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进行时

佳U年糕

每天5-10分钟,与全球ESG浪潮同步呼吸!🌍 《可持续进行时》是你口袋里的“可持续发展指南针”—— 🔥 **速递每日必读**:精选全球ESG头条新闻,从碳中和前沿到社会责任新实践,碎片时间轻松掌握关键动态; 💡 **解剖热点争议**:深挖“漂绿”风波、新能源博弈、生物多样性投资等焦点话题,犀利观点打破信息泡沫; 📜 **解码政策风向标**:追踪中国“双碳”新政、欧盟CSRD、SEC气候披露等法规,为企业与投资者划重点、避风险。 无论你是企业从业者、责任投资者,还是绿色生活的践行者,这里都有“让商业向善”的底层逻辑与行动灵感。 🫶🏻订阅我们,让每一次点击都成为对未来的投票!

  1. 3小时前

    Vol.58 CCER第四第五批方法学解读:新边界与挑战

    一、背景回顾:CCER 方法学的演进路径 第一至第三批方法学的发布节奏与侧重点 “成熟一个、发布一个”原则的制度逻辑 从能源减排到生态碳汇的扩展脉络二、第四批方法学:农业与蓝碳的崛起 三大新增路径:猪场粪污沼气、滨海盐沼修复、海草床修复 蓝碳项目的技术与监测挑战 生态类方法学的额外性、保守性与信用风险 对地方试点与企业自然资本项目的启示三、第五批方法学:产业减排的“新拼图” 六大新增方向:建筑能效、农业废弃物、可再生电解水制氢、淤地坝碳汇、SF₆ 回收、地热供暖 首次纳入建筑节能与氢能路径的政策信号 “节能端 + 碳汇端”双轮驱动的市场格局四、重点聚焦:电解水制氢方法学意味着什么 可再生电力与基准排放设定要求 减排量核算逻辑与监测参数 对氢能企业的机遇:碳资产化、融资与品牌加持 挑战与门槛:绿电认证、设备效率、额外性与审定成本 企业建议:项目设计、数据体系与政策对接的准备要点五、趋势观察:从第三批到第五批的逻辑演进 方法学扩展节奏的加快与模块化倾向 碳市场供给体系的多元化与质量升级 信用、监管、核查能力将成为决定性约束六、结语:新路径,新的气候叙事 蓝碳与绿氢成为中国碳市场的“新两翼” 从技术标准到市场信任的距离 自愿减排的制度建设仍在进行时

    17 分钟
  2. 1天前

    Vol.57 10月上半月ESG热点资讯

    🎯 Sustainability Ing | 十月上半月 ESG 要闻回顾🇨🇳 国内篇CCER 第四批、第五批方法学连续发布 能源替代拓展至自然碳汇、绿氢与建筑节能,标志中国自愿减排体系全面升级。中澳气候变化部长级对话在京举行 双方深化气候政策合作,强化多边协调与清洁能源技术交流。“可持续发展与创新”专题活动在武汉举办 中外学界、企业共议绿色化学与可持续社会发展。2025《财富》可持续发展峰会·福州 聚焦“智能时代,智惠共生”,发布《财富》中国 ESG 影响力榜。2025 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将于上海召开 升级为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会议,将发布《2025 上海 ESG 发展报告》。2025 绿色能源发展大会定档宜昌 聚焦“绿色能源、引领未来”,展示中国绿能成就与区域创新成果。🌍 国际篇ISO 发布首个生物多样性管理标准(ISO 17298) 填补全球生物多样性标准空白,助力企业纳入核心治理体系。欧盟议会达成协议,大幅缩减 CSRD 与 CSDDD 要求 ESG 报告与尽责范围“双缩减”,反映监管与竞争力间的政策平衡。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量首次超过煤炭 Ember 数据显示清洁电力成为主流能源,标志能源转型关键转折点。欧盟推迟非欧盟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标准(ESRS)实施 实施时间延至 2027 年后,凸显“简化议程”与跨大西洋协调考量。梅赛德斯-奔驰携手挪威 Hydro 开发低碳铝材 新材料将应用于 CLA 电动车,助力供应链减碳与材料追溯。新加坡发布企业环境声明引导指南 设定防范“绿色洗白”的五项原则,引领区域 ESG 监管规范化。

    23 分钟
  3. 9月21日

    Vol.51 政策解读|《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基本准则(试行)》应用指南正式发布:企业披露进入实操阶段

    一、政策脉络 2024年11月:财政部会同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生态环境部、央行、证监会等九个部门,发布了 《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基本准则(试行)》,奠定了我国企业可持续披露体系的基础。 2025年6月23日:财政部发布了 《应用指南(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重点就“价值链范围”“相称性原则”“可持续风险与机遇的财务影响”等操作性问题提供解释。 2025年9月:财政部正式印发 《〈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基本准则(试行)〉应用指南》。与征求意见稿相比,正式文件在条款表述上更为精炼,同时吸收了市场反馈,更加突出了与国际准则(如ISSB IFRS S1、S2)的对接。二、文件主要内容 价值链范围企业在披露时不仅考虑自身,还应涵盖供应链、分销、使用及回收环节。披露范围应遵循“相称性原则”,即根据信息的重大性和可获取性进行合理界定。在企业经营环境或价值链发生重大变化时,需重新评估披露边界。 重要性与相称性原则企业应基于“重大性”原则,判断可持续事项是否对投资者和债权人决策产生影响。指南强调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企业可以根据“相称性”调整信息披露的深度与广度,避免不必要的披露负担。 信息关联性要求可持续披露与财务报告、管理层讨论与分析(MD&A)等信息形成逻辑关联。企业需说明可持续风险和机遇对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的潜在影响。 信息使用者定位明确主要使用者为 投资者与债权人。投资者关注企业的长期价值和成长潜力,债权人则重视偿债能力与风险稳定性。三、政策解读与影响 制度演进:从框架到细则这一应用指南标志着中国可持续披露体系已从“顶层制度设计”进入“实操落地”阶段。通过“自愿先行”,为未来可能的强制披露积累经验,也给市场预留了适应空间。 与国际对标:提升资本市场可比性指南的表述和逻辑与ISSB发布的IFRS S1、S2高度呼应,显示出中国在信息披露体系建设中注重与国际对标。有助于跨国投资人理解和比较中国企业的可持续表现,增强资本市场透明度。 对企业的影响短期:大型企业、国有企业和在资本市场融资需求较高的企业更有动力率先采用,以树立形象和获得融资便利。中期:企业将需要建立内部跨部门的数据收集和管理机制,例如财务、战略、环保、供应链等部门的协作。长期:未来一旦转为强制披露,企业已有经验可降低转型成本,并提升可持续发展战略与运营的契合度。 对投资者与债权人有助于提高企业披露信息的可比性与决策价值。尤其是在绿色金融和ESG投资增长的大背景下,信息透明度的提升将降低融资风险。 对监管层通过“征求意见—正式发布—自愿实施”的渐进式路径,既能推动制度落地,又能缓解企业的执行压力。未来可能会在部分行业(如能源、制造业、金融业)率先试点强制披露。四、总结此次应用指南的发布,是我国企业可持续信息披露体系建设的关键一步。从顶层设计到操作细则,制度框架已逐步清晰。虽然当前仍以“自愿”为主,但已为未来全面、强制、统一的披露体系奠定了基础。对于企业而言,越早行动,就越能在政策和市场趋势中占得先机。

    25 分钟

关于

每天5-10分钟,与全球ESG浪潮同步呼吸!🌍 《可持续进行时》是你口袋里的“可持续发展指南针”—— 🔥 **速递每日必读**:精选全球ESG头条新闻,从碳中和前沿到社会责任新实践,碎片时间轻松掌握关键动态; 💡 **解剖热点争议**:深挖“漂绿”风波、新能源博弈、生物多样性投资等焦点话题,犀利观点打破信息泡沫; 📜 **解码政策风向标**:追踪中国“双碳”新政、欧盟CSRD、SEC气候披露等法规,为企业与投资者划重点、避风险。 无论你是企业从业者、责任投资者,还是绿色生活的践行者,这里都有“让商业向善”的底层逻辑与行动灵感。 🫶🏻订阅我们,让每一次点击都成为对未来的投票!

你可能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