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叔侃电影

Vol.87:「我」的蜗牛式人生《蜗牛回忆录》

《蜗牛回忆录》从格瑞斯的视角,展现创伤对她和她的弟弟吉尔伯特成长的影响,试图告诉观众如何在破碎的生活中寻找希望并实现自我救赎。

导演亚当・艾略特通过电影表达着成长的“阴晴不定”和柔软的生命态度,尽管角色们存在一些 “怪异” 行为,但影片依旧传递着 “生活虽苦,仍要前行”以温暖结局传递希望。

碎叔认为影片虽充满苦难,但核心和结局依旧是 “向前走” 的生活态度,觉得导演因人生阅历增长,创作基调从尖锐转向温和,但依旧对结局中吉尔伯特“死而复生” 的设计进行了阴暗的解读。

LinLin从儿童发展心理学角度分析角色行为,认为格瑞斯和吉尔伯特的 “怪癖” 源于童年创伤。而老奶奶萍奇成为了格瑞斯的“黑暗中的宝石”,她的临终关怀体现出了“破碎者的善意”,是一种精神支柱。

嘉沫注意到导演将自身经历融入角色,认为影片是导演坦诚的个人表达。指出蜗牛、书籍、疤痕等意象的象征意义,作为一个喜欢阅读的人,她觉得阅读是逃离痛苦的方式。

影片通过 “不完美” 角色传递对边缘群体的包容和人生希望的探求,粘土动画的手工质感增强了趣味性,但是制作的过程确实有点煎熬。乐观的结局是否合理?也是一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