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周来,泰国和柬埔寨之间的和平声明再度被边境地雷爆炸所撕裂,东盟与美国紧急介入展开调解。泰国王罕见出访北京,反映东南亚国家深陷大国博弈的艰难抉择。台湾议题再度引发中日关系紧张,折射出亚太地区安全的高度敏感性。普遍分析认为超级大国之间缺乏互信,中美博弈的结构性矛盾无法因形式上的短暂止损而改变,东南亚国家概莫能外。势必受到持续的影响。
泰国和柬埔寨近日爆发新一波边境冲突。泰国10日指控柬埔寨持续在边境地带埋设地雷并造成2名泰军人受伤,为此宣布暂停执行与柬埔寨签署的和平协议。柬埔寨否认这项指控,继续呼吁泰国释放18名柬埔寨战俘。两国连日来相互指控对方在边境地区开火,柬方声称造成平民丧生。
上月底,泰柬两国领导人在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和东盟轮值主席、马来西亚首相安华(Anwar Ibrahim)的共同见证下,签署了和平解决边界争端的《吉隆坡联合宣言》,双方承诺将在东盟安全机制下推进和平进程,以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
新一轮边境冲突爆发后,东盟轮值主席安华于周五联络各方启动调解,敦促泰柬双方遵循上月底在吉隆坡签署的和平协议,推进和平进程。安华当天透过脸书发文,表示泰柬两国领导人给予了积极反馈,双方重申将致力于和平解决冲突。东盟方面乐见泰柬两国及时清除边境地区的重型装备和破坏性武器,协调实施人道主义排雷工作。
美国总统特朗普同样透过社媒发文,透露参与了关于“敦促落实泰柬和平协议”的电话调解。特朗普认为这两个东南亚国家“不会有事”。他在出席东盟峰会期间亲自见证了泰柬边境纠纷停火协议的签订。传闻特朗普还特别要求此前参与调停泰柬军事冲突的北京代表不出席签约仪式,事实证明亚洲国家给足了美国总统面子。
泰柬军人今年内爆发多次军事冲突,造成人员伤亡和流离失所。两国边界争端源于上个世纪初法国殖民柬埔寨时期划定的边界线模糊不清。在多处争议点中,双方围绕柏威夏寺 (Preah Vihear) 归属权和周边疆域划界两度闹上国际法庭。尽管国际法院在1962年裁定柏威夏寺归属柬埔寨,后于2013重申此结果,但泰国始终不服,坚持认为该裁决基于不公正的殖民条约。
目前泰柬边境局势持续紧张,双方贸易口岸关闭造成经济损失,两国边民流离失所。东盟试图调解争端,实质性成效有限。泰柬两国内部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双方各自的社会矛盾密切影响着边境局势。两国解决边界争端所持的立场不同,柬埔寨主张诉诸国际法院,泰国倾向于双边谈判。
泰国外交部长西哈萨 (Sihasak Phuangketkeow) 近日向59国外交使节和4个国际组织提交简报,说明地雷是在停火协议签订后新埋设的。泰方指控柬埔寨违背了渥太华公约(Ottawa Convention)义务,必须在问责柬埔寨后才会恢复和平进程。泰国针对近期发生新埋地雷造成泰军人伤残事件向柬埔寨提出4点诉求,分别是1.承认掩埋新地雷;2.承担所造成的后果;3.双边协商制订规范;4.允许泰方进入边境13处地带排除地雷。
泰国媒体报道,美国周五向泰国通知暂停关税谈判,直至遵守与柬埔寨签署的和平协议。泰国总理阿努廷(Anutin Charnvirakul)次日透过社交媒体发文重申泰方诉求,否则泰国不会恢复执行和平协议。泰国外交部稍后透露,特朗普在跟泰国总理通话时表示,美国不愿在现有双边机制下干预泰柬问题。双方决定泰美关税谈判继续推进,并将贸易关税与边界纠纷问题区分看待。目前,美国仍对泰国商品课征19%的基准关税。
柬埔寨首相洪马内(Hun manet)周六脸书发文感谢安华与特朗普在积极促进柬埔寨与泰国寻求和平解决方案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他重申柬埔寨将致力于维护《吉隆坡联合宣言》精神的承诺,并希望双方继续根据商定的双边原则和机制开展合作。
泰国媒体对美国的关税施压表现失落。泰国知名媒体人素提猜(Suthichai yoon)评论指出,当今世界没有哪项贸易不带政治色彩。“安全”则是笼罩在每笔交易之上的阴霾。这就是特朗普时代的现实政治(Realpolitik)。相比之下,以往侧重强调民主、正义、人权与和平的完美主义策略行不通了。现实政治必须秉持力量的均衡为行动指南。
恰逢泰中两国建交50周年,泰国王哇集拉隆功(Maha Vajiralongkorn)应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于11月13-17日对中国展开5天国是访问。这是泰国在位君主首次访问中国。泰国政府声明称这次访问彰显了泰中两国在各个层面深厚的友谊和相互理解。习近平与泰国国王会面时表示,中国愿同泰国加强战略对接,稳步推进中泰铁路等大项目合作,扩大进口泰国优质农产品,拓展人工智能、数字经济、航空航天等新兴领域合作,实质性造福于两国人民。
目前,中国已经连续12年成为泰国最大贸易伙伴。2025年上半年,中泰双边贸易额达到761亿美元,同比增长17%。随行泰王访华的泰国总理阿努廷通过脸书向国人透露: 中国将会认购50万吨泰国大米。由此可见泰王深厚的国际影响力。据了解,这项政府间合作协议(G to G)是泰中两国领导人在韩国釜山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峰会期间举行双边会谈的内容之一。
与此同时,泰国与美国保持着逾两百年的传统友谊,冷战期间泰国是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重要战略盟友之一。在当前复杂的地缘格局下,具有特殊地位的泰王出访,被普遍认为是反映国家核心战略的重要外交举动。
过去一周以来,东南亚媒体密切关注因台湾议题而骤然升温的中日关系。事缘日本首相高市早苗 (Sanae Takaichi) 发表“台湾有事,日本有事”言论后,中国驻大阪总领事薛剑发表“斩首论”予以回应,同时提醒中国公民近期避免前往日本。中日外交交锋之际,中国军媒称解放军南部战区组织轰炸机编队巡航南中国海,旨在警告菲律宾拉拢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组织联合巡航。北京批评此举破坏地区和平稳定,并正告马尼拉立即停止挑起事端、避免升级紧张局势。台湾问题同时涉及美方的地缘政治核心利益,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斯(Peter Brian Hegseth)此前向中方强调华盛顿不寻求冲突,但将持续捍卫并拥有在该地区维护自身利益的能力。赫格塞斯在吉隆坡峰会期间分别与印度、马来西亚和菲律宾推进军事合作计划,剑指中国意味明显。
新加坡总理兼财政部长黄循财几天前在党会上谈到国际环境的变化时表示,如今贸易保护主义、民粹主义思潮兴起,科技快速发展导致贫富差距问题加剧,这对各国都构成巨大的内部压力,激发尖锐的政治矛盾和社会撕裂,如何防患于未然,显然是重大课题。
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Ferdinand Marcos Jr.)近来内部执政压力倍增。菲律宾宗教团体“基督堂教会”(INC)于11月16-18日在马尼拉举行大规模反贪污示威游行,获得其它地区的民间团体予以响应。在民众呼吁政府处理弊案和改善民主的同时,坊间伴随着或有退役将官煽动兵变的传闻。目前菲律宾经济成长不尽如人意,官员确信原定2025年度5.5%至6.5%的成长目标难以达成,政府将重新评估下调2025年经济增长目标。
Informationen
- Sendung
- Kanal
- HäufigkeitWöchentlich
- Veröffentlicht16. November 2025 um 10:31 UTC
- Länge7 Min.
- BewertungUnbedenklic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