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岁的凡垶(xīng)与24岁的Susie,跨越12小时时差,在一场持续3小时交织在深夜和清晨的对谈中,聊了她们从北外同传课桌走到各自人生岔路口的故事。一个在转型期的中年自由职业者,一个初入职场的年轻中学教师,她们一起回望个人经历中主流规训带来的“优秀”幻觉,剖析“伪装者综合症”,讨论个体感受与社会结构之间的拉扯。
这不是一场循规蹈矩的访谈,而是一场无序却诚实的“夜航”。她们没有试图给任何问题下定义,只是在边界之外,共同探索如何放下对“一致性”的执念,如何接纳“幸福”不是目标,而是一种当下的体感和一场不期而遇的共鸣。
关于幸福、伪装、痛苦、表达,还有如何允许自己“不那么好”……在充满压力的世界里,她们用一场对话哄住彼此,也期待哄住夜行中的每个人。
📝 时间轴:
00:00–10:00 主播介绍节目缘起,回顾与Susie相识于北外同传班的故事,播客名字“夜行船”的由来。
10:00–20:00 播客的魅力、漫谈与结构化内容的对比,表达方式与注意力焦虑的关系。
20:00–30:00 Susie分享从学生到老师身份转变的心态;“维系”带来的疲惫感。
30:00–40:00 探讨“一致性”(consistency)的教育体制需求与个体创造性的冲突。
40:00–50:00 放弃工作的困惑,“永远坚持,随时放弃”的态度带来的自由感。
50:00–60:00 主体性觉醒后的人生态度转变;不再依赖“被喜欢”来建立价值感。
60:00–70:00 深入分析“伪装者综合症”;从感受真实到选择诚实。
70:00–80:00 幸福与优秀的区别;“游戏”与“现实”的人生比喻。
80:00–90:00 音乐、画画、跳舞、写作等作为表达的方式;热爱表达,对父母表达的按钮却被mute掉了,“但爱能代偿理解”。
90:00–100:00 如何从社会标准中解放对感受的判断;拒绝为“感受”找解释。
100:00–110:00 主体性如何体现在教学关系中:老师的角色是制定规则,还是接纳感受?
110:00–120:00 幸福的瞬间是共鸣的那一刻,是平等的灵魂触碰。
120:00–130:00 探索敏感、表达与社会规训之间的张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与表达路径。
130:00– 结尾:哄一哄彼此,也哄住自己,“我觉得哄人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品质。”
- 🎙️ 主播:凡垶(xīng)
- 🎧 音乐片头片尾:由Susie原创和演唱
- 📩 欢迎留言/打赏(好像还没这个功能)/分享给你最想一起夜行的朋友
信息
- 节目
- 频率半月一更
- 发布时间2025年6月10日 UTC 12:06
- 长度2 小时 7 分钟
- 分级儿童适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