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品牌竞争白热化的当下,多数企业不缺精妙的战略规划与创意方案,却常陷入 “PPT 很美,执行无果” 的困境。而 “组织进攻” 作为品牌运营的关键引擎,正是打通 “战略 - 执行 - 结果” 闭环的核心解法。
本钱《钱钱品牌局》深度解读十大引擎之“组织进攻”。组织进攻的本质,是让分散的资源形成合力,让既定的目标落地出结果 —— 这不仅是方法,更是品牌增长的战斗力内核。
共谈嘉宾:
钱峻 — 营销科学艺术家 MSAI 联合主播/MSAI M360 创+平台创始人
杨志华 — 品牌实战派专家/钱钱品牌局 联合主播
莫胜晖-MSAI 营销科学家
Kant M360智库副总
SHOWNOTES
3:25 无论是做品牌的宣传还是品牌活动,都会有像作战部队的感受。
5:51 现代营销管理者的角色与挑战,从灵魂人物到全模态运营。
8:44 组织进攻是品牌战略与落地执行的关键。
11:22 营销部人才需具备敏捷洞察与全面能力以触动消费者。
12:22 营销部角色与能力,爱顾客与理性组织进攻。
13:55 团队协作与项目管理中有效组织与激发团队潜能。
16:01 预算有限时,营销人员通过共情和沟通将看似不可能转化为可能。
19:33 项目领导者需具备兜底精神与细致周到的管理能力。
21:28 在项目管理中要保持条理性。
25:21 品牌运营的三个阶段:初期吸引参与,中期克服困难,成功后兑现价值。
28:27 组织能力与领导魅力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
32:08 低预算时,创意资源互换,借人脉与才华打造品牌活动。
40:09 软实力在品牌建设中很重要性,在困境中寻找机会,激发团队潜力。
一、认知重构:为什么组织进攻是品牌的 “必选项”?
1. 战略落地的 “最后一公里” 难题
许多企业斥资聘请战略公司制定规划,却因缺乏组织能力让方案沦为 “纸上谈兵”。
品牌营销中,市场团队、跨部门同事、外部代理公司如同‘拼图’,若没有统一目标与协调能力,再优的战略也会散成一盘沙。
尤其在餐饮、快消等行业,新品上市第二天就能看到市场反馈,线上线下渠道联动容不得拖延,“作战小组” 式的组织进攻模式,远比传统工作小组更能应对即时竞争。
2. 预算与资源的 “破局关键”
无论是预算充足的大企业,还是资源有限的初创品牌,组织进攻能力都直接决定资源利用率。
Jasmine 曾面临 “产品宣传预算为 0” 的困境:通过挖掘财务部同事的摄影才华、采购部同事的文案能力,用一盒月饼、一次生日惊喜凝聚非专业团队,最终完成公众号内容与视觉产出,甚至实现 “零成本引爆传播”。
这印证了一个核心观点:预算不是决定营销效果的唯一因素,组织能力才是盘活资源的 “杠杆”。
二、角色定位:优秀营销人需具备的 “四大组织能力”
组织进攻的落地,核心在于营销人的角色突破 —— 不能只做 “创意执行者”,更要成为四类关键角色,兼具软实力与硬能力:
1. 灵魂人物:把控方向的 “定海神针”
项目的成功,首先需要一个明确目标、能 “镇住场” 的灵魂人物。正如作战时的指挥官,即便团队成员各有专业技能,若缺乏灵魂人物的统筹,易陷入 “各自为战” 的误区。
例如,面对代理公司提出的 “替代方案”、跨部门同事的 “流程惯性”,灵魂人物需坚定目标:“厨子会做饭,但必须按军队的时间与口味准备 —— 否则明天 4 点的进攻,6 点才能吃饭,必败无疑。” 这种对目标的绝对把控,是避免活动效果打折扣的核心。
2. 兜底保姆:补位补漏的 “守护者”
营销项目常面临 “有人缺位” 的难题:跨部门同事身兼多职、代理公司资源分散,此时营销人需像小组作业的组长,既要抚慰成员情绪,又要补上关键缺口。
Jasmine 分享过真实经历:“项目 deadline 临近,微信呼叫同事却无人响应,只能自己兜底完成核心工作 —— 既要想到‘发券需 IT 部快速支持’,也要预判‘活动物料可能延迟’,任何细节疏漏都可能导致全盘失败。”兜底精神不是 “包揽所有”,而是 “预判风险、提前补位” 的细致与责任感。
3. 条理化管理者:拒绝混乱的 “规划者”
“完成≠有效果”,是许多营销项目的通病。优秀营销人需以清晰的规划、明确的节点,避免无效执行。
例如,在品牌活动中,从预算分配到时间管控,从资源对接到底层逻辑梳理,每一步都需有条理:“若你自己混乱,代理公司输出的方案会更乱,最终结果只能是‘交差式完成’,而非‘达标式落地’。”
尤其在多模态运营时代,社交媒体、电商、直播等渠道交织,条理化管理更是避免精力内耗的关键。
4. 未来代言人:传递信念的 “推动者”
营销工作一半服务当下,一半铺垫未来 —— 新品上市、品牌升级常需半年甚至一年的筹备,此时营销人需成为 “眼里有光” 的推动者,向团队描绘目标愿景。
“当同事质疑‘干了半年没结果’时,你要告诉他们‘这是为品牌心智打基础,明年春节就能看到回流’;当代理公司犹豫‘预算少不愿投入’时,你要让他们相信‘这个项目能帮你积累餐饮行业案例’。”
这种对未来的信念传递,是让团队在漫长执行中不泄气的核心动力。
三、实战策略:低预算下的组织进攻 “破局法”
预算有限时,恰恰是考验组织能力的最佳时机。
1. 挖掘 “隐藏资源”:像猎头一样找人才
“不要只盯着专业团队,公司内部、员工家属、合作伙伴都是资源库。”Jasmine 曾为拍摄产品背景,发现同事有 MINI Cooper 便主动沟通借用;为节省模特费,邀请英国食品导演客串广告主角 —— 对方不仅零报酬出镜,还主动优化剪辑与音乐,只因 “想让家人看到自己在中国的作品”。
这种对 “非专业资源” 的挖掘,核心在于 “观察细节”:财务部同事的小红书动态、采购部同事的朋友圈美照、厨师妻子的花店生意,都是可激活的营销素材。
2. 共情沟通:打破壁垒的 “软实力”
面对 “预算少就不愿配合” 的跨部门同事或代理公司,硬要求不如软沟通。例如,向 IT 部说明 “发券速度关乎应对竞品突袭,晚一天就可能损失百万销售额”;向基层员工承诺 “项目成功后,我会帮你向主管申请表彰,这是你升职的关键案例”。
共情不是 “讨好”,而是 “让对方看到自身价值与项目价值的绑定”—— 当 IT 部意识到 “自己的工作直接影响市场结果”,当代理公司看到 “小预算项目能出好案例”,协作意愿自然会提升。
3. 复盘兑现:积累信任的 “长期主义”
项目结束后的复盘,比执行更重要。成功时,要让参与成员 “兑现价值”:帮跨部门同事争取 “月度优秀员工”,为代理公司推荐新客户;失败时,要提炼经验而非指责:“这次活动虽未达标,但我们验证了新渠道的有效性,下次调整就能见效。”
这种 “共赢思维” 能为未来的组织进攻积累信任资本 ——“当同事知道‘跟着你干有成长’,代理公司明白‘和你合作有收获’,下次即便预算更少,也会愿意投入资源。”
四、年终冲刺:Q4 如何用组织进攻打赢 “收官战”
当前正值 2025 年第四季度,多数企业进入旺季冲刺阶段,面对 “预算缩水”“市场多变” 的挑战,组织进攻能力成为破局关键:
1. 把组织能力纳入 “个人发展计划”
以具体项目为实践场,在每一次活动中锻炼 “资源整合、跨部门协调、目标拆解” 能力。例如,在双 11 活动中,主动牵头制定 “跨部门协作时间表”,明确 IT 部、采购部、销售部的节点责任;在圣诞营销中,尝试挖掘 90 后、00 后员工的短视频才华,用内部资源打造内容 ——组织能力不是 “天生具备”,而是在实战中刻意练习的结果。
2. 拥抱 “创业者精神”:没钱也要做品牌
无论企业规模大小,都需以 “没钱也要做好品牌” 的韧性,挖掘内部潜力。Jasmine 强调:“创业者的本质是‘资源有限,但创意无限’—— 员工家属的资源、合作伙伴的互换、甚至自己的人脉,都是可激活的‘进攻弹药’。”
例如,为节省花艺成本,联动厨师妻子的花店打造 “买羊肉花送真花” 活动;为提升品牌调性,用导演客串广告的方式替代专业模特 —— 这些案例证明,真正的组织进攻,不是 “有什么资源做什么事”,而是 “要做什么事,就找什么资源”。
组织进攻是品牌
정보
- 프로그램
- 주기매주 업데이트
- 발행일2025년 9월 13일 오전 10:15 UTC
- 길이48분
- 에피소드3
- 등급전체 연령 사용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