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点植物

EP16 “捡秋”不“剪秋”,爱不是占有:秋日植物园游览指南

秋天是一个很美的季节,果子成熟,树叶转色,这意味着成熟和衰老,叶和果离开植株,成为鸟兽虫蚁的宝藏,人们也参与其中,想要在秋天做一些有仪式感的事——捡秋。捡秋又叫拾秋,这是中国民间传统的一种古老习俗,由于古代粮食收成不稳定,人们通常会在秋季集中拾秋,把收集到的果实作为储备粮,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不仅得到了物质上的满足,也能在过程中欣赏到秋日的自然之美。拾秋逐渐成为了一种秋季的民间娱乐活动,延续至今。都市里的人与自然接触的机会甚少,而植物园是城市中的一座“植物博物馆”,为热爱植物的都市人提供逃离现代化生活的"生态小岛"。

随着“捡秋”活动的流行,不文明的“剪秋”行为逐渐显露,文明捡秋本应少量捡拾自然掉落的叶片、树枝、果实,一些游客却徒手或使用工具,肆意拖拽折剪植物,这种不文明行为不仅有害于植物,还会打破生态平衡。而植物园更是一个集保育、科普教育、研究等于一身的场所,不良的“剪秋”行为其实也是在损害公共资源、干扰科研进程。

本期,我们请来上海辰山植物园科普教育部的寿海洋老师,一起聊一聊文明捡秋的重要性,也聊一聊游客们可以如何更好地游览植物园。

【互动】

小红书搜索关注“聊点植物”(小红书号:540768154),获取更多节目相关信息。发送邮件到alwaysplant@yeah.net即可与我们取得联系。使用RSS在更多平台订阅收听:https://feed.xyzfm.space/3jjxrjgdqqwq

【本期音乐】

Piano Sonata No. 11 in A major, K. 331I. Andante grazioso —— Ingrid Haebler

蓝皮火车(Blue Track)—— MT1990​

【收听指引】

00:00:06 Intro

00:00:26 辰山植物园发生的“剪秋”事件

请不要让捡秋成为“剪”秋!

辰山植物园园艺部:被破坏最严重的小叶青冈于2007年引种小苗,2年前种入橡树园,今年第一次在上海结果,果还未完全成熟就被人为破坏。原本的计划是今年收种后能够继续播种,因为种子会遗传很多当地的气候的信息,随着种子种下长成新的植株,小叶青冈在上海的引种驯化将更进一步。除了小叶青冈遭到破坏,橡树园中黑栎、褐叶青冈、青冈、柞栎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让人痛心。

小叶青冈

辰山植物园园艺部:小叶青冈原来的生境在200-2500米海拔,在上海能培育到结种子实属不易。(图为小叶青冈被破坏前一周,园艺部小心取了2个枝条到标本馆鉴定时的留照)

二球悬铃木树皮脱落

00:08:20 城市里的倒木与植物园的土壤改良

绘本:《一木倒,万物生》

倒木——植物界的“鲸落”

辰山植物园种子展上的倒木装置艺术(龙柳)

00:15:50 捡秋:适量收集,妥善保存

栓皮栎果实(图源见水印)

顽拗型种子:是指不耐失水的种子,成熟时仍具有较高的含水量,采收后不久便可自动进入萌发状态。一旦脱水,即影响其萌发过程的进行,导致生活力的迅速丧失。这类种子对低温和干燥敏感,贮藏寿命较短。

像蛏子一样的失水芒果种子(一种顽拗型种子):

00:27:50 植物园不是公园,而是一个“植物博物馆”

植物园承担植物保护、育种、科研及科普教育等任务,一些物种的收集是科研人员耗费心血、冒着生命危险得来的,园区的植物也承担一定的科学研究任务,请大家一定要文明游园哦。

00:34:31 植物园的游园指南

12岁之前可以在上海辰山植物园里做的30件事(超过12岁也可以做!)

辰山植物园的孤独树洞-黄金树

南京体育公园的孤独树-二球悬铃木(夏景:君君摄影,冬景:马良驹摄影)

辰山植物园“小植物学家”训练营活动

00:48:25 Out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