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佩荣讲《道德经》

所有对《道德经》感兴趣的人,都会遇到四个问题: 1. 原本遗失,整理本、演绎本太多,哪个才是真的? 2. 历代注本太多,百家争鸣,究竟谁对谁错? 3. 道理藏得太深刻,和现实、和你我有什么关系? 4. 各家解读众说纷纭,该听谁讲,怎么讲? 「集古今注本智慧大成」 历史上有八位皇帝批注过《道德经》,其他注本更是多达数百种。傅佩荣将摒弃众多牵强附会的解说,回归《道德经》八十一章原典,集多种批注版本和古今大家的研究成果于一体进行解读。打破时代隔阂,为《道德经》重新注疏、整理。 「中西比较哲学观解读原典」 傅佩荣首创从中西哲学视角解读《道德经》,将老子与孔子、庄子、韩非子等中国思想家,以及黑格尔、海德格尔等西方哲学家加以对照,解读视角既凸显东方智慧,又兼具了西方思维,帮你更深层次理解老子学说。 「理性解读获得感性认知」 傅佩荣认为,老子思想智慧是全方位的。他教导世人打破眼前得失桎梏,以整体的眼光去看待人生成败,突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发现生活里每种情况的正面与反面、现状与未来,从而针对每一种特殊处境找到对策。 理解《道德经》,可以进行妥善的自我管理,摆脱情绪困扰与过度执着,保持达观的心态。超越自我各种限制,有能力而低调,有智慧而不张狂。 【适合人群】 ·对国学、哲学、道德经、道家思想感兴趣的人 ·希望解决生活困惑,平衡一切关系的人 ·渴望提振精神,获得生命深层次励志的人 ·希望提升个人智慧,提高思想深度的人

试用期结束后 ¥9.90/月或 ¥68.00/年
  1. 第 1 集

    以整体与永恒来看待人生

    喜马拉雅的听友你好,我是傅佩荣。我们一起来学习老子《道德经》。 有些人会想,今天到了21世纪,为什么还要学习两千多年前的一本书呢?老子《道德经》真的有这种价值,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启发吗?所以,在发刊词里面,我要特别介绍以下三点: 第一,为什么要讲《道德经》? 第二,我们会讲哪些内容? 第三,你会有什么样的收获? (一)为什么要讲《道德经》 我们先说第一点,为什么要讲《道德经》? 首先,《道德经》是一本世界名著,它从18世纪末期被翻译成拉丁文之后,就陆续被翻译成许多种外文。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出版品中印刷量排第一的是《圣经》,排第二的就是我们中国老子的《道德经》,所以它可以代表中国人的智慧对整个人类所做的贡献。因此,正确地了解这本世界名著,我们自己中国人是责无旁贷的。 其次,在整个中国历史的发展上,有两大思想作为支柱,有如阴阳合体,构成一个圆满的结构,那就是孔子所创建的儒家,以及老子所开展的道家,它们搭配塑造了人生重要的观念。譬如,人在一生之中,总是有很多静的时候和动的时候,有时候需要柔顺,有时候需要刚强;有的时候需要收敛,有的时候需要放开。我们同样都知道,能静的也能动,能柔的也能刚...

    13 分钟
  2. 第 2 集

    三个老子,究竟谁是本尊

    喜马拉雅的听友,你好,我是傅佩荣。我们今天要开始介绍老子《道德经》,在进入到老子《道德经》的内文之前,我们会用五集的时间,把焦点放在老子其人及其思想上,会谈到以下几个重点: 第一,老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第二,老子思想的形成。 第三,《道德经》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第四,如何学习与理解《道德经》? 第五,今天学习《道德经》的意义与价值。 我们现在进入到第一集,主题是:老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们要谈到以下三点: 第一,老子是周朝的文化官员。 第二,他是启发孔子的古代学者。 第三,他是庄子笔下的博大真人。 (一)老子是周朝的文化官员 我们先说第一点,老子是周朝的文化官员。老子这个人的身份一直有争议,在司马迁的《史记》里面谈到老子,他说老子的身份有三种可能,不过他把重点都放在第一种,也就是周朝的文化官员。司马迁为老子写的列传,说他是楚国人,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姓李,名耳,字聃。“李”这个字与“老”这个字在古代是相通的,所以一般也称老子为老聃。司马迁认为老子是楚国人,后来在周朝担任文化官员,也就是所谓的守藏室之史,负责管理国家的图书档案的,因此老子的学问之好是没有问题的。 很多人听到道家,以为...

    15 分钟
  3. 第 4 集

    道德经一书究竟如何定义

    喜马拉雅的听友你好,我是傅佩荣。我们继续介绍老子《道德经》相关的背景。这一集的主题是:《道德经》是一本什么样的书?我们要分以下三点来说: 第一,要说明《道德经》这个书名是怎么回事? 第二,这本书从古代的背景到今天的情况,它在版本方面有什么问题要考虑? 第三,这本书的特色是什么? (一)《道德经》的书名是怎么回事 先看第一点,老子《道德经》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我在中学时代第一次看到这个书名,直觉地就以为它是教我行善避恶的,教我怎么样做好人、做好事的,而事实上完全不是那回事。说到《老子》和《道德经》,这本书你称它为《老子》,称它为《道德经》,都是一样的。重要的是,“道德”这两个字并不是我们平常说的伦理道德的那种道德,不是让你做好事、行仁义这些,跟一般所谓的“一个人道德是否高尚”完全没有关系。在《老子》的书中,“道”和“德”的用法很特别,所以我们先简单说明一下。 《老子》这本书总共分为81章。第1章开头是“道,可道,非常道”,它提到“道”了;第38章开头是“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它提到“德”了。所以,后代把第1章到第37章称作《道经》,第38章到第81章称作《德经》,分别称为《道经》《德经》。一般认...

    14 分钟
  4. 第 8 集 • “国学新知VIP”专享

    【零一章】“道”到底是什么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傅佩荣。我们这一集的主题是:不可说不等于不存在。有很多东西我们说不清楚,或者根本不可说,但是这样的东西就不存在吗?我们想理解道家的道,就会发现道这个概念呢是不可说的,但是呢并不等于它就不存在了,这就是我们在老子第一章里边了解之后发现的。我们现在要开始进入到老子《道德经》的文本。 《老子》第1章就是很大的挑战,我会先把这一章的原文念一遍,再做大致的说明,后面就要分两集来加以解释。我在念的时候,有些语句在断句上以及文字上,跟你一般所看到及听到的不完全一样。所以,我先说明一下我的根据。我根据的是王弼注解本,再加上汉代初期的帛书本。有一定的研究根据,我才会把原文做这样的修订。修订与断句的地方,我在朗诵原文之后,你就会知道有什么地方不一样了。我先朗诵《老子》第1章的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万物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jiào)。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是《老子》第1章的原文。我想你大概听出来了:一方面是断句,我们的断句很清楚,前面提到的是“无名”“有名”,后面提到的是“无欲...

    15 分钟

订阅福利包含的节目

独享订阅专属节目内容

试用结束后 ¥9.90/月或 ¥68.00/年

评分及评论

3.9
共 5 分
14 个评分

关于

所有对《道德经》感兴趣的人,都会遇到四个问题: 1. 原本遗失,整理本、演绎本太多,哪个才是真的? 2. 历代注本太多,百家争鸣,究竟谁对谁错? 3. 道理藏得太深刻,和现实、和你我有什么关系? 4. 各家解读众说纷纭,该听谁讲,怎么讲? 「集古今注本智慧大成」 历史上有八位皇帝批注过《道德经》,其他注本更是多达数百种。傅佩荣将摒弃众多牵强附会的解说,回归《道德经》八十一章原典,集多种批注版本和古今大家的研究成果于一体进行解读。打破时代隔阂,为《道德经》重新注疏、整理。 「中西比较哲学观解读原典」 傅佩荣首创从中西哲学视角解读《道德经》,将老子与孔子、庄子、韩非子等中国思想家,以及黑格尔、海德格尔等西方哲学家加以对照,解读视角既凸显东方智慧,又兼具了西方思维,帮你更深层次理解老子学说。 「理性解读获得感性认知」 傅佩荣认为,老子思想智慧是全方位的。他教导世人打破眼前得失桎梏,以整体的眼光去看待人生成败,突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发现生活里每种情况的正面与反面、现状与未来,从而针对每一种特殊处境找到对策。 理解《道德经》,可以进行妥善的自我管理,摆脱情绪困扰与过度执着,保持达观的心态。超越自我各种限制,有能力而低调,有智慧而不张狂。 【适合人群】 ·对国学、哲学、道德经、道家思想感兴趣的人 ·希望解决生活困惑,平衡一切关系的人 ·渴望提振精神,获得生命深层次励志的人 ·希望提升个人智慧,提高思想深度的人

更多来自“国学新知”的内容

你可能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