱巨款的喜悦。除此之外,我们还将聊聊过年期间的社交文化、探索各地独特的习俗民俗,以及分享大家难忘今宵的瞬间。易起拉识,与您共度这个充满温馨的春节时光! 一年一年就这样过去了,苏轼有首诗:“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人生本来就是一趟艰难的旅程,你我都是那匆匆过客,每一年我们都在人生途中不同的客栈停了走,走了停 记得很多年前,冯小刚的贺岁片《甲方乙方》的片尾镜头定格在雪夜的走廊前,大红灯笼照亮了纷飞的雪花,葛优说:1997年过去了,我很怀念它。珍惜生活的每一天,2023年过去了,2024请继续加油吧!祝大家新年快乐,恭喜发财,新年吃多了依旧排便通畅~ 场地支持:不弄咖啡/爱谁弄谁弄的社区咖啡馆 Highlights00:02:46 大年三十春晚前的街头采访 00:12:18 你会提前收拾行李吗? 00:19:33 以前的绿皮车可以点小炒 00:22:02 山东过年不是光吃饺子 00:26:51 南方菜市场跟北方菜市场的区别 00:30:46 包白菜馅饺子如何控干水份 00:37:56 年夜饭备菜是鸡飞狗跳的大工程 00:46:17 记忆当中年夜饭只有饺子 00:53:02 奶奶掏出草纸给我擦嘴巴 00:59:36 小时候压岁钱红包都挺大 01:07:01 亲戚朋友让我觉得不舒服 01:12:52 成长过程中避免成为爹味很重的人 01:15:02 正月初一不打扫卫生、不洗衣服、不丢垃圾 01:22:17 《卖拐》三部曲 01:25:54 其实我很少听到难忘今宵 01:27:32 听众朋友送祝福 Attendees @EE很饿  行星防御理事会成员 @爱饼才会赢  酒后思想家/马桶上诗人 @Zikee  韭菜盒子品鉴员Music 中国交响乐团 - 春节序曲(华韵) Mader - 爸爸的厨房(饮食男女原声带) JuggShots_RADI8 - 春节(春节(Spring Festival)) Sand - China华灯初上(China-华灯初上) 十栖 - 宫宴(国风纯音乐) 民乐 - 喜洋洋(民乐合奏十大名曲)About us 「易起拉识」是二人屁股决定脑袋的谈话类播客,致力成为您最好的「厕所伴侣」或「睡前指南」 人的大肠结构与大脑居然如此相似!一泡屎落地,灵感就上头。二人对蹲,避免掉坑,打开马桶说亮话 让我们一起享受在厕所里独处的时光,易起拉识!

    1시간 31분
  7. S01E03 | 物欲横流:2023钱都去哪了

    2024. 01. 27.

    S01E03 | 物欲横流:2023钱都去哪了

    Shownotes 本期节目我们将一同回顾2023年的购物之旅,从日常必需品到那些踩雷瞬间,讲述每个购物决策背后的故事。随着物品清单的盘点,也将深入挖掘商品选择与购买的动机 不仅止于购物回顾,更将分享“对物质追求”和“生活意义”的思考。与此同时,我们还将分享一些关于理性消费和美好生活的心得 期待大家与我们「易起拉识」,踏上关于购物与思考的茅斯,打开马桶说亮话,一起探寻购物决策的真谛! Highlights00:02:42「在美团买药花了四位数」 00:07:47 第一次体验AppleCare+ 00:14:48 去年花的最大一笔钱是买房 00:21:53 有九颗痣离开我的脸颊 00:24:32 免责声明 Part1 00:29:52 人到中年秋衣秋裤真香 00:33:20 获取快乐性价比最高的方式是吃 00:37:01 无业配好物推荐 00:58:30 免责声明 Part2 00:58:51 第一届「拉识杯」烂东西大赛 01:06:34 今年有什么购物计划? 01:09:51 人生意义被商家与消费商品挂钩 01:13:45 社交网站把人变得脸谱化 01:15:46 通过消费间接内卷 01:19:33 大数据定义我们的审美 01:20:35 报复性消费与临期食品 01:25:03 不太成功的记账经验 01:32:04 陷入攀比或创造需求 01:33:23 春节特别节目预热 Attendees @EE很饿  行星防御理事会成员 @爱饼才会赢  酒后思想家/马桶上诗人Music 许冠杰 - 财神到(财神到) 房东的猫/盘尼西林 - 祝福你(新春时光机2023推广曲)(祝福你) Jack Jezzro - Makin' Whoopee(Rio Nights) Frank Chacksfield Orchestra - You Don't Have to Be a Star(Afternoon Delight)About us 「浦尾夜谈|Puwei Midnight」是一档围绕城市夜晚展开的谈话播客。我们邀请朋友,也和自己对话,从一杯咖啡聊到一场电影,从一个生活瞬间聊到一段情绪波动 这里没有固定的角色,只有不赶时间的交流。每一期都是一场深夜的即兴创作,有人分享灵感,有人回望日常,有人只是路过,说了几句真心话 夜里说点具体的,想点不必定义的

    1시간 34분
  8. S01E02 | 乱室家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破烂

    2024. 01. 20.

    S01E02 | 乱室家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破烂

    Shownotes 新年将至,大家在整理物品的过程中,都要开始审视每个物品的意义,发现有些物品已经与过去的记忆淡去,对我们来说不再具有实质性的价值 从整理物品到社交关系,一般让人感到一种解脱和轻松,好像在释放了一些不必要的精神负担。每一次断舍离都像是为自己清理了一片思绪,让心情变得更加明朗和宽慰。最终,当看到整理后的空间变得井然有序,感受到了一种焕然一新的满足感,为新年的到来做好了精神和物质上的准备 愿大家在新一年,能拥有轻盈的心态迎接生活的起伏。这次我们又换了个录音环境,感谢您的收听! Highlights 00:02:02 关于共享空间的一点评价 00:03:50 他不能理解我的破烂,我也不能理解他的破烂 00:09:56 每多买一个东西,就在跟这个东西产生链接 00:16:37 新年大扫除都要和上一辈的人起冲突 00:25:07 楼下耳背的老太太 00:27:30 试图用Excel管理生活 00:35:48 处理不想要的东西其实挺麻烦 00:38:29 「千里昭昭」 00:43:31 分门别类整理虚拟资源也是一件心累的事 00:49:28 有的人不是东西怎么收拾? 00:52:39 上门保洁不是打扫卫生的最优解 Attendees @EE很饿  行星防御理事会成员 @爱饼才会赢  酒后思想家/马桶上诗人Music The Cranberries - Dreams(Stars: The Best of 1992-2002) 苏慧伦 - 我一个人住(六月的茉莉梦)About us 「浦尾夜谈|Puwei Midnight」是一档围绕城市夜晚展开的谈话播客。我们邀请朋友,也和自己对话,从一杯咖啡聊到一场电影,从一个生活瞬间聊到一段情绪波动 这里没有固定的角色,只有不赶时间的交流。每一期都是一场深夜的即兴创作,有人分享灵感,有人回望日常,有人只是路过,说了几句真心话 夜里说点具体的,想点不必定义的

    1시간
  9. S01E01 | 2024:世界线的交汇

    2024. 01. 13.

    S01E01 | 2024:世界线的交汇

    Shownotes 2023恍如隔日,不管我们愿不愿意,都早已告别了当初的自己。一夜之间,所有人的快乐都在城市上空飘扬,新世界醒来的像梦一样,令人懒散 一年太短,最近太忙,刚刚感受完跨年的氛围,仿佛一夜之间变老。平凡得如同路边的树木。虽然不再呼喊奔跑,却默默生出许多根,想用一些介质记住一些事,刻下年轮,结出果实 世界线的交汇,我们都在不约而同的回忆2023,又在憧憬2024。不论过去遭遇过什么,不妨多给自己一点点时间,我们一起等等看,在新的播客到底会发生什么 Highlights 00:01:57 新播客开篇 00:06:38 厕所是避世工具 00:17:34 播客变现迷思 00:28:01 我们的广播情结 00:36:24 回首之2023 00:37:11 罐头笑声首秀 00:45:58 展望之2024 00:55:10 出差不是旅游 Attendees @EE很饿  行星防御理事会成员 @爱饼才会赢  酒后思想家/马桶上诗人Music 章鹏 - 会飞的心(电视剧《我爱我家》片头曲) 毛阿敏 - 诺言(电视剧《我爱我家》片尾曲(张宏光编曲))About us 「浦尾夜谈|Puwei Midnight」是一档围绕城市夜晚展开的谈话播客。我们邀请朋友,也和自己对话,从一杯咖啡聊到一场电影,从一个生活瞬间聊到一段情绪波动 这里没有固定的角色,只有不赶时间的交流。每一期都是一场深夜的即兴创作,有人分享灵感,有人回望日常,有人只是路过,说了几句真心话 夜里说点具体的,想点不必定义的

    1시간 3분

소개

「浦尾夜谈|Puwei Midnight」是一档围绕城市夜晚展开的谈话播客 我们邀请朋友,也和自己对话,从一杯咖啡聊到一场电影,从一个生活瞬间聊到一段情绪波动 这里没有固定的角色,只有不赶时间的交流 每一期都是一场深夜的即兴创作,有人分享灵感,有人回望日常,有人只是路过,说了几句真心话 夜里说点具体的,想点不必定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