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所育言

Cece&Soso

新手爸妈必备播客|Me After Mom 过去这一年历经生育各项关卡,备孕、怀孕、生产、当妈、母乳喂养、产后修复,再到回归职场、自我成长、踏上创业之路——第一次当妈妈的我们,也第一次掉入了“无法掌控”的生活。 从慌张到接纳,我们逐渐学会了与“不确定”相处。就像人生这条路与育儿这件事,从来都没有既定的轨道,也无需找寻正确的答案。

  1. HACE 5 DÍAS

    91 探园笔记2.0:孩子的第一个小社会,既要保有安全感,也要装得下好奇心

    “我们寻找的不是完美的教育,而是与家庭禀赋最匹配的‘另一半’。” 上期我们分享了厦深两地私立园的真实探访与体系感受,本期,我们将深入探寻一个更核心的问题: 如何剥开幼儿园的“面纱”,找到真正适合孩子和家庭的“底色” ?回归选择本身,分享撕掉育儿焦虑后最真实的择园方法论: 资源匹配论:放弃“完美幼儿园”幻想,用「家庭禀赋清单」对标「园所供给清单」 预算锚点效应:为何学费不应超过家庭收入的某个百分比?(附计算公式) 高敏感娃择园悖论:师生比过低反而是一种压力?如何为孩子保留“无聊的权利” 探园暗访指南:重点观察厨房垃圾桶、卫生间气味、绘本区品味(附Checklist) 园长面谈心术:如何从3个问题判断园所理念是“真教育”还是“生意经”?「最终,我们为孩子选择的不是一个教育品牌,而是一群将在他生命早期留下印记的‘重要他人’。愿我们都有勇气放下执念,找到那所‘刚好合适’的园所。」 愿我们的纠结与感悟,能帮你在选园时少些焦虑:家庭永远是孩子成长的主阵地,幼儿园只是锦上添花的 “伙伴”,找到彼此适配的节奏,就是最好的选择。 互动征集:你在你的城市探园中遇到过哪些“惊喜”或“刺客”?欢迎在评论区告诉我们! 【时间轴简介】 01:20 择园思路转变:从“顺应/补短”到“资源匹配” 06:15 决策铁三角:预算、距离、理念的优先级排序 12:40 高敏感娃择园特殊考量:为何有时需放弃“过度关注” 18:30 探园硬件暗访:厨房、卫生间、监控的底线检查 25:10 探园软件观察:教师互动、绘本选择、园长谈吐 32:50 家校分工论:家庭做足安全感,幼儿园提供社交场 38:15 警惕“精英感压迫”与“家长群焦虑” 42:00 探园流程全揭秘:从Open Day到最终抉择 47:50 终极心法:放下执念,没有完美只有合适 【本期主播】 Cece(@Cece育儿也育己),前投资人,现入局创业者/白羊/INFP/深圳/22.09&25.04👭 Soso(@sosochen),前互联网,现跨境业务探索者/白羊/ENFJ/厦门/23.03男宝

    47 min
  2. 6 OCT

    90 探园笔记1.0:看了20+所园,我们对天价明星幼儿园祛魅了

    “当我在月费2万的蒙氏园里,看到孩子专注却沉默的脸庞时,突然意识到:择园的终极答案,从来不在任何一套光鲜的体系里,而在孩子推开门那一刻眼里的光。” 本期,Cece和Soso撕开幼儿园宣传册的完美滤镜,以两地妈妈视角,带你沉浸式体验深圳与厦门的20所代表性幼儿园(蒙氏、华德福、瑞吉欧、IB……)。 天价蒙氏深度剖析:AMI持证率背后,师生比1:4为何仍让人感到“不值”? 华德福的灵与肉:理想国的自然教育,能否克服“油油脏脏”的硬件挑战? 择园核心悖论:我们究竟是在为孩子选择“正确的教育”,还是在为家庭的“资源禀赋”寻找匹配项? 独家探园清单:聊聊深圳/厦门幼儿园我们探园的初评印象。 「我们记录下每一次欣喜与失望,并非为了评判高低,而是为了还原一个真相:没有完美的幼儿园,只有最适合你孩子气质和家庭节奏的那一个。」 互动征集:你在你的城市探园中遇到过哪些“惊喜”或“刺客”?欢迎在评论区告诉我们! 【时间轴简介】 00:48 四大幼教体系(蒙氏/华德福/高瞻/瑞吉欧)初解析 07:23 厦门探园动机:为搬家做准备,锁定私立园 11:09 厦门心蒙幼儿园:硬件顶配与户外不足的尖锐矛盾 16:50 厦门蒙然幼儿园:海边环境与“过家家”式蒙氏的体验 18:49 厦门青葵园(华德福):老师状态极佳与卫生条件的妥协 22:53 厦门ABC Sky(瑞吉欧):男外教活力与中文主教水平的观察 28:12 深圳探园策略:广撒网,明确自身偏好 29:19 深圳半岛鲸山(蒙氏):示范园的精致与安静 30:18 深圳鲸湾(美式):孩子的笑声成为最高评价标准 35:17 深圳海丽达:写字楼里的“牛马爸妈托管所” 36:46 深圳维多利亚(深圳湾/荔林):毕业生流畅英文展示的成果导向 38:50 深圳 bene本一幼儿园:外教热爱度带来的极致好感 41:02 深圳金生幼儿园:建筑美学与敏感娃的抚育优势 42:37 南山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纯美式纯外籍 43:17 深圳外国语国际部幼儿园(IB):幼儿园到高中一贯制 44:27 金地睿宝幼儿园:壹壹去了就想离开 45:33 新加坡伊顿幼儿园:托班的过渡选择 46:23 贝赛思幼儿园(南山/福田):名真的符实吗? 48:12 深圳蓓蕾幼儿园:公立园天花板?硬件超群与“规训感”的困扰 52:04 下期预告:系统性探园攻略与终极选择心法 【本期主播】 Cece(@Cece育儿也育己),前投资人,现入局创业者/白羊/INFP/深圳/22.09&25.04👭 Soso(@sosochen),前互联网,现跨境业务探索者/白羊/ENFJ/厦门/23.03男宝

    54 min
  3. 18 SEP

    89 当妈后哪有不疯的?聊聊我们最近育儿生活的「一地鸡毛」

    本期播客,是我们开播两年多来难得的「吐槽特辑」。 聊聊最近我们那些没被修饰的 “一地鸡毛”:Cece为换阿姨心力交瘁,最合拍的阿姨因腰椎间盘突出下户,找新阿姨时遇到用工荒,还要应对大宝因 “妈妈陪妹妹” 而争宠、不想上学的小情绪;Soso 被娃黏到 “窒息”,中午陪睡 1.5 小时、晚上睡地板床,凌晨还要处理漏尿换睡袋,七夕都没收到老公一句问候,还要对抗隔代养育里的矛盾…… 这些不能被简单归类为 “负能量”,而是每个妈妈都可能遇到的日常。正如我们在节目里说:“育儿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拿到的题目都不一样。” 我们会崩溃、会吐槽,但也会在娃说 “妈妈陪我睡” 时心软,在彼此的吐槽里找到共鸣 —— 原来大家都在一边失控一边坚持,一边崩溃一边自愈。 感谢收听我们这一期狗屁醪糟碎碎念的朋友们❤️ 【时间轴简介】 03:44 阿姨离职:腰椎间盘突出引发的告别 09:36 2岁分离焦虑:坐脸睡觉的甜蜜负担 17:04 半夜漏尿事件:睡袋选择权争夺战 22:45 外公威胁强喂饭:隔代育儿冲突现场 28:11 幼儿园适应期:大宝拒学真相揭秘 33:29 二胎资源争夺:妈妈分身乏术 39:15 高敏感娃特质:嗅觉敏感引发家庭战争 51:16 夫妻分工矛盾:一地鸡毛不是我一人的鸡毛 56:50 育儿真相:没有标准答案的考试 【本期主播】 Cece(@Cece育儿也育己),前投资人,现入局创业者/白羊/INFP/深圳/22.09&25.04👭 Soso(@sosochen),前互联网,现跨境业务探索者/白羊/ENFJ/厦门/23.03男宝

    1 h y 2 min
  4. 4 SEP

    88 产后体检惨不忍睹?那就来场为自己而战的肉身革命吧!

    “体检报告上31%的体脂率像一记耳光,突然打醒沉溺母职的我——原来当好妈妈的前提,是先找回自己的身体坐标。” Soso揭密产后的运动重启计划: 体检红牌:胆囊息肉/肾结石/高胆固醇的身体代价清单 晨间战神:5分钟朝阳疗法(降皮质醇)+ 120-140心率慢跑公式 妈妈肌群修复:肩背训练破解抱娃圆肩 饮食祛魅:四级食物分类法戒断加工零食瘾成为妈妈后,我们总在‘照顾孩子’与‘关照自己’之间寻找平衡,而运动,或许是最温柔的和解方式。 我们分享不卷不焦虑的运动观:运动不是 “必须自律”,而是想通 “终点” 后的自然选择;饮食不用苛刻,生啃彩椒、吃青稞饭也能充满期待;补剂不是刚需,但镁元素能帮你睡个安稳觉。正如 Soso 所说:“自律是结果,不是原因。” 愿每个妈妈都能在运动里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 —— 不用快,不用狠,只要动起来,就是对自己最好的温柔。 【时间轴简介】 04:09 体检暴击:息肉/结石/高胆固醇三连 12:21 体脂31%→24%:内脏脂肪消除术 17:35 血清素魔法:运动后的脑内烟花 20:40 晨间仪式:5分钟朝阳降皮质醇 22:09 产后肩背拯救计划解剖图 25:57 四级食物分类法实战 30:18 跑步心率安全公式 33:13 补剂清单:D3/镁/NAD选择逻辑 36:34 运动复利:最后十年的生命质量 【本期主播】 Cece(@Cece育儿也育己),前投资人,现入局创业者/白羊/INFP/深圳/22.09&25.04👭 Soso(@sosochen),前互联网,现跨境业务探索者/白羊/ENFJ/厦门/23.03男宝

    37 min
  5. 18 AGO

    87 母爱不需要靠母乳证明, 但41度高烧的血泪还是值得聊聊

    “我们总说母爱伟大,却很少有人说,母乳喂养的每一步都藏着不为人知的挣扎。” 本期播客,Cece 带着二胎哺乳期的真实经历,撕开 “母乳伟大” 的滤镜,聊聊那些藏在喂奶时光里的血泪:产后宫缩痛到咬牙忍耐,生理性胀奶让胸部硬如石头,41 度急性乳腺炎的高烧寒战,吸奶器老化埋下的炎症隐患,还有哺乳期月经突袭导致的奶量骤降…… 这些不是 “伟大” 的注脚,而是妈妈们最真实的日常。 我们分享避坑指南:吸奶器配件要定期检查,手排奶需掌握 “下压后提” 姿势,L1/L2 级抗生素哺乳可安心使用;也坦诚心态的转变:从一胎的执着到二胎的松弛,从纯母乳到混合喂养的坦然。正如我们在节目中所说:“母爱从不需要用母乳证明,能笑着走完这段路,就已经足够勇敢。” 愿这些血泪经验,能让你的哺乳路少些焦虑,多些从容。 【前面3期关于“母乳喂养”的播客,欢迎回顾❤️】 05 当妈妈选择母乳喂养(上):十个快问慢答解决母乳误区,实现自我救赎! 06 当妈妈选择母乳喂养(下):自然离乳后宝宝没有烦躁,但我却哭了 52 这奶是非喂不可吗?不谈母乳主义,只聊喂养实操 【时间轴简介】 01:27:二胎产后宫缩痛,喂奶时痛感加剧 04:00:产后 4 天生理性胀奶,体验 “石头奶” 06:52:低烧 38 度,初遇乳腺炎症反应 11:39:高烧 41 度,急性乳腺炎达高峰 12:46:医院检查,炎症高但未化脓 23:19:反思吸奶器老化是诱因之一 33:18:手排奶关键:向下压再提起的姿势 34:49:哺乳期 2 月龄月经复潮,奶量骤降 37:06:月经后奶量回升,开启混合喂养 44:00:母乳非必须,选择自由更重要 【本期主播】 Cece(@Cece育儿也育己),前投资人,现入局创业者/白羊/INFP/深圳/22.09&25.04👭 Soso(@sosochen),前互联网,现跨境业务探索者/白羊/ENFJ/厦门/23.03男宝

    47 min
  6. 4 AGO

    86 八卦时间到!母婴团长背后的小故事

    “每一次交易的背后,都藏着消费者的期待与团长的用心。” 本期播客,我们以母婴团长的真实经历为切口,聊那些让人记忆深刻的开团故事:高温天鸡蛋运输变质、展会清仓睡袋被疑二手、玩具年龄标注与实际不符…… 这些看似琐碎的争议,藏着母婴行业的各种潜规则与约定俗成。 我们也分享了上海母婴展的逛展体会:智能婴儿车能 “跟人走”、婴儿床自带监控设备,却也遭遇 ToB 展区冷清、展馆秒变 “大卖场” 的迷茫。正如一位听友所说:“好的育儿消费,是看见需求,更是理解差异。” 愿我们的经历能帮你避开消费陷阱,也让你看见每一份母婴好物背后的用心与不易。 【时间轴简介】 01:57:鸡蛋运输变质,因高温暂停团购 06:53:玩具年龄标 “虚高”,行业普遍拉高适用龄 14:18:口水巾推荐争议:贵≠好,需求决定性价比 17:52:硅胶制品有气味?工艺原因非安全问题 21:34:母婴产品价格波动:新品冲量、清仓策略影响 25:44:上海母婴展亮点:智能婴儿车、带监控婴儿床 26:42:母婴展定位模糊,ToB 冷清 ToC 直播热闹 28:52:国际大牌撤品:因客诉停售热门牙胶 34:11:母婴展清仓睡袋被疑二手,售后引争议 39:11:团长心声:信任与沟通能化解多数售后 【本期主播】 Cece(@Cece育儿也育己),前投资人,现入局创业者/白羊/INFP/深圳/22.09&25.04👭 Soso(@sosochen),前互联网,现跨境业务探索者/白羊/ENFJ/厦门/23.03男宝

    41 min
  7. 13 JUL

    85 《P.E.T父母效能训练》:撕碎完美父母面具,让我们做「真实」的家长

    “好的亲子关系,藏在「看见」与「被看见」里。” 本期播客,我们深入拆解经典育儿书《PET 父母效能训练》—— 这本写于1962年、被无数人实践&推崇的育儿经典指南,不仅教会我们如何应对孩子的哭闹与叛逆,更揭示了亲子沟通的底层逻辑:不做权威式父母,也不做溺爱式父母,而是成为「平等的沟通者」。欢迎一起来阅读,特别是如果曾遇到以下状况: 虚假接纳陷阱:强装淡定的大人,把孩子推入情感迷雾 沟通12宗罪:那些自以为“为你好”的话术,竟是亲子关系的隐形炸弹 第三法魔法:二胎争宠现场,如何用“需求探照灯”找到双赢出口? 婚姻关系首位论:“牺牲式育儿”破产!戈登博士的叛逆主张为何被推崇?…… 从「积极倾听」破解孩子的情绪密码(比如夜醒背后的真实原因),到「面质性我-信息」表达真实需求(不再用命令式语言引发对抗),再到「第三法」化解冲突(下雨天穿雨衣的双赢方案)。我们分享了多个亲测有效的场景: 当孩子说 “我不要睡觉”,如何听懂他怕做梦的恐惧? 面对满地玩具,怎样表达不满又不伤害孩子? 二胎家庭中,如何让老大愿意参与照顾妹妹?…… 正如戈登博士所说:“父母是人不是神。” PET 训练的核心,是让父母放下完美执念,在真实与尊重中,与孩子共同成长。愿每个家庭都能在这本书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亲子沟通节奏。 【时间轴简介】 00:34:介绍《PET 父母效能训练》核心价值与背景 02:18:解析三大核心理念:问题归属、接纳不完美、反对权威 08:33:行为窗口理论:客观描述行为,不带评价 12:14:12 种沟通绊脚石:建议、安慰等可能阻碍倾听 21:15:积极倾听案例:孩子夜醒因怕 “找不到妈妈” 39:15:面质性我信息:如何表达情绪又不指责 57:19:第三法核心:冲突时找双方都接受的方案 01:01:47:第三法案例:洗澡不抗拒的 “鱼池洗脚” 方案 01:10:22:无问题区沟通:提前告知建立安全感 01:16:49:PET 终极理念:婚姻关系是家庭首要关系 【本期主播】 Cece(@Cece育儿也育己),前投资人,现入局创业者/白羊/INFP/深圳/22.09&25.04👭 Soso(@sosochen),前互联网,现跨境业务探索者/白羊/ENFJ/厦门/23.03男宝

    1 h y 24 min
  8. 3 JUL

    84 从上海动物园喂奶争议事件,看育儿基建的 「遮羞布」

    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藏在对少数群体的包容里。 从上海动物园婴儿喂奶被阻事件,我们想借此打开一面镜子,照一照我们所经历的五花八门「育儿基建」:35度高温下,母婴室远在大门外;展馆里,婴儿车要抬上无电梯的台阶;医院中,尿布台脏到不敢放下孩子…绝大部分育儿群体并非要求“特殊对待”,只是渴望一个基本的体面——像呼吸一样自然的育儿空间。 本期播客中,我们细数那些“差到离谱”的母婴室:高铁上与厕所共用的“育婴区”、儿童医院里污渍斑斑的哺乳沙发、社区医院仅0.5平米的“母婴角落”;也怀念那些被用心对待的瞬间:带风扇的哺乳室、分区域的照护空间等等。 正如西门大嫂所说:“把‘母婴室’改成‘育婴室’,不只是换个名字。” 它意味着社会终于承认:育儿不是妈妈一个人的事,而是需要家庭、社会的共同托举。 愿每一个带娃出门的家庭与期待出行的个体,都不必在“该不该出门”的质疑中,被最基本的需求所困扰。 【时间轴简介】 00:06:上海动物园喂奶事件引入,双方争议点 01:43:上海动物园基建缺陷:母婴室远、无电梯 08:33:优质母婴室案例:万象城的分区设计与细节 12:53:儿童医院母婴室乱象:脏污尿布台与摇晃凳子 17:37:社区医院母婴室:0.5平米空间难容母子 23:09:高铁母婴室:与厕所共用,无基本哺乳条件 28:20:重点旅客服务取消,带娃出行权益倒退 32:32:从“母婴室”到“育婴室”的命名争议 36:29:公共空间对母婴、残障群体的权利忽视 39:15:呼吁关注少数群体需求,推动社会包容 周边母婴室查询小程序:萌芽助手 【本期主播】 Cece(@Cece育儿也育己),前投资人,现入局创业者/白羊/INFP/深圳/22.09&25.04👭 Soso(@sosochen),前互联网,现跨境业务探索者/白羊/ENFJ/厦门/23.03男宝

    41 min

Acerca de

新手爸妈必备播客|Me After Mom 过去这一年历经生育各项关卡,备孕、怀孕、生产、当妈、母乳喂养、产后修复,再到回归职场、自我成长、踏上创业之路——第一次当妈妈的我们,也第一次掉入了“无法掌控”的生活。 从慌张到接纳,我们逐渐学会了与“不确定”相处。就像人生这条路与育儿这件事,从来都没有既定的轨道,也无需找寻正确的答案。

También te podría interes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