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层建筑

上上层建筑

关于城市的一切。 没有经济基础,也可以谈上层建筑。

  1. 2020/03/25

    18 | 温柔的城市租客

    嘉宾 | 江杨(律师) 主播 | 小朱 你是租客吗? 疫情稳定之前的一个月,”租客“是一个尴尬的身份。杭州、北京、 宁波、西安、苏州等多地都以防疫为由,对租客实行禁入,房产证一度成为”通行证“。 一个朋友最近说,她以前从来没想过要买房子,但最近作为租客经历了各种差别待遇,开始认真思考要不要买房。 这期「上层建筑」聊了聊,在中国当一名租客意味着什么。 Shownotes: 所有权: 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财产所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居住权: 2019年12 月,民法典草案提请审议,物权编草案明确界定“居住权期间” http://www.bjnews.com.cn/news/2019/12/23/665185.html 杭州市民卡: 3月24日消息,杭州在全国率先打通“市民卡+健康码”系统,实行“卡码合一,刷卡读码”模式,即代办申领健康码后,小孩和老人只需刷一下市民卡,就会显示健康码颜色状态。 《扫地出门:美国城市的贫穷与暴利》: 一本关注住房问题的普利策获奖作品。项飙在导读里写:“敢于不占有,在不占有的前提下享受生活,精神昂扬地过好每一天,这也许会是这个时代的最大的革命。” 《“租售同权”被疫情打出原形》 http://www.eeo.com.cn/2020/0211/376048.shtml 秦晖:城市新贫民的居住权问题 http://people.chinareform.org.cn/Q/qinhui/Article/201205/t20120510_141325_2.htm 蛋壳公寓疫情期间疑“强制房东免租”事件:称疫情补贴已陆续发放,可支付租金等但不可提现。 http://house.china.com.cn/Company/view/1630807.htm 一财报道:疫情下裸奔的长租公寓 https://www.yicai.com/news/100536507.html 「上层建筑」是一档关于城市的播客节目。从设计出发,谈论城市有关的一切。既谈经济基础,也谈上层建筑。 欢迎给我们写信 senttozoo@gmail.com

    41 分钟
  2. 2020/03/21

    17 | 忧郁的南洋

    嘉宾 | 周昀,乐之,朱鸰 主播 | nada 后期 | nada 音乐 |何去何从之阿飞正传 推荐一本特别好的书《漫画之王》。 有几种方式介绍它: 1、新加坡建国史的非官方版本; 2、漫画家有所热爱却终无所获的一生; 3、小人物日常生活里的政治。 嘉宾乐之的总结很到位,他说,长期以来,我们对历史的看法要么是迷信权威的,要么是虚无主义,《漫画之王》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历史讲述方式。 作者刘敬贤凭此书拿下漫画界的奥斯卡。 不只是漫画界,此书在文学、史学界,都引发了大讨论。 最后介绍本书的三位主人公: 1、陈福财:漫画家, 2、李光耀:新加坡第一任总理,任期从 1965 年-1990 年 3、林清祥:新加坡 1950 至 60 年代政治领袖。1956 年与李光耀等人组成代表团,与英国政府商讨新加坡自治问题。1963 年被政府以从事颠覆活动的罪名被捕入狱。1969年宣布退出政坛,获释后前往英国,10 年后回返新加坡,1996年因心脏病逝世。 # shownotes 02:30,新加坡建国史:“新加坡的开除” 05:22,李光耀画像为何如此阴郁,还被红色笼罩 08:33,本书和作者刘敬贤的影响力 10:20,中文版的出版经过,和改动内容 15:45,阅读体验 23:50,历史叙事有哪些动摇根本的讨论 29:40,华语文学的概念 31:43,出版物和社会语境的共振 35:50,东南亚的红色旋风和紧急状况 38:00,特殊时期亲历者的声音该如何被听见 40:43,马来西亚华语作家的母国想象 44:27,新加坡近代史研究,和舆论环境的变化 47:26,中国近代史的公共教育 52:09,新加坡模式和亚洲模式 55:40,图像小说和漫画有什么区别 # 推荐阅读 吉陵春秋 ,李永平,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雨雪霏霏,李永平,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乌暗暝,黄锦树,后浪 | 上海文艺出版社 高堡奇人,(美) 菲利普·迪克,译林出版社 建筑师,(美) 大卫·马祖凯利,后浪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我在伊朗长大,玛赞·莎塔碧,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书单由朱鸰提供) 「上层建筑」是一档关于城市的播客节目。从设计出发,谈论城市有关的一切。既谈经济基础,也谈上层建筑。 欢迎给我们写信 senttozoo@gmail.com

    1 小时 1 分钟
  3. 2020/03/12

    16 | 听觉风景

    主播 | desert 嘉宾 | 王泽音 后期 | desert+SJ 音乐 | 雷光夏,《造字的人》 另有彩蛋,来自王泽音录到的声音片段:雪地上的脚步、如何卖出一罐胶水、皇寺庙会前的人群 此时此刻,你能听到什么声音? 分享一段个人体验:每天下午4点是楼上小孩的电子琴练习时间,因为疫情所有人都宅在家里,我们被迫听了一个月他/她的练习曲《新年好》,每次都错在同一个音节上,而后重头再来。几次想冲上楼劝他家大人放弃吧,给娃换个爱好。 你看到了什么,这个问题不难回答,很多人也乐于分享。但你听到了什么,不太容易脱口而出。 沈阳艺术家王泽音喜欢录各种声音,比如2018年冬天,他在铁岭的一个满族村录到了结冰的湖面下,水流的声音。那天零下37度,他说现在回听还会觉得脚冷。 铁西区的大工业时代也有独特的声音记忆,于王泽音而言是工厂下班点的自行车大潮,人们把饭盒夹在车后座上,车骑过铁轨,饭盒就会发出咯啦咯啦的声音。 名词解释 声景(Soundscape): 声音也可以成为一种景观。环境设计时通常会有环境声音设计,但这只是声景的一种应用方式。 Field-recording: 有人认为它该译成“田野录音”,是人类学家的田野调查的一种,有人觉得更好的译法是“实地录音”,不一定非得是异乡或他者。 赫鲁晓夫楼: 1954年,为解决大量人口的居住问题,前苏联建造了一大批简易住宅,多层,紧凑的小户型,预制件,建造效率高。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沈阳也有大量赫鲁晓夫。 “哈尔滨声音地图”: 2007年,哈尔滨网友hitlike发起的一个项目,使用谷歌地图,人们可以标记点位并上传在这里录到的声音。你可以听到“风刮旗绳拍打旗杆,雨点落到话筒上”,也可以听到小贩的“社会摇”:“改了革、开了放,人们的生活都变了样”。但现在网站已经失效了。 咨议局: 清朝末年出现过的一种地方审议机构,类似西方代议制。沈阳当时就有奉天咨议局,历史建筑尚存。王泽音和一些声音爱好者曾发起一个名为“声音咨议所”的讨论会。 「上层建筑」是一档关于城市的播客节目。从设计出发,谈论城市有关的一切。既谈经济基础,也谈上层建筑。 欢迎给我们写信 senttozoo@gmail.com

    57 分钟
3.6
共 5 分
142 个评分

关于

关于城市的一切。 没有经济基础,也可以谈上层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