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婦聯盟:生活實踐家

【主婦聯盟:生活實踐家】S3EP10|與地方共好的公民電廠,究竟應該怎麼樣發展起來呢?|Feat.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劉如意 研究員

(本集錄音期間辦公室旁建案施工,收音因抗噪而有些許不穩定的狀態,且依稀收到了些微後期調整後仍無法完全避免的高頻機械噪音。雖多數試聽過的夥伴皆表示不影響收聽,但若有造成對聲音高度敏感的聽眾不適,僅在此致歉,敬請見諒。)

▌讓最懂地方的地方政府協助公民參與發電
▌再生能源也能成為在地居民的好鄰居

#公民電廠 簡單來說,就是公民一起來發電。

有別於一般商業性的發電廠大資本、強調發電收益的模式,公民電廠在建立的過程,往往透過共同討論、群眾集資、分配收益回饋給地方等方式,讓再生能源跟地方產生連結,也讓發電帶來更多效益。這些發電收入可以投入地方公益、社區文化發展,更能結合老人照護、兒童輔導等等在地所關心的議題。

然而,中央政府作為推動能源政策的權責單位,往往沒有辦法細緻理解地方的需求——

如果要讓在再生能源的好處回饋到地方,那麼「地方政府」作為最理解地方的節點,其實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

👉 「公民電廠」定義——台灣、歐洲差異?
👉 合作社類型的公民電廠,在台灣有什麼困境?
👉 公民電廠不只是發電,更是延續社區營造的精神
👉 地方政府的第一桶金,讓荷蘭小鎮成為具備韌性的公民電廠
👉 除了參與、推廣,還能媒合、規劃——地方政府還能怎麼做?
👉 公民電廠故事講不完!「翡翠一號」、「斯托克波特」小水力...都在手冊裡
👉 整合資源、協調局處、建立法規、地方溝通...地方政府真的很重要!

這一集,讓我們透過如意跟心萍的分享,聊聊地方政府能夠如何做出更積極的行動。也誠摯邀請您閱讀並分享《地方政府推動公民電廠指南》,一同翻轉大型再生能源案場對地方的負面影響,讓公民電廠成為協助社區的好鄰居!

👉立刻閱讀《地方政府推動公民電廠指南》:https://www.huf.org.tw/publication/6003

▌今日生活實踐家:
劉如意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研究員
吳心萍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資深主任

▌今日主持人:
李孝濂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發展推廣組組長

▌今日生活實踐小撇步:
劉如意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研究員

製作團隊:李孝濂/企劃、唐偉傑/音控、許量然/聲音編輯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6brbicw022t01w2h9jaejky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6brbicw022t01w2h9jaejky/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