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英刚精讲佛教史·第一季

8. 阿育王在佛教兴起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世界史博览VIP”专享
亚历山大征服印度的梦想没有实现。公元前325年左右,中印度摩揭陀的旃陀罗笈多(Candragupta)揭竿而起,展开了驱逐希腊入侵者的事业,甚至一度从希腊人手中夺回了犍陀罗。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塔克西拉一直在旃陀罗笈多开创的孔雀王朝统治之下。旃陀罗笈多继承者是其子宾头娑罗(Bindusara)。宾头娑罗继承了父亲的扩张政策,希腊文献称之为“阿利特罗卡得斯”(杀敌者)。宾头娑罗王统治时期,任命自己的儿子阿输迦(Asoka)——即佛教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阿育王——担任新征服的呾叉始罗(塔克西拉)地区的总督。阿育王发家的地方,正是犍陀罗地区。宾头娑罗王去世后,阿育王从呾叉始罗回师争夺王位,击败其兄,于公元前270年登上王位。 尽管阿育王在佛教发展史上举足轻重,且汉文文献对他的事迹多有描述,甚至中国的君主如隋文帝都将其作为自己施政的楷模,但实际上一直到19世纪末,学界仍不确定他是不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中国西行求法的高僧,比如法显、玄奘等人在旅行记中留下了众多有关阿育王遗迹的记载,甚至详细描述见到的阿育王柱的位置和形制。但直到1837年,借助汉文文献等资料的帮助,詹姆斯·普林塞普(James Prinsep)才最终解读了阿育王法敕的碑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