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思想文化长廊

欧洲思想文化长廊:德国浪漫主义之十一:哈曼:北方的巫师

约翰·吉奥格·哈曼是哥尼斯堡三骑士中最为怪诞的一位,但却是对启蒙思想抨击最为激烈的一位。康德是沿着启蒙的道路走向纵深,他承认理性的认识作用,但要给理性划定界限。赫尔德高度关注多元价值,批评启蒙哲人进步观的简单化和直线性。哈曼则全面批评启蒙的基本信条。相较于他的两位朋友,哈曼缺乏清明的理智而更多晦暗的神秘主义,但拨开他言辞的迷雾,我们也能发现他的睿智。

问:哥尼斯堡似乎成了德国浪漫主义的发源地。

答:应该说出自哥尼斯堡的康德、赫尔德和哈曼从不同的角度给德国浪漫主义的兴起提供了思想资源。这三人中,哈曼的思想几乎蕴含了德国浪漫主义兴起的所有萌芽。以赛亚·伯林极重视哈曼,他撰写了《北方的巫师》一书,详细讨论了哈曼的思想。巫师(wizard)这个词是哈曼在哥尼斯堡时朋友们给他起的绰号,用这个词来形容哈曼的思想特征是很贴切的。因为这个词既有男巫也有哲人的含义,它特别适合形容那些带有神秘主义倾向的哲人文士。伯林给哈曼的评价是:“哈曼是他那个时代法国启蒙运动的第一个彻底反对者,他对启蒙运动的抨击较之后来的那些批评者更不妥协,并且在某些方面更尖锐,更有力的揭示了其缺点。他怀有很深的偏见,成见和片面性,赤诚,严肃而富有创见。他是饱受争议的反理性主义传统的真正奠基人。”哈曼对欧洲非理性主义思潮的影响相当深远。美国威克福大学奥弗莱博士指出:“如果我们根据哈曼对德国不同的文化发展的影响来寻找答案的话,我们就会对哈曼对18世纪的狂飙突进运动,19世纪的浪漫主义和宗教大觉醒运动,20世纪的存在主义,辩证神学和文学表现主义之影响的广度和深度惊讶不已。”哈曼在一段时间内似乎被人遗忘,但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却出现了一 股哈曼复兴的思潮,可见他的思想的生命力之顽强。

问:这显然是因为在那个时期,非理性主义思潮开始泛滥。

答:是的,这是一个需要仔细分析的问题。我们先介绍一下哈曼的生平。他于1730年8月27日出生在哥尼斯堡,他和康德是真正的同乡,只是比康德小了6岁。他父亲是一位医生,母亲知书达理,待人温和,对哈曼非常溺爱。他们家中常常高朋满座,据说他从小就善于交友。可惜哈曼早年所受教育很不系统,但同时又范围广泛,他自己说:“我的大脑变成了一个摆满各种新商品的露天货摊。”他入大学时选择的是神学系,后来又转到法学系,因为他认为教士们道德腐败,教会生活中也存在种种伪善,这些让他对神学失去兴趣。这时,他发现了自己的真正兴趣是人文学,包括诗歌、小说、文字学。因为在这些领域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和对词语的敏感。他承认:“我的愚蠢使我总是看到一种崇高和伟大,看不到生存的面包。”确如他所说,他一生总在为面包而奋斗。他曾被一家公司派往英国执行一项秘密商业工作,也曾在哥尼斯堡市政府担任誊写员,在一些贵族家中当家庭教师。在这种不确定,不稳定的生活状态下,他苦读深思,与友人进行许多讨论。重要的是他结识了赫尔德,并成为终身挚友。1761年,他回到哥尼斯堡,有趣的是他这个云游四方的人,获得的第一个正式职位是康德这个从未离开过哥尼斯堡的人举荐的。这个职位是税收官助手。更有意思的是,当时普鲁士的税收系统是菲特烈大帝在启蒙哲人爱尔维修建议下设立的,主事者是200位法国税务官,德国人则给这些法国人当助手。哈曼一生批判法国启蒙主义,却不得不在法国启蒙哲人设立的税收机关中挣自己的面包。 哥德与哈曼从未谋面,但却对他相当关注。在歌德回忆录《诗与真》中专有一节,记述他对哈曼的看法。在歌德心中,哈曼是一个带有某种神秘感的深奥的思想家。但歌德又语带双关地说:“他所著的《苏格拉底回忆录》轰动一时,而对于眩惑人的时代精神抱反感的人特别欢迎他。”歌德这里所说的“眩惑人心的时代精神”显然是指启蒙时代的精神,而“抱反感的人”明显就是指那些批判启蒙的人。看来歌德对哈曼思想的性质已有相当了解。1827年10月18日,歌德与黑格尔见面,交谈的主题之一就是哈曼的思想。

问:这很让人吃惊,因为黑格尔是个彻底的理性主义者,也是最重视系统化哲学的人。

答:是的,但是他确实非常深入地研究了哈曼的思想,并且发表了他的评论。黑格尔对哈曼的批评主要集中在自由问题上,逻辑和想象之间的张力被黑格尔看做是可以融汇在体系中的要素。可哈曼却猛烈抨击逻辑对人的精神和信仰的戕害。两个人的理论差异其实反映着政治差异,哈曼作为普鲁士王国的一个卑微的海关官员,对普鲁士的现状不满,感受压抑,所以借逃避到神与诗的国度来寻求精神平衡。当时菲特烈大帝把普鲁士的税收大权交给法国人,哈曼相当不满 ,他说:“这个国家已经宣布它自己的臣民没有能力管理它的财政系统,因此就以这种方式将国家的心脏,即臣民的钱袋托管给了外国流氓公司而不计一切后果。”他还给普鲁士国王写了一封措辞激烈的信,称“陛下,你的时代是一个充满焦虑,亵渎神明和千夫所指的时代。”这封信虽未公开发表,但他的思想的桀傲不驯表露无疑。而黑格尔却相信“凡是存在的就必是合理的”,他的批判性思维只存在于哲学中。

问:不过赫尔德却始终崇拜哈曼。

答:是的,我们应该提到赫尔德对哈曼的深厚友谊。哈曼一生贫穷潦倒,他与一位没有文化的女佣同居,生下三个孩子,除了当个低级官员的微薄薪水之外,他没有别的收入。可哈曼偏偏有个藏书的癖好,他收藏了一些装帧精美的珍版图书。1776年,哈曼迫于穷困,决定把他的藏书拍卖。他为自己的藏书编了一份目录,总计1356册,内容丰富,有古典文学、神学、语文学、历史、哲学、政治学、诗歌、散文和杂记。赫尔德知道了哈曼要卖书,便劝阻哈曼,自己想方设法给哈曼提供财政支持,帮哈曼渡过难关,保留了自己珍贵的图书。赫尔德与哈曼的友谊并不因为两人都出自哥尼斯堡,而因为赫尔德确实赞同哈曼的许多观点,在哈曼那些条理不甚分明,思路时常跳跃的著述中,他发现了许多真知卓见。哈曼的作品风格独特,但并不是什么好的写作风格,伯林说:“他的风格令人惊异,扭曲,黑暗,引经据典,充斥着跑题,难以琢磨的参照物,私人笑话,连环的双关语,。”正是因为他的怪异风格和深奥的思想,他才被人称为“北方巫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