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语 -
青岛和大鲍岛的命名都与各自濒海的岛屿有关。1898年3月6日《胶澳租借条约》签订以前,它们以中国传统村落的结构与形态已经缓慢生长了几百年,面貌变化微小。此后,村庄拆毁,山环海抱,城市轮廓渐渐显映。今天所见的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青岛城市形象,即始于那一时期的殖民开发。
(本期录制时间:2024年10月)
- 对谈者 -
王帅,社会工作者,大鲍岛观察员。出版《胶济铁路风物史》。微信公众号:世界观己。
Philipp,人类学家,浙江大学社会学系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出版《Seeking a Future for the Past: Space, power, and heritage in a Chinese city》。
- 制作人 -
Sisu(四叔)
- 联系方式 -
邮箱:pdemgenski@zju.edu.cn
信息
- 节目
-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24日 UTC 19:00
- 长度25 分钟
- 分级儿童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