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生的滋味混在一起時,你才知道「成長」原來這麼複雜。
有人在酸裡學會放下,在甜裡找到勇氣,在苦裡堅強,在辣裡重新出發。
🎧《給我一碗酸甜苦辣》每一集,都是生活的一道湯。
喝下去,也許會心酸、會微笑,但一定會有共鳴。
👉 點進來聽聽,也許你的人生味道,我也正在經歷。
https://fstry.pse.is/899hrv
—— 以上為 Firstory Podcast 廣告 ——
在建築史的教科書裡,我們總能看到王大閎、陳其寬這些名字,但你是否想過——在日治時期,台灣其實早就出現了真正的「台灣人建築師」?他們沒有被記錄進歷史,卻在城市的一磚一瓦裡留下深刻的痕跡。
本集節目邀請到長年投入台中舊城再生與歷史研究的 蘇睿弼老師,帶領我們走進那些被塵封的故事。從一張 1935 年台中街區地圖的背面廣告開始,蘇老師像個偵探般地追蹤線索,找到了被遺忘的建築師──楊貽炳。他的事務所曾位於綠川邊,如今的停車場位置上,而他的設計作品竟包括顏水龍在台中的自宅。這些意外的發現,不僅重繪了台中建築史的版圖,也讓我們第一次真正看見「台灣人的建築」是如何誕生。
隨著研究的深入,蘇老師更找到了另一位關鍵人物──林建文。他曾為霧峰林家與郭東洲醫師設計住宅,甚至在當時跨越日治與戰後的斷裂期,承載了一整代建築師的知識轉移與沉默記憶。那是一群在政治轉折與歷史失語中仍堅持創作的台灣建築先行者。
節目後段,蘇老師也分享了他如何從建築史研究走進街區文化的行動實踐——「鈴蘭通散步納涼會」。他說:「真正的歷史不在書上,而在街上。」那是一種由下而上的文化觀看方式,也是他對「被忽略的台灣史」最深的回應。
如果你熱愛城市、老屋、文化記憶,這集節目將帶你重新理解台灣建築的起點與靈魂。或許你家的相本裡,就藏著一段被遺忘的建築史。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zjj5qpa06c301v7aiy12kt3/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Informations
- Émission
- FréquenceChaque semaine
- Publiée12 octobre 2025 à 06:02 UTC
- Durée46 min
- Saison2
- Épisode15
- ClassificationTous publ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