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晚·花地·文化

从文化现场,听见诗与远方

  1. -2 H

    超200名“非遗音乐人”集结!2025年广东省传统音乐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培训班在穗举办

    9月21日至26日,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会承办、华南农业大学协办的2025年广东省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培训班在广州举办。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一级巡视员吴华钦、华南农业大学副校长杨运东出席开班仪式并致辞,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潮州音乐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丁泽楷作为学员代表发言。来自全省各地的200余名传统音乐类非遗传承人以及业务骨干,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创新模式参与此次培训,共同围绕传统音乐类非遗的保护与传承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本次培训聚焦传统音乐技艺传承、创新发展、传播推广等方面,旨在提升传统音乐类非遗传承人群体保护传承能力,为广东省传统音乐类非遗在新时代的传承发展筑牢坚实的人才基础。 课程设置兼顾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在理论层面开设非遗保护理论、数字传播策略、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维护等课程。 在实践层面通过新媒体实操、公益义演、主题研讨等形式,助力学员提高技艺水平、拓宽行业视野。 此外,培训班还联动广州酷狗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广东非遗焕新,国潮传音”线上直播活动,探索传统音乐与现代传播的融合样式,让传统音乐触达年轻群体。 线下学员全身心投入研修和沉浸式体验,线上学员持续参加课程观摩与积极互动,形成经验共享、技艺切磋、难题共议的学习交流氛围。 在授课老师的指导下,学员们深入交流,碰撞出富有创意的创作灵感。广州市老人院公益义演创新“非遗+”服务场景,以音乐传递文化温情,实现社会效益与文化传承双向赋能。 下一步,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将立足非遗保护传承与发展的长远目标,整合行业资源、创新培训模式,深化理论教学、实践操作与传播推广紧密结合的一体化培训体系,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非遗人才培养格局。 还将推进非遗与数字技术、公共服务、文旅等行业深度融合,助力非遗传承人拓宽传承发展空间,壮大非遗传承人才队伍,推动广东非遗以创新的姿态回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新趋势,为广东加快建设文化强省、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强劲的新动能。 文|记者 周欣怡 通讯员 粤文旅宣 图|主办方提供

    3 min
  2. -2 H

    2025秋冬畅游引领区!“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旅游推介会举办

    9月26日,由岭南集团主办的“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旅游推介会暨‘2025秋冬畅游引领区’活动启动仪式”在东方宾馆举行。 国庆黄金周来临之际,来自广州增城、从化、惠州龙门、博罗等引领区四区县的文旅主管部门及相关企业面向市民游客,集中推介了引领区丰富多元的文旅资源。 活动中,岭南集团旗下广之旅同步推出多款秋冬主题旅游产品,并开展惠民促销,旨在吸引更多游客在国庆及秋冬季节前往引领区游览山水、体验岭南文化,进一步释放区域文旅消费潜力。 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区域协调发展,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并于2024年9月作出建设“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的重要部署。 该引领区毗邻广深两大都市圈,面积近5000平方公里,自然资源优越,文化底蕴深厚,汇聚红色文化、山水文化与客家文化等多元要素,是打造生态文旅示范区的重点区域。 今年以来,“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最美旅游公路”部分路段已陆续通车。该公路规划主线总长近800公里,串联数十个核心打卡点及200多处自然与人文景观,为旅游线路开发提供了重要依托。 推介会上,广之旅重点推出“最美旅游公路”系列主题线路,融合公路观光、地道美食与秋色游览,行程设计为1至3天,预计将成为国庆及秋冬短途出游爆款。 其中,“【尚·悠享】从化、增城2天”在10月1日至7日每日发团,沿途安排游客游览黄竹塱彩虹桥驿站、“流溪烟渚”的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增城莲塘春色景区等。产品限时可使用惠民券立减80元/人; “【尚·联游】引领区3天”产品则整合博罗五矿哈施塔特小镇、龙门香溪堡、南昆山云顶温泉、增城正果老街、从化天人山水大地艺术园等多处景点,安排游客体验最美公路驿站及祝屋巷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城市漫步,打造了双城联游的高品质行程。 岭南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该集团发挥“吃住行游购娱”全产业链优势,积极参与“百千万工程”与引领区建设,推动农文旅融合与跨区域协同发展。 如策划从化驿道探古、增城生态徒步、南昆山夜游观星等乡村旅游线路;运营从化岭南东方温泉酒店;组织“从化吕田一桌菜”等文化体育赛事;与从化天人山水景区共建研学与疗休养基地等,有效激活了市场消费,促进产业转型。 未来,岭南集团将继续为引领区开展宣传推广、客源引流和产业投资,推动集团旅游产业链与引领区优质资源深度融合,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 文 | 记者 刘星彤 通讯员 詹小澜 图 | 李志强

    3 min
  3. -3 H

    第16届广州演交会开幕,近400台剧目参会参展|大湾区艺术节

    9月26日,第16届中国国际演艺交易会暨第3届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联盟演艺投洽会在广州开幕。 本届演交会属于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艺彩交辉”演艺交易板块,由中演演出院线主办,广州大剧院、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联盟承办,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家机构、近400台剧目参会参展。 达成合作:推动舞剧《英歌》东南亚巡演 开幕式上,多家文化机构达成多项合作:广州与上海相关集团就舞剧《黄飞鸿》等重点项目签署合作意向;广州大剧院与腾讯云发布“票+”数智系统开发项目;广州歌舞剧院与泰国公司计划推动舞剧《英歌》东南亚巡演。 值得一提的是,中演科技与腾讯云正式签约合作,双方将共同打造“票+非票一站式购买”数智系统,推动演艺行业全链路数字化升级。 “长期以来,演艺行业面临营收模式单一、用户触达浅层、服务闭环缺失等发展瓶颈,我们与观众之间缺少一条可持续连接的数字纽带。”广州大剧院总经理、中演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霍建华在发布现场说。 他表示:“中演票+”上线后将为观众带来全新且直观的体验,“以后观众不再只是‘买张票看戏’,而是可以通过一个入口便捷地购买演出票、预约艺术活动、选购文创衍生品,甚至收到根据个人喜好智能推荐的演出和活动信息。演出落幕,服务不落幕——中演大会员体系将实现用户与剧院的长期互动与共同成长。” 共发倡议:推动共建国际演艺共同体 活动现场,广州市演出电影有限公司还联合10家海丝国家及地区的演艺机构共同发出倡议,推动共建国际演艺共同体;主办方还为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联盟新加入的8家成员单位授牌。 印度尼西亚戏剧与表演协会会长琳达·阿里·法托尼作为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联盟新加入成员代表发言。 她说:“展望未来,我们期待更多联合制作、艺术家互访和共同举办的艺术节,体现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放、包容与创新精神。我们梦想有一天,印尼的舞者与音乐家能够与中国、非洲、欧洲等地的同行同台演出,创作出跨越文化、凝聚友谊的精彩作品。” 演艺快闪:展示湾区演艺作品的魅力 本届演交会突破传统展位形式,在展区特别设置演艺快闪环节,邀请粤港澳大湾区顶尖艺术团体参与,为嘉宾营造沉浸式观展体验。 其中,广东音乐曲艺团现场演绎《步步高》《雨打芭蕉》等岭南经典曲目;广州歌舞剧院演员献唱《广州欢迎你》及主题曲《丝路艺脉 湾区和鸣》;广东木偶剧院呈现杖头木偶表演《花月韵》,展现传统技艺魅力;广州粤剧院演出折子戏《梦会太湖》,彰显粤剧风采。 现场还设有博兰斯勒钢琴演奏,东西方曲目交织,让参会者在互动中近距离感受湾区演艺作品的独特魅力。 本届演交会还将举办“丝路艺脉”畅想会、演艺项目投洽会、舞台高科技研讨会、大湾区重点项目国际资源对接会以及公布2025年度演艺风云榜金牌演艺制作人等多项活动。 此外还设立演艺交易会展区,将展出歌剧、舞剧、音乐剧、京剧、地方戏、交响乐、室内乐、话剧、杂技剧、儿童剧木偶皮影戏、情景剧、脱口秀等全门类剧目。 中国戏剧现代戏研究会秘书长汪刚表示,他作为历届广州演交会的“常客”,在这个平台上清晰看到了中国戏剧的“双轨并行”:一方面,传统剧目的创新演绎、非遗技艺的活化传承,让文化根脉愈发坚实;另一方面,跨界融合的探索、科技赋能的尝试,不断为行业注入未来想象力。二者共同勾勒出中国戏剧的发展蓝图。 文 | 记者 黄宙辉 通讯员 姚惠 穗文广旅宣 图 | 主办方提供

    4 min
  4. -3 H

    当森林邂逅机甲,清远森波拉国庆上演“次元碰撞”之旅|国庆粤游指南

    当萌趣的自然森林遇上赛博朋克风的巨型机甲,当神话人物“黑悟空”现身林间小道——这个国庆假期,清远佛冈森波拉度假景区以“森林+机甲”的创新融合,为粤港澳大湾区游客打造了一场兼具科技感与自然风的文旅体验,展现出广东文旅业态在传统资源基础上持续探索新表达的尝试。 10月1日至7日,森波拉第二届“森林机甲节”重磅来袭,这场传统与科技、神话与童话的文旅融合盛宴,可让珠三角市民游客体验一次真人版的“机甲归来”。 白天,游客可参与机甲巡游、AI机器狗互动表演,在“绿野仙踪”打卡点与“精灵仙子”合影,也可带孩子观看亲子剧《神奇逗逗》,与小丑互动玩耍;夜晚则有篝火晚会、烟花秀点亮森林夜空,营造出全天候、多年龄层覆盖的游玩场景。 作为广东北部生态发展区中较具代表性的亲子度假景区,森波拉还将景区明星项目奇妙世界、奇幻侏罗纪、萌宠乐园、极光营地、森林美食街、冰川水谷、火山温泉、嬉水乐园及森林酒店、松鼠酒店两大主题酒店,与全新的机甲元素有机结合,强化“自然+科技+度假”的主题氛围。 值得一提的是,10月6日中秋节当晚,景区还将举办传统古朴的祭月仪式,千人同食直径1.2米的“月饼之王”,在科技与创意活动之外,展现岭南对传统节俗的重视与传承。 近年来,广东周边游市场呈现产品细分化、体验复合化趋势,文旅项目不断尝试将本土自然资源与潮流文化元素相结合。 森波拉景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文旅产业内卷加剧,省内周边游景区同时面临本地旅客外溢、居民消费降级等问题,产品提质增效、重塑升级,成为周边游度假景区的破题路径之一。 作为大湾区“一小时度假圈”内的综合型度假地,景区陆续投入升级八大主题区、松鼠主题亲子酒店及会议中心,力图从单一观光功能转向集亲子度假、生态体验、商务会议于一体的复合型目的地。 在广东全力推进文旅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此类尝试不仅将丰富本地旅游产品供给,为湾区游客提供了更多“微度假”场景,同时反映出广东文旅产业从“资源驱动”向“内容驱动”转型的新趋势。 文 | 记者 刘星彤 通讯员 陈敢军 图 | 景区提供

    3 min
  5. -5 H

    “科幻+大湾区”的想象:“文学新势力·科幻文学作家沙龙”举行

    9月25日下午,由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办的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周系列活动之“文学新势力·科幻文学作家沙龙”在广东文学馆举行。 广东省作协主席团成员、广州市作协副主席,中山大学中文系创意写作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王威廉,《科幻世界》签约作家、广东省作协理事于鲲,科幻作家贾飞、曾铮等嘉宾围绕“广东科幻文学的赓续与新变”这一主题展开深度对谈。 来自省内及港澳、内蒙古、新疆的作家代表以及广东青年作家、科幻文学爱好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科幻文学的创新发展路径。广东省作协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刘春出席活动。 王威廉在分享中表示,自己的科幻创作如《野未来》《暗生命传奇》等深受广东大湾区科技与创新氛围的影响,视其为写作的“基因密码”。他将技术伦理与人性思考融入广东的地域背景,形成自己独特的“科技现实主义”风格。 未来,他将从科幻想象和现实观察双线出发,深入探索科技与人文的碰撞,创作兼具未来感和现实根基的作品。 关于湾区地域文化与科幻叙事融合,贾飞主张将海上丝绸之路与科幻进行创新融合,理由有三。 一是历史资源独特。广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起点和千年商都,积淀了深厚的海洋文化与历史遗存,为科幻文学创作提供了鲜明的地域素材。 二是战略地位重要。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及向海图强战略高度契合,文学应当顺势而为、反映时代。 三是人文底蕴深厚。“文学即人学”,海上丝绸之路所承载“人学”底蕴丰厚,为科幻叙事提供了可持续挖掘的叙事深度与人文温度。 在探讨科幻与现实的关系时,于鲲指出科幻的本质并非预言,而是一种深刻的类型文学。其力量不在于勾勒未来的精确蓝图,而在于将现实中萌芽的技术趋势与集体焦虑,推演至逻辑的极致,以此审视人类前行的潜在风险。 他表示,科幻既映照出特定历史节点下人类最深的渴望与恐惧——如冷战催生的废土叙事,亦如环境危机激发的《星际穿越》;更是一声思想的警钟,以其极端推演警示现实,甚至潜移默化地影响科技伦理与监管框架。他表示,深信科幻的终极使命,不在于提供未来的标准答案,而在于拓展认知的边界,激发思辨的活力。 关于科幻如何回应现实社会问题,曾铮认为,科幻作品借未来之名,言当下之实。它们所呈现的未来,往往是作家基于当前科技热点、文化冲突与社会矛盾所进行的推演和放大,本质是以夸张手法揭示当下存在的问题与潜在趋势。 科幻并非单纯预测“未来会怎样”,而是通过想象提出警示:“如果我们不够谨慎,未来可能会怎样。”随着科技高速发展,曾经仅在《美丽新世界》或《黑客帝国》中出现的基因工程、虚拟现实和脑机接口,正逐步成为现实,助力科幻作家们想得更深、看得更远。 在探讨如何平衡科幻作品与科技发展的关系问题时,嘉宾们认为科幻作品应更将焦点放在“人类”本身的内在思想、生命意义与价值上,让科幻作品不仅探讨科技发展的边界,也更深入反映社会现实与人类精神,承担起思想实验的使命。 他们期待广东科幻文学能够扎根本土,开拓广东科幻文学的星辰大海,进一步打造具有深远影响力的科幻文化矩阵。 文|记者 梁善茵 通讯员 省作协创研部 图|主办方提供

    4 min
  6. -5 H

    文学新角落!花城创作出版基地挂牌布尔津金山书院

    日前,在秋高气爽的阿勒泰,“岭南以南、天山以北——粤疆文学期刊交流会”暨“文学的角落——阿勒泰花城文学创作基地挂牌仪式”在新疆布尔津县金山书院内举行。 来自广东花城出版社与新疆、兵团文学期刊界的主编、编辑、作家代表及文学爱好者齐聚一堂,以文学为媒,共叙情谊,共谋发展。 文学创作基地挂牌,搭建边疆创作新平台 活动伊始,花城创作出版基地在布尔津金山书院正式挂牌。 凭借独特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和深厚的人文底蕴,阿勒泰历来是文学创作的丰沛源泉。刘亮程、李娟等著名作家都曾在此留下足迹与篇章,与花城出版社结下深厚缘分。 花城出版社社长、总编辑,《花城》杂志主编张懿在致辞中表示:“布尔津金山书院是一个充满文学记忆的地方。我们期待能带领全国作家来到这里,寻找属于自己的文学角落,走向更开阔的天地。” 据悉,该基地将聚焦挖掘边疆故事、培育本土创作者,通过组织采风、沙龙、研讨和作家驻点等活动,为本土文学爱好者提供平台,助力创作更多展现地域特色的作品。 期刊深入交流,探讨南北合作新路径 随后的粤疆文学期刊交流会上,来自《花城》《西部》《绿洲》《伊犁河》等期刊的代表,围绕办刊经验、新媒体融合、地域特色及未来合作进行了坦诚而深入的交流。 新疆作协副主席、兵团作协副主席、《绿洲》杂志主编、兵团文学艺术院院长刘永涛盛赞《花城》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标杆,其敏锐的视角、对先锋文学的推动及成功的新媒体转型令人钦佩。他介绍,《绿洲》作为兵团唯一的省级文学期刊,始终坚持文本至上,大力扶持新人,转载率连创新高,期待通过此次交流,与《花城》展开更深层次的合作。 新疆作协副主席、《西部》杂志主编张映姝则将此行定义为“学习之旅、观摩之旅”。她感慨于花城》团队高效专业的活动组织与刊社一体化的融合发展模式,认为这为新疆期刊界提供了宝贵借鉴。《西部》正以策划办刊为突破口,在各大刊物的夹缝中寻找独特光芒,坚守文学的真诚之心。 伊犁州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伊犁州作协副主席王兴程则感受到了“一股强劲的岭南之风”带来的震撼。 他指出,《伊犁河》杂志作为新疆老牌刊物,四十余年来培养了众多本土作家走向全国名刊。伊犁不缺乏故事,但需要更精彩的文学表达和广阔的视野,期盼《花城》能持续关注和支持伊犁文学,助力边疆故事传得更远。 《伊犁河》杂志社社长毕亮回顾了杂志自1979年创刊以来,曾推出周涛、刘亮程、李娟等作家早期作品的辉煌历史,并表示将继续立足新疆,通过特色栏目和专号,为青年作家提供成长的沃土。 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专业作家朱山坡精辟地总结道:“岭南的温润与天山的苍茫,看似遥远,却在文学中找到了共鸣。”他认为,这种基于文化差异与观念碰撞的交流十分必要,必将推动两地文学在互学互鉴中一同成长。 此次粤疆文学交流活动与创作基地的建立,为两地文学界搭建了常态化的交流平台。随着新的合作机制逐步建立,岭南与新疆的文学力量将携手前行,共同为中国文学的繁荣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文|记者 梁善茵 通讯员 许阳莎 图|主办方提供

    4 min
  7. -5 H

    超长黄金周引爆住宿热:酒店民宿双线飘红,广东领跑一线目的地

    随着2025年中秋、国庆“双节”叠加形成的“超长黄金周”临近,旅游市场进入预订高峰。 羊城晚报记者走访市场发现,今年假期酒店与民宿预订量双双实现显著增长,消费者出行意愿强劲,住宿市场呈现“量价齐升”的活跃态势。 从一线城市到小众目的地,从标准化酒店到个性化民宿,多元需求共同推动假期住宿业态繁荣向好。 酒店预订整体升温,广东表现亮眼 根据华住集团数据,截至9月23日,旗下品牌酒店整体预订率较去年同期提升3个百分点,并持续攀升,“双节”期间各线级城市酒店预订率均超过去年。 一线城市中,北京稳居预订榜首,深圳与上海并列第二,显示出广东作为经济与旅游大省的强劲吸引力。 在二、三线城市中,沿海地区如大连、天津、烟台、青岛、日照等地预订火热。值得注意的是,广西多地如柳州、桂林、北海等表现突出,同样反映出南方市场的“致命吸引力”。 从品牌偏好来看,高端品牌如花间堂、宋品预订率领先,美爵、施柏阁等亦有显著增长。与此同时,经济型品牌如海友、汉庭预订率分别提升5%和4%,可见“质价比”仍是大众出行的关键考量。 据了解,节日期间,华住将通过“服务品质保障行动”与“贵即赔”会员权益等措施,提升服务响应速度与价格透明度,特别对入住、卫生、早餐等关键环节进行重点关注,实时监测停车、大堂拥堵、餐厅排队等可能出现的问题,助力游客安心出行。针对会员在不同城市开展的特色专项促销活动,则旨在鼓励游客探索各地大好河山。 民宿增速显著,“追秋”与“追星”最流行 民宿方面,根据途家平台最新数据,今年“十一”假期民宿预订量同比增长超过三成,00后游客增速达43%,成为增长最快的群体。“追秋”与“追星”成为两大出行主题,带动一批小众城市与音乐节举办地民宿预订量的激增。 截至9月中旬,全国已有30余场音乐节定档,除了广州、南京等大城市,越来越多的小城市也加入其中: 四川泸州因“银河左岸音乐节”的举办,民宿预订量同比猛增12倍;马鞍山、宝鸡、邯郸等地也因“音乐节效应”实现数倍增长。民宿房东通过提供“车接车送”“本地带玩”等增值服务,成功吸引年轻客群。 “年轻人已经不满足于单一的住宿,他们更希望民宿能与音乐、社交和新兴文旅场景结合,十一假期的民宿热度正是这一趋势的集中体现。”平台负责人表示。 在北方“追秋”线路上,新疆阿勒泰、黑龙江伊春、内蒙古阿尔山等地民宿预订量同比翻倍,95后游客占比超过三分之一。房东们不仅提供住宿,更通过包车、骑马、民俗体验等服务,丰富游客的深度旅行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外国游客也在今年“十一”期间扩大旅行范围,“China Travel”玩得更加精专,预订覆盖全国125个城市,较去年新增20个,其中包括贵州安顺、云南普洱、新疆阿克苏等新兴目的地。 今年“十一”外国人比去年订得更早、住得更久。途家数据显示,今年外国游客的平均入住天数比去年多了7%,平均提前预订天数比去年增长17%。外国人最喜欢去的城市包括上海、深圳、重庆、北京、广州等。 Z世代或重塑假期出行方式 作为改革开放前沿与文旅资源大省,广东在本次黄金周中展现出强大的客源吸纳能力。 据悉,除广州、深圳等传统热门城市,近年来广东其他地区也在文旅融合上持续发力,各地音乐节、文化市集、乡村生态旅游等新兴业态逐步成熟,为民宿与酒店市场注入新活力。 面对“超长黄金周”的大客流,酒店与民宿平台均在服务与营销上加大投入。华住通过数字化系统实现服务预警与快速响应,途家则依托房东本地化服务提升住客体验。“价格保障”与“场景延伸”成为赢得用户信任的重要策略。 从消费群体来看,Z世代正在重塑假期出行方式:其更注重个性化、社交性与深度体验,愿为“音乐节+住宿”“民俗体验+民宿”等组合产品买单。这一趋势正推动住宿产品从单一功能向“住宿+内容+服务”复合形态的深度转型。 文 | 记者 刘星彤 图 | 受访者提供

    5 min

À propos

从文化现场,听见诗与远方

Plus de contenus par 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