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期《谶纬兴衰录》的节目中,我们介绍了“谶”本指细小忽微的事件。过去,人们认为人的生老病死,朝代的兴亡更替这些大事发生之前,总是会有细微的征兆和端倪,于是对各种谐音,身边人的无心之言,对梦境、云朵的形状,虫子啃食树叶的图案等等的小事,不厌其烦地进行研究和解读,希望能够籍此预知未来。到了汉代,儒生更是把这种思维吸收进了自己的学术系统,对儒学进行了神秘化,进而形成了谶纬之学这套阐释天意的学问。在此后的1000年里,谶纬就在宫廷和民间广泛流行,成为了改朝换代和皇帝自我神化的依据;反叛者和民间起义的旗帜;也成了和尚、道士和各种奇人异士行走江湖的必备技能。
进入宋朝,中国迎来了一种全新的文明形态,谶纬之学也就随之从官方的意识形态中被剔除。但是人们对未知命运的期待和惶恐并没有因此减弱,所以谶从来没有真正消亡,而是从台前转入了幕后,隐秘却又无孔不入地渗透进了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之中。
宋代以来,留存在世上的绘画数量比之前大为丰富,所以本期节目我们就邀请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的谈晟广老师,带我们一起把目光从谶纬和政治转向谶纬和艺术,探索《千里江山图》和《瑞鹤图》这两幅耳熟能详的名画之中隐秘的道教景观,并由此为我们揭示一段没有被文字记录,却在图像上得以留存的隐秘历史。
内容包括:
03:26 作者之谜 :18岁的希孟真能画出千里江山图吗?
07:05 青绿的寓意:只此青绿、汉代壁画墓和仙道渊源
13:56 青绿都是道教画吗? “金碧” 的误解和”蓬莱飞雪”的破绽
17:57 仁宗朝内府收藏六幅秘图,揭示道教秘境
20:09 紫府、祭坛、靖室、仙鹤: 千里江山图中的道教景观
22:05 洞天福地学说: 桃花源、烂柯山和道教宇宙
32:08 千里江山图体现徽宗意志还是希孟的想法?
37:32 吉人君子:道教谶语和笼罩徽宗赵佶的神话
42:02 画赐蔡京表彰谁的功劳?南岳真人的传说和徽宗的隐喻
46:30 文宣工程,配合打造政教合一的神权国家
53:20 壬辰年瑞鹤翔集事件也是徽宗打造人神之路的一环
61:59 《瑞鹤图》是《千里江山图》前传
69:02 《千里江山图》是伪作吗?
《千里江山图》
创作于北宋的青绿山水绢本设色画,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全卷高约50厘米,长度近12米,体量恢弘。《千里江山图》这一名称起于清朝,原名不得而知,蔡京的跋交代了北宋画院学生 “希孟” 在宋徽宗指导下创作本画的过程:
“政和三年闰四月八日赐。希孟年十八岁,昔在画学为生徒,召入禁中文书库,数以画献,未甚工。上知其性可教,遂诲谕之,亲授其法。不逾半岁,乃以此图进。上嘉之,因以赐臣京,谓天下士在作之而已。”
谈老师认为,本画中隐藏有大量道教景观,当是徽宗本人而非希孟意志的体现。
上图为:《千里江山图》局部
李思训
李思训(653年-716年),字建睍,一作建景。陇西狄道人。唐朝宗室、官员、书画家,唐太祖李虎玄孙、华阳县公李孝斌之子。擅画华丽的山水树石,为中国山水画北宗之祖。
李唐皇族奉老子为祖先,李思训也崇尚道教。在他手中,具有道教寓意的青绿山水画完成了定型,成为绘画中的一种特定题材。 唐玄宗曾说过,“李思训数月之功,吴道子一日之迹,皆极尽其妙处。”今藏于国立故宫博物院的《江帆楼阁图》传
信息
- 节目
- 频率两月一更
- 发布时间2022年7月31日 UTC 16:00
- 长度1 小时 14 分钟
- 单集38
- 分级儿童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