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自在

Vol.5 对话一帆、朱浩:“向上”的运动,为何要先学掉落?

🎧这一期,我们邀请到了热爱攀岩的一帆、朱浩。

一帆从学生时代便开始攀岩,至今已有十三年。如今,他已是国家一级定线员、运动博主、上海Benchmark攀岩馆的主理人。

朱浩与一帆不同,虽然同为攀岩爱好者,但他的本职是一名忙碌的程序员。因为攀岩,二人在上海相识。

攀岩的魅力究竟在哪?二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其实,大约十年前,朱浩曾尝试过攀岩,只不过那时他并没有感受到这项运动有何魅力。直到四年前,在工作上备受打击的情况下,他受朋友邀请又一次来到了岩馆,重新攀上了岩壁,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在他处于生活低谷的那段日子里,攀岩给了他一个“UP”的力量,把他不断向上提。从证明自己到重新与自己待在一起,攀岩给他提供了不少乐趣。

对于一帆而言,攀岩一直是一项很有魅力的运动。

最初,他享受和朋友们一起训练、一起拼搏的过程。

后来,许多人相继离开,可因为热爱,他依旧没有放弃这项运动,反而开始向着专业的道路前进,努力变得更快、更强。

对于一名拥有恐高症的人来说,一帆第一次攀岩登顶后,由于不敢松手,在岩壁顶端挂了足足有一分多钟。

他不相信那根绳子,也很排斥“失控”的感觉。

但如今,一帆很喜欢从岩壁上掉落的过程,虽然意味着失败,但这是不断尝试和调整自己的方式。

若是把岩壁上的每条路线当作一道题,那掉落的过程仿佛是一本错题集,不断为他提供着崭新的解题思路,而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解题方式,同样是攀岩的乐趣所在。

本期播客里,你将听到:

🧗‍ 攀岩运动的专业分类与硬核浪漫

🧗‍ 为什么“松手”比“抓紧”更需要勇气?

🧗‍ 什么样的人适合去尝试攀岩?

🧗‍ 比起其他运动,为何攀岩更需要专注。

欢迎收听本期播客。

⌚️时间轴:

Part1. 岩壁第一课:恐惧是身体最诚实的语言

04:27 对于初学者而言,最难的是松手

09:17 攀岩的安全性就如同开车,忌讳“危险驾驶”

12:36 攀岩分类指南:室内 VS 户外

Part2. 攀岩的魅力与技术要求

24:52 挑战一条路线,就像是解一道题

27:11 掉落不是终点,失败是更高效的调整

31:15 攀岩就是不断UP,直到把你带出“低谷”

35:31 从证明自我回到当下,享受全力以赴后的松弛

Part3. 定线员视角下的攀岩

42:35 从熟悉自己的动作,到了解自己的身体

52:49 一个月死磕单条线路的极限训练

57:24 跨年夜的冲刺,赶在新年到来前突破自我

Part4. 新手启示录:岩壁是认识自我的镜子

01:03:34 攀岩能排除世界的干扰,只专注于自己

01:08:06 纯粹且硬核的运动浪漫

📃写在最后

本期,动静自在的同事佳佳作为攀岩新手,也参与了此次录制。

事实上,在录制本期播客之前,制作组的成员也特地去所在城市的岩馆体验了一次攀岩。

体验结束后,手指打颤,小腿发软。不得不说,相较于眼睛看到的部分,自己亲自攀上岩壁时的感受截然不同。

在向下掉落与向上攀登的过程中,我们不断专注自己,感受当下,或许这也是攀岩难以复制的魅力所在。

如果大家对一帆、朱浩在本期节目中的分享心有所动,想说点什么、或者想问个问题,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

更多精彩的故事,也可以搜索我们的公众号:动静自在

期待与大家的更多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