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理想时刻

“看理想时刻”是由“看理想”内容编辑dy主理的播客,聚焦当下大众关心的话题,分享看理想主讲人的洞察。 我们谈个体与时代周旋的经历,剖析今日大众关切问题的来由,连接知识、文艺与现实处境,关乎过去、在意当下,也朝向未来。 欢迎下载“看理想”app,收听看理想主讲人葛兆光、刘瑜、白先勇、许子东、杨照、王芳、成庆、梁文道、刘海龙、詹青云、沈媛、蒋方舟…等各个领域创作者的更多内容。

  1. HACE 3 DÍAS

    37. 反法西斯胜利80周年:帝国主义的历史并未终结?

    今年正值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但虽然离上一次世界大战已经过去了这么长的时间,今天世界上的很多地方仍然处在战火或冲突之中,我们也仍旧感觉到世界局势的动荡。 今天这期时刻,我们邀请到的是青年政治学者郑非老师,他是看理想今年新上线的一档节目《未竟的历史:帝国与帝国主义时代》的主讲人。郑非老师长期致力于帝国政治与族群政治研究,在今天这期节目中,我们聊了有关帝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种种问题—— 比如从八国联军到"反法同盟",西方的部分国家如何实现"正义转身"?德意日这种新帝国和英法这种老牌帝国有什么不同?今天的帝国主义为什么好像有卷土重来的趋势? 珍惜和平,是最好的纪念。 如何珍惜?从仔细探寻不和平的因素从何而来开始。   收听提示 【近代帝国消失的五大原因】 04:09 从"八国联军"到"二战同盟",从中国的侵略者到盟友,不到40年时间,部分西方帝国如何实现了"正义转身"? 08:28 帝国这个"买卖"并不划算 10:56 治理帝国很麻烦:不是单纯"抢劫",需要精细的"手艺" 12:21 本土人民不愿意:民主化为何能促进帝国"收手"? 全民税收投入,少数的大资本家得利? 16:15美国的拒绝:美国为什么不走殖民扩张道路? 每个人、每个国家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关键是建立利益冲突时的秩序与规则 23:28 王尔德:很多东西,如果不是怕别人抢走,我们会毫不犹豫地扔掉   【旧帝国vs.新帝国】 27:35 德意日的帝国主义扩张,和旧帝国有哪些差别? 为什么他们的帝国扩张是非理性的、更赤裸的?以日本、德国为例 36:24 帝国主义是历史,还是现实? 什么在阻碍帝国主义的彻底终结? 47:20 我们活在一个民族国家的世界吗? 51:12 今天世界上的很多冲突,是来自身份性质的族群冲突 57:08 新帝国主义的特征:对内纯洁化,对外为所欲为   【过去、当下与未来】 58:30 法国近代的帝国统治与新帝国主义的区别 1:03:02 世界为什么越来越走向封闭,而非多元、开放? 今天是近现代历史上的第三个"反动时代"? 1:05:31 今天某些国家"再次伟大"的追求,都投射到了百年前? 1:09:25 十年"国际谈判·裁军杀":更受克制的政治家掌握的国家,往往更和平   本期推荐 郑非 主讲《未竟的历史:帝国与帝国主义时代》(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本期嘉宾 | 郑非,青年政治学者,著有《帝国的技艺》等 本期策划、采访 | dy 本期制作 | ZY、dy

    1 h y 15 min
  2. 27 AGO

    36. 从浪浪山到西游记:选烧鸡,还是选"真经"?

    2023年,以中国特色的"妖怪"故事为主的动画短片集《中国奇谭》横空出世,收获了许多好评,特别是其中的第一部《小妖怪的夏天》,这部动画以一个小猪妖作为主角,讲述了他在一个妖怪洞打工的辛酸,以及在种种因缘巧合下,和西天取经的唐僧师徒发生一些联系的故事。 近期,由这部短片改编的电影正在热映中,名字变成了《浪浪山的小妖怪》,目前的豆瓣评分是8.5。 今天这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青年作家、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同时也是看理想很受欢迎的节目《人间西游》的主讲人张怡微老师,来聊聊浪浪山里那些打动我们和让人感到悲哀的点,以及和童年相比,这些年大家对西游记的理解、发掘、关注点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收听提示: 【从"小妖怪的夏天"到"浪浪山小妖怪"】 03:30从《小妖怪的夏天》到《浪浪山小妖怪》,小猪妖没那么可爱了? 10:08 什么是"活成我喜欢的样子"? 我们的传统教育:"成为有用的人"与"自我工具化" 14:46 电影版"小妖怪"里,黄鼠狼精比较受欢迎? 如何看待《浪浪山小妖怪》里的人物设定? 23:44 修仙、取经需要资格吗?   【从"小妖怪"到《西游记》】 26:09 小妖怪与六耳猕猴:冒名顶替者、无名之辈与"天龙人" 34:04 未被但看到的义举——但"被看到"有时并不会带来好事 39:48 如果西游师徒碰到小妖怪cos组,会发生什么?   【《西游记》的改编为什么这么多】 45:41 《西游记》比其他几大名著被改编得更多? 当下的心态:我们不再相信自己能获得拯救 51:04 时代叙事的转变:从克服困难求真经,到小人物的人生起落 为什么我们现在会喜欢猪八戒? 58:54 《西游记》是四大名著中和普通人最近的? 1:03:05 孙悟空的形象转变:从反抗斗士到孤勇者 1:07:25 《西游记》有价值观倾向吗? 1:13:58 原著中,孙悟空为什么这么"爹"? 1:16:12 苏敏阿姨与猪妈妈:我们要允许每个人看到不同的东西 1:19:50 存在一种看《西游记》的女性视角吗?讲的人越多,听众就有更多选择 1:24:04 《西游记》里藏着多少可改编的脑洞? 听《人间西游》,欢迎来"偷"我的梗    "人生斯世,各有正业,是即各有所取之经"。([清] 张书绅)   本期推荐 张怡微 主讲《人间西游:张怡微细解西游记》(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本期嘉宾   本期策划、采访 | dy 本期制作 | 粥

    1 h y 32 min
  3. 20 AGO

    35. 当佛门不再"清净": 今天的寺庙怎么了?

    近期,释永信被查事件再次引发社会对佛教界,特别是僧人戒律、寺庙商业化等问题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于是我们借此机会,提问看理想《人生解忧:佛学入门40讲》的主讲人成庆老师: 为什么大众最近几年会热衷于去寺庙?为什么今天的寺庙很少看到讲经说法,只见跪拜烧香买周边?为什么学佛之人认为佛教是无神教,但大众却把佛祖当做神来祈求保佑?提倡"众生平等"的佛教,为何要求人跪拜?   本期收听提示: 04:22  少林寺的商业化背景及其特殊性 08:05  佛教、佛法、佛学的区别   【有神论,还是无神论?】 12:35 佛教是有神论还是无神论 17:14  佛教里的神鬼图景,可以视作我们内心的投影 19:18  什么是"人间佛教"运动?明清之后,佛教和社会越来越脱节? 22:28 佛教中的"神鬼世界观"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权力关系、戒律清规】 26:06  既然"众生平等",为何跪拜?如何理解佛教里的权力关系 35:33  我们从来没有被告知:为什么这么做 现代社会,寺庙如何与大众沟通 39:45  制定戒律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各个教派的规矩不一样? 持戒,应该"论心不论迹"还是"论迹不论心"? 戒律的标准、程度为什么那么难定? 43:58  日本的僧人还可以娶妻、生子、吃肉? 如何看待出家人的"相"?   【佛教的相与危机】 50:22  学佛的人如何看待"失德僧人"? 什么才是佛教最大的危机? 57:32  历史上,佛教的精英化与平民化及其影响 为什么今天的寺庙很少向公众说法了?   【我们与佛学的关系】 1:08:13  成庆老师是怎么接触佛学、介绍佛学的? 1:13:50  今天人们对佛学的需要,来自意义感的匮乏? "我的意义危机,只不过比大家早发生了几十年" 1:20:24  如何辨别靠谱的佛法阐释 1:26:53  佛陀说的就一定对吗?什么是佛法的"可检验性"? 佛教的包容性和非暴力性 1:30:59  我们今天对暴力(权力欲、控制欲)没有深刻的反省   "佛陀当年在菩提树下的觉悟,并不是想要发展出一套完备的知识体系,而是要让所有感觉到生命之苦的人,能够通过他的教导,获得心灵自由的力量。"(成庆,《人生解忧:佛学入门40讲》)   本期提及概念: 十法界 四圣法界:声闻、缘觉、菩萨和佛 六道:天神道、人间道、修罗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 业力 幽冥钟 施食 经忏僧 净土 问讯 声闻戒、菩萨戒 成住坏空 净土宗 礼拜窟 临济宗 曹洞宗   本期推荐: 成庆 主讲《人生解忧:佛学入门40讲》(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成庆 主讲《现代视野里的》(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本期嘉宾 | 成庆,上海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 本期策划、采访 | dy 本期制作 | 夏夏、dy

    1 h y 35 min
  4. 13 AGO

    34. 许倬云离世: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课题?

    2025年8月4日,历史学家许倬云在美国匹兹堡去世。本期节目,我们邀请《重述中国通史》节目的主讲人杨照老师,谈了谈他对许倬云先生的认识与看法,以及我们今天学历史是为了什么。 许先生生前常说,"往里走,安顿自己"。我们不确定这是不是学历史、研究历史带给他的,但当我们问及杨照老师"历史能否安定自我"时,他给我们的答案是否定、甚至是反面的。 历史,就是过去的事。但过去的事并不只存在于过去,而是以不同的方式塑造着我们,影响着当下与未来。   【许倬云逝世:一个时代的终结】 03:27  从张光直到许倬云,重新认识中国上古史 12:21  被大众纪念的许倬云:一位常识性的历史写作者 16:49  为什么对于上一代史家来说,中国文化是他们的安身立命之所在? 20:55 许倬云之后的历史学者:星座消失,星星闪烁?   杨照当年阅读的《Western Chou Civilization》,Cho-yun Hsu (许倬云), Katheryn M. Linduff 合著   【历史可以安定自我吗?】 24:05 1930一代的中国历史学者:在狂暴的现实中用历史锚定自我 28:02 和平年代:不学历史也很安定,那为什么还要学历史? 历史的不同作用:"历史不能安定自我,而是搅动自我" 31:21  我们真的足够了解历史吗? 学清史,跟满洲遗老学满文、学蒙文 35:48 历史是"真实存在过"的多样生活   【如何认知清朝史?】 38:33 我们在用何种偏见认识"满清"? 从《书剑恩仇录》《碧血剑》到《鹿鼎记》:金庸对清朝态度如何转变? 44:59 只关注负面事件,无法解释清朝存在的合理性 46:21  17世纪后,需要用世界史的眼光看中国 49:15  为什么清朝会和列强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回到历史现场,"最惠国待遇"和"朝贡制度"有什么关联?   👇🏻 直播下半期(点击跳转收听) 杨照:当历史与现实纠缠,我们该警惕什么? | 直播番外(下)   提及人物 民国四大史家:钱穆、陈垣、吕思勉、陈寅恪 余英时(1930-2021) 黄仁宇(1918-2000) 林毓生(1934-2022) 张灏(1936-2022) 王仲荦(1913-1986) 傅乐成(1922-1984) 李守孔(1923-2014) 沈刚伯(1896-1977) 陈捷先(1932-2019) 孟森(1869-1938) 李敖(1935-2018) 李学勤(1933-2019) 王仲殊(1925-2015) 金庸(1924-2018)   提及书目 Shang Civilization,Kwang-Chih Chang (张光直) Western Chou Civilization,Cho-yun Hsu (许倬云), Katheryn M. Linduff Eastern Zhou and Qin Civilizations ,李学勤 Han Civilization,王仲殊 《翦商》,李硕 《战国史》,杨宽 《求古编》,许倬云 《万古江河》,许倬云 《台湾四百年》,许倬云 《美术,神话与祭祀》,张光直 The Great Enterprise ,Frederic Wakeman(中文本版《洪业:清朝开国史》:魏斐德) 《书剑恩仇录》《鹿鼎记》《碧血剑》,金庸   本期推荐 杨照 主讲《重述中国通史》(全十季,最终季清朝正在更新中)   杨照 主讲《温情与敬意:钱穆学思总览》 杨照 主讲《从思想看中国:余英时史学简述》 杨照 主讲《曾经江湖:重读金庸》 杨照 主讲《人心之谜:弗洛伊德与精神分析的思想宇宙》     本期嘉宾 杨照,作家、评论家,台湾大学历史系毕业,哈佛大学史学博士候选人,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思想史、欧洲现代思想史、社会人类学、原始佛教,师从杜维明、张光直等。主要著作有《史记的读法》《经典里的中国》《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等。   本期策划 | dy 本期采访 | Jiarui  本期制作 | 茄子、dy

    1 h y 1 min
  5. 5 AGO

    33. 提问袁长庚:不拍毕业照的年轻人,在抵抗什么?

    虽然离毕业季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但可能也有朋友在7月的时候看到过类似这样的新闻,说现在的大学毕业生都不爱拍毕业照了、散伙饭也不怎么吃了,同学之间的关系也比较疏离。 于是我们前段时间就请到了看理想《倒霉人生生活指南:在不景气时代重构常识》的主讲人袁长庚老师谈了这个话题——00后:一代人被逼出集体冷漠。 这个题目或许有些耸动,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无论是在校园还是在社会,都发生了我们能明显感受到的变化。我们想和袁老师聊的,是这样一个变化可能是怎样发生的,以及我们为什么还在意这样的变化。   本期福利 🍺 8月15日前,打开看理想App,点击首页右上角「扫一扫」图标,选择「手动输入兑换码」,输入口令【好东西】,即可领取袁长庚主讲《倒霉人生生活指南:在不景气时代重构常识》音频节目专属10元优惠券,限量100张。 🙏🏻 近日,历史学者许倬云在美国去世。8月15日前,由许倬云主讲的《许倬云十日谈:疾病、大国博弈与我们的未来》在看理想app免费开放收听。   本期收听提示 01:51 这代大学生都不爱拍毕业照了? 现代的中国人不再是集体本位 06:51 和身边人建立关系还重要吗? 是集体冷漠,还是过于礼貌的边界感? 10:10 大一就规划考研时间表,读研提前选室友 即使不能建设什么,至少保护自己的世界不会失序 11:46 在意"今天的年轻人变了",是不是一种大惊小怪 13:52 今天大学里能争能抢的东西越来越少了 16:35 袁长庚版"给大学生的建议":知识的热爱,创作的能力,负责的体验,边缘的感觉 22:01 现在的30岁人,像20岁人一样?我们不再想"成为大人" 23:14 拒绝"大人感",是一种对失权最低限度的反抗 26:07 如何培养写作等输出的能力 28:18 倒霉人生生活指南:挫折、沮丧、停滞或许才是生活的常态 30:23 "我就想赢一次" 吃苦也可以有尊严,但为什么要吃"苦中苦"? 34:18 如何面对"长期没有办法突破"的沮丧与自我否定? 我们的困顿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37:08 这世界上真的有好东西,我们是可以去够一够的   "不存幻想,不做期待,以一种没有明天的态度不断地去活,活着本身意味着我们没有因为意义或价值的匮乏而被压垮,这就是反抗,而这种反抗本身滋养着人、确认着人的伟大。"(袁长庚《倒霉人生生活指南:在不景气时代重构常识》第7集)   本期推荐 袁长庚 主讲《倒霉人生生活指南:在不景气时代重构常识》(点击图片/前往看理想app了解)   本期嘉宾 袁长庚,人类学学者,研究方向包括医学人类学、伦理与文化,人类学理论。   本期采访 | Jiarui 本期制作 | 林深、dy

    42 min
  6. 29 JUL

    32. 工作,为什么越来越苦了?

    "工作就像天气,每个人都在谈论它出了什么什么问题,但没人真的会对此做些什么。" 这是埃伦·拉佩尔·谢尔在《工作》这本书里说的,也是我们在《反思现代工作:打工人如何寻获自由》这档节目的详情页中展示的一句话。 这也是今年我们编辑部同事们最期待的一档节目,内部自称:全网首档系统性批判"工作"的音频节目。 今天是一个以工作为中心的社会,而我们的工作世界已然出现了巨大危机。 本期节目,我们请来了看理想《反思现代工作》的主讲人王行坤老师,来谈谈今天的工作为什么这么苦,并探讨可能的解苦之道。   ☕️ 本期打工人福利:8月8日前,打开看理想App,点击首页右上角「扫一扫」图标,选择「手动输入兑换码」,输入口令【寻获自由】,即可领取王行坤主讲《反思现代工作:打工人如何寻获自由》音频节目专属10元优惠券,限量100张。   【我们为什么开始"批判"工作】 03:21 什么是关于工作的批判理论? 09:20 什么是"数字资本主义时代的时间政治"?为什么我们"越来越忙"? 15:22 生产力一直上升,但我们的平均工作时长停止下降了? 21:07 从"抓到老鼠就是好猫"到"996.ICU",主流叙事是如何转变的? 25:28 经济下行期,工作场域中的结构性问题会更突出吗?   【在工作中,还能"做个人"吗】 27:06 新自由主义与自愿加班 30:52 经济状况不好的行业,工作制度的改革会更难吗? 33:17 懒人菜谱:为什么做饭要让位工作?"工作-忙碌-消费"的循环 39:06 一份好的工作应该包含什么元素? 41:21 狗屁工作与狗屎工作:为什么更不可或缺的工作,收益和地位越低? 47:46 脏活累活不可避免,社会该如何分工? 50:00 劳动市场里的工作越来越少,却有人拒绝升职加薪?   【工作的未来】 54:09 自由职业会成为未来趋势吗?有什么风险? 1:03:06 还在系统内的人怎么办?工作稀缺的情况下,劳动者如何保有话语权? 1:08:50 被驯化的"工作脑"如何练习慢下来,让自己可以暂时"离开工作"? 1:17:18 通过反思工作,去思考一个更好的社会安排可能是怎样的 1:22:34 什么是"后工作":过去像未来一样崭新   有个词叫"痛定思痛",痛了、思了之后,我们才开始进入下一步。 下一步要培养的,或许不是工作的能力,而是—— 拒绝的能力、休息的能力、团结的能力,以及在看似无解的系统里为自己划定一条底线的能力。   本期推荐 王行坤主讲《反思现代工作:打工人如何寻获自由》(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本期嘉宾   本期采访 | dy 本期制作 | ZY、dy

    1 h y 33 min
  7. 23 JUL

    31. 知道这个社会有问题,我们又能怎么办呢?

    今天这期分享的是,前段时间我的同事jiarui和看理想节目《社会学导航》的主讲人、南京大学的社会学教授郑作彧老师的一次直播访谈内容。 郑老师说,他认为社会学应该有一种"疗愈"功能,帮我们看清生活里那些"不对劲"的感觉从哪来,甚至找到修复的可能。   💝本期福利:打开看理想App,点击首页右上角「扫一扫」图标,选择「手动输入兑换码」,输入口令【更好的明天】,即可领取郑作彧主讲《社会学导航:迷顿人生清醒指北》音频节目专属10元优惠券,限量100张。   04:21 好多人啊!社会学的未来充满希望吗? 08:11 谈《社会学导航》:为什么社会学可以"疗愈"生活? 13:10 原子化社会、加速社会、风险社会…为什么社会学家创造这么多概念,我们今天的生活太苦了吗? 20:08 今天的教材过时了?进了大学、念了书,年轻人反而更迷茫了? 28:09 如何处理"认识社会后,却发现无法改变社会的无力感"? 谁该对我们的问题负责? 35:26 社会学家只负责提出问题,不解决问题? 是文科无用,还是我们用错了? 39:59 如何理解"吃苦"?从"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到"没苦不硬吃" 46:46 新一代年轻人只吃到了"时代黑利"吗? 51:17 怎么看待"低婚低育"?"高婚高育"是答案吗? 56:43 社会学家怎么定义"好的社会"?   社会学其实有一个任务就是要告诉大家,我们永远都可以有选择。如果无从选择,那一定是某一些说法、某一些权力、某一些要素压逼着,让我们以为就只有这个标准答案而已。 什么叫做思考?任何的思考都是否定现实唯一性的东西,我们唯有学会思考,我们才可能去否定现实唯一性,我们才可能有想象力,才可能让这个世界、让我们生活有所改变。 所以永远没有最好的生活,永远有比今天更好的生活,但是前提是我们有没有人想到原来明天的生活可以不一样,并且我们可以怎么去做。 我们必须要知道我们想要什么,然后去规划它,完成它。这个时候未来它就不是想象。   本期推荐 郑作彧 主讲《社会学导航》(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本期嘉宾   本期采访 | jiarui 本期制作 | LinQ、dy

    1 h y 7 min
  8. 15 JUL

    30. 从性骚扰到"有损国格":女性的身体属于谁?

    为什么女生的私人生活会被上升到国家尊严层面?为什么一个大学的校规能将"私德"与开除学籍绑定? 女性的身体属于女性,看似是个不言自明的问题,但许多和女性相关的暴力、不公事件的发生,却让我们必须承认,在今天的现实层面,女性的身体,总是不属于她自己的。 从2022年唐山打人事件,到2023年的大同订婚强奸案,再到今天一所大学以"有损国格、校誉"为由、开除一名与外籍人士发生关系的女生,女性的身体仿佛始终被各种力量宣称着所有权或控制权。 而今天这期剪报,也会围绕这三个事件和维度,以以往看理想主讲人在节目中的分享来层层深入这个问题。   *特别提示,本期引用的这些内容,原本都不是针对本次事件的评论。   03:23 王芳:为什么在性别暴力事件中,人们倾向于谴责受害者? (摘录自《观念词典》对谈:王芳×张之琪×陈迪:唐山事件,一个教科书级别的性别问题)   10:41 翟志勇:关于婚内强奸、性自主、性自由的法律规定与司法实践、社会观念 (摘录自《法律通识》节目番外:婚姻允诺了性关系吗?大同订婚强奸案中的认知差异)   23:24 Alexwood:女性身体作为民族国家的代言,和作为男性的所属物的历史与现实 (摘录自《性别不麻烦》第9期:在权力网络中,女人身体属于谁?民族国家代言与男性所属物)   本期推荐 Alexwood 主讲《性别不麻烦》(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延伸阅读 《看理想时刻》16. 从吴柳芳到邵艺辉,女性为什么会彼此攻击、审视?   本期制作 | 香芋、dy 本期串讲 | dy

    35 min

Acerca de

“看理想时刻”是由“看理想”内容编辑dy主理的播客,聚焦当下大众关心的话题,分享看理想主讲人的洞察。 我们谈个体与时代周旋的经历,剖析今日大众关切问题的来由,连接知识、文艺与现实处境,关乎过去、在意当下,也朝向未来。 欢迎下载“看理想”app,收听看理想主讲人葛兆光、刘瑜、白先勇、许子东、杨照、王芳、成庆、梁文道、刘海龙、詹青云、沈媛、蒋方舟…等各个领域创作者的更多内容。

Más de 看理想

También te podría interes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