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團練家子 陳武康 X 知識型主持 Keira
在 Podcast《那個什麼Art》
陪伴大家找到表演藝術世界的超大魅力
雙週更新,沒有中場休息。
節目即將開始!趕緊入座!
https://fstry.pse.is/899gmd
—— 以上為 Firstory Podcast 廣告 ——
「建築師不是改變世界的人,而是讀懂世界的人。」
龔瑞琦以19世紀工業革命為引,回顧鋼筋混凝土技術的誕生如何改變建築的結構與形態。那是一個技術解放的時代,也是一個價值開始被模糊的時代。
他指出:「每個時代的建築,都是當下文化與社會價值的鏡像。」
從古典到現代、從工業到後工業,建築的語言不斷演變,但真正不變的,是建築作為人與環境之間媒介的角色。
節目中,他以家庭空間為例,描繪「五口之家」到「一人家庭」的社會變遷:早期的家以共聚為核心,客廳是家庭倫理的場域;如今則因個人化與數位生活的普及,家庭空間開始向私密分區轉變。廚房不再是炊事的場域,而成為社交與展示的延伸。龔瑞琦認為,「建築改變的不只是形式,而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與距離。」
談及當代建築師的角色,他強調:「建築師的任務不是取代誰,而是理解現實、協調矛盾。」
在龔瑞琦眼中,建築是一門關於倫理的藝術——它不僅回應使用者,也回應社會;不只是創造形體,更要回應時代的議題。這樣的觀點,也讓建築重新回到「社會實踐」的現場。
隨著AI與淨零排放議題席捲全球,建築的定義再次被推向新邊界。龔瑞琦認為,人工智慧或許能生成無數設計,但「它仍缺乏價值判斷與倫理意識」;建築的真正靈魂,仍在於「人」如何在空間中生活、思考與感受。
他指出:「AI 是聰明的小孩,但它還沒有智慧。建築師的價值,在於將智慧轉化為建築的判斷力。」
每棟建築不只是個體,更是城市集體的構成。當設計能夠尊重環境、鄰里與文化紋理時,建築才真正為富有生活氣息的風景!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zjj5qpa06c301v7aiy12kt3/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Informations
- Émission
- FréquenceChaque semaine
- Publiée19 octobre 2025 à 06:02 UTC
- Durée44 min
- Saison2
- Épisode16
- ClassificationTous publ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