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戲箱說故事

歡迎寫電子小紙條給主持人,分享您對節目的感想。 https://pse.is/43cvg4 人人都愛聽故事,說故事的形式不斷在變,但是故事總是好聽。戲曲演的就是故事,它看起來傳統,但其中喜怒哀樂卻傳遞著跨越世代的感動。戲曲故事有哪些地方有趣又好聽?來聽聽兩位戲曲專家王安祈教授與羅仕龍老師一起為大家打開老戲箱,說說新故事。 本節目由台積電文教基金會贊助播出

  1. 4 HR AGO

    【周玉軒專訪】從「論文寫不出來」到十年20本劇作:她的戲劇創作驅力與執念書寫

    ★★歡迎點此寫電子小紙條給主持人,分享您對節目的感想。從論文寫不出來的那一刻開始,周玉軒意外踏入了劇作的世界。那一齣名為《顧曲郎》的劇本,成為她與戲劇創作命運交會的起點。十年之間,她筆下誕生超過二十部作品,從《王紫稼》《畫皮》《地獄變》《香纏》《杜子春》《水鬼請戲》一路走到2025戲曲夢工場的《鬧・NOW》,每一部作品都像是一場穿越現實與幻境的旅程。對周玉軒而言,戲劇不僅是舞台上的表演,更是一種「情感執念」的具現——她用文字探問人心深處最執著、最無法放下的那份愛與追尋。在這條創作之路上,與她並肩同行的重要夥伴,正是兆欣。兩人自研究所時期結緣,從短劇到跨界實驗製作,攜手打造出「聊齋系列」三部曲:《聊齋》、《畫皮》與《形色抄》。周玉軒的細膩筆觸,與兆欣的表演能量與導演手法相互交融,使傳統與現代、虛幻與現實,在舞台上交錯出一種詩意而神秘的美學。他們共同追尋的,是戲曲裡那份超越恐懼的鬼魅之美——讓「異界」成為映照人心的鏡子,讓情感的深處有了更溫柔的形體。「劇作家要先感動自己,才能感動觀眾。」周玉軒常這麼說。她筆下的世界,有古典的香氣,也有當代的思索;有人間的無奈,也有夢境的溫柔。如今,這位戲曲學院的老師、劇場的靈魂書寫者,仍以柔軟而堅定的筆,為台灣劇場續寫一幕又一幕屬於情感與美學的傳奇。透過玉軒的創作回望,同時緬懷我們藝術界的摯友——兆欣,那位以生命熱愛戲劇的「職人の魂」。當燈光再次亮起,那份屬於她與兆欣的劇場夢,依然在我們心中靜靜上演。2010年年底,中央大學中文所戲曲組公演《白蛇傳.遊湖借傘》,是周玉軒和兆欣相識的起點。2019年,臺北表演藝術中心音樂劇人才培訓計畫創作組成果發表(攝影:張震洲)〈十八〉兆欣為周玉軒於劇中演出白月光學長。《畫皮》〈丹青〉,秀才自道長枕畔偷來皮囊,繪以妻子屍身化作的骨血丹青,終讓妻子還陽。道長上門欲討回皮囊,誰知皮囊原先封印的妖物藉機甦醒了,如今她與妻子同在一具皮囊內,一體雙魂,誰吞食了真心,誰才能真正回生成人。(圖片來源:Mingo Tsao)《畫皮》〈皮之戲〉故事描述一個畫皮鬼兒(兆欣 飾)描摹自己的老態,句句皆為讖語。(攝影:蕭克玲)阮劇團《香纏》陳芸楚(陳昭薇)飾演臺灣藝旦王香禪。(攝影:馬雨辰)2022戲曲夢工場:臺北木偶劇團《奧賽羅》由周玉軒編劇,鄒慈愛、布袋戲藝師吳聲杰主演。2022臺灣戲曲藝術節:臺北木偶劇團《水鬼請戲》。2025戲曲夢工場:臺北木偶劇團《鬧・NOW》。

    51 min
  2. 10 OCT

    【林建華專訪】從《紅樓夢》到清宮深處—揭開《夢紅樓:乾隆與和珅》的編劇創作密碼

    ★★歡迎點此寫電子小紙條給主持人,分享您對節目的感想。還記得六年前(2019年)那帝王一局、紅樓一夢嗎?本集節目邀請到國光劇團資深編劇林建華,為您揭開清宮三部曲壓軸之作《夢紅樓:乾隆與和珅》的創作幕後。這齣結合歷史與經典文學的嶄新戲曲,以乾隆晚年與寵臣和珅之間錯綜複雜的情感與權力角力為主軸,並巧妙借鏡《紅樓夢》王熙鳳與秦可卿的悲劇命運,投射出盛世之下「水滿則溢,月盈則虧」的危機與警醒。創作靈感來自某夜編劇腦中電光石火的一個念頭——乾隆與和珅的故事,若能從《紅樓夢》的視角切入,會有什麼樣的火花?林建華深入爬梳歷史,他發現紅樓與清宮竟有如此緊密的時代交會:曹雪芹與乾隆同時代,家族背景與王朝命脈交織,而書中王熙鳳的形象,恰如和珅——權謀、聰慧而終至覆滅。劇中的「多寶格」核心意象,不僅象徵乾隆與和珅欲望的層層探索,更是帝國繁華背後即將崩塌的象徵。《夢紅樓》以戲中讀戲的方式,讓紅樓人物穿梭於歷史場景,構築一座充滿詩意與警世的太虛幻境。唐文華、溫宇航領銜主演,導演戴君芳打造出一場融合崑曲、京劇與當代表現的視聽盛宴。誠摯邀請您收聽本集節目,同時也別錯過【國光30.永續】《夢紅樓.乾隆與和珅》台北場2025年11月14至16日於國家戲劇院,以及台中場11月29至30日在臺中國家歌劇院大劇院的2025全新再現!🙌【粉絲福利來了】🙌📕獎品 | 《清宮三部曲劇本集》珍藏親簽書,共3位📕活動時間 | 即日起~10/26(日)「📆將於10/27(一)公布得獎名單」📕活動辦法 | ➊ 填寫《打開戲箱說故事》電子小紙條☞https://forms.gle/DU9BTEhZbaUaXos76➋ 在抽獎活動貼文☞https://shorturl.at/ZNd82底下留言標記一位朋友 + 回覆你最喜歡清宮三部曲哪一部?《孝莊與多爾袞》、《康熙與鰲拜》、《夢紅樓·乾隆與和珅》兩步驟完成即可獲得活動資格!《夢紅樓:乾隆與和珅》:清史 ✕《紅樓夢》人物關係大解密!乾隆(唐文華 飾)與和珅(溫宇航 飾)。王熙鳳(黃宇琳 飾)。秦可卿(林庭瑜 飾)以風月寶鑑示警乾隆。賈寶玉(王佩宣 飾)與元迎探惜四春。

    49 min
  3. 3 OCT

    【王璦玲專訪】一曲微茫度此生—從合肥到耶魯,張充和與崑曲在異鄉的綻放

    ★★歡迎點此寫電子小紙條給主持人,分享您對節目的感想。前一回,安祈老師由崑曲興衰脈絡出發,帶領我們走入顧傳玠與合肥四姊妹的故事崑曲情緣;這回,透過戲曲學者王璦玲老師的回憶,將跨越時空重拾合肥四姊妹的家族記憶與文化傳承,並聚焦她與最小的妹妹──張充和,以及其夫婿著名漢學家傅漢思的師生情誼。這段從民國名門一路延續到耶魯校園的崑曲傳奇,細膩動人,餘韻繞梁。張充和,出身名門書香的張家,其父張武齡是民初著名的女子教育家,四姊妹自幼浸潤詩書,才情橫溢。大姐張元和嫁給崑曲名伶顧傳玠、二姐張允和為語言學家周有光夫人、三姐張兆和則是沈從文筆下的摯愛,而小妹張充和集書法、崑曲、詩詞於一身,被譽為「民國最後一位閨秀」。1986年,王璦玲赴耶魯留學,拜入張老師門下,成為她晚年極少數親授的崑曲學生。師徒間一對一傳藝,張老師親吹崑笛教唱〈長生殿・絮閣〉,並贈以手抄《心經》與崑曲曲譜,筆墨彌足珍貴。璦玲老師娓娓道來在老師家中學曲、品茗、賞書畫、觀戲的日常,還有與傅漢思教授閒談文藝、摘園中韭菜的幽趣時光。這不只是技藝的傳承,更是一場跨文化、跨世代的知音相逢。在這段回憶交織的對談裡,不僅窺見張充和的才情風骨,也得以一窺崑曲在文人閨秀之間薪火不滅的生命力。歡迎您一起打開戲箱,細聽這段傳奇的崑腔雅韻。1940年代張充和崑曲扮相。張充和與夫婿傅漢思合影,攝於1985年。三連襟,左起:周有光、傅漢思、沈從文。1949年張充和移居美國,分別在哈佛、耶魯等二十多所大學執教,畢生致力學習與傳授書法和崑曲。其工筆小楷,別具一體,娟秀端凝,骨力深蘊,手書的《牡丹亭》、《長生殿》工尺譜是書法界公認的精品。張充和為顧篤璜發起編纂的崑曲演出通行本題寫書名《牡丹亭》。張充和1948年與德裔猶太人、美國漢學家傅漢思結婚,一生淡泊名利。曾自書對聯「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成其一生寫照。

    47 min
  4. 26 SEPT

    碎玉散金—憂鬱小生顧傳玠與張元和的崑曲情緣.合肥四姊妹

    ★★歡迎點此寫電子小紙條給主持人,分享您對節目的感想。他是崑曲傳字輩中最耀眼的一位——顧傳玠,1921年在進入蘇州崑劇傳習所(1923年,最後的職業崑劇團「全福班」解散),工小生,氣質俊逸、嗓音水潤,被譽為「上海灘第一小生」。他是舞台上的書卷氣代言人,更是那個時代最具風采的崑曲青年。雖說顧傳玠傳承了崑劇小生的命脈,但在崑曲式微、劇團分裂的困境中,舞台的光芒抵不過時代的風雨,他毅然離開了菊壇。在嚴惠宇資助下,決定由高中就學,後考入金陵大學農科,是傳字輩唯一走進高等學府的藝人。求學期間,因緣際會與名門淑媛合肥四姐妹之一的張元和相知相愛,1939年在上海結為連理,成為一段佳話。1949年,顧傳玠舉家遷居台中,轉而經營事業,直至1965年因病離世,在當年兩岸隔絕時局下,始終未見崑曲在對岸復興的盛況。走進崑曲的歲月長河,透過顧傳玠的生命歷程,縱覽崑曲的興衰與轉折。崑曲故事,不只在戲裡,更在人生深處流轉!現在邀您傾聽顧傳玠的傳奇人生與合肥四姐妹的崑曲情緣,並隨著安祈老師從清朝乾隆嘉慶年間「花雅之爭」談起。————————————企劃︱王安祈、羅仕龍、周信宏製作︱周信宏1945年,張家四姐妹合影——張元和(右前)、張允和(左前)、張兆和(右後)、張充和(左後)。《獅吼記·跪池》顧傳玠飾陳季常(中)、朱傳茗飾柳氏、倪傳鉞飾蘇東坡。顧傳玠與張元和。1946年,張家三連襟在上海。(左起:顧傳玠、沈從文、周有光)

    50 min
  5. 19 SEPT

    【周慧玲專訪】劇場無邊界—穿越戲曲與影像,她玩轉經典打造屬於自己的劇場宇宙!

    ★★歡迎點此寫電子小紙條給主持人,分享您對節目的感想。從現代劇場到傳統戲曲、從學術研究到影像製作,劇場編導、國立中央大學特聘教授周慧玲老師,以深厚經歷與跨界創作實力,為華語劇場開拓出多元且新穎的視野。1995年,大安森林公園的當代傳奇劇場《奧瑞斯提亞》舞台上,她擔任理査.謝喜納的導演助理兼翻譯,首次被安祈老師注意。2009年創作社《少年金釵男孟母》的創作作品,更促成她與國光劇團合作《百年戲樓》的編劇契機。她善於重新詮釋經典、對話傳統,創造融合民初背景與現代表達的嶄新劇本。此外,慧玲老師推動「全球泛華青年劇本創作競賽」(至今已舉辦七屆)徵集全球青年華語劇作,鼓勵戲劇創作能根植本土、放眼國際。同時也是台灣現代戲劇暨表演影音資料庫的創建者之一,長年致力於文化保存與知識共享,近年更跨足劇場電影《魂顛記—臺灣在地魔幻事件》與《簡吉奏鳴曲》台語音樂劇創作。周慧玲不僅是創作者,更是文化的策動者與教育者。她持續以作品刷新我們對劇場、對經典、對世界的理解與感受。歡迎收聽本集節目,一同走進她玩轉經典,打造精彩豐富屬於自己的劇場宇宙!————————————企劃︱王安祈、羅仕龍、周信宏製作︱周信宏《奧瑞斯提亞》座談會,與談人員分別是(由左至右)陳立華、胡耀恆、理査.謝喜納、周慧玲、吳興國和田啓元。周慧玲擔任導演理査.謝喜納的導演助理兼翻譯。創作社《少年金釵男孟母》改編自李漁的短篇小說《男孟母教合三遷》,編劇周慧玲將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改至1912至1915年間的閩中地區;下半場則依據原著人物,延伸發展出新的故事,時空背景移到1959至1964年間,尚在戒嚴中的台灣。劇中運用多種音樂素材來營造不同時空情境下的時代氛圍與角色心裡狀態:上半場由演員在現場演唱南管樂音;下半場穿插美國爵士樂、曼波與恰恰。周慧玲老師參與花式馬術比賽。從馬術與連結日常經驗中,體現傳統戲曲的身體技藝,並展現其廣闊的藝術想像。國光劇團《百年戲樓》民國100年4月首演於城市舞台,入選2012年第十屆台新藝術獎十大表演節目,周慧玲為共同編劇。中國劇作家秦旭作品《水》榮獲「第六屆全球泛華青年劇本創作競賽」首獎,劇本巧妙融合河南梆子戲元素與現代災難背景,展現方言與戲曲文化在劇場中的新生命。此劇本2023年由國立中山大學劇場藝術學系演繹,同時邀請國家文藝獎得主、臺灣豫劇團藝術總監王海玲指導學生唱腔與身段。《魂顛記-臺灣在地魔幻事件》,劇情改編自謝鑫佑原著小說《五囝仙偷走的祕密》,編導周慧玲將故事背景設定在高雄覆鼎金公墓,結合在地信仰、喪葬文化,擷取原著作品部分角色,重新詮釋為穿梭於過去、現在、未來的超現實奇幻之作。此劇由9位表演者、5個人偶,共演繹出32個角色。

    48 min
  6. 12 SEPT

    【戴君芳專訪】艋舺夜未眠⛵讓漂泊半生閱男無數的女海賊一夕暈船💘竟想靠岸神秘富商?!

    ★★歡迎點此寫電子小紙條給主持人,分享您對節目的感想。大膽翻轉史書,浪漫開啟蔡牽媽的平行宇宙──原來女海賊也會「暈船」!傳奇海賊女王「蔡牽媽」呂海英,與人稱「大出海」的丈夫蔡牽半生馳騁海上,卻在中年萌生靠岸的夢想,決心攻佔台灣,為海賊集團打造安穩棲身之地。她女扮男裝潛入艋舺,不料竟意外「暈船」,與神祕富商墜入情網,展開一場跨越情感與權力的浪漫冒險。歌仔戲藝術家唐美雲反串飾演霸氣「海賊婆」,與「歌仔戲天后」許秀年、「百變精靈」小咪大演曖昧對手戲;更邀國光劇團老生唐文華飾演蔡牽,雙唐終於合體成為一對相愛相殺的尪生某旦。蔡牽與呂海英從剃頭店邂逅到戰艦的火花四射,一次滿足戲迷多重渴望。節目中,2025傳藝金曲獎最佳導演獎得主、國光劇團導演──戴君芳,分享她與唐美雲歌仔戲團多年的導演關係,以及新戲創作幕後的導演觀點。從劇名由《大出海》轉為《夢在海潮那邊》的命名轉折,到如何與編劇陳健星聯手打造平行宇宙的奇想歌仔戲,精彩解密不容錯過!海賊(戀情)、官府(招安)與天地會(革命)間暗潮洶湧、重重諜影,虛實交錯的宇宙大冒險就此啟航。現在立即打開戲箱,走進蔡牽媽的海上烽火視界,體驗歌仔戲「與海賊有染又無關史實」的全新故事。————————————企劃︱王安祈、羅仕龍、周信宏製作︱周信宏唐美雲歌仔戲團《夢在海潮那邊》高雄場☞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歌劇院,10月4日至10月5日率先出航;台北場☞國家戲劇院,10月16日至10月19日海潮襲來;台中場☞臺中國家歌劇院大劇院,12月6日至12月7日夢想再起。邀您與我們一同親臨劇場,揚帆大出海。呂海英(蔡牽媽,唐美雲 飾)自由不羈的女海賊,海上集團的靈魂軍師。鼓動丈夫蔡牽攻佔台灣,自立為王,卻意外投入一場戀愛冒險;蔡牽(唐文華 飾)人稱「大出海」,擁百艘戰船、部下無數的海上霸主。步入中年,一封招安書竟引逗出那難以言說的內在深層渴望。阿桂嫂(許秀年 飾)龍門客棧老闆娘,能幹精明,是艋舺有頭有臉的人物。偶然遇到女扮男裝的呂海英,竟做起了綺麗的美夢。

    48 min
  7. 5 SEPT

    【陳長燕專訪】京崑原來這麼有事!從錯落戲中見真情👂聽出她人生裡的京崑兩滋味

    ★★歡迎點此寫電子小紙條給主持人,分享您對節目的感想。習藝三十餘載,國光劇團青衣演員陳長燕——坐科出身、閨門旦專工,師承名師、扮相柔美、唱作俱佳,不僅是國光劇團中生代備受肯定的京崑旦角,更是臺灣崑劇團無可取代的溫婉身影。記得當年,蘭陵劇坊以《荷珠配》改編為《荷珠新配》,一舉開啟台灣現代小劇場風潮;陳長燕也曾以深情詮釋原典《荷珠配》,將「喜中帶悲、荒謬藏情」的底蘊重新演繹,為自己的藝術歷程寫下關鍵篇章。今年10月,陳長燕領銜主演臺灣崑劇團《一夢驚 一茶擒 一箋誤》系列演出。在《水滸記・借茶活捉》中飾演幽魂未了、情絲難斷的閻婆惜,情勾張文遠(劉稀榮 飾)共赴九泉;於小全本《風箏誤》中化身聰慧婉約的詹淑娟,在誤會與錯認中與韓琦仲(溫宇航 飾)譜出一段妙趣橫生的佳緣。「夢、茶、信」皆為戲眼;「驚、擒、誤」牽動命運,究竟暗藏著甚麼玄機?《借茶活捉》京劇與崑曲兩版本有哪些異同之處?《風箏誤》如何發展出充滿趣味與迷人的劇情呢?演員卡司又具備了什麼亮點?錯位中的人情荒謬、誤會裡的真摯相逢,皆由長燕一一說盡。邀您立即與我們打開老戲箱,品壺茶、聽故事,走進陳長燕的京崑人生,與她一同錯中見情,戲裡識人!2025年10月4日至10月5日兩天,臺灣崑劇團《一夢驚 一茶擒 一箋誤》,與您相約大稻埕戲苑,不見不散~————————————企劃︱王安祈、羅仕龍、周信宏製作︱周信宏2024年臺灣崑劇團五場校園巡演計畫,最終站於東華大學劃下完美句點(中:朱嘉雯)。陳長燕在此檔節目中一人貫串四折戲,化身《牡丹亭.驚夢幽媾》杜麗娘與《水滸記.借茶活捉》的閻婆惜,獲得校園學子熱烈回響。演出京劇版與崑曲版的《活捉》一折,除了唱腔不同之外,詮釋風格也大不同?

    47 min
  8. 29 AUG

    【鄒慈愛專訪】那個想唱青衣的女孩成了老生—戴上髯口,膽大唱出自己的戲曲冒險

    ★★歡迎點此寫電子小紙條給主持人,分享您對節目的感想。她是京劇界罕見的「女老生」,也是總讓人一聽名字就會微笑的演員——鄒慈愛。現在,我們將打開她的戲箱子,聽聽她如何從「想唱青衣」卻意外由老旦變成「老生」的命運安排中,一步步走出屬於自己的舞台風景。鄒慈愛從花蓮女孩到台北劇校,從小海光到國光藝校,從海光國劇隊又到整併後的國光劇團,一路走來,歷經不被看見、不被安排演主角的低谷,也懊惱過因緊張所帶來的失常表現,但她用笑聲和一股傻勁撐過來。如今,就連當年她說「我怕我演不好」的角色——司馬貌,也被她詮釋出了屬於自己的模樣。在舞台上,穿梭天幕出入鬼門道,她可以是京劇與崑曲裡男兒身的老生、是木偶戲裡的杜子春,也可以是歌仔戲的勇將姜維。在每個跨界的冒險裡,她總是抱著「想玩」的心態接受挑戰,但這份「玩」背後,其實深藏著對戲曲的熱愛與堅持。她進劇校的初衷竟是為了學西洋樂器?!戴上髯口、扮上妝就膽大登台冒險了嗎?戲裡調戲女人,戲外又會是什麼模樣?總是用笑聲與誠意面對舞台的鄒慈愛,帶我們走進她站上舞台就光芒四射的戲曲人生。《大劈棺》鄒慈愛飾演莊子,詮釋風格獨樹一幟,更讓每位觀眾都不禁讚嘆,怎麼這麼神!慈愛老師2022年演出京劇〈伯牙摔琴〉,親自在台上演奏古琴曲《太古引》,完美地與演出合為一體。摘下髯口,飾演新編清宮戲《夢紅樓.乾隆與和珅》裡的永琰(嘉慶君)英姿勃發又十足帥氣。下半年國光劇團將再度推出此戲,巡演台北台中兩地,不容錯過!《四郎探母》楊延輝(鄒慈愛 飾)。2024年,鄒慈愛挑戰《閻羅夢》主角司馬貌,曾是她自己一直深怕演不好的角色。一個急於救火放膽的邀約,一段電話中草率回覆的對話,2023年登上唐美雲歌仔戲團《臥龍:永遠的彼日》舞台跨界演出,飾演姜維,不僅要跨越語言,更離首演沒剩下幾天。帥氣扮相與身段圈粉無數,導致「姜太太」突然暴增。

    49 min

About

歡迎寫電子小紙條給主持人,分享您對節目的感想。 https://pse.is/43cvg4 人人都愛聽故事,說故事的形式不斷在變,但是故事總是好聽。戲曲演的就是故事,它看起來傳統,但其中喜怒哀樂卻傳遞著跨越世代的感動。戲曲故事有哪些地方有趣又好聽?來聽聽兩位戲曲專家王安祈教授與羅仕龍老師一起為大家打開老戲箱,說說新故事。 本節目由台積電文教基金會贊助播出

More From IC之音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