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之所及INSIGHT

vol.4 博物馆的观众策略:观众远比审美法则更重要吗?

这是一期「展开讲讲」栏目。

随着社会结构的变革和博物馆发展的需要,博物馆领域内开始出现“以藏品为中心”向“以观众为中心”的理念转变。“以观众为中心”意味着博物馆必须重视观众在博物馆内的体验,不断思考如何让博物馆空间对观众来说变得更有意义。

那么,“以观众为中心”对博物馆而言到底意味着什么?博物馆如何面对组织结构变革带来的权力之争?国内外博物馆都希望更多观众走进博物馆,让来过博物馆的观众再次来馆,但在理解和实践上存在一定的差别,为何存在这样的差别?如何把观众研究的结果运用到展览的设计中?展览如何与观众建立相关性、建立情感连接?

欢迎大家收听本期节目~

【本期主播】熊、池

【本期推荐书目】《以观众为中心:博物馆的新实践》[美]Peter Samis,Mimi Michaelson

00:53 展览评判标准过分简单化,导致博物馆牺牲自己的品格

06:08 《以观众为中心》的架构和主要观点

09:16 研究人员和教育人员的权力之争?博物馆组织结构变革带来的权力变动

11:36 案例1-玩耍和身体参与的力量:圣路易斯城市博物馆

16:34 案例2-普通之物和记忆的力量:鲁尔区博物馆

20:17 案例3-博物馆作为批判性思考的空间:丹佛当代艺术博物馆

23:02 艺术博物馆表面上对所有人开放,实际目的在于维持阶级区隔

28:21 观众研究与观众评估的区别?博物馆如何进行观众评估?

36:35 只有走进博物馆的人才是观众研究的对象吗?是否有“非观众”研究?

37:39 观众在博物馆中的权益——朱迪·兰德的观众权益法案

【本期提到的论文】

《中美博物馆精品展览评比活动比较研究——以中国“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和“美国博物馆联盟展览卓越奖”为例》李子璇,林心怡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今年一定带你去看海》-Peace Hotel

【本期节目提到的案例】

1-圣路易斯城市博物馆

2-鲁尔区博物馆

3-丹佛当代艺术博物馆官网(丰富的活动)

4-明尼苏达历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