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研究院前院长自述,三代敦煌人如何守护莫高窟? 精华笔记 《我心归处是敦煌》是敦煌研究院第三任院长樊锦诗的自述。她在敦煌工作了50多年,她启动了莫高窟保护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保护工程,并引进了现代先进的数字技术,让这些古老脆弱的艺术瑰宝可以活得更久。 本书还是一本敦煌艺术的传记,在书中,樊锦诗娓娓道来,带我们看遍敦煌艺术从无到有的漫长过程。 一、来到敦煌: 樊锦诗1938年出生于北京,后来随家人搬到上海。1958年,20岁的樊锦诗考入了北京大学历史系的考古专业。大四的时候,学校安排樊锦诗去敦煌研究所实习,从此开启了她与敦煌紧密相连的一生。尽管一开始敦煌的生活条件极其艰苦,樊锦诗还不得不与家人长期两地分居,但是莫高窟的艺术魅力让她难以割舍,她还是在敦煌坚持了下来。 二、敦煌莫高窟的基本知识: 敦煌位于甘肃,是古代丝绸之路的枢纽。从公元366年, 乐尊和尚的第一窟开始,莫高窟的营建从此连续十个世纪从未间断。一代代的僧人们开凿了洞窟,在洞窟中苦修,并创作了大量壁画和彩塑。如今,莫高窟拥有735个洞窟,45000平方米的壁画和2000多个彩塑,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石窟艺术圣地。 三、听...
信息
- 节目
- 频道
- 频率系列
- 发布时间2024年9月25日 UTC 00:00
- 单集7
- 分级儿童适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