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情歌少年到高音刺客,他的摇滚觉醒始于十七岁邦乔维的鼓点——在高中戏剧科与音乐科辗转六年后,他撕碎温柔假面,在声浪中捕获摇滚基因。早期「无法闭嘴」的嘶吼是街边卖咖喱饭时的仗义执言,如今却蜕变为创作专辑里的隐喻:「拥有的多了,将隐喻代替直白的宣泄」。节目中他揭秘新专《爱会痛的 忘记不会》的心态进化论,更将情人节甜歌《你的甜蜜》爆改单身战歌,用离经叛道证明:真正的摇滚精神,是学会用糖衣包裹火药。今天做客丹调的嘉宾,就是华语音乐圈中的“巨人”:信(苏见信),让我们来一起听听他的摇滚故事。
当信直言「新人必须坚持原创」时,字字砸向华语乐坛的现状——先锋实验曲受众稀缺、商业流水线吞噬灵魂,奥兹·奥斯本的文化断层更暴露美感教育危机。他开出两剂猛药:新人当从「古筝接电吉他弦」的狂想中开创新声态;资深音乐人则需无视流量做「濒危物种」。演唱会上,这位「真话核弹」践行着三小时不换装/不休息/不妥协的「声带马拉松」,用破音的真实对抗修音时代。尾声他发出双刃剑式宣言:得罪所有人换高效人生,终结「认真做歌竟成行为艺术」的荒诞。
时间轴
00:00:从邦乔维的鼓点中,听见体内沉睡的摇滚巨兽
04:05:一个摇滚中年关于"失去恐惧"与"隐喻革命"的自白
08:32:把情人节情歌改造成单身战歌的叛逆实验
13:28:当商业回本难遇上实验音乐生死局
17:23:在古筝上接电吉他弦?信的音乐突变狂想
21:36:短视频时代,认真做专辑竟成"濒危行为"
28:34:"破音才是真实,模仿等于死亡!"
31:04:得罪所有人换来的高效人生指南
32:13:不换装/不休息/不妥协的极限舞台哲学
注释
Bon Jovi
邦乔维(Bon Jovi),美国硬摇滚乐队,1980年代乐团获得巨大成功,在全世界累计卖出一亿两千万张唱片。代表性音乐风格有硬摇滚、流行摇滚、重金属等。
Skid Row
穷街乐队(Skid Row),1986年成立的美国重金属乐队,代表性音乐风格有重金属、硬摇滚、华丽金属。
玛丽莲·曼森
布莱恩·休·华纳(Brian Hugh Warner,1969—),艺名玛丽莲·曼森(Marilyn Manson),美国摇滚乐男歌手、音乐制作人、演员、导演,工业金属乐队“玛丽莲·曼森”主唱。
奥兹·奥斯本
约翰·迈克尔·“奥兹”·奥斯本(John Michael "Ozzy" Osbourne,1948—2025),英国摇滚、重金属歌手,词曲作家,电视演员,重金属始祖之一的黑色安息日乐团主唱。奥兹曾获5座格莱美奖,并留名好莱坞星光大道和美国摇滚名人堂。2016年作为黑色安息日成员获格莱美奖“终身成就奖”,被誉为“重金属教父”。
信息
- 节目
- 频率两周一更
- 发布时间2025年8月17日 UTC 12:00
- 长度35 分钟
- 分级儿童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