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理想时刻

34. 许倬云离世: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课题?

2025年8月4日,历史学家许倬云在美国匹兹堡去世。本期节目,我们邀请《重述中国通史》节目的主讲人杨照老师,谈了谈他对许倬云先生的认识与看法,以及我们今天学历史是为了什么。

许先生生前常说,“往里走,安顿自己”。我们不确定这是不是学历史、研究历史带给他的,但当我们问及杨照老师“历史能否安定自我”时,他给我们的答案是否定、甚至是反面的。

历史,就是过去的事。但过去的事并不只存在于过去,而是以不同的方式塑造着我们,影响着当下与未来。

【许倬云逝世:一个时代的终结】

03:27  从张光直到许倬云,重新认识中国上古史

12:21  被大众纪念的许倬云:一位常识性的历史写作者

16:49  为什么对于上一代史家来说,中国文化是他们的安身立命之所在?

20:55 许倬云之后的历史学者:星座消失,星星闪烁?

杨照当年阅读的《Western Chou Civilization》,Cho-yun Hsu (许倬云), Katheryn M. Linduff 合著

【历史可以安定自我吗?】

24:05 1930一代的中国历史学者:在狂暴的现实中用历史锚定自我

28:02 和平年代:不学历史也很安定,那为什么还要学历史?

历史的不同作用:“历史不能安定自我,而是搅动自我”

31:21  我们真的足够了解历史吗?

学清史,跟满洲遗老学满文、学蒙文

35:48 历史是“真实存在过”的多样生活

【如何认知清朝史?】

38:33 我们在用何种偏见认识“满清”?

从《书剑恩仇录》《碧血剑》到《鹿鼎记》:金庸对清朝态度如何转变?

44:59 只关注负面事件,无法解释清朝存在的合理性

46:21  17世纪后,需要用世界史的眼光看中国

49:15  为什么清朝会和列强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回到历史现场,“最惠国待遇”和“朝贡制度”有什么关联?

👇🏻 直播下半期(点击跳转收听)

杨照:当历史与现实纠缠,我们该警惕什么? | 直播番外(下)

提及人物

民国四大史家:钱穆、陈垣、吕思勉、陈寅恪

余英时(1930-2021)

黄仁宇(1918-2000)

林毓生(1934-2022)

张灏(1936-2022)

王仲荦(1913-1986)

傅乐成(1922-1984)

李守孔(1923-2014)

沈刚伯(1896-1977)

陈捷先(1932-2019)

孟森(1869-1938)

李敖(1935-2018)

李学勤(1933-2019)

王仲殊(1925-2015)

金庸(1924-2018)

提及书目

Shang Civilization,Kwang-Chih Chang (张光直)

Western Chou Civilization,Cho-yun Hsu (许倬云), Katheryn M. Linduff

Eastern Zhou and Qin Civilizations ,李学勤

Han Civilization,王仲殊

《翦商》,李硕

《战国史》,杨宽

《求古编》,许倬云

《万古江河》,许倬云

《台湾四百年》,许倬云

《美术,神话与祭祀》,张光直

The Great Enterprise ,Frederic Wakeman(中文本版《洪业:清朝开国史》:魏斐德)

《书剑恩仇录》《鹿鼎记》《碧血剑》,金庸

本期推荐

杨照 主讲《重述中国通史》(全十季,最终季清朝正在更新中)

杨照 主讲《温情与敬意:钱穆学思总览》

杨照 主讲《从思想看中国:余英时史学简述》

杨照 主讲《曾经江湖:重读金庸》

杨照 主讲《人心之谜:弗洛伊德与精神分析的思想宇宙》

本期嘉宾

杨照,作家、评论家,台湾大学历史系毕业,哈佛大学史学博士候选人,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思想史、欧洲现代思想史、社会人类学、原始佛教,师从杜维明、张光直等。主要著作有《史记的读法》《经典里的中国》《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等。

本期策划 | dy

本期采访 | Jiarui 

本期制作 | 茄子、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