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美其美|个人专业领域访谈播客

vol.2 谁破了传统戏曲的“圈”|对话戏曲邹敬安

这次邀请我的师父邹敬安作为嘉宾一起来聊聊戏曲。我前不久刚奉茶拜其为师,拜师的原因也比较简单。

我是个南方山村里的孩子,在此之前我对拜师这一类事情毫无概念。我身边的老师们都是极其好的老师,像待自己孩子般待我,塑我品行,育我成人,授我技艺学识,师恩似海。我十分感激我的每位老师,但拜师这种念头从不曾闯进过我的世界。认识邹老师时间很短,结识于他导演的一场舞台。在艺术层面我被他的严谨与细腻所打动,在生活上我为他的随性自在与洒脱而倾倒,在学识上我又被他的博学广识所震撼,突然就发现了这么一个人,是我未来想成为的模样。在三次畅饮酣谈后我便萌生了想拜师的念头。这事儿听上去还挺扯的,但就是这么个情况。

拜师礼后的回徒贴照片

我向师父提及邀请他来录制一期播客他欣然同意,但是并没限定内容。关于话题我思索了很久,因为他身上太多长处和title了:他自己提到最多的是:他是位挑剔的厨子,其他都是不务正业。但他还是位功力深厚的金石雕刻艺术家、书法家、二十余年的资深媒体人、播音高校教师、还是一位优秀的影视、纪录片导演、剪辑后期,九几年的老兵,甚至年轻时还突发奇想过在南大考古系进修学习了一年,因此文物鉴赏这一块儿也有很深的造诣。这些单拎出任何一项我觉得都足以令这期播客聊得很丰满,但他很少深入展开的戏曲经历和时不时哼起的戏曲唱腔挺吸引我,于是我决定跟他聊聊戏曲的事儿。他说他是曲艺界的逃兵,爱折腾,没有在曲艺界扎根。

但是哪有逃兵说自己是逃兵的呢?

从上一期节目后我就觉得做《各美其美》这档节目十分有必要,我身边实在是太多卓越优秀的前辈及朋友了,发掘他们的故事用声音的形式留存下来于我而言这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巨大的动力:他们是宝藏,我想给更多朋友分享他们的有趣以及才识。

嘉宾:邹敬安(昆曲戏班出身/资深语言教育工作者/资深媒体人)

主播:欧磊(配音演员/高校客聘讲师/中国金狮广告影片奖、金雀广告奖最佳配音)

-----------时间戳-----------

00:54 “戏曲边界的拓宽,是文艺复兴还是文化稀释?”

陈丽君带越剧登浪姐半年涨粉300万,年轻人开始关注戏曲,但狂欢背后是否稀释了戏曲核心?

04:29 “老祖宗编戏曲的目的,不就为了娱人娱己吗?娱乐大众,娱乐自己。”

戏曲的初衷是娱乐与教化。

07:00 程式化的精髓“抬手门自开,挥鞭马就走——马鞭立那就是千军万马”

霸王别姬真牵马上台? 东西方美学不能生硬融合,文化得纯粹。

“你不能在炒上海菜的同时放着糖之后你搁把辣椒。”

10:57  戏曲功底得精、得纯。“万金油是没错,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它断不了根啊。”

13:23 “梅兰芳先生的表演和唱腔就中正平和四个字。他勾人吗?勾,但他有分寸。”

艺术的高级在于克制。

15:21 “戏曲演员那些角怎么来的?不都是被追捧出来的吗?”

唱戏观众砸钻戒上台!没人追的角儿叫角儿吗?欲戴王冠必承其重——谈陈丽君错字风波

23:12  邹老师“七年大狱”经历:少时耗腿“绳子绑腿吊房梁20分钟,含着师娘塞的糖边哭边耗!”基功练习后便分行当。侯少奎老先生19岁入行,童子功好塑造不用费劲儿掰;唱念做打舞,大师不一定样样精通,有一项极其拔尖便是真佛。专唱如安工老生身上戏直如棍,但清唱极好!专打如武生,嗓子不好,把子功跟头功功底深,观赏性佳。

39:45 新编戏困境“现在编剧缺少古文底蕴,填不了戏曲的瓤!好比现今猪肉没有以前的香只因猪不吃草料吃人工饲料。”

戏文三要素:词曲美、人情真、情绪价值正;忠君爱国爱家、清风亭雷劈逆子

48:14 “酒好不怕巷子深?我跟你说,酒好还得靠吆喝。”

当代戏曲传播中宣传工作尤为重要

50:45 邹老师唱段分享及录音故事:给流行歌《十面埋伏》配《霸王别姬》念白,录音老师好奇是不是唱劈叉了。

录制后录音师问能不能上嗨c,邹老师克制住重录的冲动把录制时间留给主唱,这是老艺术家的顾全大局。

52:23 “好看吗?好看那就行了。”  谈戏曲欣赏的本质,反对过度分析。

57:56 回答听众朋友的问题

问题一 :戏曲院校在教学上引用上国外声乐的发声方式,怎么看待?

回答:借鉴理论,融合认识但不盲目在戏曲表演中使用,戏曲不适合歌剧及美声唱法。

问题二:对于配音从业者,有没有能够去借鉴戏曲的营养提高自身业务的地方?

回答:从唱腔中学京剧韵白的情绪:在宋世杰公堂翻供段中得到启发,角色的演绎,需要情感和心里活动作支撑,生离死别时的破音是真情迸发!”别当肉喇叭!

01:25:13  “为什么现在年轻人不爱看戏了?自己不是他们的问题,是咱们的问题。”

节奏太慢:咿呀十分钟的时间短视频都追完一部剧了

得会包装:老艺术家是“大学教材”,给大众得先“小学教材“ 给观众帅的美的好看的。

认知偏误:戏曲阵地自己不占,就被流量明星以及西方审美占领了。不论形式和题材,把戏曲推广出去便是好事,占领大众的时间和观赏热情。

老国货百雀羚能换包装,戏曲为何不能直播?守正与创新不冲突,面上创新,内里守正仍是真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