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辟西径

另辟西径

欢迎收听另辟「西」径,一档由两位文化行业从业者 —— 莱西和西恩共同主持的播客。我们是同行、同事、同龄、同乡,也是决定一起另辟「西」径的老友。在这档播客,我们将从当代人的生活与工作中的共鸣出发,直面困局,打开新的局面。 更新时间:每月9号19号29号

  1. 10월 18일

    VOL33 不入局,不恋战,及时止损 —— 当代人的清醒生存法则

    欢迎收听另辟「西」径,一档由两位文化行业从业者 —— 莱西和西恩共同主持的播客。我们是同行、同事、同龄、同乡,也是决定一起另辟「西」径的老友。在这档播客,我们将从当代人的生活与工作中的共鸣出发,直面困局,打开新的局面。 有句话讲:“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身处其中的人,往往看不清自己所陷的“局”,而这个“局”,当代人确实并不陌生——职场竞争、人际关系、社交媒体的算法以及那些取悦众人的标签......我们时常被裹挟其中,却误以为那是选择。 所以这一期,我们从不入“局”聊起——聊如何看清那些看似正常、实则消耗的局:从职场升职的执念到关系中不敢拒绝的“好心”,从社交媒体的算法推送到“双十一”的理性失守,再到那些让人陷得太深的标签与人设......我们要如何在那些看似光鲜的他人叙事中,掌握自己人生的主动权,又如何在全情投入与及时止损之间,找到属于自己的平衡? 这期,有我们对“不入局”的坚持,也有关于“不恋战”与“及时止损”的方法论。毕竟,人怕入局,但更怕的是忘了出路。希望听到这期的听众都跟我们一样,正努力走在出“局”的路上。 ⏳时间轴: 00:36 “赢家思维”续集来啦——不入局、不恋战、及时止损 02:20 💼职场“局”里的升职游戏 05:21  西恩谈哑巴职场人:等待被看见被肯定的成长模式 08:45 拿回主动权是及时止损的关键一步 09:50 被夸有“ownership主人翁精神“可不一定是赞美 12:27  莱西如何从“当仁不让的老员工”中觉醒开始“学会划清边界” 13:42  做职场里的旁观者:职场就是职场,不叫职场生活 16:32  一种不入局的新状态:“精神离职” 18:00  当你纠结“该不该离职”时,可以判断一下这两点 20:00 当输出远大于输入时,就是该及时止损的信号啦 21:21   👥人际关系“局”里的情感吸血鬼 22:10  莱西分享妈妈在美容院遭遇的一场人际关系“局”:情感绑架x推销困扰 24:25  小心“假性安全感”:熟悉≠安全,习惯≠值得维系 27:00  不去第二次、不见不想结交的人,是最简单的止损 29:01  “你没那么重要”:别再把一切都归因于自己 31:52  📱最易陷入的“局”——社交媒体,你看到的都是它想让你看到的 34:39 🕙社会时钟的“局”:60岁开始也不晚呀 36:00 “及时止损”不只是退出错误,更是从“我不行了”的自我暗示中抽身 37:37  当当当当~另辟西径的英文名诞生了! 38:32  边界感或许是不易入“局”的密匙之一 40:09  🛒今年双11你准备好入“局”了吗? 42:22  星座、MBTI……这些人格标签是在解释还是框住我们? 45:34  当你和AI互换身份,究竟谁在问“傻”问题 48:50  少做些熟悉的事儿,给大脑一些挑战 50:25  投资学也是一门人生哲学 52:48  时间、情绪与生命的流动,比沉没成本更可贵 ✨Highlights: -“很多职场上的沟通只是情绪宣泄,而非寻求解决方案,当意识到对方开始对人不对事时,就是一个明显的退出信号,因为再耗下去那耗的就是自己了,而这个退出指的并不是退出一个团队或者项目,而是会在心里“退出”,以一个冷眼旁观的心态和状态来完成剩下的工作。” -“职场是表达和成长的渠道,但绝非全部,原来我似乎一直在努力充盈自己职场的样子,但现在终于意识到,职场不过是充盈自我的一部分,它只是‘我’的一个维度而已。” -“好的工作就像健身,累归累,但你能看到肌肉和力量的增长,而坏的工作更像在跑步机上原地狂奔,拼命消耗,却没有任何方向和成果,前者让你变强,后者只会让你疲惫。” -“把熟悉当作继续维持一段关系的理由,其实就是一种‘假性安全感’的依赖,它会让你失去判断力,把不舒服当作理所当然,把问题推迟甚至掩盖,其表面虚假的稳定会慢慢蚕食你的能量,让你沉溺于熟悉带来的舒适区幻觉,懒得去质疑去改变。” -“不喜欢的局不去第二次、不想结交的人减少联系,这比身在局中再想应对之道要容易得多。当然,还有一种更高的境界,就是把别人的局变成自己的局,发挥“凡是发生皆有利于我”的智慧,看看自己能如何反被动为主动。” -“当你有清晰的边界,就不会轻易被别人的反应和态度牵着走。别人冷漠,并不代表你不够好,别人热情,也不代表你要对他负全责。学会管理自己的期待,才能避免陷入‘世界以我为中心’的错觉。” -“AI能产出什么样的东西,取决于你给它什么样的指令,你的指令模糊,那它给的东西就放之四海而皆准;你的指令清晰,那它也会回报一份直中要害的输出。而如何给出清晰的指令呢?关键在于你自己要先想清楚你需要的是什么,并且能用最简练直接的语言讲出来。” 🎵 It Don't Matter by Donavon Frankenreiter 感谢大家的关注与喜爱! 我们的slogan是:不论生活驶向何方,我们一起另辟「西」径~

    56분
  2. 10월 8일

    VOL32 外刊「西」看:摊牌了,自律其实是高级的偷懒

    欢迎收听另辟「西」径,一档由两位文化行业从业者 —— 莱西和西恩共同主持的播客。我们是同行、同事、同龄、同乡,也是决定一起另辟「西」径的老友。在这档播客,我们将从当代人的生活与工作中的共鸣出发,直面困局,打开新的局面。 你,是一个自律的人吗? 面对这个问题,相信很少有人能大言不惭地回答:我是。(对不起,本期节目中你将听到一位。)或许是因为大家普遍把达成自律的过程想得苦大仇深,赋予了它太多常人难以承担的重量。因此,在“老鼠人”横行霸道的当下,自律二字成为了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目标。 而本期“外刊西看”栏目精心挑选的文章——The secret life of people with high self-control或许会打破这一认知。作者Riikka说,自律的人不仅在工作和学业上表现更好,心理健康问题更少,与朋友和家人的关系更融洽,并且通常较少表现出暴饮暴食和酗酒等冲动行为,更可气的是——他们甚至还更加快乐!别急,好消息来了:这并不难做到。自律并不代表着拥有超强自控力和意志力,因为关键不在于抵抗诱惑,而在于避免诱惑。 说到这儿,你或许还是觉得自律的道路上充满艰难险阻,但相信我们,自律不是为了未来的牺牲,而是高级的偷懒,是享受当下的捷径,是让生活以更轻松的方式自动运行的关键所在。而迈出自律之路的第一步,不妨就从收听本期节目开始吧。 ⏳时间轴: 00:36 阔别已久的“外刊西看”栏目回归啦🎉 02:06 作者Riikka Livanainen介绍 03:24 文章“The secret life of people with high self-control”介绍 05:38 核心观点1:越自律,越快乐✨ 06:58 核心实验1:蜂鸣器带来的欲望大考验? 09:36 核心观点2:自律的关键不是抵抗诱惑,而在于避免诱惑❌ 10:34 核心实验2:🍪vs🥕;🎬vs😭 13:34 核心观点3:习惯是一种通过自动化行为来减少阻力的方式 14:42 冷知识:自控特质在学业和工作上的影响远远大于饮食💡 17:11 有趣概念1:Ego Depletion自我损耗 19:16 有趣概念2:Effortful Self- control/Effeortless Self- control努力型自控/轻松性自控 20:51 有趣概念3:Meta-self-control元自我控制 22:13 有趣概念4:Potential Self-control Failure潜在的我们知道自己可能会自控失败的事情 23:13 有趣概念5:Puritan Hypothesis清教徒假说 24:24 有趣概念6:Problematic Desires问题性欲望 26:41 西恩会给自己的自律程度打____分🤔 29:54 莱西——自律高分选手? 34:26 自律的人比你想象得要快乐 35:29 自律是高级的偷懒㊙️ 36:46 自律的本质不是牺牲,而是让生活以更轻松的方式自动运行 ✨Highlights: -“那些高自控力的人,其实并没有那么多诱惑需要抗拒,因为他们会主动去规避可能失控的情景,完全不需要靠一时的意志力死撑。” -“抵抗诱惑是一件消耗精力并且让人感到疲惫的事情,因为自控力并不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你使用它,那就必然会产生消耗。” -“他们不是每次都通过费力的意志力来决定做什么或不做什么,而是让积极的行为成为一种自动反应。通过依赖稳定的习惯和日常事务,高自控力者能够更自动、更轻松地执行重要的行为,从而减少了对抵抗诱惑的需求,这使得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轻松丝滑。” -“能够做到轻松性自控的人,一定不是意志力或者耐力这些很好,而是他们很了解自己,可以很聪明地通过分析自己的习惯和所处环境、提前想出策略,把诱惑挡在门外,让选择变得自动、轻松。” -“元自我控制的厉害之处在于,它使意志力变得不那么必要。它不是关于在诱惑面前咬紧牙关,而是关于在诱惑出现之前就对其进行管理和规避,从而使自我控制变得更加不费力。” -“与其在欲望面前硬撑,不如让那些糟糕的欲望根本没有登场的机会。” -“自律要比不自律容易得多,因为它所需要付出的只是一些契约精神和执行力,而它省略的是对意志力的考验,是无尽的自我质疑、精神疲劳、心力损耗和绞尽脑汁;前者客观可控,或者有失控决堤的风险。” -“自律是高级的偷懒。很多人会觉得此刻的自律是为了未来的一种牺牲,但我反而觉得自律才是享受当下的捷径。” “别把自律这件事想的太苦,或者说太苛刻,因为它本就应该是一种帮你更自在舒适生活的方式之一,如果你不把自律作为一个自我要求的最终目标,而是仅仅把它当作一种处理事情的方式,或许那些约束,真的会带给你更多自在和自由的空间,你会发现,自律的本质并不是牺牲,而是让生活以更轻松的方式自动运行。” 🎵BGM: Calendar Girl by The Stars 感谢大家的关注与喜爱! 我们的slogan是:不论生活驶向何方,我们一起另辟「西」径~

    38분
  3. 9월 28일

    VOL31《形影不离》:在波伏娃所有的写作里,她最想讲的故事

    欢迎收听另辟「西」径,一档由两位文化行业从业者 —— 莱西和西恩共同主持的播客。我们是同行、同事、同龄、同乡,也是决定一起另辟「西」径的老友。在这档播客,我们将从当代人的生活与工作中的共鸣出发,直面困局,打开新的局面。 波伏娃曾说她写作的动力之一,就是“出名”,把扎扎的故事写下来,让更多人看见。 那么,扎扎是谁?她的身影确实时不时出现在波伏娃的多部作品里,回忆录《一个规矩女孩的回忆》中,扎扎是青春记忆里波伏娃那个才华横溢的朋友,在《名士风流》和《第二性》中,她的影子同样不时闪现。但直到这本《形影不离》中,我们才第一次郑重而完整地遇见了她——化名为“安德蕾”的扎扎。 《形影不离》讲述了两个少女的故事:希尔维与安德雷,她们在教会学校相遇,相互吸引,从此成为彼此生命里最重要的存在。她们一同阅读,一起成长,憧憬未来,那份亲密、热烈,几乎让人讲不出那份友情的份量。 然而,故事的走向却注定令人心碎。安德雷出身优渥,却被母亲和宗教的铁笼层层禁锢,才华与欲望在无形的枷锁中逐渐枯萎,直至在 22 岁的年纪骤然离世。波伏娃坚信,好友并非死于疾病,而是死于社会与家庭的“精神谋杀”。于是,她在 1954 年写下这本小说,却因过于私密而尘封多年,直到 2020 年才得以与世人相见。 本期,我们重读这段“形影不离”的友谊。或许,也可以称它为友谊2.0:在第三期里,我们曾回望自己的友谊;而这一次,我们透过波伏娃和扎扎的故事继续追问——关于那些青春里的亲密与执着,以及面对“阶段性”的友谊又将如何前行?为什么女性之间的感情,往往既是最炽烈的依靠,也是最难以定义的关系? ⏳时间轴: 00:36  另辟西径聊书KPI已进行到第7本! 01:59  如果你还不认识波伏娃 04:47  这本迟迟未面世的《形影不离》是波伏娃写给挚友“扎扎”的情书💌 07:29  两位女主👭:希尔维与安德蕾,像同一颗种子,落在不同的土壤 09:24  波伏娃版本的《我的天才女友》 14:04   形影不离的友谊,是大人眼里的“危险关系” 17:57   论这本自传体小说的真实度 22:59  波伏娃笔下“不狗血却复杂”的三人行 27:25  友情中的迷恋与觉醒 33:24  书中最打动莱西的片段:是默契,也是告别 34:56  书中频繁提及的“书架”已然透露书中人物的人生走向 38:20  那些惊喜到西恩的书中影像:波伏娃与扎扎的合照📷、往来信件…… 41:37  故事仓促的结尾:不是不圆满,是因为太重要所以不知如何收尾 43:03  相比爱情,友情可能更复杂 45:03  少女时代的友谊:有些话,只能跟“她”说 46:23  真正的友情就像一面镜子:照见你的“想要”和“想给” 48:03  莱西曾经也有过自己的“安德蕾” 49:03  能接受裂痕,才是友谊最坚固的模样 ✨Highlights: -“看希尔维和安德蕾这两个人物,像极了看同一颗种子落在不同的土壤里,她们都是渴望自由的、是思想独立的、是不随波逐流的,但在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里,希尔维得以生长、伸展,而在宗教和母亲的铁笼里,安德蕾的生命则被过早掐断。” -“前程和事业是抽象的。为了这些而宁可抛弃幸福和生活,我认为是荒唐的,是犯罪。这大概就是我对莎莎的友谊吧,这种友谊使我非常重视两个人的团结一致,我想,两个人一块发现世界,相互把它给予对方,因而以得天独厚的方式共同拥有它;同时,每一方又都从对方对自己的需要中,找到自己存在的决定性理由。”——波伏娃《一个规矩女孩的回忆》 -“友谊它从来就不比爱情简单,甚至有时候可能是更复杂的,爱情有一个明确的叙事框架,从相识到确定关系甚至分手结婚,都在一个相对统一的路径里,而女性间的友情却完全没有既定的剧本,有可能是一生的知己,也有可能就渐行渐远,甚至没有一个明确的理由。” -“在人生中的那个阶段,有些经历和心思情绪只有同龄的女生朋友才能帮我消解,老师不行,父母不行,男朋友不行,只有女生朋友才可以。在那个阶段,她们就是我们生命中承载最高情感浓度的人。” -“随着年龄和人生阶段的发展,好像大家都会对友谊持越发悲观的态度,不再像儿时那样觉得和某一个人会做一辈子的好朋友,而是默认友谊是阶段性的。但波伏娃和扎扎的友谊,让我意识到那些从形影不离到形同陌路的友谊并不那么遗憾,因为她们在我们身上留下的印记是永远存在的。” -“友情很像一面镜子,朋友的存在会诚实地反馈出你是谁,你的优点和盲点是什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总会被驱使陷入那种“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我希望为旁人提供什么样的帮助”的思考。” -“现在普遍对于友情的定义和界限会更加清晰,甚至星座、MBTI等客观因素搭不搭都成为了两个人能否成为朋友的评判标准,我们忙着自保,很难全然敞开心扉去接纳和爱一个没有血缘和法律关系的人。” -“我们常常以为友谊会需要小心呵护,生怕一点裂痕就毁掉,但或许正相反,能坦然承受裂痕,才是友谊最坚固的模样。” 🎵 This Is The Girl by Patti Smith 感谢大家的关注与喜爱! 我们的slogan是:不论生活驶向何方,我们一起另辟「西」径~

    55분
  4. 9월 18일

    VOL30 60分钟,带你感受秋日的限定浪漫

    欢迎收听另辟「西」径,一档由两位文化行业从业者 —— 莱西和西恩共同主持的播客。我们是同行、同事、同龄、同乡,也是决定一起另辟「西」径的老友。在这档播客,我们将从当代人的生活与工作中的共鸣出发,直面困局,打开新的局面。 桂花盛开、小猫掉毛、橘子变色……这些藏在生活里的信号,都在告诉我们一件事:秋天来了!对于莱西和西恩来说,这还意味着另一件事:期盼了五个月的四季播客巡游之秋天篇,终于可以提上日程了!作为两个人都最爱的季节,我们记忆里的秋天有浓郁到直冲天灵感的Pumpkin Spice Latte,有一年见不了几次面的时髦风衣,有长达三周的美好假期,有封存浪漫的室外婚礼,有难得的松弛与自洽,也有遗憾的短暂和喜人的丰饶。 本期节目,我们不仅解锁关于秋天的种种回忆,也列下了一份【抓住秋天清单】,贪婪地用缜密的计划,抵抗它无情的短暂。在这个秋天,不妨和我们一起在户外用餐,用秋风下酒;约儿时老友,叙往日之旧;逛地坛书市,与宝藏不期而遇;去菜市场买蟹,享受亲手烹制的乐趣;当然,也别忘记安排一套秋日大保健,在万物沉静下来的时节,好好关注和照顾自己的身体与思绪。 老舍说,秋天是一定要住在北平的。但不论你身在何方,另辟西径都想要送上一句来自印度的古老祝福语:愿你在这世上,过100个秋天。 ⏳时间轴: 00:34 莱西和西恩期待最久的一次录制? 01:19 一些秋天的信号🍂 02:43 立秋后的那个周末🧗‍♀️ 03:44 西恩:乱穿衣+🐱猫掉毛=秋!天!来!了! 05:58 莱西:螃蟹+🍊橘子=秋!天!来!了! 07:49 最爱秋天的原因:浓缩的都是精华 08:48 秋天是一年四季中感叹“生活真美好”次数最多的季节 10:10 秋天让人自洽 10:58 秋天:高敏感人的季节? 11:30 秋日色系:棕色系&橘色系🎨 14:15 秋天的松弛感与情绪浓度 15:33 秋天的极致浪漫:秋日婚礼👰‍♀️ 18:50 拼凑世界之秋的地图:塞维利亚、布鲁塞尔 20:30 西恩凡尔赛之——每年秋天休一个三周长假? 21:46 莱西一人血书:@大陆星巴克 能不能上🎃Pumpkin Spice Latte! 24:12 很爱穿风衣🧥的西恩 25:07 【抓住秋天清单】:户外咖啡☕️+用餐 25:51 【抓住秋天清单】:西恩的户外餐厅推荐:Cafe Zarah、Libertango、Voyage Coffee、1901咖啡 28:26 【抓住秋天清单】:去郊区爬山赏红叶,推荐:顺义·舞彩浅山 29:54 【抓住秋天清单】:西恩的赏秋叶推荐:望京·北小河公园;各地植物园 33:36 【抓住秋天清单】:见老友 34:48 【抓住秋天清单】:户外运动——骑车、网球、去菜市场😝 35:22 【抓住秋天清单】:重温儿时公园——紫竹院、双秀、海淀公园 36:54 【抓住秋天清单】:地坛书市 38:29 【抓住秋天清单】:给家里添置绿植🪴 39:15 【抓住秋天清单】:秋日大保健 41:25 【抓住秋天清单】:关注&调节身体 42:16 【抓住秋天清单】:吃糖炒栗子🌰,推荐:栗上客、秋栗香、小街栗子 43:28【抓住秋天清单】:吃螃蟹🦀️,附:螃蟹做法大揭秘! 46:53 【秋日书影音】:电影🎬——《秋天的故事》&《秋天的童话》 52:00 【秋日书影音】:书籍📖——《秋野拾零》&《落叶观察手册》 55:26 【秋日书影音】:音乐🎵——周杰伦《枫》&陈婧霏《晚风》 57:53 莱西结语:愿你在这世上过100个秋天 58:23 西恩结语:秋天,来北平小住几天吧 ✨Highlights: -"没有哪个季节如秋天这般短暂易逝却苍郁丰饶。——《秋野拾零》" -"春天万象更新,总有一种自己也必须支棱起来茁壮生长的使命感;夏天的火热也让人不免产生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从春到夏的曲线是极速向上攀爬的,但在夏秋之交的那一刻,这个曲线开始慢慢放缓,变得平稳,滑向冬天的波谷。在这个后半段的过程中,好像那种一定要昂扬向上的压力也消失了,整个人可以慢下来、沉静下来,懒一点也没关系。" -"秋天就很像一杯温热的茶,不冷不热,正合适,在这种氛围里,人的情绪自然也会处于一种更平稳的状态,再加上人们总说秋天是怀旧的季节嘛,落叶、凉风、斑驳的光影,都为这个季节增添了几分叙事的浪漫。" -"人生中的很多相遇与别离,都有着季节般的节奏,那些错过与重逢,或许并不是遗憾,而是秋天留给我们的一种成年后的童话。" -"一切都会像葡萄一样自然成熟,变成可口的佳酿。" 🍂秋日大赏莱西篇: 纽约中央公园之秋 塞维利亚之秋 布鲁塞尔之秋 北京舞彩浅山之秋 北京喜岸咖啡之秋 婚礼之秋 🍂秋日大赏西恩篇: 国家植物园的秋 秋日桂花香 秋日上房揭瓦咖啡系列 在路上的秋日🍂@延边珲春 跟秋日很搭的蒲公英小猫🐱 🎵BGM: 晚风 by 陈婧霏 感谢大家的关注与喜爱! 我们的slogan是:不论生活驶向何方,我们一起另辟「西」径~

    1시간
  5. 9월 8일

    VOL29 20个自我探索的问题,了解当下的你|请回答另辟西径

    欢迎收听另辟「西」径,一档由两位文化行业从业者 —— 莱西和西恩共同主持的播客。我们是同行、同事、同龄、同乡,也是决定一起另辟「西」径的老友。在这档播客,我们将从当代人的生活与工作中的共鸣出发,直面困局,打开新的局面。 认识自己,大概是人类最古老的副业。有人写日记记录自己,有人做心理测评了解自己,有人靠深夜emo抒发自己……而在这期播客,莱西和西恩决定用20个问题来互相“拷问”——把 coaching 的提问灵感和普鲁斯特问卷这样的形式揉在一起,变成一场朋友之间的发问。 从日常的夜晚散步,到抽象的理想未来,我们不断向对方抛出“难题”,也被对方的问题“点醒”。那些问题中,有些答案心照不宣地一致,比如我们都承认“需要帮助”是最难讲出口的话,有些答案又过于脑洞大开,比如当我们无法拥有五种感官时,你会最先放弃哪一个,而还有些答案却始终模糊,比如让我们都无法给出具体答案的”最理想的未来图景”。 或许,认识自己最美妙的部分,就在于答案会不断变化:今天你觉得被定义的东西,明天可能就变得可有可无;此刻你最怕失去的特质,几年后或许会发现其实无关紧要。正因如此,这份自我探索才永远值得继续。 如果要给这一期一个关键词,我们想大概会是“好奇心”——不仅对世界,对自己也要保留好奇。因为唯有好奇,才能不断重新发现那个始终在变的“我”。 ⏳时间轴: 00:35 这期莱西和西恩准备剖析一下自己 02:20 普鲁斯特问卷 vs 晚餐吃什么,哪个更难回答? 03:28 向彼此发问:每人10个问题 04:09 莱西独自漫步时,都会想些什么? 06:03 爱独处的西恩像个社会观察员 10:00  莱西最难“放手”的一次经历 14:08  让西恩放弃主动表达自我的居然是… 16:49  从向外求到向内索,是什么变化让莱西觉得不再那么重要? 18:24  西恩最想拥有的人格特质 23:02  莱西最喜欢听的 vs 最不喜欢听的称赞 25:02  西恩的隐藏优点? 27:00  请别再误解莱西是一个xx的人 27:40  那些西恩最难控制理性的时刻 29:32  对莱西和西恩来说,这句话最难讲出口 31:14   对西恩来说,“难得糊涂”是一种大智慧 34:34  发信息vs见面,哪个状态下的莱西最真实? 36:37  当我们老了,最怕忘记关于现在的什么? 37:23  成长vs妥协,单选题还是多选题 38:23  那些“人生好难”的时刻,西恩如何面对 39:30  如果必须失去一种感官,莱西选它 40:43  西恩跟一位拿破仑时代的侯爵竟然共鸣了 43:10  一个莱西和西恩都没有答案的问题 📄 请回答另辟西径20问 -独自漫步在某个夜晚,你通常会想些什么? -独处的时候,你最常想些什么? -目前人生中最难的一次”放手”经历是什么? -那些你放弃主动表达自我的时刻,真正的阻碍是什么? -有没有什么东西,你曾以为它定义了你,但后来却发现没那么重要,或者说变得可有可无了? -如果可以用你身上的一个特质,交换你身边人的一个特质,你会做何选择? -哪种夸奖虽然听起来很普通,但其实每次听到你都会很开心?& 哪种夸奖虽然听起来很好,但其实你并没有那么受用? -你觉得自己身上最被低估的一点是什么? -你觉得人们经常会误解你的哪一点? -你最难控制理性的时刻是什么? -对你来说,“我爱你”,“对不起”和“我需要帮助”,哪个最难讲出口? -你的状态通常更接近“难得清醒”还是“难得糊涂”?or 你记忆中有什么“难得糊涂”的时刻吗?它给你带来的感受是怎么样的? -发信息vs见面,哪个状态下的你更真实? -你最怕老了之后忘记关于现在的什么? -你会如何判断自己是正在“成长”还是正在“妥协”? -那些你觉得“人生好难啊”的时刻,是如何越过山丘的? -如果必须放弃五种感官中的一种(听觉,视觉、味觉、触觉、嗅觉),你会做何选择? -你觉得在所有你读过的文学作品或看过的影视作品中,哪个角色和你本人最像? -你未来最理想的生活图景是什么样子?(答案可以具体到味道、穿着、天气等) -在你问自己的问题里,哪个一直没有答案? 🎵 In My Life by John Lennon 感谢大家的关注与喜爱! 我们的slogan是:不论生活驶向何方,我们一起另辟「西」径~

    47분
  6. 8월 28일

    VOL28 读《好人难寻》:好人与现实,哪个更虚构?

    欢迎收听另辟「西」径,一档由两位文化行业从业者 —— 莱西和西恩共同主持的播客。我们是同行、同事、同龄、同乡,也是决定一起另辟「西」径的老友。在这档播客,我们将从当代人的生活与工作中的共鸣出发,直面困局,打开新的局面。 在“今年做十期聊书的节目”这个flag进度过半的喜人时刻,是什么让莱西两眼一黑?本期节目,带你走近“罪魁祸首”——奥康纳的短篇小说集《好人难寻》。实不相瞒,莱西曾有此暴言:短篇小说是这个时代的短剧。但在西恩的推荐加鼓励下,她不仅读的津津有味,还看出了一点“幽默版新闻特稿”的意味。 于是,在这一期,我们翻开奥康纳的作品,读她笔下的黑色寓言;读她如何用荒诞的情境把伪装的温情与残酷的冷漠并置;读为什么看似没有缘由的暴力反而照见了最赤裸的现实;读她用冷冽尖锐的笔触,揭开“好人”与“恶人”的虚伪界限——所谓的道德感,往往是社会的规训;所谓的惩罚,恰好对应着人性的卑劣。 ⏳时间轴: 00:30 聊书flag进度过半🚩 01:14 新挑战:读短篇小说 02:32 莱西为何两眼一黑? 06:26 作者奥康纳介绍 11:39 那个时代的女作家们💡 15:31 《好人难寻》内容介绍 17:37 📖西恩解读之与书名同名的《好人难寻》 22:43 📖莱西解读之不明觉厉的《上升的一切必将汇合》 28:08 📖西恩解读之标题很讽刺的《家的慰藉》 32:09 📖莱西解读之没有好结局的《流离失所的人》 34:47 奥康纳的小说里,没有一个健全人? 36:46 《好人难寻》——幽默版新闻特稿? 37:47 写作铁律:展示,而不讲述 38:57 短篇=短剧? 41:04 读短篇感觉像渣女🤦‍♀️ 41:54 短篇vs长篇 43:22 虚构vs非虚构 45:24 彩蛋:西恩会重拾小说写作吗✍️ ✨Highlights: -"如果说普拉斯在文字中投射了很多自我,波伏娃也很爱描写主观的内心戏的话,那奥康纳给我的感觉是她开启了一个宏观的上帝视角,在一个无人发现的角落冷静而嘲讽地观察着社会百态。" -"奥康纳给我的感觉是一个专业写作者+新闻评论人+社会观察员,她的笔下没有小我,并非将生命作为写作素材,从不抒发身体的病痛所带给她的苦闷情绪和沉重思考,或许写作也是她抽离自身困境的方式吧。" -"在那个年代,女性作家要写作,真的是要跨越和克服许多,如果在读她们的作品之前,了解过她们的人生,真的会意识到她们的创作不仅是一种文学表达,也是一种抗争。" -"这种不断把奥康纳放进男性语境的做法,也在无意间削弱了读者真正理解她作品的角度。因为奥康纳的写作重心,从来不是‘与谁比肩’,而是对信仰、荒诞与人性阴影的执着凝视。" -"你所受的惩罚恰好匹配你的卑劣。"——《上升的一切必将汇合》奥康纳 -"在如今这个众神隐退,上帝缺席的时代,奥康纳用这种写作风格不动声色地将人性中的丑恶一点点撕裂了给大家看," -"虽然说奥康纳的作品有很强的批判性,有明显的价值观输出意图,让我们感觉她似乎一直在用X射线般的目光透视人物的灵魂,用手术刀般的笔触去描绘他们的妄念和愚行,但她从未真的刻意引导读者的观念和理解走向。" -"我觉得短篇小说的魅力也在于如此,在于它的‘浓缩’与‘爆发’,能让人在有限的篇幅里看到那些极端、出其不意、甚至荒诞的瞬间,并且可以把某个抽象的问题推到最尖锐的地方。" -"和短篇小说相比,长篇小说是一段更漫长的累积细节的过程。短篇小说比长篇需要更戏剧化的过程,因为短篇小说中更多的目的将要在更有限的篇幅中达成,细节必需承载更多的短时力量。"——奥康纳 🎵BGM: Do You Realize?? by The Flaming Lips 感谢大家的关注与喜爱! 我们的slogan是:不论生活驶向何方,我们一起另辟「西」径~

    47분
  7. 8월 18일

    VOL27 学会像赢家一样思考——赢,不是要比别人强,而是不被自己的局限困住

    欢迎收听另辟「西」径,一档由两位文化行业从业者 —— 莱西和西恩共同主持的播客。我们是同行、同事、同龄、同乡,也是决定一起另辟「西」径的老友。在这档播客,我们将从当代人的生活与工作中的共鸣出发,直面困局,打开新的局面。 获得想要的东西, 其实没那么难——多数时候,你只差一次主动的出手。 这是莱西某个深夜的切身感悟:那瓶惦记许久、以为断货的酒,在她一次临时起意的微信联系后居然轻松订到。从“想要”到“得到”,前后不过十分钟。I wanted it, so I got it。那一刻的爽感,让她意识到——原来“赢”也可以这么微小单位。 于是,我们顺着这份小小的满足展开,聊到了“赢家思维”。提到“赢”,想必多数人都会联想到竞技场般的火药味——碾压别人、收割掌声、抢占C位,一切都与“对手”挂钩。但这次,我们不约而同地把重心拎回自己身上:赢,不一定是击倒谁,而是在任何情境里,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点赢面。它可以是女明星淡淡甩下的那句——“我最好的时候还没到呢”;可以是职场上从容地“不入别人的局”;也可以是一次目标明确、走得笃定的选择。 对话中,我们也在互相反思:为什么夸自己的时候,总要加一句“别人都说我……”来背书,而一谈到缺点,却能滔滔不绝?为什么非要等到周全到滴水不漏才肯出手,而不是先出发边做边调整?这些“谨慎”在女性身上似乎尤其明显——结构性限制、机会不均衡,还有那股根深蒂固的自我怀疑,让我们更容易退一步、再退一步。我们以为这只是走得“慢”一点,但现实是:赢的反义词不是输,而是退。输的人至少还坐在牌桌上,下一局还有机会;退的人,连牌都没得摸。 所以,我们想说赢家思维的存在,或许从来不只是为了击败谁,而是拿回一种权利——在别人定义你之前,先定义自己;在想退的时候,先往前一步。因为主动,虽并不保证你一定会赢,但它能确保,你还有赢的可能。 ⏳时间轴: 00:25 聊起“赢家思维”的契机——源于温网与一瓶让莱西念念不忘的酒🍷 03:19 再提西恩的普拉提之旅:从“想要”到“做到” 05:27 先下定义:赢家思维≠只追求赢,而是“在任何结果中找到赢的方式” 07:00 成长型思维 vs 固定型思维——如果我们一开始就怕,便不会有这档播客 10:03 那些女明星的“强女思维”燃句集锦 11:21 女运动员的“轻盈野心”——赢的不是别人,是命运的主动权 13:09 🎯女性为什么更需要赢家思维:自我怀疑、退让与机会的流失 17:47 赢家思维是女性的一种生存策略——抵御结构性限制的武器 20:03 建立“自我秩序”,别让外界定义你 22:34 掌握赢家思维——请先学会大胆称赞自己, 你的长处无需别人背书 26:34 皮格马利翁效应:越肯定自己,越可能成就更多 29:38 莱西的三份杂志实习证明:目标导向+长期视角才是”赢家思维“正解 35:05 聚焦可控因素,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36:57 网球哲学🎾胜利属于意志最顽强的人 41:39 主动掌控节奏,别等别人替你争取 44:40 “不入别人的局”——定义自己的规则 48:09 降低行动门槛:先做了再说 49:54 请允许自己多一点显化的野心 51:05  赢的反义词不是输,而是“退” 51:55 推荐环节 🎬《泳者之心》 📺《傲骨之战》(提及美剧《傲骨贤妻》) ✨Highlights: -"赢家思维是在任何情境和结果中寻求“胜利”的一种思考方式,相信拒绝、错误、失败、失去、障碍中都蕴藏生机,都能让我们挖掘出一些有利于自己的东西,激发出自身的无限可能。用一句大家可能比较熟悉的话说就是——凡事发生皆有利于我。但光有心态还不够,还得有主动采取的行动,因为如果只是一味乐观那很容易沦为自欺欺人,只有行动跟上了,认知和经验才能转化为助燃剂,即使不指向赢的结果,也会让你无限接近。" -"有时候一些看似艰难的事情,它最难的部分其实不是天赋和勤奋程度的差别,而是思维方式,当你有所渴望,愿意为之尝试努力,而不是一棒子打死的时候,其实很多事情发展的可能性会超乎你的想象。" -"成长性思维可以被看作是一种赢家思维,因为它意味着你会不再为自己的不足去辩护,会坦诚自己目前的水平,也不必担心自己看起来是笨拙的,因为你知道自己的能力并非是一个固定值,而是在不断发展的。" -"男性好像天生就有一种“我一定行”的自信,在机会面前,会带着“舍我其谁”的心态向前冲;而女性则更多习惯往后退,即使心里想要嘴上也不会说,用“不争不抢”的表象粉饰内心的欲望。所以女性确实是需要增强赢家思维意识的一个群体,但这并不意味着在性别的battle中成为那个赢者,而是一种抵御结构性压制的生存方式或者说生存策略。" -“'躺赢'是绝对有可能存在的,但更大的概率是,你不为自己争取的话,没有人会帮你争取。所以从此刻起,让自己尽可能地拿住主动权吧。这个主动,其实并不意味着要获得很多东西——升职加薪、领导的认可、好的项目和机会,而也可以是主动规避掉一些会扰乱你节奏的东西。" -"自我秩序建立,并不是要愤怒地去打破什么,而是对”自我”的绝对掌控,你甚至都可以不需要一名对手来完成自己成为”赢家”这回事,因为很大概率上,我们需要去克服和打败的是那个太容易受外界影响和评判的自己。" -"相比入他人局后那种“还未开始就结束”的挫败感,不入局无疑是在给我们的人生增加更多胜算。在别人的规则里玩,你就是玩家,而在自己的规则里,你就是造物主。" -"把自己扔到陌生的经验中,用行动来检测和校准想法,光靠空想是无法成为赢家的,一路做一路改,路可能会弯弯绕绕,但总是离目标越来越近。" -"曾经很少赢或许真的不是因为能力问题,而是我们还并未习惯站在舞台中央。当我们不再想着对手是谁,如何击败对方,而是将视线拉回自己时,或许就会意识到从头到尾站在舞台中央的就是我们,我们在定义游戏的规则,定义自己人生的好坏。" -“赢的反义词并不是输,而是退,因为输的人还在牌桌上,还可以重新开始,但退代表着你已经离场,根本没有给自己赢的可能性。而拥有赢家思维并不是为了赢这个结果,而是相信并主动寻找赢的可能,最终定义属于自己的赢。” 🎵 Yes I'm Changing by Tame Impala 感谢大家的关注与喜爱! 我们的slogan是:不论生活驶向何方,我们一起另辟「西」径~

    58분
  8. 8월 8일

    VOL26 对高情商祛魅,是获得主体性的必经之路

    欢迎收听另辟「西」径,一档由两位文化行业从业者 —— 莱西和西恩共同主持的播客。我们是同行、同事、同龄、同乡,也是决定一起另辟「西」径的老友。在这档播客,我们将从当代人的生活与工作中的共鸣出发,直面困局,打开新的局面。 什么东西,你没有的时候想拥有,拥有了又感觉烫手?如果此时是冬天,完美答案或许是烤红薯;如果在ChatGPT中输入这个问题,你会得到诸如“自由、名利、爱情”之类的回答;而如果你仔细看了本期的标题,那会知道此刻另辟西径的答案有且只有一个,那就是高情商。 这或许有点反常识,因为从小我们便被父母教育要懂得察言观色,做一个讨人喜欢的乖小孩;进入职场后,甚至还要学会如何巧妙应对“面对四位领导三杯水怎么分”这种(毫无意义的)难题;而在生活中,面对伴侣、朋友、乃至陌生人,我们还要时常跟自己说:要学会倾听、要化解尴尬、要让别人和自己相处时感到轻松愉快…… 这一切的自我规训,都躲在“高情商”三个字背后,让我们心甘情愿地讨好,心甘情愿地牺牲自我感受,心甘情愿地让渡评价体系,最终活成了一个他人眼里完美,自己心里破碎的工具人。而渐渐忘了,情商才是那个工具。 我们敬佩那些拥有高情商的人,但更希望你,拥有不藏起棱角的勇敢,保留不够圆滑的勇气,即便词不达意,仍然真挚发声。 ⏳时间轴: 00:33 什么样的工作小插曲让莱西想聊聊情商这回事儿❓ 03:10 职场——情商照妖镜🪞 05:27 智商vs情商 07:54 对高情商祛魅❌ 09:49 Daniel Goleman的理论:情商的四个维度 10:40 到底怎么才算高情商 11:10 哪位播客主播被莱西成为高情商范本? 12:00 西恩化身夸夸怪👂 13:52 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的同理心 15:09 不要试图解决别人的问题 17:03 @西恩妈妈 来挨夸😆 20:46 察言观色只是高情商初阶表现 21:11 来自《非暴力沟通》的3F倾听法:Fact、Feeling、Focus💡 22:57 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也是情商的重要组成部分 24:07 高情商也需要边界感 26:30 不同代际对情商的不同理解 27:14 00后:情商?又能怎? 29:42 允许自己做一个情商低的人✅ 30:56 允许沉默,允许话掉在地上✅ 33:19 知道什么是IQ和EQ,你见过“AQ”吗? 35:50 允许自己拒绝倾听✅ 38:32 职场人设:夹心饼干🍪 40:05 “Middle Person”中间人处境 42:04 No is a full sentence. 44:08 情商是一个有需取用的工具🔧 45:37 戒掉“应该”两个字 47:06 情商是一组能力 48:32 推荐环节 莱西:《道格拉斯被取消了》 西恩:一个日记习惯:每日两问✍️ ✨Highlights: -“之前感觉情商更多是一个面向外部世界的触角,但其实它是‘内外兼修’的,你怎么处理和自己的关系,怎么消化和管理你的情绪,也是情商的一部分。” -“高情商不是把每句话都打磨得完美,让别人只能欣赏、无从插嘴;而是留一条缝,让对方也能把感受和情绪递进来。” -“相比无懈可击,适度自我暴露或许才是长久之计。” -“情商他本来就不是一个单向的只是让别人感觉良好的事,而是你也得感觉良好才行,当你把这个标准也加进来的时候,会发现其实很多时候你并不想当那个场上情商最高的人,因为这大概率意味着你是那个最容易牺牲自我感受的人。” -“双人播客的沟通模式势必是一来一回的,就像在跷跷板的两端,乐趣就在于交替占据高位,再回到潜伏的状态。在这种情形下,两个人是势均力敌的,交流是平等的。” -“不用太拿情商去定义某一段关系中自己的行为,警惕脑袋里出现的所有‘应该’,比如,在这种情况下我是不是应该去安慰他,在这种情况下,我是不是不应该再拒绝他,我是不是应该表现出自己更积极主动的一面,所有的应该其实都算是一种对自己的约束,背后的驱动力往往都是恐惧和被动的,本身并不健康,也会造成对内在自我的挤压和愧疚感,与此同时,也注意别把这种‘应该’投射到别人身上,觉得整个世界都应该按照自己的信念体系旋转。” -“你以为自己情商低,但可能在真正认真愿意听你说话和相处的人看来,情商低这种判断可能从来不是一个问题,甚至他们可能还觉得你是一个总能在他们有所需时给予最恰当支持的人呢,这样其实也就够了。” -“当代大部分人其实都属于为了表现自己情商高,会刻意做一些让别人舒服,但自己不见得舒服的事情,所以这种一天后的发问会让你不至于在那条‘讨好’的路上走的更远,而是永远都是先有自己,才有世界。” 🎵 Cat Cafe by Shoffy/Alex Shofler 感谢大家的关注与喜爱! 我们的slogan是:不论生活驶向何方,我们一起另辟「西」径~

    54분

소개

欢迎收听另辟「西」径,一档由两位文化行业从业者 —— 莱西和西恩共同主持的播客。我们是同行、同事、同龄、同乡,也是决定一起另辟「西」径的老友。在这档播客,我们将从当代人的生活与工作中的共鸣出发,直面困局,打开新的局面。 更新时间:每月9号19号29号

좋아할 만한 다른 항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