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理想App7周年·特别专访:「继续下去,就是可能」
从今天这期节目开始一直到十二月,我们会开启一系列以“继续下去,就是可能”为主题的人物专访,邀请一些在各自领域中“继续下去”的行动者,分享这些年的故事、思考与信念。
第一期,我们邀请的是看理想核心主讲人杨照老师,每周更新10期、内容横跨中国历史、经典与西方现代思想的他,为什么可以长期输出这么多的节目内容?他如何看待“民间学者”?如何认知自己长久在做的事?
🎧 收听提示
【继续下去,就是可能】
05:30 “继续下去,就是可能”与“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06:42 时间的尺度:承诺做10年的节目,不算长
18:59 天意或某种态度:2万字的稿子丢了,就再写回来
29:39 找到那件“就算天翻地覆也要完成”的事
【如何认知自己的社会角色】
36:32 “公共介入者”,还是“想把美好的东西分享给全世界”
“这也喜欢那也喜欢”的杨照,与“谁都不太理会”的唐诺
41:19 愤怒的来源:当有人想要毁坏“美好”
47:12 课堂上,对年轻学生的一次大怒
50:49 大学时期开始给学弟妹们讲历史学经典,台下还有欧丽娟
56:31 幸好没资格当“教授”,才好专心做老师
【如何保持高能、持续地输出】
1:07:21 离开学院,如何保持对前沿研究的关注
1:14:32 吃完早餐一定先录节目,趁脑子最清醒
如何过一天:关于“时间管理大师”的误会
1:20:22 输入与输出:读书20年后的滚雪球效应
【未来】
1:26:20 什么是“重要的事”:看少了它会怎样,少了你会怎样
1:34:25 与不确定共处:做一个不大惊小怪的人
✍🏻 杨照在看理想开设的节目
《史记百讲》
《中国原典通读计划》(共14季,目前更新到第11季)
《重述中国通史》(共10季,目前更新到最终季)
《现代思想巨擘系列》(包含马克思、韦伯、达尔文与演化论、弗洛伊德与精神分析四档节目)
《10堂公民课:关于公共生活的大问题》(共10季,目前更新到第5季)
《曾经江湖:重读金庸》
《温情与敬意:钱穆学思总览》
《从思想看中国:余英时史学简述》
《呼吸:父女的音乐对话》(免费视频节目)
*加入看理想会员计划,可畅听以上所有节目
本期摘录
如果要坚持做一件事情,你要为自己或为这件事情本身去做。如果是为了要用这件事情帮你换来什么,你没办法坚持,因为那时候都会是外在的因素在影响你、决定你。
/
留言说,“杨照这个人有什么问题?他又喜欢唐诺,又喜欢王德威,又喜欢张大春。哪像唐诺,谁也不理”。
然后当然,这个读者说“我比较欣赏唐诺”。
这个留言很精确地点出了我的特性。
/
我看到美好的东西,就想把它吸收变成我自己的。我没办法就这样放着它不管,然后说:这跟我无关。
/
我不只是希望保存,而且希望让更多的人能够体会认知所有的这些美好。这应该是我自己生命最根本的核心力量来源。
/
有一堂课我大发脾气。
当时我在给戏剧系的同学讲诗,讲诗内在的许许多多的东西。有一个同学听着听着就冒出一句话:老师,你教的这些东西跟我们有关系吗?我们是戏剧系学生。
我大怒,呛他:你几岁?你20岁?你20岁就要告诉我说,你已经知道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东西哪些跟你有关,哪些跟你无关吗?
/
我也会担心自己在这种“公共介入”的过程当中,我所运用的语言、概念——因为要让更多人能够被说服、能够了解,有时候是不是也正在破坏我自己所珍惜的这种文明的、细腻的东西。
/
有的人会认为,你没有学院的身份,怎么当一个学者或怎么当“讲学者”。我的立场是刚刚好相反的:
幸好我不在学术界里,幸好我没有资格去当一个大学的教授,我才能够好好地当一个老师,我才能够专心地做好一个知识的传播者。
/
胡适有一句话很影响我:发表是吸收的利器。
你要怎么样确认自己是不是读懂了?最简单的一种方法:面对学生,讲到学生都听得懂,这就表示你懂了。
事实上,这就是我的方式。
/
你们在做一件没那么多人在做的事,而且是对社会上其他的人有意义的事。这就是“重要的事”很简单的定义。
/
我为什么自洽,因为我一直在“准备我自己”。
海明威塑造的“硬汉”形象,对我有很大的影响。硬汉,就是遇到任何事情,ok,发生了就发生了,不大惊小怪。我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就想要做这样的一个不大惊小怪的人。
/
正因为对于未来我没有答案,我比较会刻意地去看说:什么东西是不管这个世界怎么天翻地覆地改变,我都要去完成的。
这才是真的最重要的。
👤 本期嘉宾 | 杨照
🎤 本期策划、主持 | dy
✂️ 本期制作 | LinQ、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